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暖阳普照大地,春风吹拂柳枝轻摆,鸟儿欢快的歌唱,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赋予了今春特殊的意义,肆虐的病毒不能阻止我们共克时艰的脚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战“疫”途中,捷报频传!相信,勃勃生机就要重现在我们春意盎然的校园!</h3> <p> 不舍昼夜,“泉小英”团队用知识铸就战“疫”的铠甲,将“战时状态”变为工作常态,全力以赴做一名合格考生,答好战“疫”的考卷!不断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审核把关,合理引导预期,扎实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搭就“云端”求学路。</p> <h3> 在济南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管玲老师和各区县教研员的带领下,第六期的课程的筹备工作科学有序的统筹推进,更为精心、科学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交互、反馈的英语课堂,以网络媒介,用爱传递知识。“泉小英”与孩子们一起在这个“难忘”的春天里充实自我,积蓄力量!</h3> 市中团队 <p> 区教研员卜皎老师带领市中团队积极备战,有条不紊中寻求突破,本周承担了了三节高质量的微课资源的录制工作。在录课过程中卜老师多次进行跟进建议,对技术的规范性和授课环节进行了细致的指导。</p> <p> 育贤小学李静老师承担了第六周的微课制作任务,此次微课制作, 学校分管领导马主任高度重视,组长李曼老师积极组织老师们展开教研,讨论设计方案,校对课件,微课编辑…这都为李老师的微课制作做足保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李老师把孩子送到老人家里,在家里连续奋战,一坐就是一整天。李老师有腰椎间盘突出,只能是坐一会就站起来活动一会儿,即使是这样也全力以赴,只为呈现出一堂高质量的微课。</p> <p> 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一堂节奏紧凑、内容扎实的高质量微课,育秀小学团队连续三晚奋战到凌晨。家有二宝的周淑娟老师克服了很多家庭困难,经常睡一会又起身继续完善课件和脚本团。她的同事们随叫随到,力求把每一处细节做到无可挑剔。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发音对授课效果有很大影响,为避免因电脑录音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的听课体验,周老师自费购买录音设备,被家人戏称有了“网红主播范”。</p> <p> 时间紧、任务重,李磊老师牵头,快速组建泉景微课行动组。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张铮老师承担了本次录课的任务。李磊老师为了提供准确的授课资源多次到学校进行资料的整理,并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张琳老师将上周录课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分享;同样教授六年级的王晓玲老师进行了课件的审阅,对操练与拓展练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合学生,张铮老师邀请了自己班的学生进行了试听,并让学生参与了作文范文书写和音频的录制。一周充实的努力,只期待为全市的学生们提供一节精彩的英语课!</p> 历下团队 <p> 区教研员谢群老师的带领历下区英语教研团队群策群力,反复校验教学各个环节,反复打磨修改,力求做到精益求精!</p> <p> 甸柳第一小学的乔金老师根据市空中课堂要求,积极投入到在线课程的准备和录制工作,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语音教学课。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在线课程生动有趣,乔金老师阅览了大量的教学素材,筛选有趣的绘本故事,说唱儿歌等等引入课程。课例从引入到深入,层层递进,形式丰富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了在线课学习。</p> <p> 团结协作,穆贞强老师解决了视频呈现方面的多个技术难点;吴俏颖老师反复校对课件的格式和文字,提出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赵静老师和杜文晋老师为课例录制了儿歌演唱的音频;李家凤老师、张紫嫣、张童老师为课例的后期修订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另外,在上传阶段,市教研员管玲老师严格把关,对课例细节反复审核,确保了最终上传的质量。</p> <p> 路遥知马力,学习不停息!来自齐鲁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谭琳在这次资源录制的过程中,和学生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前期的备课过程是艰辛的,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思路一次次推翻,谭老师看遍了平台上所有的英语微课,从每一节微课中挖掘出值得自己学习的想法和思路,终于设计出比较满意的教案。在视频录制和剪辑过程中,谭老师多次请教组内教师,学习编辑视频的方法,不断摸索,终于录制出了满意的课程。纸上得来终觉浅,谭老师觉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不试试怎么能知道自己的最大值是多少?</p> <p> 不论多晚,教研员谢群老师总是会第一时间在群里给予指导,来自历下各学校的老师们也会将好点子和好建议倾囊相授,还有谭老师所在的齐鲁英语教研组,都是最坚固的后盾。历下小英团队的陪伴,是支撑她不断探索的动力!</p> 槐荫团队 <p> 接到第六周的录课任务,槐荫区骨干教师团队在区小学英语教研员赵老师的带领下,立即投入新一轮的紧张备课之中。大家怀揣同样的心愿,一如既往地团结协作,一如既往地用心打磨。</p> <p> 济南市机场小学的刘秀老师在学校里身兼数职,疫情期间她的工作非常繁忙,但作为英语骨干教师,她时刻关注着《空中课堂》的英语教学,接到录课任务后,她和区骨干教师马上投入线上教研活动中,打磨微课。