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一个地方名叫</p><p> “火磨街道焦窑社区”</p><p> 有一类人被称呼为“志愿者”</p><p> 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回复叫做“收到”</p><p> 有一种抱怨的话叫做</p><p> “怎么还没轮到我志愿!”</p><p> 有一类图片叫做“记忆”</p><p> 有一种发自肺腑叫做“感谢”</p><p> 他们中有党员,楼院长,单元长,店铺老板,居民群众,因为岗位需要稳固性,不得已不能频繁更换,因此少部分报名的志愿者还未能参加,他们中有一部分已经因为复工不得已离开志愿岗位,还有一些依然坚守在岗,从始至终,前仆后继,无论一次,两次,我们都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p><p> 他们的精神就是志愿者精神:“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p> <p> 政法院志愿者们</p><p> 他们在包院主任殷庆林的带领和安排部署下,楼院长,单元长,志愿者积极发挥作用,和火磨办事处值岗同事一起守卫着他们的小区。</p><p> 他们是赵彩霞,刘卫朝,成瑞华,唐宪芬、付冬叶,韩海刚,李世敏、张聚景,李佳蔓……</p> <p> 雅士名邸小区志愿者和41号院志愿者在其楼院长的组织下,自行为小区志愿服务,受到居民们的称赞和尊重。</p> <p> 东方新天地三剑客</p><p> 他们都来自东方新天地小区,相同的是他们都姓张,同时选择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p><p> 张文恩,一个受人尊重的前辈,他来报名志愿者的时候就强调,不图回报,就是自愿想为社区做点贡献,自从社区疫情期间志愿者群建立以来至今仍在参与志愿活动,为居民跑办盖章健康证300余份。</p><p> 张海亮,一个热情,爽朗,热衷于小区事务,为居民解决困难的大哥,因为自己的小区有物业站岗,他就申请跨小区协助站岗当志愿者,认真负责,严谨登记,不在站岗的小区住,却比在小区居住还负责。</p><p> 张春雷,一个低调内敛,仗义的退役军人,彰显退役军人本色,每天按时到岗,认真守责,即使后期复工上班,他也会在隔天休息时继续参加志愿服务,</p> <p> 风雨中总有你们的身影</p><p> 连增安,火磨街24号院居民,大增超市的店老板,疫情期间从始到终在本院小区志愿参加站岗守卫工作,严格进出,热情讲解。</p><p> 董宪杰,小光明街22号院居民,一名退役军人,在小区需要人手时,首当其冲站岗严卡,随时和居委会沟通信息畅通。</p><p> 王海坤,四中院居民,一名低调话少的人民教师,第一批招募志愿者,参加过装钉条幅,站岗志愿服务,下雨天从家里自带一次性雨衣上岗,不给居委会提要求添麻烦,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分开时转身一瞬间,拍到他在雨中的背景。</p> <p> 他们是志愿男儿们,肩负疫情期间的责任,有人值岗,有人为小区消杀,他们是41号院的张俊强,杨文奇,马金光,丹彤,28号楼陈三民,公安巷小区李恩、赵艮平,东方新天地的刘雪峰,康奈大厦的刘涛,四中院的夏玉斌。</p> <p> 巾帼不让须眉,志愿者中,有一些勇敢的女同志们,她们中有楼院长,单元长,居民群众,因为这场疫情从各小区融入一起,不怕寒冷,迎难而上,不分你我,不分是否属于自己所在小区,只要有志愿任务,服从安排,毫无怨言。</p><p> 她们是来自</p><p> 小光明街22号院的:龙欣</p><p> 仪表厂家属院的:和花荣,裴香玉</p><p> 雅士名邸小区的:</p><p> 郭建华、李文平、马利娟</p><p> 政法家属院的:张莉</p><p> 公安巷小区的:杨梅花</p><p> 饮食公司院的:沙金磊</p><p> 陵西大街41号院的:武亚轩</p><p><br></p><p> </p><p> </p> <p>“杨姐,今天风大,让你受冻了,你先走吧,让我接替你”</p><p>“不用的,我没事”</p><p>“那咱们一起值岗”</p><p>“好!”</p> <p> 两名跨社区志愿者李延敏,左俊英</p><p> 她们户籍在焦窑社区,现居住在上都名苑,本可以不加入志愿队伍,可是她们却坚持加入,从居住地方来到焦窑辖区支援志愿。</p> <p> 小光明街22号院的本院志愿者</p><p> 他是低调、内敛默默付出的张剑萍大哥,没有给自己拍过一张志愿时的照片,但是不会因为没拍照片而被人忘记,每次联系他,都积极响应守岗守责。