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台湾岛骑游漫记

叶海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环台湾岛骑游漫记</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和准备,上海市老体协闸北区自行车骑游队的环台湾骑游活动正式成行了。这支由50名知天命到逾古稀的男女队员组成的队伍,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54岁。</p><p><br></p><p> 2013年3月1日,我们从上海闸北公园出发,乘火车到福州。从福州包车至福建平潭。3月4日,骑行至平潭客运码头,乘座“海峡号”高速客滚过台湾海峡到台湾台中,开始了整整十五天的环岛之旅。由台中~嘉义(日月潭、阿里山)~台南~高雄~垦丁~台东~花莲~宜兰~台北(淡水、剑潭)~台中的逆时钟环型封闭路线,全程约1500公里。3月19日由台湾台中港过台湾海峡进入福建平潭,顺利完成了这次环台湾岛暨海峡两岸的骑游。</p><p><br></p><p> 根据主客观因素,全程的交通工具分为三种:一、自行车。骑游于城市与城市间或城市里的景点与景点之间;二、包车。从甲城市到乙城市,大巴士连人带车运载;三、火车。特殊区段,乘火车连人带自行车一起运输。</p><p><br></p><p> 这次环岛之旅对于闸北骑游队来说,意义非凡。第一,这是该队成立十周年来组织人员最多的一次长途骑游活动。在通常情况下,组织长途骑游活动人数一般在一二十人,便于指挥和食宿的安排;第二,这是海峡两岸旅游业开放以来,大陆进台湾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自行车骑游队伍;第三,这是远离大陆、在陌生环境下独立进行的骑游活动,对于可能遇到的一些政治、经济、交规、疾病医疗等方面的情况,我们没有处理的经验,所到之处面临的都是未知数,且没有退路;第四,这是体现骑游队精神“修身养性促和谐”的最佳实践。大陆和台湾的两岸人民血脉亲,以自行车骑游的方式进入台湾,比之一般的跟团旅游,能跑更远、更多、更边缘的地方,能接触到更多的台湾人民,这对于促进两岸人民的情感交流,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大有裨益。这样的机会和效果,是旅游团根本不能达到的。</p><p><br></p><p> 这次环台湾岛骑游活动,得到了有关赞助商的支持。美国大行自行车上海经营商为我们50名队员配置了每人一套价值600余元的骑行服;福建平潭“海峡号”高速客滚航运公司支助我们运动帽,并打折平潭往返台湾台中的轮渡票价。</p><p><br></p><p> 我们的环岛骑游活动得到了当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宣传。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节目现场采访并报道了我们骑游台湾岛的壮举;福建平潭县电视台派了一辆采访车,全程采访并报道;在台湾台北,台湾海峡时报记者对我们进行了采访报道;全国《旅游天下》杂志以七版篇幅,刊登了这次环台湾岛骑游的文章……</p><p><br></p><p> 环岛骑游活动与台湾的自然风光有了亲密接触。如游览观赏了南投日月潭,嘉义阿里山、嘉义公园,高雄的美丽岛地铁站、爱河、渔人码头、创意园区、旗津码头,高雄到垦丁沿途的崎峰湿地、恒春古城、猫鼻头公园、南湾、垦丁大街、帆船石景区、鹅銮鼻公园和龙坑,太鲁阁景区,宜兰温泉、五峰旗瀑布,淡水情人桥,阳明山花展和野柳公园,台湾岛西海岸线垦丁~台东~花莲~宜兰沿岸的太平洋风光等等。</p><p><br></p><p> 环岛骑游活动与台湾的人文历史有了亲密接触。如参观浏览了台中的东海大学,嘉义的城隍庙,台南的孔庙和赤嵌楼,台北的总统府、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中山博物院(故宫)和101大楼等。</p><p><br></p><p> 环岛骑游活动与台湾的民众有了亲密接触。我们在台湾的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台湾民众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同胞情。感人事例不胜枚举。</p><p><br></p><p> 十五天的环台湾岛骑游,毕竟是浮光掠影、走马看花,看到的、听到的和拍到的,仅是宝岛的花絮而已。文字表达的仅是漫记而已。</p><p><br></p><p> 说明:本美篇中的所有文稿均写于当时,未作改动。最后一篇文稿《难忘的圆梦之旅————上海闸北骑游队50名队员环台湾骑游记》发表于2013年第2期全国的《骑游天下》杂志,同时刊登的还有作者拍摄的约20张图片。对此,鸣谢《骑游天下》杂志副总编杨汇明先生的垂爱。</p><p><br></p><p> 本文写于2013年3月28日,修改于2020年3月16日。</p> 全国《骑游天下》杂志刊登《难忘的圆梦之旅——上海闸北区骑游队50名队员环台湾岛骑游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住进了“青年救国团”的校舍</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04.05</div><br><div> 进入台湾后,一路上,我们的食宿都很轻易地解决,不成什么问题。<br> </div><div> 台北是我们这次游览的重点,我们计划在这里住宿四天。我们把进入台北的时间安排在周四,目的是赶在双休日前,避开高峰容易找到旅馆。不料,到台北后,情况比我们想象得要糟得多。前往探道的三位队友出去二个多小时后骑回来,不约而同地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旅馆。原来,这几天正是“安利”公司组织1.2万名营销人员“万人游台湾”进入宝岛的高峰,其所到之处,“洛阳纸贵”,台湾的接待能力立现捉襟见肘。那些没有预约旅馆的游客这时真正没有了方向。几个平时活动能力很强的队友纷纷毛遂自荐,也四处寻找旅馆。不过,结局也是令人失望的。<br> </div><div> 一支50人的老年队伍,长长的一排自行车逶迤,车上满载着行囊,几个小时下来,一直踯躅徘徊在台北街头。我们意识到处境非常严峻。按照原先策划时的最坏打算,此刻,我们的方向只有两个:一是走向寺、院、宫、观、庵、堂、庙,向宗教场所觅得一席之地。在攻略中我们得知,台湾的宗教场所也有接待游客的能力和先例;二是“有困难找警察”。我们骑着车沿街找Police,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住宿问题。路过的台湾市民见状,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我们电话联系旅馆。