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公日记之《疫后重生,古寨漫游》

黔北渔父

<h1><b> 疫后重生,古寨漫游</b></h1> 独出前门望野田,环绕古寨花如金。<div>  初春时节,新冠疫情刚刚缓解,各乡间景区开始有了一些游人,为了安抚这幽闭一个月的心灵,和忘年交的摄友相约,到古寨长碛游春,让和软的春风和明媚的春阳益悦着寂寞孤苦的心。</div> 一到了长碛,在门牌边接受了疫情检疫员的新冠病毒的体温测量,进入了古寨子园区,从园区左则,登了了古寨的观景台,领略一下长碛古寨的整体风光。<div>  站在高坡上的观景台上,长碛古寨的全貌一览无余,这是一个朱氏家族在清政府第二次追苗赶汉的运动中迁移至此的领地,在这里,他们以国姓的荣耀经营着这片土地,使这片蛮荒之地变得风景如此优美、物产如此丰富。</div><div> 近年来,政府以这儿以菜花为特色,以民俗民风为看点,打造了一个乡村旅游的点。从此,每到阳春三月,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络绎不绝。不过今年,新冠病毒猖獗,就冷清得多啦!</div><div> 一会,一股明亮的娇阳从云层中透下来,形成了一股耶稣光,给菜花包围的古寨添加了丰富的色彩,明与暗,阴与晴的对比更加的强烈,让我领略了古寨山川的明媚。<br><div><br></div></div> 下得山来,怪石林立,桃红李白,樱花烂漫,随便拍摄了几朵,想起《金瓶梅》上的一段话:三天不吃饭,老娘眼前花……<div>  哈哈哈哈!</div> 山下,一湾峡谷中,那若有若无的云雾后淡远的山岩,都透着一种峻峭、淡泊、悠远而沉静的气息,右则一道飞瀑银河般泻落而下,清澈的河水叮咚而下,远处左则岩石错落堆耸,我和同伴拍下了这丝绸般的小瀑布。 河边已经有村民开设的农家乐,只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开门,哈哈哈哈!这些几千年如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自己的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和时代的风云变幻基本沾不到边的寨人们,如今都能乘上乡间旅游的快车,走上了致富的路。<div>  时光变迁,今非昔比。</div> 一个跳礅直通古寨,我的忘年交的摄友,一个摄影师兼养蜂人,用他的相机拍摄下这绿丝绸样的河水。 一个古老的牌坊耸立在寨前的菜花地里,这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这儿是我奶奶的故乡,她老人家生于斯长于斯,不过当年经过这儿时,一个破旧的牌坊孤独地立在此地,牌坊上长满野草,乌鸦声声的啼叫,增添了几分荒凉。 今天的长碛古寨,菜花掩映,农居耸立,一片 欣欣向荣的景象。<div><br></div> 今天的古寨虽然花香袭人,却游客稀少,美女不见。这是因为疫情的原因。<div>  不过美丽从不缺席,疫情过后,定会恢复往日的繁华。</div> 寨子门口,一个传统的民居院落吸引了我,就是那路傍指引牌上标明的“乡愁博物馆”,哈哈哈哈! 过去瞧瞧,也欣赏一下他们的七百年耕读与五千年的文明啦!<div><br></div> 这些农具我十分熟悉,当年我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都用过。这时,耳边响起了,我推苞米时的吱呀声,还有一边抱着小孩一边在灶门前传火并唱着美丽的儿歌的农家妇女:推磨,牙磨,煮响午,娃儿不吃菜豆腐……。<div>  儿歌声在荒野中悠悠传播。<br><div><br></div></div> 这叫虑子,当年没有打米机,在没有碾房的地方可以用它来剥离稻谷。 甄子,估计是用来煮酒或甄油菜子,好窄油的。 哈哈哈哈!这是当年最科学、最复杂的机器啦,它叫油窄。 沿着古寨的小街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个略有西式风格建筑,大门上黑底金字“朱氏宗祠”,大门紧闭。<div>  门口一个精细干瘦的老头,细细地打量着代表自己祖先神灵的祠堂,问及能否进去参观下,老头看了一眼不着答,我说我也有几根头发姓朱哦。哈哈哈哈!着了羊腥气便认着同类,老头和善地说:可以从则门进去看一看。不过他也说出他心中的不平:原先这儿叫“朱氏总祠”,这些求都不懂的,硬要取名“朱氏宗祠”。</div><div> 我惊奇地看着这老头,估计应该一字不识,怎么也知道朱家真的有个“朱氏总祠”,那是我国现存的规模巨大的家族祠庙,也略带西方建筑风格,在汝城县老城区上黄街,是国家一级文化保护单位。</div> 老头热情地带着我这个几根头发姓朱的家伙从则门进入祠庙,门前的对联表达这儿的人对自己姓氏的自豪和骄傲。 左廂房<div><br></div> 右廂房 从大厅望前厅,一切都空空如野。<div>  老头看到了我的失望,急切地说:这是文革时被烧毁的,现按原样刚修好,他也告诉我,再向前走300公尺,可以看到我们朱家宗祠,那儿有好多东西可看哦。 </div><div> 哈哈哈哈!一个古寨一个姓氏,却有二个家族宗祠,多中心即无中心嘛,也分二派,各祭各的祖先?</div> 再走300米,果然看到个比较中式风格的“朱氏宗祠” 门额上依然是黑底金字的扁“朱氏宗祠” 哈哈哈哈!大门的牌扁上有四个字,本人作为一个被时代封为:“有知识的青年”,从小不读书、不看报,怎么也读不出来,当然不知道个中内容啦!<div>  不过,我还是喜欢这副木刻的对联。<br><div>  </div></div> 进入大门,这是从前厅浏览整个祠庙全景。 一个标准的四合院落,站在天井坝中,这是左边的廂房。 右廂房。 大厅正殿,上面供奉着朱氏的列祖,列宗,看看他们先祖的灵位:这支敬奉的先祖是:朱(电脑打不出),来自江西,入黔的始祖叫朱寿可。一共有四个先祖敬奉于上,估计都是在历史上当过大官的人,一般的小民谁敬奉你,我想这个祠庙也得接点地气,把这百十年来为祖国、为朱氏家族作出贡献的人也应供奉一些灵位,在家族史上宣扬一下优秀人物或事迹(如象当年本地一个朱团长在这儿第一个宣布禁烟运动)把他们作为修身、齐家、治国的样板,以鼓励生生不息的朱氏后人嘛。 这是他们清理出来这家族泉源世系图,我知道主持编修这个朱家家谱好象是我的同学,叫朱克贵吧,此人做刻板认真,考证的史实也比较严谨,估计他老人家考证出来的世系图一般不会错的,给老朱点赞啦!相信你嘛。 这是朱家入黔世系图。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宗族祠庙和宗族家谱能起到五个方面的作用,它们是: 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3、敦亲睦族,凝聚血亲;4、治家齐国,教化子孙;5、传承历史,问祖凭证。<div>  想来朱家的子孙们,一定会用双手创造更加辉煌朱氏历史,创造更加美丽朱氏家族居所,江山代有才人出嘛。</div> <p>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我坐上影友的车,在朴鼻的菜花香里离开了美丽的长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