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荠菜青

我的张爱玲

<p> 春风拂过荠菜青</p><p> 作者: 金梅</p> <p>阳春三月,置身室外,微风柔柔,似母亲的手轻轻拂过面颊。又到了挖荠菜的季节了!</p> <p>回老家约上亲爱的小伙伴,准备好铲子和小竹筐,步履轻盈地走在田间小路上。说说笑笑间,便嗅了青青荠菜的气息。</p> <p>在远离都市的乡间,作为迎春的使者,荠菜到处可见。玉米地,庭院外,小道旁,水沟边,一簇簇,一蓬蓬,它们大多抱成团出现,很少有单打独斗生长的。荠菜的叶子呈狭长状,一片叶子由数个裂片组成,上部的裂片三角形状。叶子边上有齿,叶上长满一层细细的软软的绒毛。荠菜的生长速度很快,特别是在一场春雨后,三五天的功夫便会开花变老。在没有任何障碍物遮挡的地方,荠菜们在春天的阳光下穿着或碧绿或深紫的裙装,头顶着一盏盏白色的花蕊小帽,美丽地迎风起舞。</p> <p>三月中下旬的时候,你若再想吃到绿油油的荠菜,需颇费一番周折。因为此时大多数荠菜颜色都已与大地融为一体,又老又衰,不再鲜亮润泽。嫩嫩的荠菜们大都藏在匍匐在地的玉米秸下,农家围墙的北面,沟渠的内侧。有时候你也会遇到又大又绿的,一棵就一扑棱,叶子宽宽的,长长的,色彩饱满,鲜绿欲滴,像一个人见人爱的胖娃娃。那时候,心内的欢喜顿生。</p> <p>等到挖得小竹筐快满了,和同伴上到半山腰的避风处,寻个平坦的石子少的枯草地儿并排着躺下,生活的惬意感不请自来。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把手臂枕在脑后,闭上双眼,一起海阔天空地聊。上帝,生命,八卦,男人和孩子。触摸得到大地母亲的肌肤,听风声划过耳畔。干草枯黄,灵魂自由。不经意地睁开眼,光秃秃的树干上,一个鸟窝高高地悬挂其间。</p><p><br></p><p>当太阳慢慢地往西方下沉的时候,气温也逐渐下降,该回家了。</p> <p>母亲常说“樱桃好吃树难载,馍馍好吃磨难捱”,谁说不是呢?不管是你想做荠菜炒鸡蛋还是包荠菜豆腐水饺,摘择荠菜这一关是个大难关。带上眼镜,拿出剪刀,得一棵棵慢慢来,心急可是吃不得热豆腐。剪掉根,一点点摘去枯叶黄叶,剔除夹杂的草棒棒,间或有几根羊毛等。以至于到后来得抬起头来转动一下脖子,因为时间久了颈椎受不了了!</p> <p>好不容易摘完了,再放到水龙头下冲洗,没有五遍你是冲不干净的。冲的过程中,再把里面的杂物什挑出来。这样一冲洗,荠菜似乎绿了不少。下一道工序自然是焯了。锅中放水烧开,把洗好的荠菜放入,再次开锅后捞出,放入冷水中一过,沥干。这时候,翠玉般的荠菜闪亮登场了,它的碧绿,它的明澈,它的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简直能把你的心都融化了。</p> <p>接下来,把荠菜剁碎,或炒或包,悉听尊便。因为,最终进入人类的嘴巴,做出牺牲是荠菜必然的使命。不管是绿中带微黄的荠菜炒蛋,还是一清二白的荠菜豆腐水饺,都会让你大快朵颐,让你品尝到舌尖上的美味。哦,生命原来如此美好!</p> <p>说到吃荠菜,我们的大诗人陆游早已为我等开辟了先河。或饼或糁,或炒或调,关于荠菜的诗句至少写了四首。试看其一:</p><p> 食荠</p><p> 小著盐醯和滋味,微加姜桂助精神。</p><p> 风炉歙钵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p><p>美味是一定的,可是如何制作呢?无奈人家老陆是祖传秘方,不肯示人啊!</p> <p>夜里做梦,梦到在故乡的小院里,母亲揽我入怀,嘴边悄悄地哼唱着一首儿歌:荠荠子菜,开白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