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仿写对象:郑振铎的《猫》</p> <p>仿写要点:《猫》的开头和结尾</p> <p>仿写成果:</p><p> 我家养过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小时候我是最喜欢猫的,我常在放学后逗猫玩。有一次父亲的老板送给父亲一只黑白相间的猫,这是我养的第一只猫。有些记不清,我与它之间发生的事情。只记得它对我的陪伴。</p><p> 小时候最怕周末了,不愿意写作业,电视节目也很无聊,爸爸妈妈也要上班,因为我不是本地人,所以在当地也没有什么朋友,我听不懂他们说的话。 我曾一度陷入孤苦彷徨中,直到这只黑白相间的小猫来了,我才发现我并不孤独。周末的时候,我经常睡懒觉。不愿早起,因为早起也没有事,在周末清醒对于我来说就是折磨。可当这只小猫来后,我觉得清醒也不是一件坏事。每天早上当我醒后,我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它缩成一团,压在我的腿上,透过被子,我仍能感觉到它的温热。这时我会小心翼翼的保持双腿不动,探出上半身仔细地观察它。它缩成一团,脑袋与尾巴紧挨着,就像是婴儿在母亲肚子里一样。我轻轻地用手将它抬起来,保持它缩成一团的样子,将它放在被窝里。有时候它会醒,但更多时候它会继续睡下去。我会闭上眼睛,用手抚摸着它的毛,指尖触及它温软的肉,我就像被电了一样,浑身哆嗦,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p> <p> 每次周末晴天还好,我仅仅只会感到有些无聊。可一旦是阴雨天气,我情绪便会有些低沉。但当它来后,阴雨天气我也不会感觉到悲伤了。每次下雨我都感觉身子很乏,但它反而睡不着。妈妈不让它上床,但我总是趁妈妈不在,偷偷的把它放在床上。我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只想静静地看着它,它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迷人的诱惑,我不自觉地抚摸着它,逗弄着她。我能与它在床上度过一整天的孤独。</p> <p> 但后来它悄无声息地走了,没有与我打个招呼,就那样突然消失了。我找遍屋子每个角落,楼下、床下、阳台我都找过,可就是没有找到它。我躺在床上,痴痴地等它,我以为它只是出去玩,说不定一会就回来了 。就这样来到了夜晚,而它却始终没有回来。我这才发现,原来失去它的日子是那样孤独。父亲说它发春了,跑了。我很恨它,恨它的不辞而别,也不理解为什么它活着却不愿意回来。后来读了季羡林的《老猫》,才知道猫如果感觉到自己快要死了,就会找一个不被主人发现的地方,静静等待死亡。它是怕我伤心吗?现在我宁愿它当时是发春跑了,而不是静静地等死。如果是前者,那我还有可能见到它的后代。</p> <p> 后来父亲又送我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猫,但我在它身上却找不到原先那只猫给我的感觉。我觉得这只浑身雪白的猫不了解我。后来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它冻死了。第一只小猫也没有再回来过。</p> <p> 一次次养猫,只能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p> <p>自我评价:仿写得很失败,只仿了开头和结尾,内容上没有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