<br><br></div><div>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们焦头烂额、七嘴八舌的时候,队友老张调动了他的人脉资源,向他在台北的表弟求助。其表弟好不容易地联系上了台北的教师会馆,但也只能住宿一天,第二天就要腾挪出来。住入教师会馆后,他们了解了我们处在这样窘迫的境地,也四处帮我们求援,最后,帮我们安排了周五住宿在离台北约8公里的剑潭青年活动中心,周六,住宿在远离台北市的金山青年活动中心,周日,仍住宿在剑潭青年活动中心。虽然,我们不能住宿在台北,给游览诸多景点造成了不便,但是,毕竟给我们消除了无家可归的后顾之忧。一块悬在我们心头的石头终于着落了。<br> </div><div><br></div><div> 剑潭青年活动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剑潭公园附近,旁边就是台北地标性建筑之一的圆山饭店。住宿环境非常优美舒适,服务接待也非常得体到位。然而,校园里一座高耸的主体建筑物却令我心头一颤,上面嵌刻的名牌是醒目的“经国纪念堂”,显然是纪念蒋经国先生的。蒋经国先生是台湾的第六、七任总统,在台湾民众中有很好的声誉和亲和力,在台湾有他的纪念堂似乎天经地义、毫不奇怪。但是,这座很有规模的纪念堂不是建造在繁华的都市里,却是建造在一个远离台北市区的一所校园里,这就让我有所惊觉了。因为,我知道,蒋经国先生与青年的关系千丝万缕、密不可分。早年,他是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的首脑,以后,一直成为台湾少壮派的首领人物。那么,他的纪念堂设在一所校园内,就意味着这所校所也一定非同寻常。果然,在后来的观察中,我发现,剑潭青年活动中心是台湾“中国青年救国团”的一个活动基地,而“中国青年救国团”的创始人和领袖就是蒋经国。 <br><br></div><div> “中国青年救国团”原名“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在我的心目中,它是国民党的一个以反共“救国”为宗旨的青年政治性组织,与早年的“三青团”一脉相承,是蒋家父子一手策划和培育的一个反共政治团体,是国民党网罗遴选了台湾地区的一些青年才俊进行政治斗争的组织系统,成为蒋经国的一个厚实的政治资本。1947年,“三青团”解散,其人员全部并入国民党。时隔5年后,就成立了“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以后,更名为“中国青年救国团”。从政治立场上来讲,我们住宿在“青年救国团”的校舍,简直是身处虎穴、剑拔弩张。 <br><br></div><div> 事情还没有这样简单地结束。周六,我们游玩了野柳地质公园等景点后,找到了金山青年活动中心住宿。这也是一个环境非常优美的校园。一进校园,就看见一大群长枪短跑糜集在空旷的草坪上对着天空“打鸟”,一打听,是全台湾的摄影爱好者正在这里举行拍摄鸟类的摄影活动。晚上,这里又招待我们洗温泉澡。夜幕下,远眺西北方,一片景观灯放射的地方,是台湾歌后邓丽君身后的栖息地——“邓丽君纪念园”(筠园),清凉的空气中,仿佛飘扬着邓小姐温柔甜美的歌声——《甜蜜蜜》。这里,的确是个非常温馨的休息场所。然而,这里的建筑和周围环境更令我心头一震。这并不是我的杞人忧天、我的多虑,因为,它甚至让我胆战心惊!<br><br></div><div> 校园的主体建筑叫“光复楼”,外型像一尊抬头的狮子,面向西方,似乎在吼叫。建筑正对面的纪念墙上,正面雕刻着近百尊骏马,其右侧的题名是“万马收京”,左下方是一段文字和落款为“中国青年救国团”的题词。文字上记述着有关大楼建造情况,并记录了这样一段文字:“兴建光复楼,面眺大陆,心念神州,……万马收京图寓意深远,气势滂湃,望我青年毋忘还我河山之重责……” 墙的上方飘扬着一面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其左右两侧各是一面“青年救国团”的团旗。这是一个政治色彩非常浓烈的场所。我心头百感交集,又感到一阵阵痉挛,人在簌簌发冷。顷刻间,我想起了日本电影《望乡》里的情景,阿崎婆和那些大和民族的姑娘来到南洋后卖身求生,死后,她们的坟墓面向北方,心系故土,故乡的山山水水,令她们死后也魂萦梦绕!而这幢建筑面向大陆,分明在时刻发出“光复大陆”的呐喊。可是,这声声呐喊,喊了六十多年,从风华正茂的青丝到夕阳西下的皓首,从震耳欲聋、声嘶力竭,一直喊到了精疲力尽、口干唇燥,以至近乎沙哑了。他们的期望、希望和盼望,逐渐转化为失望和绝望。如今,光复楼尚在,但是,光复的愿望随着大陆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强盛,早已化为泡影,不复存在了。现在,他们只是想念大陆,想着他们是炎黄的子民,他们还是执著地把生活了一辈子的宝岛称为“台湾省”——还是960万平方公里的一部分!<br><br></div><div> 在台北的几天里,我们在剑潭和金山的“青年救国团”校舍里住了三天,得到了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歌手李娜《女人是老虎》里的歌词:“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难道真的是“坏、坏、坏,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 <br><br></div><div> 时光荏苒,星转斗移。半个多世纪都过去了。当年政敌的领袖人物现在都已作古。两岸人民都有山河团圆、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现在的“青年救国团”不仅在名称里剔除了原先的“反共”两字,1989年后注册成为“教育性、服务性与公益性之社团法人”,正式脱离政治性组织的架构,不再宣扬政治理念。其主要业务已转为青年活动事务,如开设暑期才艺班、举办登山活动,以及经营各地活动中心等。在台湾的日子里,我们遇到一位老董司机,他告诉我们,过去的国共两党,就像是家庭里的兄弟阋墙,现在,老大老二都成了先人,难道他们的侄子侄孙以至后人还要世世代代地争斗下去吗?</div> 剑潭青年活动中心住宿大楼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台湾庙宇建筑上的装饰</b></h3> 2013.04.17<br><br><div> 到台湾后方才体验到,台湾的寺院庙宇之多令人咋舌,其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三千多万人口,而寺院庙宇有一万多所,为世界之最。也被台湾庙宇建筑装饰的极其富丽堂皇、气势雄伟而惊叹!当中国的旅游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以来的几十年里,国民的足迹遍达五湖四海、天山南北,自然见过了无数个殿堂庙宇,然而,像台湾庙宇建筑上那样华瞻富丽、精致美观的装饰,着实让我们大陆游客叹为观止、开了眼界。