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教不停研——一年级语文组共研古诗教学

星空

<h3>  <br>  为了保障学生们停课不停学网上学习的顺利开展,我们有色小学老师们教研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你瞧,在学校教科室的组织下一年级组的全体语文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了一次不一样的网络研讨。<br>  3月16日晚7点,有色小学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在名师优课大型公益网络直播平台学习了王崧舟老师的专题讲座《文化自觉背景下小学古诗怎么教》 。</h3> <h3>  讲座虽已结束,但大家的学习热情却未消减!我们一年级语文组老师们以撰写听课心得的方式,发送到教研群里分享交流各自的听学感受!每位老师各抒己见,学习热情高涨!老教师们对这次教研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我们青年教师们通过此次教研活动也意识到要不断认真钻研教学,继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做好知识储备才能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h3> <h3>瞧,大家有如下心得体会:</h3> <h3> 梅紫英老师 学习心得<br><br>  古诗词怎么讲?听王崧舟老师的讲解,看了他授课的片段,感受颇深。<br>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细节的讲解,有时将诗歌肢离破碎,生怕学生不懂。而没有真正把学生带入到作者情感之中。每一首诗诗其实都是作者生命的体验,诗人无论描写哪种事、物、景都注入了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把自己内心之托寄情于山水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和重要章节。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身”另一个是“心”以此为诗眼,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离愁别绪,思乡怀人的情感。正是他磁性的、亲切的饱满的语言和柳杨顿挫教学风格,才使得学生深情并茂的吟诵,又一次让同学们走进了诗人内心。还有一个片段是教《墨梅》,抓住了“清气”一词,讲起王冕的生平事例,出示其它写“梅”的诗句,等方法,巧妙的将“清气”这个词的感觉与意思植入进同学们的心中。<br>  虽然是短短的几个片段,让我领略了他的真诚,亲和力,让我看到了是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坛上执着追求;经典文化孜孜不倦的探索;课堂背后的海量阅读,对学生的热爱……<br>  王老师的教学是以文化为重,以文化之,这样的教学实在是改变了学生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气质和行为,这才是古诗文的学习目标与最高境界。<br>  在设计上的独特之处是在于以诗解诗,不引文外之任何语境,不涉及古诗文外的任何意境,就连自己都不是作为破坏语境与意境的第三者存在,他完全是以沉浸式的方式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所有的都被包裹在他营造的氛围之中。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古诗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br>  再就是以意象为重,还原古诗本身画面,情节与事件不需用其它语言去解释它,所有的都是—文化。<br>  让学生在语境中变得高雅、自在、超脱,在他们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种子;让学生拥有人生向导,在面对挫折,困难、灾难、权利等等有着正确应对和醒悟,这是我们当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文化守望。<br> <br> <br>  <br>  </h3> <h3>李舒老师学习心得</h3> <h3>  徐芳老师学习心得<br>  听王崧舟老师讲古诗教法有感<br>  新冠状病毒疫情开始蔓延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物资也在源源不断送往武汉,一衣带水的日本已经几度成为自媒体的焦点新闻之一。人们在日本支援湖北高校的物资贴条上发现了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后来在湖北收到的日方援助物资上又看到了一个贴标,上面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面对这两句话,让多少中国人感动,又让多少中国人惭愧。<br>  在中国互联网上,或是由于过去鲜闻少用,“风月同天”似乎让网友“发现新大陆”,引发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讨论,热度“出圈”了。<br>  事实上,这些诗歌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有的甚至直接源自唐诗。<br>  但我们现在的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于字、词、句的分析,注重古诗词在习作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古诗词中传递出来的强烈情感。所以小学古诗词教学在教学策略上急需创新,需要更加实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策略的现代化转型。<br>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教学上受到更高的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是比较艰深难懂的学习内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在观念上,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讲解上。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力,使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高涨,可以使小学古诗词教学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br>  古诗词大都极具画面感,描绘的是优美的画面,就如一幅幅水墨画一般。通过运用投影、图片、影像等,在教学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br> 从王崧舟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先把自己代入其中,然后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的想象,把学生领入古诗词的世界中,让学生进入角色,置身于古诗词的情境中。<br>  而每一首诗词的诞生又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作者的生平。这些背景知识是理解古诗词的钥匙,对于学习古诗词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于这部分背景知识的扩展,像王崧舟老师一样,把诗词的教学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的生平际遇之中,这样学生才能领会到作者在诗词中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会饱含这样的感情。<br>  今天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其实是为我们以后该如何教古诗指引了一个方向,小小的一首诗里所蕴含的内容是巨大的!</h3> <h3>吴亚芬老师学习心得</h3> <h3>徐秀芳老师学习心得</h3> <h3>周明梅老师学习心得</h3> <h3>张维霞老师的听课记录</h3> <h3>  春暖花开,一年之始。一年级组的全体语文老师们线上线下教研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秉承乐教乐学的理念,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为将年级组打造成更优秀的集体共同努力着!</h3>

古诗词

教学

学生

老师

语文

学习

学习心得

古诗

教研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