</p><p> 他是22号楼3单元单元长刘庭堂,一个负责有担当的单元长,遇到风雨天就主动扛下替代女同志站岗。</p><p> 22号楼2单元单元长焦新喜的爱人任学萍,因为爱人需要上班,她主动接替丈夫的单元长职责,做好临时替补职务。</p><p> </p> <p> 桑云田,小光明街22号院党员,一边在家带孙子,一边抽空参加志愿活动,为小区站岗做出积极贡献!</p> <p> 火磨街28号楼居民薛明群,从安排志愿活动开始到现在一直坚守在28号院,他身边的值岗人员由帮扶单位工作人员,换成志愿者,志愿者又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他始终雷打不动,同时积极配合社区工作,对28号楼阳台损坏的住户积极奔走打听,找到联系方式第一时间送到居委会,并协助居委会和热心群众安装围挡保护路人安全。</p> <p> 他是花店老板王清周,虽然没有加入志愿者队伍,但是行为确是志愿者的行为,当28号楼有居民阳台损坏有坠落危险时,居委会准备筹备围挡,他主动从店铺找来木棍,看到居委会带的线不够长,从店里拿丝带替代,和薛明群大哥一起积极帮忙建立围挡,同时还送给居委会两束鲜花,表达对居委会为民办事的感谢心意。</p><p> 党支部书记贺靖怡盛情难却,将这两束鲜花传送给每个岗位,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大家在疫情的苦闷中感受鲜花带来的美好和希望!让鲜花在这个寒冬里充满温暖。</p> <p> 为了使得居民顺利开工复工,提高办事流程,志愿者们主动担起协助办理开工复工健康证登记和跑办盖章。</p><p> 开工复工居住证登记女子团:王凤亭,马林涛,李文平,替补人员:郭建华,李延敏</p><p> 派送跑办健康证兄弟帮:</p><p> 张文恩,张伟杰</p><p> 办理流程,井然有序,认真负责</p><p> 目前共计办理680件。</p> <p> 一种志愿叫做幕后,她叫魏红,一个东方新天地居民,因为疫情期间在老家,所以没能参加现场志愿,但是她每天坚持着为志愿者群中的志愿者用小视频记录着点点滴滴……</p> <p> 魏红每天录制的小视频中的一件</p> <p> 一个志愿者带来了一个志愿单位,</p><p>这名志愿者名字叫韩静,她是军供酒店的经理,她参与了志愿活动,同时向上级申请为志愿者们申请了一份小小心意,表示对志愿者们的关怀和称赞!</p> <p> 韩晏杰,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名广告公司老板,本来因为疫情就影响了生意,但是他在志愿者群里听说要制作志愿者旗,马上亮明身份表示免费做志愿者旗,经过支部书记和他的反复沟通,他才勉为其难说只收成本。</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携子之手,与子偕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共同志愿,共抗疫情</b></p> <p> 王凤亭夫妇</p><p> 每次丈夫接送她来社区参加志愿活动,风雨无阻,每次见面向他们道谢,夫妇二人都谦虚说向社会做奉献是应该做的。</p><p> 看着他们乐观开朗的心态,虽然外面很冷,却感受着他们的温暖,下雨天丈夫提前在后座上准备了柔软的坐垫和雨衣,在雨中渐行渐远,这样的画面仍然记忆犹新。</p> <p> 雅士名邸小区田运革,郭建华夫妇。</p><p> 丈夫叫田运革,一个充满热情和正义感的人,哪里需要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小区岗位需要装帐篷,缺少人手,他得知后,刚下服务就从家里提起工具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安装。什么时候问是否可以志愿,回答都是肯定的!</p><p> 妻子叫郭建华,温和亲切,是志愿者的后备力量,哪里有需要去哪里,有一天早晨值岗人员突然有急事,情急之下和她联系,她二话不说就前往,后来丈夫给她送早饭,她就在小区门口就着凉风吃饭,大家才知道她不顾自己没吃饭就赶来,感动不已。</p> <p> 四中院张显红,王巧梅夫妇</p><p> 妻子王巧梅是党员,丈夫张显红是单元长,一个先锋模范带头,一个担负起单元居民的责任,相扶相守,相互支持,一起为小区站岗守护。</p> <p> 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顽强母亲,辛苦哺育着一对优秀的儿女,她将爱和坚强言传身教的传给两个儿女,共同参加志愿队伍中。</p><p> 她叫何军花,一个坚强的母亲, 他叫沙宗泽,一个乐观,勇敢,坚强的小伙子。