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每次出征的时候机场一直都是如此的精彩</p> <p> 三月的武汉,乍暖还寒,但是天亮的格外地早,6点拉开窗帘外面已经大亮,作为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我们来武汉已有半个月之久,可是这个时差还是让人不习惯。简单早餐后乘坐医疗队专程大巴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透过车窗看这座英雄的城市,心情很是激动澎湃,感觉此次出征能够为它尽一份力是多么的自豪和光荣。</p> <p> 我的工作在8楼17病区,这里是一个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收治着30多名重症患者。今天,由我们组值班,7:20大家进入清洁区,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全身消洒、量体温、换衣、戴口罩、穿隔离服、带防护眼镜,在感控老师的严密监控下,我们按照规定流程穿戴好所有装备,进入隔离病区。在病区非常有幸结识到山东齐鲁医院的医疗队,作为我们国家重要区域性医学中心,他们是行业尖兵,这次援鄂抗疫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与我值班的韩康康、周海医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博士生。</p> <p>我为患者做鼻咽拭子</p> <p> 我与周海医师查房,他给查房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话疗,因为我们这个重症病区多为老年人,住院久的已经一个多月,除新冠肺炎外常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病和基础疾病,我们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格外重视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提振信心。</p> <p> 查房结束,我负责送6床88岁老奶奶去做CT检查,从病房到CT室有一段较长路程,在上坎爬坡的位置上,单薄的我与护工小张俩使出全身气力才把检查床推上平行通道,密闭的防护服本来就不透气,用力久了,N95口罩严重堵塞了氧气的吸入,低氧环境中产生的呼吸困难、头痛、虚脱随之而来,好疲惫,好想多一个人来帮帮自己,可是我们病区由于都是危重患者,安排的医护人手本来就很紧张,大家都是一个钉子一个眼地坚守着各自的岗位。</p> <p> 想到自己党员的身份和使命,作为贵州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的支委成员,我不断提醒鼓舞着自己:一峰,加油!不能停下来,越是在这危难时刻,越是在这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越是考验一个党员的能力,越是需要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躺在病床上的老奶奶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疲惫,她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谢谢你,你是贵州的荣一峰,小荣,我记住你的,谢谢!”。看着年迈的老奶奶,我不知道护目镜上是自己呼出的汗水蒸汽还是流出的泪水,如果不是这场特殊的疫情,我真想抱着奶奶大声的哭出自己这一刻被闷着的难受劲和激切的感动之情来。有时想,人与人相识,不一定需要什么缘分,只要在遇到的时候,你是真心地对她好,为她解除些许的困难,这一种相遇也许就是一辈子的铭记。</p> <p>值班一天下来,身体各处都留下深深的痕迹</p> <p>病房因为大家的努力而变得格外的温馨</p> <p> 时间过的很快,也记不得自己没吃东西,回到清洁病区通过His系统,我认真查看每个病人的医嘱、检查单、病程记录等情况,与值班医师一起把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完成,时钟已划到19:30。与接班来的我们七十三医院的内科主任王刚华交班结束,坐上21:00返程的大巴车,回到我们居住的酒店已是22:00。</p> <p> 偌大的房间,看着桌上开水冲泡的泡面,静静地细数着自己离开家来到武汉的日子,想家中的他和宝贝儿子,还有所有的家人,不习惯出远门的我,不知道这次是什么力量支撑自己在这疫情最重的地方坚守了这么久的时日,我怕眼泪掉下来,赶紧囫囵的吃起泡面来,故意放进特多的辣椒,辣味使自己暂时忘却了自己所在的是离家遥远的城市武汉。思绪上来时,我就不断翻看手机上一幅幅感人的照片,机场出征仪式上领导的鼓励,全队一起宣誓时响起的誓言,医院送行时同事们的一一叮嘱,内心暖暖的。</p> <p>党旗引领前行,我愿为党旗增光添彩</p> <p> 疫情不可怕,相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我虽不想伟大,但时代赋予了我需要担当起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我一定要尽到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本分,圆满地完成对病房患者的救治,使他们尽快康复出院,不辜负组织、医院和同事们的信任,尽早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斗,好好地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家园中。</p> <p>众志成城,我们必将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