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疾控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岗位、冲锋在前,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畏艰险、竭尽全力,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了力量。他们的敬业担当、专业守护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这既鼓舞了一线人员的士气,也为全体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疫情不散不撤退:</b></h1><p style="text-align: left;"><b>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span style="color: inherit;">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医务工作者</span>、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b><b style="color: inheri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金小毛</span></b></p> 金小毛,2月初作为优秀医务工作者获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2月底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3月初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他主动担任了武汉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及防控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组长,兼任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疾控组流调组联络员。综合协调组需要协调、调度中心10个工作组防疫工作,搜集报送各组工作清单,做好各阶段总结;组织制定防控工作计划、方案;还需要做好中心疫情应对经费和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并督导落实,所有工作需围绕“疾控一盘棋”全面铺开,所有工作又必须贯穿整个防疫的始终,多部门、多人员、多专业交织在一起,协调部署的难度可见一斑。为了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他在综合协调组的第一次例会上说,“这个组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可能会追责,但是大家放心,凡事有我”,面对抉择,金小毛迎难而上,勇担使命,在他心里,只要是疫情需要就应该不计后果、无问西东。 <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与时间赛跑的检验人:</b></h1><p style="text-align: left;"><b>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医务工作者、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武汉巾帼英雄榜 熊燕</b></p> 熊燕,2月初作为优秀医务工作者获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2月底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3月初上榜“武汉市巾帼英雄榜”。她是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检验所的所长,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担任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专班检验检测组组长,主要负责做好病例标本的实验室筛查工作和环境标本的实验室检测工作。接到这项重任后,熊燕第一时间搬到单位,以实验室为家,带领组员共同开展标本的检验检测工作。自核酸检测工作下到中心后,熊燕和她的组员们工作量就更大了,但熊燕总是身先士卒:“我是所长,我可以多做一些。”面对危险的疑似标本,熊燕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有时,转运标本的车夜间才来,哪怕那天不是熊燕值班,无论多晚,她也总是守着整个流程结束才能放下心来。“我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我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做好病原检测的分内之事”,熊燕说。她用行动为疾控人“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做了最好的诠释。 <h1><b><br></b></h1><h1><b>抗疫战场上的流调侦察兵:</b></h1><h3><b>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 孔德广</b></h3> 孔德广,2月底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他和同事是奔赴华南海鲜市场开展流调工作的第一支流调小队,协调市场管理部门封锁市场出入口,对涉及商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每次接到紧急任务,他都要立即赶往各大定点医疗机构,换上隔离服、戴上护目镜扎进各个病房。厚重的防护服、压抑的气氛,让每一次交谈无比漫长。本就近视的他戴上护目镜更有诸多不便,为了听清病人说的每一个字,他不顾自身安危,主动离病患更近一些。有时病人由于个人身体原因或是不配合导致沟通困难,每个病例调查的时间就要从30分钟延长到一两个小时,最多的一次,他在病房内连续工作四小时,一直到防护口罩失效。在定点医院,孔德广常常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被雾气模糊了视线只能仔细辨认,汗水湿透了衣衫也只能忍着,口罩将脸部勒得生疼,耳朵被扯的通红……作为青年骨干,孔德广已有13年党龄,流调的队伍中始终看到他冲锋在前的身影。“我是党员,需要我的时候就必须挺在前面”,孔德广不善言辞,但这一句话却掷地有声。 <h3></h3><h1><b><br></b></h1><h1><b>坚守阵地直到最后:</b></h1><b>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 陈晓敏</b> 陈晓敏,2月底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作为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专班消毒与院感控制组组长被市指挥部抽调参与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建设,因此他接替组长主要负责本次疫情防控的消毒与院感控制工作。