<br> </div><div> 台湾的寺院庙宇不仅数量多,遍布全省的各个城市乡村,甚至在马路边也随处可见,而且建筑华丽,装帧精美,以石雕、木雕、绘画和交趾陶艺术手段突现出台湾庙宇建筑装饰的风格;庙宇的建筑装饰不仅体现在它的主体建筑上,如城隍庙、天后宫等,也同时表现在与其对应的牌楼上,甚至庙宇前的香炉,其上部的装饰也是精美绝伦、美轮美奂;其建制干练精悍,结构紧凑,除中台禅寺、佛光寺等一些佛教寺院规模宏伟外,大部分庙宇占地面积不大,但庙宇内部内容丰富、含金量高,进深一般为二进,楼层有的高达六层,如嘉义城隍庙;寺院庙宇又体现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释道儒三教并存,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共处。旅游台湾,实在是离不开它的宗教文化的。<br> </div><div> 3月4日,我们从福建平潭乘座“海峡号”高速客滚过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的台中港,进入了宝岛的土地。又从台中港骑行28公里的坡路到台中市。路上,我见到了台湾的第一个庙宇——顺兴宫。这是个在台湾属于极其普通的庙宇,坐落在路边,也不十分起眼。然而,庙宇屋檐上豪华富丽、精致美观的建筑装饰让我吃惊不小。可以说,在大陆上,我几乎没有见过这么不起眼的庙宇会有这么豪华富丽的装饰。 <br><br></div><div> 以后,当我们走过台湾的一个又一个城市,见过一个又一个寺院庙宇后,从内心真正惊叹台湾的庙宇建筑装饰。尤其在九份老街的高处,背景是太平洋的海岸线,周围是烟雨朦胧的环境,一幢庙宇上的建筑装饰被衬托得尤为精美华丽,我们仿佛身处玉皇大帝的天宫,又仿佛在体味着道家文化的仙风道骨。 <br><br></div><div> 台湾的建筑装饰,从制作工艺上来看,主要采用的是闽南和台湾地区最流行的交趾陶工艺,色彩鲜艳,生动活灵;从采用的对象上来看,在动物中,最多使用的是龙、凤、麒麟、马等。在人物中,最多使用的是“福禄寿”三星或“寿子财”三星。在图案中,大量选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文艺作品的故事,有“岳飞抗金”、“牡丹亭”、“三国演义”等,如曹操潼关遇马超、长坂坡子龙救主和唐明皇游月宫等等。让人在欣赏建筑装饰艺术的同时,也重温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div> 九份老街旁的庙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台南孔庙里的御制匾额</b></h3> 2013.04.19 <br><br><div> 在台湾众多的寺院庙宇中,比较集中地反映民众崇敬信仰心理的是崇文、尚武、敬天后。崇文即崇拜孔子,一代大成之圣先师开了中国儒教之正统文风;尚武即推崇关帝,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凸现的是义薄云天;台湾四面是水,被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太平洋和东海四面环抱,由闵南一带来的大陆先民把莆田湄洲岛的妈祖娘娘请来了台湾,世代祈求保佑。这种现象,反映了台湾民众坚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道德理念和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来台湾后,见到了不少孔庙、关帝庙(或称“武庙”)和天后宫。<br><br></div><div> 建于明代郑成功时期的台南孔庙有“全台首学”之称,为全台第一座建立的孔庙,从此,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在全岛一脉相承地承继至今。数百年来,这种尊孔崇儒的风气一以贯之,未因政局的动荡、党派的纷争、社会的变革而反复。当大陆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浪潮,把二千年来的大成至圣先师拉下神坛时,台湾的孔庙不为所动;当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把孔丘拉下了马、踩上了一只脚,而且,在山东曲阜还砸了孔丘的碑、刨了孔丘的坟、抛了孔丘的骨,之后,又有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臆图彻底把孔丘及其儒家思想从中国人民的脑海里焚尸灭迹时,此时的宝岛,却自发地掀起了一场保卫孔子的高潮,兴建和扩建了一些孔庙。除了在日寇统治的五十年间,有台北孔庙被日寇焚烧,之后,又被台湾民众重新修建外,台湾地区绝大多数的孔庙数百年来门庭若市、敬仰不断。<br><br></div><div> 台南孔庙是全台孔庙中唯一有御制匾额的一座孔庙。从康熙帝起,一直到光绪帝至,有八任帝王亲赐匾额。少了块中国末代皇帝宣统题词的匾额。原因是,宣统即位时,台湾尚在日寇的铁蹄下,皇帝的御匾无法送抵台湾。而北京的孔庙里却高悬着溥仪题写着“中和位育”的匾额。那里,完整地悬挂着从康熙~宣统的九块御制匾额,就比台南孔庙多了这么一块。真难想象,北京孔庙里的帝王御制匾额可以躲过“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可怎么可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而完好无损呢?这九块匾额,莫非是现代高科技的赝品、高仿真产品?<br><br></div><div> 台南孔庙里的八块帝王御匾分别是康熙帝的“万世师表”,雍正帝的“生民未有”,乾隆帝的“与天地参”,嘉庆帝的“圣集大成”,道光帝的“圣协时中”,咸丰帝的“德齐帱载”,同治帝的“圣神天纵”和光绪帝的“斯文在兹”。就少了宣统帝的“中和位育”匾额。<br><br></div><div> 然而,台南孔庙里的台湾“国民政府”总统的题词匾额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北京孔庙里绝对没有。它们是台湾“国民政府”第一~第五任总统蒋介 石的匾额“有教无类”,第五任总统严家淦的匾额“万世师表”,第六、七任总统蒋经国的匾额“道贯古今”及其后任几位总统李登辉的匾额“德配天地”,陈水扁的匾额“中和位育”和马英九的匾额“圣德化育”。<br><br></div><div> 陈水匾因犯贪腐罪锒铛入狱,有人诘问要从台南孔庙里取下他的匾额,庙宇管理方认为,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何必挂上又取下?马英九是个谦谦君子,谨小慎微,其制作的匾额小于规定的尺寸,也受到了庙宇管理方的质疑,向总统府提出了重制一块的要求。