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古生物化石简介

问心☞♡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讲解员:翟宇豪(阳泉市矿区赛鱼小学四年级4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生命历史的见证,是全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我国是古生物化石资源大国,为了加强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促进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国务院制定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化石的了解和认识,保护珍贵的化石资源,2017年,国际古生物协会(IPA)向全球古生物科研科普机构发起号召,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国际化石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开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生命历史和化石遗产的理解和认识。</span></p> <p>  依据国务院《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及自然资源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专门负责阳泉市范围内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p> <p>  近几年,随着我市古生物化石的逐步被发现,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积极保护国家资源,并推动我市文旅产业,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遵循和落实《国家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要求。</p> <p>  据文献资料记载:1870年以来,先后有李希霍芬(德)、丁文江、梭尔格(德)、李四光、尹赞勋、杨钟健、甘颇(美)等世界级地质学家踏足阳泉的土地,寻找地下的矿藏或古生物化石,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阳泉市化石资源储量巨大,有着距今3.15亿年全国最早的石炭纪木化石群;距今2.5亿年的早期四足动物化石群;丰富的成煤期动植物化石已收集400种;不少在国内乃至世界十分珍贵的化石均在阳泉地区被发现,含:中国最大的科达木化石、似哺乳爬行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石炭纪鲎、石炭纪虾、石炭纪海胆、石炭纪昆虫、二叠纪三叶虫、二叠纪菊石、二叠纪古鳕鱼、二叠纪鲨鱼等其它重要有待研究的化石。</p> <p>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环境的衍变、生命的进化等一系列问题。比如阳泉优质的无烟煤是如何形成的?不少朋友说煤炭是远古的森林变成的,确实是这样的,我们通过古生物化石和地质岩层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了解到地球自然历史中发生过的重要事件。</p> <p>  在距今约4.1亿年前的志留纪末期,地球陆地上出现了最原始的由藻类演化而来高等维管植物。在之后的泥盆纪,植物们进一步演化出现了相对高等的蕨类植物和早期裸子植物,同时陆地上出现了从鱼类演化而来的两栖类动物。在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早期,地球上已经形成了郁郁葱葱的远古森林,为煤炭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物质所需。根据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和对化石的研究证明,那时的阳泉位于赤道附近,温暖潮湿,四季如春,没有了四季的变换导致树木们肆意的生长却没有年轮。</p> <p>  很遗憾,由于石炭纪早期之前的华北板块在当时处于抬升剥蚀阶段,导致了整个华北大部分地区包括阳泉缺失了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早期的地质岩层。</p><p><br></p><p>  直到石炭纪晚期阳泉才重新开始沉积,当时的环境为滨海平原,平原上生长着科达、鳞木、芦木、真蕨及种子蕨等大型乔木状树木,与其它低矮的早期植物形成了郁郁葱葱的成煤森林。</p><p><br></p><p>  经历了几十万年、或许百万年,随着植物遗体的堆积加厚和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在森林的下部形成了厚厚的泥炭。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海水入侵、淹没了森林,随着海水而来的三叶虫、海胆、海百合、鹦鹉螺、珊瑚以及裂口鲨和瓣齿鲨等海洋生物开始适应阳泉,并在这里繁衍生息。</p><p><br></p><p>  又经历了几十万年或许更久,远处陆地河流汇聚下来的泥沙逐渐堆积成三角洲平原,随着三角洲积年累月向海中汇聚泥沙,堆积形成新的滨海平原,植物开始复苏,逐渐形成新的森林,于是又一层煤炭开始孕育。</p><p><br></p><p>  阳泉地区从地质岩层上研究证明,在古生代晚期的重要成煤期一共经历过6次大规模明显的海侵和海退,海侵是指海水缓慢淹没滨海平原的过程,海退是指河流泥沙汇入海洋聚成三角洲逐渐变成滨海平原的过程,直到约2.8亿年前二叠纪早期,海水才逐渐远去。随着厌氧菌、真菌对植物的分解形成泥炭;沉积物越堆越厚,在重力的作用下煤层逐渐脱水固化,形成了褐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物理和化学的作用下,褐煤进一步变质形成烟煤,变质作用再加强就形成了阳泉地区特产的无烟煤。</p> <h1>  <b>依据阳泉化石资源的地层与化石特点,将阳泉古生物化石分为6个类别,以方便未来研究、保护与开发而展开工作。</b></h1> <h1><b>1、石炭纪~二叠纪华夏植物群资源</b></h1><p> 阳泉作为华夏植物群的化石主要产区之一,不仅保存精美,且已经发现华夏植物群化石形态属种200种以上,与植物伴生的化石还有大量昆虫化石。华夏植物群的衍替和煤炭的形成息息相关,是讲好煤炭故事的关键,其中阳泉本溪组的华夏植物群早期植物在国内极其罕见,引起了专家们的浓烈兴趣。