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可爱的小朋友们:</p><p>大家好。</p><p>到了听绘本的时间了。</p><p>今天老师跟大家讲一个毛毛虫的故事,</p><p>就这样简单的开始吧……</p><p>【封面】</p> <p>导读:</p><p> 封面上有一条大大肥肥的毛毛虫,它的脸是红的,黄绿相间的身体,长满了五颜六色的小毛毛,长着六只小小的脚。这本书上画的毛毛虫色彩鲜艳,看起来一点都不讨人厌。</p><p> 孩子们一眼看到它,就会喜欢的想立马和它做好朋友。</p><p>【环衬】</p> <p>导读:</p><p> 环衬与故事遥相呼应。五颜六色的画面,还有很多洞洞,不禁让孩子问道:为什么会有洞?</p><p> 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环衬,上面有好多被毛毛虫啃穿的色块,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色块其实就是书中各种食品的颜色!</p><p> 五颜六色的世界,让毛毛虫吃出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洞。了不起的毛毛虫,就像孩子做的每件小事,对于自己都是大大的了不起,太有成就感了!</p><p>【扉页】</p> <p>导读:</p><p> 扉页是由很多彩色的圆球罗列起来,和刚刚的洞洞有点联系。看过后文之后,就会知道,环衬中彩色的不规则方块是食物,洞洞是被毛毛虫吃掉的。扉页中一个个圆球,正是毛毛虫吃的食物,整齐的罗列起来,也让人有一种“累积”的感觉。</p><p> 绘本出人意料的心思总是在细心和认真下被发现。带着孩子看绘本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提示孩子,看他们是否能发现这些联系,孩子还还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因为孩子的观察力出乎成年人的意料。</p><p> 阅读这两页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简单问有什么形状和颜色,然后告诉孩子哪些是空心的圆形,哪些是实心的圆形,让孩子通过视觉进行对比。</p><p>【第1画面】</p><p>献给我的妹妹克莉丝塔</p><p></p> <p>导读:</p><p> 《好饿的毛毛虫(立体洞洞书)》立体页面的特殊设计,使故事中的物品更加生动、活泼,实为一本不可多得,且能让孩子享受多种阅读乐趣的图书。</p><p>【第2画面】</p><p>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p> <p>导读:</p><p> 故事从一个月夜开始,毛毛虫来自于一个躺在叶子上的小小的卵。爸爸妈妈可以问孩子从第一张图上看到什么?月亮、叶子、树和白色的卵。那这会是什么卵呢?孩子会根据绘本的题目说这是毛毛虫的卵。</p><p> 这幅图的毛毛虫还在虫卵里,看不到,父母可以这样跟孩子讲:晚上很冷,毛毛虫还是宝宝,要躲在白色的,小小的虫卵里,才更安全和保暖,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裹在小被子里一样。</p><p>【第3画面】</p><p>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p><p>“啵”的一声,</p><p>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p><p>从卵里爬了出来。 </p> <p>导读:</p><p> 星期天的早上,暖和的太阳升起来了,“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掉到了地上。毛毛虫爬呀爬呀爬,它要爬去哪里呢?阅读到这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增加手部的动作,用弯曲的手指去模仿毛毛虫前进的动作,做出动作并且提出问题,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引发好奇心。通过亲子互动进行的游戏,不仅调动了情绪,还让孩子亲身体会到绘本是有趣的,好玩的。</p><p> 毛毛虫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爸爸妈妈需要引导孩子们说出“啵”这个像声字,随着“啵”的声音,毛毛虫从白色的壳中,脱壳而出,并知道毛毛虫的样子是又小又瘦又饿。</p><p>【第4画面】</p><p>它要去找一些东西吃。</p><p>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p><p>可是,肚子还是好饿。</p> <p>导读:</p><p> 从这幅画面上看,毛毛虫开始去找吃的。它脚高高的抬着,一直往前走。 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可还是好饿,苹果里有一个小小的洞!</p><p>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在这时开始了。</p><p> 书中从毛毛虫开始吃第一个苹果开始,就出现了镂空设计,并且以后出现的每一种食物,都有镂空设计。