<br><br></div><div> 我参观过国内山东曲阜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孔庙、中国第二大的苏州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一些著名孔庙,上海嘉定的孔庙、上海老城厢的文庙和宝山临江公园内的大成殿等上海地区的孔庙均一一涉足。我记不起是否见过这些孔庙里悬挂着御制匾额。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台湾“国民政府”六位总统的题词匾额绝对是第一次见到,而且个个是书法中的精品。</div> 台南孔庙里的帝王御匾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台湾的自行车专用道</b></h3> 2013.04.24<br><br><div> 对于台湾的城市交通道路,我得到的最深印象是“三个几乎看不见”:一是马路上几乎看不见自行车。除台北外,在我们所经历的一些道路和一些城市里,如台中市、嘉义市、高雄市、台南市、花莲市和宜兰市等地,马路上很难见到自行车。特别是我们刚到台湾的第一天,跑的第一段路——从台中港到台中市的28公里的公路上,毫不夸张地说,公路两旁,除了我们50辆自行车,真的没见到一辆自行车;二是城市里几乎见不到一个交通警察。记得二○○四年我到海南岛旅游时,导游跟我们说:“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你们在海南岛的日子里,见到的烟囱不会超过3个,见到的警察也不超过3个。”结果,海南岛的6天,我们没见到一根烟囱,也没见到一个警察!确实是个空气清新、交通秩序良好的城市。我在环台湾岛骑游的半个月里,见到的交警总数没超过5个。除了在台北市区内见到过几个交警和巡警外,所有的城市道路和交通要道上没见到一个警察。这种现象让我们非常吃惊。因为,在城市交通上,台湾车辆的密度很高,与海南岛是天壤之别,尤其是摩托车的数量,几乎可与天下第一的越南媲美。只要绿灯一亮,耳畔传来的是震耳欲聋的摩托车发动声,接着就是电闪风弛般的高速运行。尽管车辆密度高,运行车速快,不低于40公里/小时,然而,我们没见到一起交通事故,不管是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事故,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或者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与大陆在交通管理上的三保险、四保险措施大相径庭。大陆的交通管理不仅有醒目的信号灯指示标志,而且,每个十字路口会安排一个以上的交警。在东西南北的四端,配上四个协管员。甚至在每个协管员的身边还会配上一个“协管员助理”(志愿者)。除了交警会经常处理事故,还不时有巡警过来处理事故;三是马路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迹。除了商圈范围内有人群外,通常的道路两旁,很少有市民出行走动。<br><br></div><div> 台湾的自行车专用车道是宝岛上的一个颇具特色的风景,不仅在管理上区分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行驶路线,有利安全,也是当地一个健身利民、提升文化品位的举措。台湾的自行车很少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交通工具,人们通常把它作为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时的骑游工具,而自行车专用车道为人们的骑游活动提供了适合的场地,让人们享受了骑游文化的快乐。 <br><br></div><div> 在台湾的各个城市,都会辟出自行车专用道。这个专用车道往往与市民的人行道共用。有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就在人行道上,如高雄市。由于行人不多,自行车在专用车道上行驶,构不成对行人安全的威胁。<br><br></div><div> 高雄市的一段自行车专用车道与火车的轨道并行不悖。设想一下,当“吕光号”、“自强号”或区间车在我们身边呼啸着经过时,我们与火车并驾齐驱的感觉正是太酷了!<br><br></div><div> 花莲市区紧挨着太平洋海岸线建了一条长达16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车道,路况平坦且宽敞,是骑游者尽情享受的天堂,一边骑,一边欣赏太平洋及沿岸的风光,那种惬意真是难以言表。<br><br></div><div> 从剑潭到台北市区约8公里,也有一条非常漂亮的自行车专用车道。那次,我们从剑潭出发,到台北市区参观101大楼、国父纪念馆和台北市政府等处,沿着这条专用车道骑行。一路上,50人的长长一支队伍,身着鲜艳的队服,骑着统一的20英寸折叠车,拉开车距后,弯曲绵延到整整一公里以上,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城市风景线,迎来了台湾市民好奇的驻足观望。 <br><br></div><div> 台北有一段通往中山博物院(故宫)的自行车专用车道,是设在机动车道上的中央隔离带位置,左右两侧是呼啸而过的机动车。这是我们骑游台湾中唯一遇到的特殊的自行车专用道。在这种车道上行驶,再不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而是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焦急期盼着早点结束这段路程。<br><br></div><div> 台湾的自行车专用道,是台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风景这边独好”。如果不是骑游台湾,那么这道独特的风景就不能体验和享受,实在是旅游中的一个遗憾。</div> 高雄市的一段自行车专用车道与火车的轨道并行不悖 台北通往中山博物院(故宫)的自行车专用车道,设在机动车道上的中央隔离带位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赏台北纪念堂里的礼兵换岗仪式</b></h3> 2013.05.02<br><br><div> 大陆的观光旅游团来到宝岛台北后,一定会安排游客参观国父纪念馆和中正纪念堂。只要旅游的时间安排得过来,也一定会安排观赏纪念馆(纪念堂)里的礼兵换岗仪式。<br><br></div><div> 礼兵换岗仪式是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我观赏到的分别是中午12点在中正纪念堂内进行的礼兵换岗仪式和下午17点在国父纪念馆内进行的礼兵下岗仪式。每个仪式的时间为10分钟。在许多著名网站,如新浪、搜狐、天涯等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礼兵换岗仪式全过程的视频展示。<br><br></div><div> 3月15日上午,我们一行50人骑游台北市区,主要参观总统府和中正纪念堂。