为了能给学生呈现更加高效的课堂,刘老师精心撰写教学设计、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课件、录制微课视频、编写课后作业。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经常因一个环节的设计,一张图片的选用,一句过度语的推敲而难以入睡。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修改,刘老师将对教育的无比热爱化为点滴行动。她愿在疫情之下,用微课传递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用行动唱响抗疫主旋律!</p> <p> 济南市槐荫区大金小学的张宏老师在接到录课任务后,将前面单元的相同课例逐一认真观看,一遍遍翻阅教材、查阅资料,虚心向有录课经验的老师请教,对基本流程和要求做到了然于心。张老师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前前后后把课件和脚本修改了10余次之多。为了保证微课的录制效果,她常常在学校一待就是一整天,一词一句地推敲讲稿内容,一页一页地完善课件动画设计,一帧一帧地剪辑录像。作为济南市小学英语教师中的普通一员,唯有用兢兢业业的执教态度,做学生线上学习的温暖守护者!</p> 历城团队 <p> 历城区小学英语团队在教研员王如美老师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第六周的录制工作中。王老师不仅仅是一位引领者,更是一位参与者,在微课制作中,她与团队成员一起研讨,共同反思,相互交流,力求完善每一个细节。</p> <p> 历城区姬家小学的宗翠老师积极报名担任了本次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工作。宗老师年轻有活力,为了呈现一节完美的微课,她每天白加黑,醒来就备课,晚上看着材料睡去。宗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琢磨,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在录课的过程中,更是为了最佳观感体验,斟酌每一个字,反复录制不下百余次。在市教研员管玲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呈现出一节令人满意的微课。</p> <p> 同时,整个团队也为本次微课录制献计献策,多次语音会议共同研讨,力求完善。在本次活动中齐雪松老师精心制作课件,曲敏老师广泛搜集资源,赵文学老师提供技术支持。大家通力协作,悉心配合,用热情履行着自己的职责。</p> 长清团队 <p> 在区教研员王东良老师的统筹规划下,教研团队成员们发挥着超强的凝聚力,团结合作,全力打造精品课程。坚定信念,用一束束智慧的微光,点亮孩子们的“空中课堂”。</p> <p> 长清区实验小学的王敏老师担任微课主讲,来自区实验小学、石麟小学、乐天小学以及张夏小学的七位老师组成的微课研究团队与实验小学英语组全体老师双线共研,全力护航。在区微课研究团队中,焦丽老师和朱莉莉主任有着丰富的市区级课例打磨的经验,整体把握微课制作思路,并给予德育点拨;邢衍贞老师和王芯芯老师协助梳理课例文本,为教学设计提供奇思妙想;刘传红老师和朱红艳老师为课件制作出谋划策,并提出可行性方案。而实验小学英语组的老师们也在第一时间整理备齐了与微课相关的所有音、视频以及教案课件等资源。</p> <p> 备课过程中,焦丽老师带领教研团队的老师们进行了多次的在线研讨。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从资源选材到视频录制,甚至细化到脚本的每个词句的打磨,精准到课件的每个标题的字体与颜色。</p> <p> 承担微课录制主讲任务的王敏老师最为辛苦,她认真观看前几周所有的微课,迅速熟悉基本流程和要求,深挖教材,查阅资料,书写脚本,制作课件,并根据大家的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授课内容,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王敏老师的微课课件至少做了5稿,其中的一个绘本故事小视频就录了30多遍,最终以超强的专业素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呈现给大家充满智慧的上乘之作,并受到管老师和王老师的高度评价。老师们积极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力求打造一节完美的精品课堂,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效果。</p> 平阴团队 <p> 刘梅花老师,平阴县小学英语的骨干教师,自从空中课堂上线后,她就一直渴望有机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取了多次终于如愿。已有县级资源开发经验的刘老师,也是平阴县第一周和第三周参加市级资源开发的团队成员,为大家默默付出的过程为这次济南市空中课堂的录课积攒了经验,但是面对这份荣耀的重担,她激动又紧张。积极展开网络教研,老师们随时在团队群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为刘老师的微课助力,直至完成录制团队语音通话累计5小时23分钟。</p> <p> 整个的备课过程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技术性的难题,比如视频剪辑合成后音画不同步,录屏时声音正常但画面卡顿等,这些都让他们感觉到在疫情时期,面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大家又一次通过学生的“学”得到 “教”的提升。这不仅是一种技术或素养的提升,更是一种思想和意识的提升。虽然第六周微课资源包已经生成,但这却是他们反思和成长的开始。</p> <p>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p><p> 战“疫”征程中,每个人都是战士!让我们胸怀勇气和爱,去面对世界,请相信,由内心生发的坚强足以凝聚成穿透一切艰难的磅礴力量。春已至,花正开,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我们“疫”无反顾,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