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参数的定义与取值范围

楚漂亮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锚段关节</p><p>定义:锚段是指将接触网沿线分成一定长度并在结构上有独立机械稳定性的分段。用以在接触导线和承力索内采用张力调整装置,可以缩小事故范围及便于维修。其实际长度根据温度变化时,接触导线由此产生的张力差决定,与线路情况和悬挂类型有关。</p><p>取值范围</p><p>(1)关节 中间处两接触线等高。</p><p>(2) 转换悬挂点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出0~8mm (0~4mm),困难情况下不超过1 0mm。</p><p>(3)受电弓在 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和拉弧现象。</p><p>(4)非绝缘锚段 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00mm (75mm) , 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 (150? ? ),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长度为150mm。</p><p>(5)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打台均为+1 50mm (130mm) ,汇流排之间距离为300mm(26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1 50m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构高度</p><p>定义:链形悬挂的结构高度是指接触网悬挂点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铅锤距离,有符号h表.示。要确定一个技术、经济都合理的结构高度,一般应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p><p>(1)最短吊弦长度不要过小,在极限温度时,其顺线路方向于垂直方向的偏移角不超过30°;</p><p>(2)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减少支柱高度;</p><p>(3)选择适当的悬挂类型,全补偿比半补偿要求较低的结构高度;</p><p>(4)考虑适当的调整范围,如起道的影响;(5)便于调整和维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段绝缘器</p><p>用以实现电分段的专用绝缘装置</p><p>(1) 分段绝缘器上的两极靴枝(引弧棒)间距应为100mm,允许误差+5mm。</p><p>(2) 分段绝缘器中点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50mm。</p><p>(3)分段绝缘器导流板与接触导线连接处应平滑,与受电弓接触部分应与轨面连线平行,且满足受电弓双向通过均无碰、打弓的现象。</p><p>(4)分段绝缘器在两个相邻悬挂点的中间位置,允许误差为+50m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侧面限界</p><p>支柱侧面限界是指轨平面处,支柱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为了安全起见,支柱侧面限界的设计值比建筑限界规定值要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岔</p><p>(1)两根柔性 接触网等高并列运行进入刚柔过渡元件约500mm后,在过渡原件外面的导线逐渐抬高脱离接触,其最终的抬高量不应小于35mm。</p><p>(2)刚柔过渡处刚性悬挂应比柔性悬挂高20~ 50mm。</p><p>(3)柔性悬挂升高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得小于75mm。</p><p>(4)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50mm。</p><p>(5) 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 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p><p>(6) 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平滑不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p><p>(7)两支悬挂的拉出值为+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接触网绝缘子</p><p>电气化铁道用合成绝缘子结构紧凑、整体性强,具有良好 的防污能力,重量轻、体积小、内外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无需定期清扫,主要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轻轨交通建设,给储存、运输、安装、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接触网补偿装置</p><p>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自动调节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p><p>坠陀杆耳环孔中心至补偿(定)滑轮下沿的距离为a值。由坠陀串最下面一块坠陀的底面至地面(或基础面)的距离称为补偿器的b值。补偿器a、b值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接触线和承力索补偿器的a、b值不相等。</p><p>为了使补偿器不失去补偿作用,对补偿器a、b值提出以下要求:</p><p>在最低温度时,a值应大于零,最高温度时,b值应大于零。铁道部颁发的“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补偿器a、b值的最小值不小于200mm,进行接触网设计时,规定a、b值不小于300m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柔过度</p><p>(1)两根柔性 接触网等高并列运行进入刚柔过渡元件约500mm后,在过渡原件外面的导线逐渐抬高脱离接触,其最终的抬高量不应小于35mm。</p><p>(2)刚柔过渡处刚性悬挂应比柔性悬挂高20~ 50mm。</p><p>(3)柔性悬挂升高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得小于75mm。</p><p>(4)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 50mm。</p><p>(5) 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 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p><p>(6) 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平滑不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p><p>(7)两支悬挂的拉出值为+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心锚节</p><p>定义:在锚段中部, 接触线对于承力索、 承力索对于锚柱进行锚固的方式</p><p>(1) 直线区段,中心锚结应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曲线区段,锚固底座中心线位于中锚在汇流排上锚固线夹处汇流排中心线的延长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应不大于+30mm。</p><p>(2)中心锚结绝缘子 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不大于45°。</p><p>(3) 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端至带电体距离一般情况应不小于1 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锚段及跨距</p><p>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弹性简单悬挂的最大跨距不大于50m。</p><p>双边补偿时最大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p><p>1500m,单边补偿时锚段长度-般不大于750m,当一个锚段内有较长的小半径曲线时,锚段长度可适当缩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