我们在中午12点正,观赏到了中正纪念堂里的礼兵换岗仪式。3月17日下午,我们从剑潭骑行8公里到台北观赏101大楼和国父纪念馆等景点。17点正,观赏了在国父纪念馆里进行的一场礼兵下岗仪式。<br><br></div><div> 中正纪念堂里的左右两侧各站立一个持枪的卫兵,神情庄严肃穆,纹丝不动,连眼睛也不见眨一下,真像两尊逼真的蜡像。人可以控制肌肉、控制欲望、控制感情,他们甚至做到了控制神经。这是非常让人感到震惊的。中午12点进行的换岗仪式,由一个卫兵领队带领两个卫兵从大堂的边门入内换岗。五名卫兵在进行了为时10分钟的操练后,两名卫兵上岗,另两名卫兵由领队带领退出了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在17点进行的是卫兵下岗仪式。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礼仪操练后,一名队长带领四名卫兵同时退出了纪念馆。<br><br></div><div> 我不习惯DV摄像,这种DC只是整个仪式过程中的几个截图,但可以作为另一种形式来表现现场效果。</div> 台北中正纪念堂内进行的礼兵换岗仪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宝岛 欣赏太平洋的浪花</b></h3> 2013.05.02<br><br><div> 人逾六旬,就是老江湖了。见过的江湖河海比跨过的桥梁还多。这不,中国各地的水见得少吗?江——长江、珠江、黑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青海湖、呼仑贝湖,还有无数个西湖、东湖、南北湖……;河——黄河、辽河、海河、淮河、大渡河……;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还有号称“海”的洱海、什刹海……。只是没见过洋,不管是大西洋、北冰洋,还是印度洋和太平洋。<br><br></div><div> 在宝岛台湾,还真圆了这个梦。<br><br></div><div> 在骑游宝岛的日子里,从台东开始,我们就沿着宝岛的东海岸线行进。这里的公路,西边是高耸的山岭峭壁,东边就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一路上,我们紧贴着太平洋的西海岸线蜿蜒向前,在知本、花莲~宜兰以及宜兰~台北的途中,不时停下来与太平洋亲密合影。<br><br></div><div> 第一次见到太平洋是在知本的三和海堤。那天从高雄到台东的火车上,我们邂逅一位台湾老人,他在大陆江苏的昆山开了企业,经营深加工太平洋鱼类产品。他盛情邀请我们食宿在他知本的住所。在知本下车后,他开着小车,领着我们骑行约4公里,来到住所,并带我们进入三和海堤欣赏太平洋风光。傍晚,洋边一片昏暗,一阵海风裹着浓浓的海腥味刺激着我们的嗅觉,却给人清醒、新鲜的感官享受。洋岸边的卡车上,满装着新鲜的带鱼等海鲜,浓腥味扑鼻,也是那样的新鲜味。广袤无垠的洋面一望无际,没有一点动静,似乎波澜不兴,远处有一艘渔船,可能还在捕捞作业。我把相机贴着水平面,拍摄了几张,出来的影象是太平洋的横截面,原本湛蓝清澈的洋面,此刻是千刀万剐般的凛冽锋利,可以划破撕开任何坚硬的物质。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显示着暗藏汹涌、惊涛骇浪。原本可以见到的那艘捕渔船,在浪花的一次次推进中,竟完全被海浪遮盖了。此刻的洋面上没起大风,一旦狂风肆虐,那么出现的画面一定是惊心动魄的。<br><br></div><div> 花莲市区紧挨着太平洋有一条16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道。在这条道上行驶,眼前掠过的,就是一片片美丽的太平洋风景。这种骑行者的乐趣合着美妙的视觉感受,真是人生的一段美妙享受。 <br><br></div><div> 从花莲到宜兰要经过台湾最美丽的苏花公路,也是路况最险峻的一段。其中最经典的一段是太鲁阁的“清水断崖”。顾名思义,公路的一侧是清澈的太平洋,另一侧是危耸的悬崖峭壁,许多路段车辆是穿行在隧道里。风和日丽下,阳光照射在清澈的洋面上,波光鳞鳞,一片蔚蓝。浪花击打在岸边的岩石上,泛起阵阵白色浪花,与蓝天白云、蔚蓝的海洋及周围的绿色植被、红黄色花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br><br></div><div> 七星潭景区,也是一个观赏太平洋的好地方。几对情侣来到太平洋身边,相伴依偎,他们让爱情接受着太平洋风浪的考验,让太平洋见证他们的爱情。晴空碧云,风平浪静。此刻的太平洋显示出温柔的一面,一波一波,轻柔地抚摩着沙滩,只是偶尔在与山岩和礁石的碰撞中迸发出晶莹洁白的浪花。<br><br></div><div> 宜兰到台北的途中,我们参观了九份景区。在九份老街的高处,可一览太平洋的美景。此起彼伏的岛屿、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岸边鳞次栉比的古老建筑,烟雨朦胧中,包围着一泓太平洋水。感觉上是在欣赏着一幅水墨画。这段路程也许是我们台湾之旅中最后一次见到的太平洋了。<br><br></div><div>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见过了世界的第一大洋——太平洋,我足以骄傲地说了:“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风浪能令我畏惧呢?!” </div> 知本太平洋的浪花 垦丁太平洋旁的少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林默娘、妈祖和天妃宫</b></h3> 2013.06.03<br><br><div>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是不信神拜佛的,他们只相信共产党、相信毛主席。母亲晚年起信奉基督教了,总是很虔诚地按时到教堂做礼拜,她的家里也因此多了一本《新旧约全书》,家的大门上贴上了一幅耶酥受难图。去年,我在母亲单位调阅她的档案中,无意间发现,建国初时,母亲个人履历中填写的宗教信仰竟是佛教。我是个无神论者,从小与佛教、道教和天主教等宗教信仰无缘。<br><br></div><div> 小时侯,父亲曾告诉过我,上海河南路桥堍下有个天妃宫,里面有个妈祖娘娘,是保百姓平安的。上海市民要外出远行前,不少人会到天妃宫敬上三柱香,磕上三个响头,祈愿妈祖娘娘保佑平安。有的家长在小孩遇到凶灾险情时,也会到妈祖娘娘面前许心愿,祈望孩儿逢凶化吉保平安。不知什么时候起,上海市区内拆除了天妃宫,妈祖娘娘也举家远迁到郊外的松江方塔公园里了。<br><br></div><div> 有言道:“人生识字糊涂始”。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时代后,一步步踏上了社会。