</p><p> 她叫沙金磊,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p> <p> 政法家属院夫妇,成瑞华,张艳红</p><p> 成瑞华,政法院居民,是志愿者招募的第一批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政法院污水井外溢抢修过程中,同社区干部一同收费,站岗,夜里监工污水井维修。</p><p> 张艳红,丈夫在本院值岗,她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他临近小区的志愿工作中来,无论哪里需要她都服从安排,不挑任务不挑活儿。</p> <p> 党员是群众的先锋,是群众的引领者,但是在展现时,他们愿意排在最后</p> <p> 王凤亭,女,党员,在疫情开始时就主动联系社区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在居住地所在小区和焦窑社区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无论是站岗,办理健康证登记,植树活动,向疫情区捐款,处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听从党组织安排,无怨无悔,精神十足,乐观积极,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退休共产党员的先进风采。</p> <p> 马林涛,女,党员,四中院楼院长,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着三级防控体系的网格长的积极作用,动员志愿者参加值岗工作,带领单元长,志愿者对老旧小区改造征求居民意见,快速时效,给隔离居民代购物品,协调四中院污水井堵塞问题,在为居民办理健康证时起到讲解的作用。</p> <p> 张伟杰,男,陵西大街41号院居民,党员,从焦窑社区志愿招募开始至今,依然坚守,雷打不动,第一批招募的志愿者,从装钉三级防控体系展板,到临时替补站岗,和后来为居民派送健康证盖章,跑办300余张,他无怨无悔,谦虚大度,只要志愿活动发布,他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按时按点完成志愿任务!居住在一个有红色历史的小区,彰显一个党员的先进本色。</p> <p> 石冬梅,女,党员,陵西大街41号院居民,楼院长,在疫情期间,主动加入志愿者群,宣传志愿精神,组织志愿者参加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征求意见活动,管理小区卫生,协助群主管理小区群,发布正能量信息,受到小区居民的积极响应。</p><p> 李俊学,男,党员,41号院居民,1号楼楼长,在疫情初期,协助岗位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小区居民的出入登记,后期加入夜班值岗,认真负责,低调肯干,与冬梅楼院长一起在小区起到积极正能量作用。</p> <p> 蔺相庆,男,党员,退役军人,双重角色,双项称谓,火磨街饮食公司的居民,低调内敛,认真负责,在自己所在小区外站岗,严格进出门登记,为小区保驾护航。</p> <p> 王川,男,党员,雅士名邸小区居民,一名年轻党员,家有两个年幼孩子需要照顾,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为由不参加志愿活动,主动要求上岗站岗,在疫情期间充分展现了一名年轻党员的风采。</p> <p> 王强,男,在职党员,公安巷居民,在疫情之初还没有招募志愿者时,他主动联系社区党组织请缨帮忙,在社区排查登记报表忙得不可开交时,他来社区帮忙核实登记;当夜班值守人员不足时,他主动上位;当遇到不理解的居民发泄情绪时,他挡在女同志最前面;在单位安排他下县工作后回到家他依然联系社区,请缨新的志愿工作,充分展现出年轻党员的风采和积极性,为年轻党员做好榜样。</p> <p> 疫情过后,繁花似锦,</p><p><br></p><p> 摘掉口罩,露出笑脸</p><p><br></p><p> 来吧,亲爱的志愿者们</p><p><br></p><p> 让我们在这面旗帜下</p><p><br></p><p> 播下爱的种子</p><p><br></p><p> 给彼此一个爱的手势</p><p><br></p><p> 坚持下去</p><p><br></p><p> 支撑起焦窑社区志愿服务这面旗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