</p><p>【第5画面】</p><p>星期二,</p><p>他吃了两个梨,</p><p>可他还是觉得好饿。</p> <p>导读:</p><p> 好可爱,毛毛虫从苹果里爬出来了。星期二毛毛虫吃了两个梨子,可还是好饿。梨子上也生动形象的出现两个洞洞。</p><p> 镂空的设计也都是重叠的,孩子们一定会对“毛毛虫的破坏”非常感兴趣,从而对毛毛虫吃过食物的种类和每种食物吃了多少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p><p> 更有趣的是,每一个水果正中都被挖出了一个圆圆的小洞,毛毛虫从背面那一页上的水果里钻了出来。很多孩子会在翻到这里的时候开怀大笑,这种有点出人意料的设计非常有趣。把小手指从洞洞里伸过去,假装毛毛虫从水果里面爬过去,可以和爸爸妈妈玩从虫眼里面相互看对方的游戏。</p><p>【第6画面】</p><p>星期三,</p><p>他吃了了三个李子,</p><p>可他还是好饿。</p> <p>导读:</p><p> 毛毛虫从梨里爬了出来。星期三又吃了三个李子,可还是好饿,李子上同样也出现了三个小洞。这种“与玩结合”的图画书,孩子们不仅可以站在绘本外面阅读、亲子共同同绘本互动做游戏,还能进入到童话世界实体版当中钻、爬、打闹!</p><p>【第7画面】</p><p>星期四,</p><p>他吃了四个草莓,</p><p>可他还是很饿。</p> <p>导读:</p><p> 毛毛虫从李子上爬了出来。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可还是好饿。四个草莓上也都出现了一个小洞。重复而略有变化的东西让孩子快乐。</p><p> 读到这里,孩子会发现语句的重复性。“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二,它吃了两个梨,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这种句式的重复一直到星期五。句式简单重复,又有呼应又有对应,孩子在其中会知道一些数字和星期几的概念,还有水果,还有“饿”。</p><p>【第8画面】</p><p>星期五,</p><p>他吃了五个桔子,</p><p>可他还是好饿。</p> <p>导读:</p><p> 毛毛虫从草莓上爬了出来。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可还是好饿。五个橘子都出现了一个小洞。</p><p> 毛毛虫吃过的食物上都留有一个指头大小的洞,这是这本绘本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可以用小手来抠着玩,顺便体会毛毛虫吃食物的感觉;另外在讲毛毛虫周一到周五的食物时,页面特意制作成了递进式的,周一那页只有一个苹果那么大;周二那页只有两个梨那么大……直到周五才是一张满幅的画,家长们利用这几页也可以训练孩子们的点数能力。</p><p>【第9画面】</p><p>星期六,</p><p>他吃了</p><p>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p><p>一条腌黄瓜,一片奶酪,</p><p>一截香肠,一根棒棒糖,</p><p>一个樱桃派,一段红肠,</p><p>一个纸杯蛋糕,一片西瓜。</p><p>那天晚上,她的肚子好痛。</p> <p>导读:</p><p> 星期六,毛毛虫吃了十种食物,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爸爸妈妈可以话锋一转,问孩子们:“为什么毛毛虫的肚子痛起来?”</p><p> 毛毛虫吃的蛋糕、香肠等食物,并最终突出吃完这些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食物后,会肚子疼。告知孩子吃东西不能过多,否则会像毛毛虫一样肚子疼。</p><p> 直至星期六,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们说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虫分别吃了什么?数量各是多少?随着不同数量食物的出现进行10以内数的点数。</p><p>【第10画面】</p><p>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p><p>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p><p>觉得舒服多了。</p> <p>导读:</p><p> 肚子痛的第二天,它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后觉得舒服多了。</p><p> 星期六,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星期天,毛毛虫吃完树叶后又怎么了?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孩子们一定也学会了比较,还能仔细的观察到毛毛虫吃饱后的样子。