这时,总觉得烦恼和忧愁经常伴随着我,有工作事业上的、有个人情感上的、有同事朋友间的、有家庭成员间的……对于这些,除了义愤填膺,阿Q精神的自我排遣,寻求组织、社会和亲友帮助外,也常常觉得很无奈无助。1995年9月,我到福州出差,公务之余,陪同单位问我要去什么地方走走?我说要去湄洲岛瞻仰妈祖女神。于是,在他们的陪同下,我从福州到莆田,由文甲码头渡船入湄洲岛,在岛上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步入湄洲祖庙天后宫,烧了头香,向妈祖娘娘鞠躬叩拜,许下了心愿。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妈祖娘娘(塑像),也是成年后的第一次鞠躬叩拜。当年的交通衔接很不方便,从莆田到文甲码头的道路正在整修,福州到湄洲岛往返整整化了两天。 <br> </div><div> 今年三月,我随大部队到台湾自行车骑游。在台南,队友张老师的亲戚从台北赶到台南为我们导游,把我们带到了林默娘公园。公园里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女性的头像,另一尊是高耸的女性全身像。仔细观察,两尊像是同一人——应是林默娘无疑。一尊头像是从另一尊全身像中选取了头部拷贝的。<br><br></div><div> 我没有听清导游的任何讲解,不知道此林默娘何许人也!只是猜想,她是一个与台湾有关的历史人物,如同郑成功、邱逢甲那样。<br><br></div><div> 我根本没有想到,在全国、全世界千百所天妃宫、天后宫里供奉的妈祖娘娘,竟然都与林默娘有关。也可以想象,在全世界、全中国几百万、几千万祭拜妈祖娘娘的信徒中,有多少人知道林默娘这个姓名?至少,在我接触到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人知道林默娘与妈祖娘娘之间的关系。<br><br></div><div> 抽空整理资料时,我才发现,林默娘与妈祖、与天妃、与天后,实为同一人。从资料交代中得知:林默娘,姓林名默,人称林默娘,福建莆田县湄洲岛人。生于北宋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距今一千余年。默娘年二十八岁,犹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风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父亲还。而兄遇难。兄掉到海里后,默娘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默娘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默娘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同年九月九日,默娘端坐山头而化。里人感其恩德,将其肉身立庙祀之,至今莆田湄州祖庙尚存其肉身神像无损。羽化后常显威灵,香火不绝。又迭于海上显圣救难,为各地航海人士奉为圣神。<br><br></div><div> 妈祖,是对海上女神的昵称,人们尊称林默娘为妈祖。历代皇帝均有封赠,南宋高宗敕封“灵惠昭应夫人”,元世祖封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成祖晋封“弘仁普济天后”,清康熙加封为“天上圣母”,乾隆时旨敕列入祀典。因历代皇帝封妈祖为“天妃”、“天后”,今全国各地皆建有天妃宫、天后宫,尤以东南沿海一带为盛,台湾、澳门和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以及全世界有华人聚集生活的地方,都有纪念妈祖的祠庙,名称分别有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镇澜宫、安澜厅、双慈亭、中兴宫厝……世人籍此而崇拜祭祀她。</div> 骑游队员参观台南林默娘公园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难忘的圆梦之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闸北骑游队50名队员环台湾骑游记</h3> 2013.04.08<br><br><h3> 2013年3月19日,当上海骑游队一行50名队员胜利完成15天的环台湾骑游、乘座“海峡号”高速客轮回到福建平潭时,当地的新闻媒体立即前来采访,祝贺他们凯旋。年届72岁的区骑游委主任堵志勇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对祖国台湾始终有那么一种宝岛情结,总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自己的方式看一看台湾。这次自行车环岛骑游活动,让我们真切地见识了台湾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真正是我们的一次追梦之旅、寻梦之旅和圆梦之旅!”不少队员在博客或微信中深情地抒发出心声:“台湾环岛骑游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永恒的回忆!”<br><br></h3><h3> 一、环台湾骑游活动的提出和组织<br>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成了大陆人民十分向往的神圣又神秘的地方。自从2011年台湾对大陆开放自由行以来,到宝岛旅游一直成为大陆人民的强烈愿望。作为骑游队员,总想以自己的方式到台湾环岛骑游。在总结了一些骑游人骑游台湾的经验后,今年年初,上海闸北骑游队决定组织队员环宝岛骑游。从想法的提出到方案的实施,在这过程中主要统一了三个意见:<br> 第一,参加的人数问题。根据以往组织长途骑游的经验,我们原计划安排约20名队员。不料,消息刚传开,在整个骑游队里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队员纷纷要求参加。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跟旅行社走,时间最多只有8天,线路和景点有限制,还要进购物点,被消费,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而个人自己零星走,又没有经验,在安全、协调和善后工作中有诸多不利因素。经过队委会的讨论,我们决定满足大家的愿望,尽量多组织人员骑游宝岛,圆大家这个梦。最终,这支队伍由50名队员组成,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54岁,平均年龄64.5岁。其中男性队员31名,女性队员19名,分属上海闸北骑游委的七个街镇队。<br></h3><h3> 第二、进行的方式问题。这次环台湾骑游活动,到底以什么方式进行为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全程骑游。