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原本应该是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开学季,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p><p> 我校全体师生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线上学习”指导方案精神,实现“停课不停学”目标,在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活动。</p> 学校制定线上学习实施方案 <p> 延迟开学期间,学校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网络资源和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p> <p> 领导在线指导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统一培训,熟悉软件应用,耐心指导,确保直播课程的顺利进行。</p> <p> 老师们也是第一次当主播呢,真是既新奇又忐忑。从软件使用到各种突发问题的解决,从任务分配到组内备课,再到录制视频,直播反馈,线上答疑,作业批改,可谓忙的不亦乐乎~</p> 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与心理辅导 <p> 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主线的德育课程,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系列课程和生命安全系列课程。</p> 学生、家长共同观摩讲座和班会 <p> 疫情当前,很多家长不能按时返岗复工,无形中,给家长提供了更多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p> <p> 学校推广了多样的疫情防控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各班每周一次的班会活动,家长可以在难得的亲子时光中,对孩子做好启发、引导和教育。</p> <p> 自线上学习开展以来,很多家长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感触,收获了更多的教育经验。</p> <p> 孩子们也在这段特殊的战“疫”经历中,学会了时间管理,养成了自学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分担家务,正在悄悄的让自己成长为更加独立的优秀中学生呢~</p> 捐赠物资,回馈母校 <p> 我校南校区初一(13)班王诗雅同学(班主任:刘茹),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委托父母购买50升消毒液,捐赠给学校防疫消杀。</p> <p> 南校区初一(6)班陈虹羽同学(班主任:董昌倩)为学校捐赠1000只口罩。</p> <p> 南校区初一(3)班张浩然同学家长(班主任:刘杰),为学校捐赠30桶消毒液和若干卫生工具。</p> <p> 东校区初二(5)班王谦益同学(班主任:孔令琪),捐赠30瓶84消毒液,2瓶酒精。</p> <p> 东校区初三(2)班学生周佳玉向学校捐赠1万个口罩,助力学校顺利开学复课。</p> <p> 西校区初二(10)班袁嘉琪同学(班主任:高焕颖)、初一(10)班李梓硕同学(班主任:张保清)为学校捐赠200斤84消毒液;西校区初四(11)班刘泳辰同学(班主任:王秀琳)为学校捐赠50升消毒酒精;西校区初三(7)班刘百川同学(班主任:陈修波)为学校捐赠10升消毒酒精。</p> <p> 一桶桶酒精和消毒液是孩子们心系疫情的无私奉献,寄托了孩子们对学校的牵挂和希望早日重返校园的期待,相信疫情能够很快过去,同学们能够重返美丽校园!</p> 家校协作,分发新书 <p> 为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计划按时进行,学校按上级要求,将下学期学习所需教材和教辅资料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学校制订了详实的教材发放方案,各校区及时召开了分发新书调度会,安排到校服务的教师志愿者。</p> <p> 家长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他们自愿结合,搭配分组,并向班主任申请,愿意为自己所在小区的孩子们领书,为发放教材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此次特殊的图书分发工作,体现了家校合作的优越性。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为“空中课堂”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p> 加强防护,迎接开学 <p> 学校邀请了蓝天救援队对教室、体育场馆、实验室、报告厅、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了严格的消杀工作,力求在开学前为师生打造更为安全卫生的教学环境。</p><p><br></p> <p>2020年的春天,</p><p>让人记住的不仅仅是肆虐的病毒,</p><p>还有涌动的真情。</p><p>济宁十五中全体教职工必将众志成城,</p><p>与家长们携手,</p><p>用爱为孩子们的线上学习保驾护航!</p> <p>没有一个严冬不可逾越,</p><p>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p><p>亲爱的同学们,</p><p>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再见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