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2月10日~3月16日的为期一个多月“名校同步课堂”听课学习,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p><p> 用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明白学生学习,将渔的潜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p> <p> 接下来先为大家介绍优秀的马继瑞老师吧,她执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板书工整有力,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p> <p> 薛静老师,执教的《母鸡》一课,认真仔细,声音甜美,和蔼可亲。</p> <p> 邢彦利老师,执教的《白鹅》一课,条理清晰,容量大,让同学能真正有兴趣又学到知识。</p> <p> 回顾王慧君老师的课,她的课思路很清晰,环节流畅,她讲的是《猫》第二课时。王老师抓住重点始得并贯穿全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见王老师的课扎实有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她上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学习!</p> <p> 每天的听课我都不马虎对待,每次认真做好笔记,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领略优秀教师的风采,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以求进步。</p><p><br></p><p> 《白鹅》一课的听课记录。</p> <p>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听课记录。</p> <p> 《母鸡》一课的听课记录。</p> <p> 《猫》一课的听课记录。</p> <p> 听了名师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这些来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到达必须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资料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