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9悄然已逝,2020继往开来。在这新的一年里,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也来势汹汹,疫情当前,学校与教师积极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来引导每一个学生在家学习,积极防疫,共克时艰。疫情期间,老师们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博览群书,总结教学……线上教学期间,为了架起战“疫”连心桥,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实小老师们还展开了一场特别的家访,通过微信交流、电话访谈、视频聊天等线上方式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接受程度,收集问题反馈并积极解决。</p> <p> 王丹老师在《钉钉读书有感》中写道:有了责任心才能敬业,自觉地把岗位职责和份内之事做好---责任是一种品质。</p> <p> 郝志虹老师在《心态即命运》读后感中写道: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自己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内心,快乐的力量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良好的心态已经是迈向快乐的一大步了,知足常乐,方能快乐常伴。</p> <p> 李雪松老师在读《超越智商—认知的吝啬鬼》有感中写道:改善理性不仅对人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也会有重大的影响。而社会环境也会反作用人的理性,让人们更加理性。</p> <p> 赵建斌老师在读《“五度”沟通法,搭建心灵“立交桥”》有感中写道: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更要在工作教学上考虑全面。有时别的老师比自己更优秀不只是方法多样,还有就是事情考虑的全面性。</p> <p> 郑雪敏老师在《读书感悟》中写道:当了老师以后,明白了老师的许多良苦用心,自己学生时代经受的那些仿佛不是很愉快的师生经历,有时又不可避免的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我认真阅读努力学习大师名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觉悟得到提升,让那些看似良苦用心的错误教学方式回归正轨,正视自己也理解自己的老师,因为我们在教师这条路上有些方面可能也还年轻,也需要多成长。就像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样,也多给自己一些空间跟时间,跟过去和解,向未来积极生长。</p> <p> 吕新苹老师在万亩心田,心田万亩——《箱庭疗法》《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读书感悟中写道:教师应该支持来访者,以镇定、沉着的态度引导来访者直视所遭遇的困难及承受的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协调感和安全感得以提升,并能自由地承受、接纳自己的问题,给予来访者一个自由的、受保护的空间。</p> <p> 杜茹茹老师在读《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全局性理解》中写道: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学生因自己的未知而好奇这个世界,学生能够将知识来解答解答自己未知的知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好奇。为未知而学,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而学习。</p> <p> 许亚奇老师在读《中国近代史》有感--读史结合新冠肺炎的一点感想中写道:同舟共济,共克石坚。期待着在党的领导下,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p> <p> 桑华敏老师在《“云”家访,行走的力量--“云”家访记录》中写道:特殊时期,特别牵挂,一个个亲切的视频电话,一段段温暖有爱的对话,架起了家校之间爱的沟通桥梁。本次“云”家访活动让我读懂了每个孩子期待开学的心情,看到了每位家长坦诚的愿望。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和小伙伴们快乐地玩耍,去学校上学等往日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如今却那么令人期待,这也是孩子们告诉我,她们最大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疫情早日结束,重返美丽的校园,继续勾勒我们美妙的童年。</p> <p><br></p><p> 王腾腾老师在《线上“云”家访记录》中写道: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的孩子们,虽然老师不能时时看到你们,但是从平时的语音和家长发来的孩子们的图片和视频中,看到了大家的近况。有的长高了,有的长胖了,而且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的幸福的笑容。</p> <p> 张燕老师在《线上家访 助力教学 传递温暖》中写道:在这个不平凡的鼠年,让我们继续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家校携手,共同成长。</p> <p> 王晓瑞老师在《“云见面”,隔空不隔爱--二二班线上家访活动小记》中写道: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这场“战役”防控工作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会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把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扎实开展“线上教学”,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交出一张让学校放心,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答卷”!</p> <p> 乔增连老师在《线上教学的反思》中写道:在家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都在说想念学校,想念同学和老师,想回到校园里上学,其实老师们也想念学校,想回到校园的工作岗位,但无论身在哪儿,老师教学的心和学生学习的心都连在一起。</p> <p> 夏宝珠老师在《云上少年 不负韶华——“云”家访有感》中写道:在日常的线上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指导,更要加强思想精神教育,帮助孩子们抵制自身惰性,唤醒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心灵。</p> <p> 李颖老师在《“钉钉”搭桥梁·师生“见面”忙--德州市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线上教学实践》中写道:进入3月学雷锋月后,她利用直播让孩子们走近雷锋和雷锋精神,看到校园里的雷锋故事,学唱雷锋歌曲,展示孩子们的雷锋画作,为孩子们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乐于助人、奉献的种子。停课不停学,不仅是不停下学知识的脚步,更是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学会担当与责任,学会保护自己与热爱他人,学会家国大爱……</p> <p> 梁晓坤老师在《特殊的家访》中写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组这次特别的家访,但无论形式是多么与众不同,关心与关爱每个孩子是老师不变的宗旨与责任。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在这里,我希望在春暖花开之际与孩子们再次相遇。</p> <p> 这些特殊的线上家访,虽然不能跟孩子们面对面聊天,但是隔屏不隔爱,爱在一言一语的线上互动中升温。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更是开创了非常时期的实小家校共育新途径。停课不停学,做有温度的教育,我们一直在行动!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在这个不平凡的鼠年,让我们继续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家校携手,共同成长,共同期待春暖花开!</p><p> </p><p> </p><p> </p><p> </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