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小战疫故事——抗“疫”中的传道者

南郑区城北小学

<p>  岁末年初,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武汉,并迅速席卷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防控疫情战全面打响。在这场战役中,千千万万个“逆行者”挺身而出,汇成了全民族抗击灾难的滔滔洪流。</p><p> 一、主动请缨,方显巾帼本色 </p><p>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学校紧锣密鼓地安排了“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南郑区城关小学六年级组组长周锐老师主动请缨,第一个冲到了前头。她说,“毕业班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啊!第一节我来上。”她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p> <p>  二、克难攻坚,冲锋直播课堂</p><p> 周老师过年身在农村老家,从2月5日晚上收到消息主动请缨到2月7日进行网络直播,她只有短短一天半的准备时间。我们都为她捏紧了拳头,因为,此时的我们和她一样对于“网络直播”还是一无所知,上课所要准备的用品也是一无所有。</p><p> 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课,她说:“没有条件我就创造条件!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们停学。”</p><p> 2月5日晚上7点,在道路封锁的情况下,她和丈夫通过电话联系朋友,全副武装,步行五公里借来笔记本电脑;没有网络,他就用手机订购流量,热点分享给笔记本电脑;没有教材,他就在网上搜集电子书;没有教案,她就手写,从教学重难点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到每一个练习题的设计,她都精益求精;没有教具,她就发动全家人一起帮忙自制圆柱、圆锥等教具。为了保证安静的环境和较为稳定的网络,周老师就在自家的露天阳台上临时“搭建”一个直播空间:一张方桌、一个板凳、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和纸、笔而已。</p><p> 时间短、任务重,从借到电脑就开启了她的“工作狂”模式。因为她不但要准备网络直播课,还要负责班级72名学生的摸底排查外出信息统计汇总,还要对年级组工作上传下达,汇总全年级422名学生的相关信息……这么多的事情汇聚在一起,她只能跟时间赛跑。</p><p> 晚上10点,她开始安装鸿合直播平台、熟悉平台操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直播经验的她和所有人一样,一片空白,于是,她和学校、区电教中心以及鸿合直播技术员进行单独沟通,一一求教,从软件播放、课件制作到光线音量的调试……实在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醒来又继续。她将要上的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面的旋转》,这是学生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空间构建的第一次认知,上好这一节课将为立体图形教学打开一面窗,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平日里老师们都不喜欢上这节课,课本上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是从二维空间到三位立体空间的构建却不容易构建和体现,所以她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教学设计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学设计改了又改,此时天已见亮……</p> <p>  2月6日早,又开始了班级工作和年级组工作的日常。晓黑板、钉钉、QQ、微信……疫情下的线上沟通交流。她对每一位学生情况详细摸底,对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实,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始有终。</p><p> 2月6日中午,到了最后攻坚时刻,她在组内开始了试讲,全组教师和学校领导听了评、评了改、改了再讲。仅仅是课件制作,她就改了多次。因为是直播课,老师与学生不能随时交流,课件的制作就应该更加简洁、美观、精细、思路清楚。从平面图形通过运动才能够得到立体图形,课件上的动画都是一环套一环、一帧又一帧。短短 24张幻灯片硬是又熬了一个晚上。</p> <p>  2月7日,周锐老师带着她的《面的旋转》与同学们见面了,她克服重重困难成为我们城关小学网络直播第一人!</p><p> 小小的一方屏幕,将精心授课的老师与渴求知识的同学们的连在了一起。她和蔼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给家长学生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评如潮,而她却只是淡淡的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p> <p>  三、辐射引领,带动全员成长</p><p> 为了让学校的老师们都能迅速的掌握直播技术,她一边自己学习钻研新技术,一边给老师们传授答疑解惑,一天下来,微信群里的老师们问题铺天盖地,电话不断,微信不断,她都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说明。周老师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大家一起走一定会走得更远。</p><p> 周老师是一名基层教师,他虽然普通但不平凡,他是榜样,更是城关小学全校老师的缩影,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使命,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辉本色!</p>

直播

老师

课件

学生

图形

网络

微信

立体

请缨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