从时间上和体能上来讲,都是可行的,且与骑游队名正言顺;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带自行车,轻装上阵,全程旅游,以最大可能地饱览宝岛的山色风光和风土人情;第三种意见认为,骑乘兼行,带上自行车,灵活机动,需要时,可乘座火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既可实现环岛的目的,见识宝岛的大好河山,又可展现骑游队员的风貌,更多地接触台湾人民。在队委会上讨论后,我们把这几种想法带到赴台湾骑游的动员大会上,让全体队员表决。最后,有四分之三的队员赞同骑乘兼行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个方案,我们又进一步细化,把整个队伍大致分二,一部分人员以骑为主、以乘为辅,另一部分人员骑乘结合,各占一半。两支队伍有分有合,在途中的几个地方交会,最后在台北汇合。 <br></h3><h3> 第三,活动的组织问题。为了组织好这支大部队的环台湾骑游活动,我们进行了约三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落实好三项工作:<br> (一)建立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环台湾骑游活动由区骑游委主任堵志勇亲自带队,副主任王庆善负责策划、指挥,并分别落实好安全、宣传、财务、探路、医务、车辆维修等方面的人员。在台湾的日子里,这支队伍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负责探路的三名队员,每到一地,不顾长途骑行的疲劳,马上还要骑行很长时间到处找合适的旅馆,最长时,找了2.5个小时。实践证明,一支好的骨干队伍,是一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br> (二)安排一条合理的骑游路线。我们专门落实两名队员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反复研究环岛骑游的路线,结合我们的特点,最后确定从福建的平潭岛过台湾海峡,到台湾的台中港入关,然后逆时钟方向行进,由台中~嘉义(日月潭、阿里山)~ 台南~高雄~恒春、垦丁~台东~花莲~宜兰~台北(淡水、剑潭)~台中,最后从台中回福建平潭。选择从福建平潭出关,原因有二:其一,除航空外,目前大陆进入台湾的主要水路海关是福建厦门和福建平潭,从平潭出关,时间短,乘座“海峡号”高速客滚,只要2.5小时就可到台中港,远比从厦门走省时间;其二,花费省,乘“海峡号”到台湾,去时500元/人,返时530元/人,远比厦门走便宜。<br> (三)确定一个实惠的消费价格。历年来,骑游队员的活动始终秉承经济实惠的价格标准,不搞高消费。台湾自由行的时间是15天,加上我们火车往返福州及在福州、平潭旅游的时间在内,整个活动时间约23天。在出发前,我们经过分析大量的攻略后认为,台湾行的消费价格可以掌握在6500元/人之内,日均消费约280元/人。当我们把这个预算公布后,又引起一片哗然,因为,这样的价格比旅行社便宜多了,真是时间玩得长,消费化得少。事后,当我们骑游台湾回来后,绝大部分队员的正常消费水平在5500~6000元,日均消费240~260元/人,低于预算。我们在降低预算中主要省下了两笔费用:第一,入台签证费。按照通常的渠道,办理入台证的花费在600~1600元/人,这个项目的价格弹性很大。我们经过反复对比、联系、接洽,最后的办证费用为260元/人,省下了较多费用;第二,旅馆住宿费。在台湾的15天里,我们一般旅馆费用在300~500元/人/天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6~110元/人/天,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价格,最低时250元新台币/人/天,约合人民币55元/人/天。有的队员在床位紧张时,自己内部拼床,更降低了费用。一些原来帮我们找房源的台湾朋友见状,也对我们表示钦佩,他们表示,这样低廉价格的房源他们也找不到。只是在台北的四天住宿中,旅馆费用很高,一般约800元新台币/人/天,约合人民币176元/人/天。其客观原因之一是,我们到台北的时候,正好遇到安利公司“万人游台湾”的高峰,造成了台湾旅馆的紧缺和房价的居高不下。<br></h3><h3>由于我们在活动的组织工作上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因此,这支50人的队伍较顺利地完成了环岛骑游活动,身心愉快地回到大陆。大家深刻认识到,这次环台湾骑游活动是一次非常值得纪念的活动,它是我队成立十年历史上组织人员最多的一次骑游活动,更好地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精神;是我们首次脱离大陆的一次远距离骑游活动,对于可能遇到的一些政治、经济、交规、疾病医疗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我们没有处理的经验。现在,我们经受了考验;是一种在没有导游、没有接待方、没有上级领导照应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的一次跨境集体骑游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才干和综合应变能力;在纪念上海闸北骑游队成立十周年之际,完美地组织好这次环台湾骑游活动,是我们广大骑游队员向十周年最好的献礼。<br><br></h3><h3> 二、环台湾骑游活动的实施<br> 采用骑乘兼行的方式环台湾骑游,是个适合老年人骑游、事半功倍的好方式。在采取这个方式时,我们就确定了自己的定位,我们不是一支专业性的竞技型运动队,不能光讲究骑,讲究长距离,讲究高速度,讲究名次荣誉。我们是一支老年人的骑游队,既骑又游,在骑游活动中,低碳环保,健康出行,达到身心愉悦、延年益寿、修身养性促和谐的目的。所以,在交通便捷的城市,以及在苏花公路最危险的路段,我们就乘座大巴,有时也乘座火车。据估算,在环岛1500公里(包含进出景点游览的路程)的骑游过程中,我们骑和乘的里程基本各半,都在700多公里。 <br></h3><h3> 环台湾骑游活动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br> (一)饱览了台湾的自然风光<br> 由于采取了骑乘兼行的方式,所以,我们有较充裕的时间游览台湾的名胜古迹。每到一地,我们就组织游览景点,主要有:台中的台中公园等,南投的日月潭,嘉义的阿里山、嘉义公园等,高雄的美丽岛地铁站、爱河、渔人码头、创意园区、旗津和高雄港等,高雄到垦丁沿途的崎峰湿地、恒春古城、猫鼻头公园、南湾、垦丁大街、船帆石景区、鹅銮鼻公园和龙坑等,太鲁阁景区、清水断崖、七星潭风景区等,宜兰的五峰旗瀑布,淡水的情人桥,阳明山的花展,野柳地质公园,台湾岛西海岸线垦丁~台东~花莲~宜兰沿岸的太平洋风光等等。 <br> (二)见识了台湾的人文历史<br> 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语言和文字交流上没有障碍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前,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次宝岛骑游中一个个亲眼目睹了。如台中的东海大学、台中公园、孔庙和忠烈祠,嘉义的孔庙、天后宫,台南的亿载金城、安平古堡和赤嵌楼,高雄的打狗领事馆,宜兰的岳王庙、文昌庙,淡水的红毛城,台北的总统府、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中山博物院(故宫)和101大楼等。在故宫,我们参观了许多如雷贯耳的国宝;在国父纪念馆等地,我们观赏了仪仗队换岗仪式……这些闻名遐迩的蕴涵了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两岸中华文明同根同源、源远流长 。<br> (三)品尝了台湾的风味美食<br> 台湾的饮食文化闻名中外,令人心驰神往。在台湾的日子里,我们尽量安排出时间,让队员们品味台湾悠久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领略了台南花园夜市、高雄六合夜市和台北士林夜市的热闹和风光,品尝了台湾风味小吃的风格。同时,也看到了台湾饮食文化和大陆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在各地的夜市上,到处可以看到北京风味、四川风味、上海风味和东北风味等地方特色产品。不知不觉间,我们仿佛生活在大陆的某个超市,根本感觉不到身处境外的台湾。<br> (四)感染了台湾的风土人情<br> 我们在和台湾民众接触中,彼此间非常亲切,没有什么距离感。在花莲的时候,我们特意去观赏台湾原住民的舞蹈演出,和演员们合影,体验台湾的当地文化。我们遇到的民众,都是朋友。不用说在我们队友中,有老张的亲戚特意从台北赶到台南给我们导游参观、老黄的台湾网友特意在高雄为我们当了一天义务导游,就是我们从高雄到台东途中邂逅的一位台湾老人,知道我们是到台湾骑游、还没落实台东的食宿问题时,他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知本的家食宿,并盛情地以太平洋里刚捕捉上的鱼招待了我们。我们在台湾的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台湾民众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同胞情。在我们无数次的问道探路时,没有一个台湾朋友不是热情地向我们详细指点,有的人会特意回家取出摩托车给你带路。有个队员的车子途中突然发生后轮钢圈爆裂,车子卡住不能动弹,一位台湾人士见状,立即回家取来修理工具,骑着摩托赶来为我们免费修理。这样的事例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真是不胜枚举。<br></h3><h3> </h3> 三、环台湾骑游活动的影响<br>  这次环台湾骑游活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在台湾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们所到之处,当台湾人民知道我们是从大陆来的老年骑游队时,总是由衷地为我们加油,非常关切地向我们问寒嘘暖,赞美大陆老年人丰富的文化生活,许多市民主动提出给我们带路;在骑游队员同行中引起了较强的反响。一些骑友当面或在网上纷纷向我们祝贺,表示要进一步了解台湾之行的情况,准备骑游台湾;在赞助商中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大行自行车上海经营商和“海峡号”高速客滚航运公司,对我们的活动非常满意,纷纷提出索取我们台湾之行的照片和摄像,以充实他们的网站内容,宣传他们的企业文化,表示要继续与我们保持联系,争取双赢;一些社区的居民看到我们台湾之行凯旋后,不少人向我们申请要加入骑游队,享受这种骑游文化和骑游乐趣;一些新闻单位也对我们骑游台湾的活动予以高度关注。3月1日,我们出发当天,雨量中等。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节目组特意来采访我们。当天晚上,我们尚在上海到福州的列车上,从上海方面就传来了“新闻坊”播放我们骑游队雨中壮行的视频。在福建平潭县,当地的新闻媒体专门派了一辆采访车,跟随我们从下榻的旅店骑行8公里到平潭客运码头的一路上全程拍摄。在当晚的新闻节目里,用2分多钟时间,视频播放了我们出行台湾的实况;在台湾台北,我们遇到了台湾海峡时报的记者的采访……他们为我们倡导的“低碳环保、健康出行”的老人骑游活动所称颂、所感染。<br><br>  短短15天的环台湾骑游之旅很快结束了。然而,台湾之行的记忆将长时间地铭刻在我们心里,因为,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追梦之旅、寻梦之旅和圆梦之旅。 3月1日,在上海南站乘k163次车前往福州 3月3日,福建福州站 3月3日,福州包车去平潭县 3月4日,平潭县电视台来采访 3月4日,从平潭旅馆骑行至平潭客运码头 3月4日,搭乘“海峡号”高速客滚从福建平潭到台湾台中市 3月4日,搭乘“海峡号”高速客滚到台湾台中,出台中港旅客服务中心,开始十五天的环台湾岛骑游 3月5日,台湾日月潭 3月5日,台湾阿里山 3月6日,从嘉义乘火车到台南 3月6日从嘉义乘火车到台南 3月7日,台南赤嵌楼 3月7日,去台南孔庙<br><br> 3月8日,高雄市内骑游 3月8日,高雄市立国昌国立中学 3月8日,高雄市内骑游 3月9日,垦丁船帆石景区 3月9日,垦丁猫鼻头公园 3月10日,高雄鼓山渡轮码头 3月11日,在花莲,观赏原著民舞蹈 <p>3月12日,太鲁阁国家公园</p> <p>3月12日,太鲁阁国家公园</p> 3月13日,从宜兰县城骑游礁溪温泉和五峰旗瀑布 3月14日,在台北中正纪念堂看仪仗队换岗仪式 3月15日,台北士林官邸 3月15日,骑行至台北总统府,在街道上存放自行车 台北总统府前 3月17日,从剑潭骑行台北途中,图中右远方是101大楼 台北街头停车 台北自由广场 台北中正纪念堂 台北故宫 3月19日,在台湾台中港候船,搭乘“海峡号”回福建平潭码头 3月20日,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平潭发展规划 3月20日,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平潭发展规划 <p>每名队员佩带一张“宝岛台湾骑游”胸卡。图为领导班子部分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