陈晓敏和他的组员们先后起草了30余个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用于指导全市的消毒与院感控制工作,多次深入华南海鲜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消毒处置和病毒溯源采样工作,经常到各定点收治医院、集中医学观察点、方舱医院、病家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毒与院感控制工作技术指导和培训。自从疫情发生以来,陈晓敏连续工作50余天,尤其是接替消毒与院感控制组组长工作以来,他每天以办公室为家,常常一工作就是凌晨两三点,但从未叫过苦和累。 <h3></h3><h1><b><br></b></h1><h1><b>数字背后就是生命:</b></h1><b>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 刘普林</b> 刘普林,2月底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者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一张简易的木板床、一张铺满各类报表的办公桌、两台同时运转的办公显示屏、两个堆得满满的方便食品箱……自1月2日以来,中心疫情监测与信息报送组组长刘普林在这个房间中坚守了70多个日夜。他带着组内“八朵金花”搭建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通讯桥梁,争分夺秒换取战疫的宝贵成果。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听从指挥”是刘普林的口头禅,“保证完成任务”是他对工作的严格承诺。他守护着全流程的每一个关卡、每一个细节,保证着数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至关重要的依据。尽管时常熬夜加班、来不及休息,但无论每日工作量有多少,刘普林都始终强调:“报送出去的每一个数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敬畏数据,工作才能有底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他用心做好数据信息报送每一关的守门员。 <h1><b><br></b></h1><h1><b>守护疫情期间每一个昼夜:</b><br></h1><b>武汉巾帼英雄榜 谢年华</b> 谢年华,3月初上榜“武汉市巾帼英雄榜”。作为市疾控中心第一批抗疫队员,疫情开始就积极参加到疫情监测与疫情数据分析中,由于数据有时限的要求,每天需要分析24时之后的数据,每天下班的时间早的时候凌晨三点,晚的时候要到凌晨五点,后来她服从组织安排,投身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筹建工作,筹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不分白天黑夜与时间赛跑,每天都是一腿泥。筹建工作完成后她无缝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监测与数据质量控制及报送工作中,数字背后就是生命,她24小时不间断,守护着疫情期间的每一个昼夜。 <h1><b><br></b></h1><h1><b>一线伉俪 不负韶华:</b></h1><h3><b>武汉最美抗疫家庭 刘小丽和李长风</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长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小丽</h3> 刘小丽和李长风,3月初被评为“最美抗疫家庭”。同为武汉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夫妻二人在疫情中分别承担了全市的院感质控指导工作与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战疫场上,他俩是“最近”的战友,又是“最远”的夫妻。两人早出晚归,坚守岗位六十余天。尽管都在中心工作,两人见面的时间却十分少有,他们俩按各自的线路穿行在医院隔离病区,却不知“擦肩而过”的防护服可能就是牵挂着的另一半。疫情爆发后,李长风累计外出流调近50次,每天工作时间最长达16个小时,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包裹之下,他的足迹遍布武汉市各大定点医疗机构、街道社区、区疾控中心,刘小丽则根据全市需求随叫随到,到现场指导医院的改造工作,繁忙的任务,让年幼的两个孩子只能被托付给老人照顾。这对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双双递交请战书的疾控伉俪,用行动彰显了党员的赤诚初心。 <h1><p><b><font color="#333333"><br></font></b></p></h1><h3></h3><h1><b><font color="#333333">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font></b></h1><b><font color="#333333">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党组织 武汉市疾控中心党委、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第三党支部</font></b> 武汉市疾控中心党委、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第三党支部在2月底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党组织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自疫情出现以来,市疾控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心各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党委班子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一是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并制定工作清单及相关计划,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组,责任到人;二是启动战时应急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全体班子成员、全体职工全动员,以“疫情处置优先”为第一原则,落实“每日三报两例会”制度;三是迅速形成集团化作战态势,集结国家流调队、省应急处置专家、市区疾控应急队员等四个梯队共90人的骨干,组建了“国家、省、市、区联合工作组”;四是夯实储备,强化保障,支援前线应急防控,制定专业技术方案,开展应急专题培训,全面做好防控物资准备。中心各党支部纷纷带领全体党员职工冲锋在前,一直坚守一线,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听党指挥,护佑生命,竭尽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