</p><p>【第11画面】</p><p>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p><p>他也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p><p>他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p> <p>导读:</p><p> 毛毛虫自从肚子疼的那天起,它再也不敢乱吃东西了,星期天它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现在的毛毛虫怎么样了呀?孩子们看到画面上小小的毛毛虫长大了、变肥了,现在的毛毛虫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p><p> 第七天,毛虫只吃了一片树叶就饱了,为什么吃了那么多天它都没有饱,可是最后只吃了一片树叶就饱了呢?是原来吃多了?还是原来没吃对?还有的说它以前吃足了?孩子会说,毛毛虫是吃叶子的。</p><p>【第12画面】</p><p>他造了一座房子,叫做“茧”。</p><p>他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p><p>他把茧咬破一个洞洞,钻了出来……</p> <p>导读:</p><p> 毛毛虫慢慢地爬到树叶上自己给自己修了一座房子,这座房子叫做“茧”,毛毛虫在这座叫做茧的房子里住了两个星期,孩子会疑问:为什么要住在这里面,毛毛虫会发生什么变化? </p><p> 爸爸妈妈利用图片让孩子们认识“茧”,从“茧”里面出来的会是什么动物呢?根据毛毛虫演变为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引发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孩子还会大胆的想象毛毛虫在房子里干什么呢?睡觉、练习飞、读书、吃东西……</p><p>【第13画面】</p><p>哇,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p> <p>导读:</p><p> 毛毛虫咬了一个小洞,慢慢地从茧里爬出来,哇,毛毛虫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破茧成蝶,这也是故事最终想表达的意思。</p><p> 毛毛虫从孵化开始,就渴望食物,在品尝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之后,尝到了甜头,吃到了苦头,到最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然后吃的饱饱的,在成熟之后化茧成蝶。</p><p> 孩子从懂事起,就渴望更多的知识,渴望着充实自己,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孩子们不断的从外界汲取知识,充实着自己的内在品质。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帆风顺也会有坎坷崎岖,但最终会找到正确的方向,最终在不断的成长后化茧成蝶。</p><p> 和破茧成蝶类似的例子还有:知了猴长大后变成了知了、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小青蛙。年龄大的孩子,对这些知识轻车熟路。年龄小的孩子,那就就从好饿的毛毛虫开始吧。</p> <p>导读:</p><p> 绘本特点是将游戏融入到故事中,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教育价值。</p><p> 科学:1.蝴蝶蜕变的过程。2.昆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3.认识不同水果。</p><p> 数学:1.5以内的数字点读。2.一周的顺序。</p><p> 语言:1.量词的运用。2.复述,重复句式。</p><p> 健康:健康饮食,不暴饮暴食。</p><p> 艺术:1.表演体验蝴蝶蜕变的过程。2.剪贴画的形式,颜色多彩丰富,充满想象力,充满童真,非常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p><p>【封底】</p> <p>小朋友们,</p><p>毛毛虫从孵化开始,</p><p>就渴望食物,</p><p>在品尝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之后,</p><p>尝到了甜头,吃到了苦头,</p><p>最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p><p>然后吃的饱饱的,</p><p>在成熟之后化茧成蝶。</p><p>这就是破茧成蝶的故事。</p><p>真是太美了。</p><p>和破茧成蝶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p><p>评论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p><p>一只小小的毛毛虫,</p><p>也能变成美丽的蝴蝶,</p><p>更何况是我们大人或者孩子呢。</p><p>甜头,苦头,</p><p>都是我们在长大的滋味。</p><p>在这特别的假期里,</p><p>相信你孩子们也能不断地成长。</p><p>一定能像毛毛虫一样蜕变成长!</p><p>带你走进绘本,</p><p>与你温暖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