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归来“阿哩哩”

老桃树

<p><br></p><p> 赶圩归来“啊哩哩”</p><p><br></p><p> 农村很有仪式感的日子,是赶集和赶会。</p><p> “集”和“会”是有区别的。</p><p> “集”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个时间早晨才有的。例如俺村旁边的湾李村,逢单日有集。农村人是按照农历记日子的,逢单日子了,卖肉的,卖菜的,卖粉条的,卖鸡蛋的,炸油条的等等,都摆在路旁,供早起的人们去购买今天的吃吃喝喝。等到太阳晒到摊位上了,“集”就散了。</p><p> 老人们叫“集”是“露水集”。</p><p><br></p><p> “会”就不一样了。“会”是固定在一个时间一个地方每年一次的大集会,或者是拜神的庙会,或者是竞技技艺的书会、比赛会、展示会,或者是物资交流的大集会等等,主题不同。</p><p> 例如正月十三的宝丰马街书会,专门是说书的,全国的说书艺人都来,刘兰芳每年都来说一段。</p><p> 例如三月三的新郑祭祖会,专门是祭奠炎黄二帝的,过去有两年国家领导人都参加。</p><p> 例如任店的二月二会,专门是唱大戏热闹的。谁家有实力谁家包台戏,舞台就搭在自己家门口,几台戏在村里比赛,看谁台下人多,黑头高音在村里亢奋,青衣花旦婉转得此起彼伏,虽然看戏的人稀稀拉拉,但唱戏的卖力气。更有打铜器的,衣服甩掉,大鼓敲响,铜镲铜锣洗澡盆一样大,按节奏打起来,脚下的地都在震动。几家铜器班子叮叮咣咣斗起来,你想压着我,我想打败你,铜器声震天动地,十几里外都听得见。打得上劲了,两家都憋着气敲,仇人似的打得眼红时分,放下铜器家伙,操起拳头打起来的事,经常发生。</p><p> 例如襄县的首山踏青会,专门是踏青喝酒的。几家相约,朋友相约,恋人相约,带着酒带着菜,爬上首山,沐浴春风,俯瞰黄花,击节高歌,临风抒怀。兴尽,在地上铺上塑料布,把好吃的好喝的摆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轮番敬酒,猜拳行令,酒一瓶一瓶少了,话一句一句多了。从中午喝到夕阳西下,然后搂搂抱抱,“家家扶得醉人归”。</p><p> 这样的会历史很悠久,一年只有一次。</p><p> 汴城今天有会,叫砂锅堂会,主要是物资交流和吃喝的会,有些年头了。我三岁的时候,就盼望着和我娘一起赶会,因为可以吃到炸油条。年年去赶会,娘都给我买油条,我当即吃得满嘴是油,觉得这是一年来最好吃的食物。等回家的时候,娘再买些油条,用一根纸绳子绑着,我提溜着油条回家,觉得春天是那样的阳光明媚。</p><p> 正好星期天,去会上看看。</p><p><br></p><p> 走过九里山口,就有赶会的感觉了。</p><p> 天气很好,气温上升。俗语说,“庄家佬,不离袄”。山口北边,裙袂摇摆,山口南边,裹紧棉袄。山北是城,山南是村。</p><p> 今年的事真多,宅家许多天的人们,再也等不及了。</p><p> 年前年后一直没下一场像样子的大雪。“麦盖三场被,头枕蒸馍睡”,这一场雪也没下,吃蒸馍就需要“与天斗”了。麦地里的麦苗都黄了,因为没有大雪覆盖下的低气温,虫子在土壤里没有冻死,反而成功越冬,导致麦子生病了。人躲避传染病,可以宅家;麦子没处躲藏,大面积的生病,红蜘蛛密密麻麻的趴在麦苗叶子上。宅家的人坐不住了,病毒算什么?“蒸馍”更事关重大。人们纷纷从宅着的家里急急火火的走出来,赶紧去买农药,赶会去买农药。然后火急火燎的背起药筒,在田间喷药。</p><p> 再不打药,今年的“白蒸馍”就无着落了,头枕不到“蒸馍”,那是睡不着的。</p><p><br></p><p> 花生该下种了。</p><p> 春玉米的地该犁出来了。</p><p> 地里的果树需要打枝了。</p><p> 河滩的树需要种了,错过了就是一年。</p><p> 一个月没进去的塑料大棚,烂洞需要补,荒草需要锄。</p><p> 老老小小的的棉衣该换春装了。</p><p> 孩子的脚长了,该买新鞋子了。</p><p> 拖拉机该推出来试试能不能发动起来了。</p><p> ……</p><p> 春意盎然的时候,百废待兴。</p><p> 宅家里和走出去,都是性命攸关的大事。</p><p> 宅家里是为了生命,走出去是为了生活。</p><p> 有生活了,吃饱了,才有日子,才能活着,生命才得以延续。</p><p> 走出来的人们,脸上充满着焦急,情绪里没有劫后余生的洋溢,眼睛中没有姹紫嫣红的春花。</p><p> 宅家将近两个月,一张张近乎麻木的脸上,渴望着农时,奔忙着眼前。</p><p> 看见这些忙碌着生计的人们,你会突然一惊。因为在山北看见的都是戴着口罩的面孔,而在山南这人山人海的农村庙会上,赶会的人戴口罩的很少。</p><p> 即使有个别戴口罩的,那口罩上嘴巴处黑黢黢的呼吸留下的痕迹,展示着这个口罩已经用了好多次了。</p><p> 这样的拥挤和近距离的接触,万一有一个病毒携带者在会上招摇一圈,那后果不可设想。隔离和阻断的面积将不可估计,宅家近两个月的效果将前功尽弃。</p><p> 万分担忧和害怕。</p><p> 不用问他们为什么不戴口罩,只有天天有新口罩戴的人才会问这个问题。</p><p> 我理解他们无奈的“勇敢”。</p><p> 心里很痛。</p><p><br></p><p>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p><p> 人耽误了,一生;地耽误了,一年。</p><p> 天天吃好才有一生,天天没啥吃,也就无所谓一生了。</p><p> 不戴口罩的人们,冒着耽误生命的危险,去寻找和劳累着生计,去竭尽全力养家糊口。</p><p> 生活“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生活的面目赤裸裸的狰狞,生活的回报赤裸裸的现实,你不拼上性命拼尽全力去讨生活,生活给你的面孔一定是冷冰冰的。</p><p> 赶会的人很多,都是我勤劳善良的乡亲们。</p><p> 戴着口罩挤挤扛扛的从没戴口罩的人群中走过,有些人我还认得。</p><p> 想起家里还有口罩,我后悔不知道这里是这样子。如果知道,该把家里的口罩全带着,至少可以给那些我认为应该给的人。</p><p> 安得广厦千万间?</p><p> 2020-3-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