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腌咸蟹

山之女

<p>*腌咸蟹*</p><p>“不喜欢吃新鲜虾蟹!新鲜的不喜欢。”经常这么想也这么说的。到市场买菜,走过卖虾蟹的摊档一般都是视而不见,除非家人说想吃的时候就会内心十万个不愿意硬着头皮去买,当然也不懂肥瘦与品种之分啦,因为抗拒情绪占了上风,想法也特别多:太贵了,很难搞,壳比肉多浪费。总而言之就是“不喜欢”。</p> <p>记忆中八十年代初期我到过陆丰东海国叔家,只记得他是住在体委家属楼,那个时候第一次接触腌咸蟹,堂弟华头很小,但是姜姑喂他吃饭时把蟹膏给他吃,那个时候堂弟连声说好吃。我是看着那诱人的蟹膏想象着:应该是咸蛋黄一样的美味!后来,花婶带了一个小罐子,里面盛着腌咸蟹,然后我品尝了那香滑的味道。那人那事那记忆历久弥新,后来的四十年左右我常常会想起腌咸蟹的美味。</p> <p>整只碣石腌咸蟹</p> <p>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些记忆中的美味总是会萦绕脑海里,而且会时不时在一些人物或地域的条件反射情况下会选择性的忆起,就这样反反复复,假如没有品尝之前,会有一种强烈想去完成的愿望。</p> <p>今天,有闲情有逸致,那么大一只蟹,吃别人切好的倒是吃过很多次,自己给蟹“开刀”还是第一次。其实还是蛮容易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当然,主要是台湾买回来那把切冰冻食品的刀给力!</p> <p>《红楼梦》三十八回有贾宝玉的吃蟹“泼醋擂姜兴欲狂”,就这样切好上桌,备上姜丝白醋,再盛一大碗稀饭,先吃掉二分之一蟹盖上如咸蛋黄耀眼的蟹膏,那色相,直接让你垂悬!两丝姜,再上几滴白醋调好,姜黄蟹膏澄,入口之前微微调整呼吸,全神贯注虔诚品鉴大海的馈赠饕餮,蟹膏经筷子传递到舌面,稍微停顿感受带着冰冻的融化,有哈根达斯的滑度,然后活动舌头把它包裹一会再松开,闭上眼睛让蟹膏慢慢悠悠滑入喉咙,随之而来的就是味蕾的满意和富足,再回味还如2005年以前的凤饼闷泡后的饱满和润滑。</p><p><br></p> <p>随着舌尖与舌面和舌跟伴着两颊的香盈,再把蟹腿蟹脚吃完后,一定不是第一时间找人喝茶,而是一定会舔着稀饭黏在碗壁的粥汤再重新回味刚刚如何吃完这只蟹的过程。再坐上十来分钟,来杯姜红茶。喝完姜红茶后此时最好就是可以来一杯苗岭绿芽啦!</p> <p>看杯中茶叶浮沉起落,这不就是人生嘛?</p> <p>看杯中茶叶浮沉起落,这不就是人生嘛?</p><p>就让我再还原整只没有吃过的大海蟹。此时不吃待何时?很多文学作品中写的吃蟹篇章基本上是“秋风起,吃蟹忙!”《红楼梦》八十三回写的估计也是在贾府品尝八月新鲜大闸蟹。腌咸海蟹省去了烹煮的环节,但是“解刨”技术和上盘美感也会直接影响食欲。且来读读红楼柔弱女子的蟹诗:</p><p><b style="font-size: 15px;">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b></p><p><b style="font-size: 15px;">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b></p><p><b style="font-size: 15px;">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b></p><p><b style="font-size: 15px;">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b></p><p><b style="font-size: 15px;">(林黛玉)</b></p><p>此时,在吃蟹的瞬间我似乎懂了黛玉,明了红楼!</p> <p>虽然说新鲜的蟹不能诱我,但是厚盐腌制的大膏蟹一如既往让我趋之如骛!</p><p>爱腌咸蟹,爱陆丰腌咸蟹,当然最爱碣石腌咸蟹!</p><p>后记:边修改错别字还边回味边吞口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