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民间手艺之“阉鸡匠”

百世安能 快运物流

<p>“阉鸡匠”,一门古老的手艺,看完这段视频,瞬间把我带回儿时的记忆里。</p><p>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在桃川镇子或农村总能听见“锹鸡”“锹鸡”这样的吆喝声。或在哪个门楼边,石板上一坐,一群人便围了上来,大人小孩热闹得很,一阵短暂的询三问四过后,便有人捧着各家的公鸡排队等候“阉鸡匠”来帮忙阉割。</p><p>  记忆中的“阉鸡匠”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出现,给我们这些小孩带来许多欢乐。那个年代没东西玩,看稀奇看古怪也算是大的乐子了。</p><p>  我们一帮小孩挤在大人堆里,只见“锹鸡匠”拿出随身带来的布包,亮出他的饭碗家私:自制小刀、长柄小勺、自制括口器、探勾、细绳,一个装了清水大碗。“锹鸡匠”抬头向人群扫上一圈,似乎是心里早就有本谱了。不慌不忙就开工了。</p><p>  “锹”了一个接一个,轮到自家鸡时,鸡的主人总是讨好地朝着阉鸡匠挤出笑脸,将公鸡双手递上,阉鸡匠也不抬头看对方是谁。接过公鸡,麻利地将鸡放倒在地上。将鸡的两只翅膀一扳转,随后束在一起,再一抬脚,将两只叠加一起的鸡翅踩在鞋下,又腾出另一只脚将鸡的两只利爪牢牢地控制。这个步骤非常关键,有的公鸡扑腾的力量非常大,不服输,拼命地想从阉鸡匠的脚下挣脱出来,身体不停地扭动着。阉鸡匠也不含糊,从公鸡翅膀下方硬生生地拔下几撮绒绒毛。像刻章一样一刀下去,一条两公分左右的刀口便露了出来。刚才还是不服气的大公鸡,马上变得老实多了。接下来在刀口上用扩口器撑开,那一刻,是我们小孩子挤起看味道最为活跃的时候。我们也不顾大人骂,几乎将脑袋都贴到了阉鸡匠的脸板上。朝着鸡身被划开的刀口看。鲜红色的鸡肉随着公鸡痛苦的表情抽搐着。阉鸡匠拿起钩子熟练的在鸡体内一阵捣鼓。再放下细绳,用长勺子伸进去连挂带掏,三两下便从鸡体内掏出两个如蚕豆大小的鸡尻尻”丢进那装了清水的大碗里。就这样,这条鸡就成了桃川老人家最爱讲的“信鸡公”了。所谓的“信鸡公”,无非也就是没得尻尻的鸡,那个年代的妇人吵架骂你一句“信鸡公”,让你想想就觉得好笑。😃😃😃</p><p>    </p> <p>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什么东西都要凭票,粮票、肉票、布票、豆腐票、等等,一般家庭想吃上一顿肉不是一件易事,所以那个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几只鸡,逢年过节的时候或是来贵客的时候就宰来打牙祭待客。由于公鸡生性好动好斗又好色,总是吃食不见长,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让公鸡能长得更大个头一些,所以都喜欢把自家公鸡交给“阉鸡匠”阉割了再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