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纪闻(增补本)》即日出版

侯福志

<p>我与《桑梓纪闻》的故事</p><p><br></p><p> 侯福志</p><p>原载2019年9月13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署名:侯福志</p><p><br></p><p>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地摊上淘得《桑梓纪闻(卷二)》一册。2014年9月,应著名学者、天津问津书院山长王振良先生所请,我对该书进行整理点校。2016年1月,该书作为“问津文库”的一种,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唐舰老师支持下,由古籍社推出繁体本,名为《桑梓纪闻》,并未分卷。</p><p> 《桑梓纪闻》原分“卷一”“卷二”两部分,“卷一”出版于1927年1月,“卷二”出版于1930年11月。作者马鸿翱是今廊坊市安次区得胜口村人,是一位学者、乡贤和教育家。这本书属于野史笔记一类的著述,记录了民国时期津、冀两地的琐闻旧事,涉及天津武清、西青及河北省霸州、安次等地。据马钟琇(天津城南诗社成员,曾任孙中山顾问)所撰跋语,马鸿翱“博极群书,尤邃于史学,并有经世志。中岁后,值清廷变法,曾游日本,考察自治。归国日,鉴时势已非,遂绝意进取,戢影林下,惟以著述自娱。已脱稿者,有《中外名将传》《古文比》《丁鹤年诗注》《蒲氏纪氏嘉言合注》《云鹤山房诗集》凡若干卷”。</p><p> 马鸿翱之父马右铭系马钟琇宗兄,与马钟琇祖父“荫轩公,志同道合,莫逆于心”。马鸿翱幼年曾随荫轩公读书私塾,而马钟琇幼年时又跟随马鸿翱“读书西园”。据此可知,马鸿翱家与马钟琇家交谊深厚,渊源甚深,此即马钟琇跋语中所言“两家三世,以风雅道义相结合”。</p><p> 出于同宗同族,囿于颇深之渊源,马钟琇对马鸿翱了解甚深:“(马鸿翱)尝手钞《朱高安史传三编》一书,盖侍其尊人右铭先生时,病榻畔之所录也。其表彰节孝也,尤能不遗余力。民国初元,琇重修邑志,辑《列女传》,采用其稿甚多。大城刘芷衫先生赠其诗云:‘沧桑双泪眼,忠孝一生心。’是能道其心事者。”马鸿翱的“忠孝一生心”,于《桑梓纪闻》亦可见一斑。</p><p> 翻开《桑梓纪闻》,会发现大量发生在武清的民间轶事。如《曹孝女墓碑铭》一文,记录了王庆坨曹孝女的故事。据该文载,“母少瘥,已而病复不起。女视敛毕,遂饵金以殉。家人觉之急救,得不死……返殡,复仰药。家人复救,又苏,旋又服他毒,遂绝”。《桑梓纪闻》还记录了衡水王鹤鸣拾金不昧的事迹:“尝宿于天津之杨柳青镇旅馆,有不相识之三人同榻。晨起于榻旁,拾得纸币三十五元,以为去者所遗,候终日,未得失主。因亟于就道营商,遂托馆主人暂存,为文招领,张贴通衢。是年余馆王庆坨,亲见招领启事,故得悉颠末。”捡得三十五元,面额非大,能为此三十五元“候终日”,且贴招领启事,似小题大做。然对于一个贩笔为业的小商贩而言,能临财毋苟得,其行难能可贵。且善行无分大小,此举能传其人矣。《楮叶集印谱》记述了武清北仓(今属北辰)赵雪萝的事迹:“武清赵雪萝先生野,道光中名士也。寄居津门,与崔念堂大令友善。弱冠游庠,工摹印,专摹汉铜。”但他极有个性,高兴时镌十数方不为烦,不高兴时“虽贻以金绘,并弃其石不顾” 。对于刻印,赵雪萝有自己的理解:“汉印有格律,有神韵。今人不师古,以意就《正字通》诸书配合,纵无讹字,亦刻篆字耳,何印之足云!”赵雪萝假草木名字,用汉官私印式,刻为《楮叶集印谱》。另外,还着有《天籁集》《吟扉集》《蓼虫集》等。马鸿翱此类文章,使乡贤文人不湮没于时间的河流,使桑梓后人得窥前人风貌。</p><p> 《桑梓纪闻(卷二)》再版后,一度引起学界关注。部分读者在阅读之后,对未能得见“卷一”真容颇感遗憾。2016年9月6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刊载武清作家徐洁民先生的《&lt;桑梓纪闻&gt;记乡贤》一文,作者在文末有“随着《桑梓纪闻》的再版,可能还会出现‘抛砖引玉’之功。期待《桑梓纪闻(卷一)》早日浮出水面”之语,这至少代表了一批读者的期待。</p><p> 有趣的是,《桑梓纪闻(卷一)》不久浮出了水面,而且说来也巧,这本书最终是我发现的。记得2016年7月,我在一家旧书网上淘书,无意中搜索到了《桑梓纪闻(卷一)》,看着既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这册旧书,眼前一亮,仔细看,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本书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更让我惊喜的是,同一家店面还将马鸿翱的《历代淑女汇编》手稿本(有马鹏卿钤印)上架,这册手稿的出现,至少说明《桑梓纪闻(卷一)》这本书是作者马鸿翱的自藏本,而且说不定这里面藏着不少的武清故事呢!经过与卖家讨价还价,我将这两册资料全部收入囊中。其实对于我来说,作为记载大量武清民间轶事的地方文献《桑梓纪闻(卷一)》《桑梓纪闻(卷二)》能够“团聚”,其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得到《桑梓纪闻(卷一)》和《历史淑女汇编》手稿本之后,我马不停蹄开始了整理点校工作。有了《桑梓纪闻(卷二)》整理的经验,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所有工作就都完成了。</p><p> 目前,《桑梓纪闻》全本已三校完成,不日将正式出版,届时,其所记载的大量武清民间轶事将呈现在读者面前。</p><p> 注:昨天,天津古籍出版社资深编辑唐舰老师传来《桑梓纪闻》(增补本)封皮和版权页照片,让我先睹为快。唐老师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大努力,她曾说过,这本书要“做到极致,少留遗憾”。这种工作态度,让我这个点校整理人既放心、又感动。另,该书增补本的付梓,得到问津书院理事长王振良兄的鼎力支持,他不仅为此做了精心策划,还亲自帮我从头到尾做了一遍校点,为这本书的推出提供了基础。在振良兄要求下,对这本书的封面重新做了设计。经武清区诗词作家王向丽老师引荐,武清籍实力派书法大家李刚林先生应约为本书题写书名,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在此特向振良兄、唐舰老师、向丽老师、刚林兄等四位师友表示感谢!同时向古籍社张玮社长和几位编辑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