</p><p> 研究程度:根据早期资料,大多物种可被鉴定,但仍然有不少新化石被发现。目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万明礼副研究员已经对植物化石开展研究工作,并邀请国际著名教授参与研究。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王瑾研究报道了《在早二叠世太原组(中国山西省)发现的一种昆虫翅膀》。</p> <h1><b>2、石炭纪~二叠纪海侵动物群资源</b></h1><p> 阳泉的成煤期地层含6套典型的海侵灰岩,证明阳泉成煤时期曾经6度变成汪洋。其中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已达180种,含丰富的鲨鱼牙齿、三叶虫、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珊瑚等不同门类化石,并有李四光1923年在阳泉命名的“钱石灰岩层”,其中含海百合化石丰富。最近,又发现了十分罕见的石炭纪鲎和石炭纪虾化石,有望填补我国同时期化石领域的空白。</p><p> 研究程度:已知李四光、尹赞勋、何锡鳞、范炳恒等人分别做过阳泉的䗴类、头足类、腕足类的相关研究。将来有待再更深入耕耘。</p> <h1><b>3、寒武纪~奥陶纪化石群资源</b></h1><p> 阳泉东部紧邻太行山,地表或山体的岩体以石灰岩与白云岩为主,岩石形成于寒武纪与奥陶纪,距今约有5.2——4.5亿年。大范围地区所出露之地层为奥陶纪中期的马家沟组灰岩,灰岩中富含直壳鹦鹉螺,腹足类的海螺及藻类遗迹化石,并伴有腕足类的贝壳、珊瑚、海百合和三叶虫化石。小部分区域具有较好的寒武纪地层,地层中具有数量庞大的三叶虫化石和藻类形成的叠层石灰岩,伴有腕足类、腹足类以及等刺虫的发现。</p><p> 代表性化石:直壳鹦鹉螺、三叶虫、叠层石。</p><p> 研究程度:早期研究程度较高,将来有待再更深入研究。</p> <h1><b>4、石炭纪~二叠纪木化石群资源</b></h1><p> 阳泉木化石群是我国最古老的木化石群,主要分布于石炭纪3.15亿年前的本溪组及2.95亿年前的太原组地层,含8个地层段不同时期的木化石。木化石种类以科达木、鳞木、芦木、真蕨类木材及种子蕨木材为主。矿区和郊区作为我市木化石非常集中区域,城区和平定、盂县也有少量分布,总数量至少可达200余株,其中郊区三泉村新发现的一株大型木化石可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木化石,经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万明礼认定,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株科达类木化石,研究成果可能会在今年发表。并且,经过研究已经在矿区以阳泉命名了世界首次发现的“混合阳泉木”。</p><p> 化石种类:科达木、鳞木、芦木、真蕨及种子蕨的木材等。</p><p> 研究程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万明礼副研究员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已经在国际著名期刊《三古》发表研究报道:《中国山西阿瑟尔期-萨克马尔期地层中担子菌化石的首次报道》,《山西省阳泉市宾夕法尼亚纪-早二叠世太原组中的裸子植物化石木材——混合阳泉木,及其对中国北方古气候学的意义》。</p> <p>2020年6月,三泉村大型树化石被研究认定为我国最大的科达类树化石。</p> <p>阳泉的石炭纪本溪组木化石,距今约3.15亿年。</p> <p>阳泉的二叠纪太原组木化石,距今约2.95亿年。</p> <p>阳泉的二叠纪山西组木化石。</p> <p>中国科学院专家在野外考察阳泉的石盒子组化石,长度超过13米。</p> <h1><b>5、二叠纪四足动物化石群资源</b><br></h1><h3> 阳泉二叠纪四足动物化石群是我国最古老的四足动物化石群之一,它们生活在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盛产二齿兽类的早期似哺乳动物化石。由于现在的阳泉属于山地地貌,加之地层出露状况不好,在这之前一直未有相关化石的报道。2013年,在阳泉郊区意外发现一处骨骼,经过多年野外调查,陆续发现二齿兽类头骨完整或残缺6个,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刘俊研究员鉴定,这是我国首次在这一地层中寻找到的二齿兽类化石。2019年春,又发现了几件不明的动物化石材料,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后确认。<br> 化石种类:早期四足动物化石。<br> 研究程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刘俊研究员已经开展相关研究,初步将发现的第一个头骨化石定名为“桃河兽”。</h3> <p>2020年6月正式研究命名的白氏桃河兽。</p> <h1><b>6、古人类 遗迹及哺乳动物化石资源</b></h1><p> 阳泉的山地沟谷及盆地间覆盖有大量第四纪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黄土或洪积沙砾土层,东部太行山脉不乏洞穴堆积。已在阳泉旧街、盂县西潘、平定岔口等多地找到了旧石器及同时期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又在娘子关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犀科、鹿科、犬科等)及植物化石,并发现了有用火的证据,有望继续探寻,寻找古人类化石。</p> <h3>  古生物化石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科学普及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阳泉盛产优质的无烟煤资源,可利用珍贵的成煤期木化石资源讲好“中国煤炭故事”,从而吸引周边城市游客。随着近几年文化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部门大力支持研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可通过进一步打造“中国石炭纪森林地质公园”并大力开展具有科学普及意义的研学旅游,通过研学教育了解地球的历史,环境的衍变以及生命的演化,从而启迪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观念,深入了解在自然环境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力争带动阳泉旅游、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创新发展。