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3月10日,在教研室、黄炎主任和曹光莲主任的帮助下,我们一年级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线上教研活动——第一单元教材解读。本次解读由吴珊珊老师和王明珠老师主备解读内容,由常亚楠老师完善并讲解解读内容和主持活动,陈晓老师负责记录研讨过程,分工明确,全员参加,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且成功!</p> <p>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p> 一、层层递进,突破难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们在解读一单元时,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基础上,从全册教材编排分析到单元编排分析,最后到每课教学重难点怎样突破,层层递进。在结合全册教分析和单元分析时更多的结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参考权威,让我们的讲解更有依据;在讲解每课重难点时,采用出示教学片段的形式,讲解人按照课堂给孩子讲课的方式讲给老师听,让老师更能结合自己的课堂去了解这一课的重难点怎样突破,等到老师自己讲时学生也能听的更明白。</span><br></div></h3> 二、交流分享,能力提升。 <p> 交流环节,由于大家第一次教研,没有经验,也有些羞怯,我们便先采取了抛出问题,老师们解答的模式,从园地一的汉语拼音字母表开始,对于它的发音,为什么教它,怎样交,我们做了详细的探讨。紧接着,我们对第四课《猜字谜》这一课进行探讨,因为这一课主要是猜字谜,怎样让同学们根据内容猜字谜就是关键,考虑着这一课不大好讲,我们开始对着课本研讨。慢慢的,大家也都敞开了心扉,开始说自己在备课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其他老师便积极解答,也有的老师主动分享自己的备课经验,这一环节,成功之中透漏着实实在在。</p> 三、备课提问,再次提升。 <p> 在周五的时候,我们采取了一年级全员线上语音提问的方式,对语文课程标准和一单元进行了提问,由陈晓老师主持,随机@老师30秒内进行回答,从大家熟练的回答中能看出老师们用心的备课。</p> <p> 而在这次活动中,针对一单元的备课和当天讲解内容又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提问,老师们又同样熟练的回答,在此,给一年级全体老师点赞!</p> 四、分享体会,总结经验。 <p> 直播结束后,老师纷纷将自己此次的体会于30分钟内发到群聊中,老师们分享了自己认真做的笔记,此次活动的收获和建议,教研气氛非常热烈。</p> 五、团结互助,未来可期。 <p> 通过活动,我们能感受到一年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都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1.解读备课小组,吴老师负责课件制作,王老师负责文档整理,常老师负责进行修改磨合并解读,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陈晓老师全程录音,会后三个小时整理出来我们的整个会议记录。2.各位老师,不但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并且积极配合,交流互助,使整个解读进行过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p> <p>六、总结</p> 优点:<div> 1.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的双重作用。这一优点就体现在共同解读和研讨与抽查备课上这三个环节上。集体智慧和个人智慧相碰撞,擦除智慧的火花。</div><div> 2.对备课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备的比较周全,能提升所有老师的备课水平。</div><div>不足之处:</div><div> 1.缺乏经验。之前没有做过单元解读分析,不知道如何下手,浪费了很多时间,解读后感觉还有一些地方未涉及,还有不完美之处。</div><div> 2.成员进行发言时,背景声音嘈杂,显得有些混乱。这个问题,也是老师们都发现的问题,下次活动在研讨环节时可以谁回答谁开麦,不回答就闭麦,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br><br></div> <p>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希望二单元解读备课组能在我们的基础上在改进,让下次教研变得更完美!在这里,再次感谢黄炎主任和曹光莲主任,还有解读备课组成员和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祝我们上冶小语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