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林海雪原》陪伴我

张海

<p>  抗击新冠病毒的日子里,又随手拿起那本纸质都有点泛了黄的《林海雪原》,再度翻看起来。</p><p> 每当看到这部小说,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人物,总是那么鲜活地深深感染感动着我。</p><p> 这部红色长篇书籍,我尤其喜欢。因为是它伴我长大,伴我走进了军营,伴我走向了社会。</p><p> 在我成长路上,它总是鼓舞着我,好像一直为我铺路,为我导航。</p> <p>  《林海雪原》这部长篇小说,是革命先驱者也是作家曲波同志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长篇红书。</p><p> 这部长篇,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那样引人入胜,那么让人荡气回肠。</p><p> 如果要我说,当代小说,那部作品知名度更大些,我一定会对你说是《林海雪原》。难道不是嘛?五十年代,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引起了高度反响。到了六、七十年代,《林海雪原》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存在。同名样板戏,同名电影,同名电视剧,拍了再拍,演了再演,以至不知让多少人在这部作品陪伴下,度过了一天天,一年年。</p> <p>  想必不少人还记得以这篇小说改编成京剧的《智取威虎山》吧。</p><p> 当年,这部戏,可是排在了“十大样板戏”之首的一部经典戏剧。</p><p> 比我年长的老一代人,还有比我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我们大家都是看着这部戏,听着这部戏,一起老去,一起长大。</p> <p>  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朋友,大概对这本连环画还记忆犹新吧?</p><p> 那时,我也只是个小学生,有许多没见过的字还挡着路,看不了原著,只能看看连环画。</p><p> 有一次,我也记不清是从谁手里弄到几本《林海雪原》连环画。画本到手,我翻呀,看啊,被这《林海雪原》吸引了。</p> <p>  后来,上了初中的我,去朋友家看到了那本《林海雪原》,因为喜欢,我借来看了起来。</p><p> 那时,我白天上课,放学与假日还得帮家里干点活,晚上,就成了我与小哥们一起疯玩或看书的独有时间。</p><p> 每晚,我都与几个同学与发小一起到比我们大几岁的两个大哥哥家小聚,他俩一个姓韩,一个姓张,由于家庭变故,俩位大哥哥都单独生活。</p><p> 那些天,再去韩哥张哥家时,他们闲聊,我则借助微弱的煤油灯,翻看着这部小说。当两位大哥哥得知我看的是《林海雪原》,也倾情于这部小说的两位大哥哥让我念出声来,一起分享。自那天起,我与后来成了我大兄哥的同学(家乡方言:“大兄哥”就是妻子哥哥)轮流给伙伴们读这部小说,我们为书中故事一起着急过,一起感动过,一起欢乐过。那些天,我们的情感一起沉浸在这部经典红书中。</p> <p>  说这部长篇红书经典,那是一点都不过分。</p><p> 所谓经典,我理解,就是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不同的感受,都能给你心灵带来强大冲击,让你的思想吸纳到新的给养。这,或许就是这本书赐予我的东西,一种境界,一种感受。</p><p> 这是一部英雄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与艰苦岁月较量的经典作品。</p><p> </p> <p>  这篇红书,演绎的是解放战争初期剿匪斗争的英雄事迹。</p><p> 正如曲波在这篇小说首页写的那句“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话语虽简简单单,但却是全书中心思想的高度浓缩。</p><p> 每每读到这句话,都会让我对林海雪原上剿匪的英雄们肃然起敬。</p> <p>  书中的主角杨子荣,是一个有着坚定阶级立场的共产主义战士。</p><p> 他,胆大心细,智勇双全,处处都表现的那样出彩。尤其在威虎山的匪窝里,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凭借一张嘴,搞定了顽匪,活捉了匪首座山雕及其徒子徒孙,真的让人好生敬佩。</p><p> 他的大智大勇,他的壮烈捐躯,就是那个革命年代里,多少以身许国战友们最为感人的写照。</p><p> 如果说今天我们能够岁月静好,那是由于有像杨子荣一样的英雄们负重前行。</p> <p>  就说作品里的少剑波吧,一个小小年纪的人,竟是一个早已身经了百战的指挥员。那临危不乱的胆魄,那指挥若定的气度,让我好佩服地为他点赞,喝彩。</p><p> 还有那个长腿孙达得,就是由于他有长腿如飞的优势,因而每一次的情报传递与外出侦察都能“花落他家”,他的确也完成的那么出色。</p><p> 再有那个被匪首马希山抓进匪窝的姜青山,敌人怎么威逼利诱,他都没屈服。当他与赛虎见了小分队,却能立马掉头去打土匪。在他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草莾英雄形象,更从他身上感受到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关系。</p><p> 还有那小分队里的小白鸽、力大无穷的刘勋苍、飞人栾超家,等等,他们个顶个的都是英雄好汉。</p> <p>  小分队的战友们都是英雄,他们与许许多多革命前辈一样,用信仰、热血、生命打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新中国从英雄们脚下走来。</p><p> 后来,我也长大成人了,但《林海雪原》这本书却让我永久记住了它,是这部红书让我对军人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它对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无疑起到了指引作用。</p><p> 在这部红色长篇的催促下,我终究接过前辈们交来沉甸甸的接力棒,走进了军营。</p> <p>  今天,当我再次捧起这部红书,又一次重温它的时候,那种感动,那种激动的心情依旧没有变。</p><p> 杨子荣,高波,少剑波,孙达得,刘勋苍,栾超家,白茹等一个个英雄,让我敬佩,更让我感动。</p><p> 在军营的几十年里,他们对我好像有股巨大的推力,时时刻刻都在励志我,感动我,陪伴着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