</h3>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阳泉古生物化石自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举行过诸多活动,广受青少年的喜爱,并吸引了阳泉周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学习。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以下是部分阳泉举办过的活动和一小部分化石照片供您欣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图:2018年石卜咀广场举办的化石科普展</span></p> <font color="#167efb">图:2018年,在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的阳泉化石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参会专家有: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原中国古动物馆馆长唐志路、首都师范大学任东教授、山西地质博物馆副馆长王锁柱、山西地质博物馆总工(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专家)续世朝。</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8年,第三届化石科普国际论坛活动选定在阳泉石卜咀举行野外实习活动。</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8年,北京呼家楼小学的化石社团在阳泉举办研学实践教育活动。</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9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开展地质科学普及,在阳泉三泉村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font> <font color="#167efb">图:在矿区科协及矿区关工委和图书馆对青少年的关爱下组织在校园或图书馆开展化石科普活动,先后举办8场活动。</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9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组织大学生参观阳泉的古生物化石,开展地质实习。</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9年10月,阳泉日报小记者在郊区开展国际化石日纪念活动,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为青少年发放了纪念卡片和小化石礼品。</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9年~2020年,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力量对城区南山公园和郊区三泉村发现的硅化木进行抢救性保护。</font> <font color="#167efb">图:2017年,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的阳泉首届古生物化石精品展收到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的一致好评。</font> <p>随着化石保护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阳泉市的化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周边城市青少年和游客开展研学旅行活动。</p> <p>参观三泉村野外自然教育实践点。</p> <p>在地质遗迹景区观察化石的科普活动。</p> <p>体验化石修复活动。</p> <p>青少年在野外采集到的化石。</p> <h1><font color="#333333">阳泉部分古生物化石欣赏</font></h1> <font color="#167efb">图:阳泉二叠纪成煤期的真蕨和种子蕨化石,右侧为早期裸子植物科达的果穗和种子。</font> <font color="#167efb">图:重要的成煤植物之一,轮叶。</font> <font color="#167efb">图:阳泉二叠纪早期的木化石,距今2.95亿年。</font> <font color="#167efb">图:阳泉东部寒武纪地层中的三叶虫化石,距今5亿年。</font> <font color="#167efb">图:阳泉奥陶纪的化石。左:阿门角石(直壳鹦鹉螺),右:腹足类、珊瑚、三叶虫。</font> <font color="#167efb">图:海百合茎化石,1923年~1926年李四光在阳泉考察命名的钱石灰岩富含海百合茎化石。(海百合属于棘皮纲动物)</font> <font color="#167efb">图:被打磨抛光后的钱石灰岩,注意化石园脚下的地砖,你可能会有所发现哦。</font> <p>图:平定发现的斑鬣狗头部化石,它曾与古人类同行。</p> <p>图:非洲“二哥”斑鬣狗</p> <font color="#ed2308">以下化石不再提示,都是阳泉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资源,请您猜猜看都是哪些化石。</font> <p>视频:中国科学院专家讲解煤炭是如何形成的。(一)</p> <p>视频:中国科学院专家讲解煤炭是如何形成的。(二)</p> <p>视频:中国科学院专家讲解煤炭是如何形成的。(三)</p> <p>视频:北京、太原80余人在阳泉开展地质古生物研学活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授热情做知识讲解。</p> <p>视频:阳泉东部太行山里的古生物化石。</p> <p>视频:阳泉采煤矿区的成煤植物化石。</p> <p><b>免费鉴定化石,</b>或发现化石线索请将化石照片与联系方式发往邮箱<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504865397@qq.com</span></p>

化石

阳泉

古生物

木化石

石炭纪

二叠纪

阳泉市

亿年

研究

化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