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的美篇

明月千里

<p> </p><p> </p><p> 孤 山 情</p><p> 文/党云斌</p><p> </p><p> 柞水,西安的后花园。</p><p> 西柞高速四五十分钟车程,秦岭隧道拉近了大山与关中平原的距离。</p><p> 这里水秀山青,物产丰富。贫瘠的山岭沟壑生长着各种植物,气候适宜休闲养生,是南北气候分界线最北的一座小山城。</p><p> </p><p> 故乡孤山毗邻陕南千年古镇-凤镇不到三十华里,一山而独,故名孤山。</p><p> 其山三面陡峭,南面有一道小梁梗还算平缓,蜿蜒前行,人们才能够勉强通过,山顶有二三十平米的平坦地带,那里简单的盖了间石板房子——土地庙。逢年过节就有老人去烧香,摆几样平时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的贡食——水果糖、核桃、板栗等。最令人难忘的是土地爷憨憨的神态,端坐在小庙里,永远都是目视前方。</p><p> 北面山崖的高度在三百至四百米之间,周围长有好多藤蔓类植物,因为太高了,只能看见那棵铁树屹立在悬崖上,有时我想它四周没土,既使下雨也存不住,它怎么就能顽强的生长?</p><p> 一年又一年,任由风吹雨打,屹立不倒。因它长在山崖的顶部,最是招风,狂风暴雨,严冬酷暑,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仍然生意盎然,四季常青!</p><p> 孤山的东面比北面要坦一点儿,也很陡峭,几乎全是石崖,不怎么长树,常年裸露着光秃秃的身子。</p><p> 石崖上的石头很特别,千姿百态:竖立着,倒立着,侧卧的,仰卧的......</p><p>只有东北崖石上长了一片苦楝树,黑黑的树干,叶子扁长形。据说它可以制中成药,驱虫很有效。</p><p> 从这片小苦楝树林再往北,奇陡无比,老辈人讲: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人去过那里。离那棵铁树不远的悬崖下面,长有石米、石竹、石笋、金钗、银钗等名贵中药材。不仅名贵而且稀有,老辈人说:任意一种堪比黄金。</p><p> 山的西面斜坡上长满了栗子树、核桃树、山楂树、桃树、杏树和为数不多的松柏,还有白桦树,橡子树和棕树。</p><p>各种藤蔓植物也不少,有五味子,葛根,童子叶,他们或缠着树枝,或缠着树身,还有的匍匐着努力向石崖上生长着。</p><p> 夏秋之季,天然果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珍珠般的五味子,酸里透着甜,吃的时候不能嚼碎她的核儿,味苦且咸。</p><p> 原生态的香蕉——八月炸,听她名字就知道成熟在农历八月并且要炸开,长椭圆形的外形比香蕉大一些,下方炸了口子才能食用。味儿没有香蕉甜,有点涩涩的味道。</p><p> 还有野草莓,她可甜了,甜里稍有点青草的味儿。吃过之后就连牙齿都是深红深红的,像小猫咪吃过老鼠一样。不慎抹在脸蛋上,可就成了红脸关公。</p><p> 杏儿沒熟小伙伴们就摘来尝尝鲜,那酸了,酸得牙不敢吃别的东西,就像没牙了一样。杏儿熟了金黄金黄的,很是诱人,仁儿也可以吃,有甜的,油油的,很有嚼头。当你不小心吃到苦仁,那实在太苦了,眼泪都会苦出来!</p><p> 桃也很多,毛茸茸、红彤彤的,吃之前揪几片树叶擦掉桃毛,不然就会让你脸上嘴角发庠,不小心擦到身上,也会周身痒痒难受。</p><p> 童年的我们,永远都吃不饱,只要是能吃的,边走边摘着吃。裤叉子想必都不会陌生,有一种山果就叫裤叉子,树不高也不大,还是落叶乔木,树枝很脆一折就断了,果实就摘下来了,味儿有点甜,当快咽下去时却有点苦。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去摘食它。</p><p><br></p><p> 板栗核桃是山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别看它们外貌不洋火,甚至丑丑的,很难看。尤其是板栗满身长满小刺猬一样的小刺,一不小心就会扎手。全生产队油盐全指望它们去兑换。</p><p> 每年板栗核桃快成熟了,队长会派专人看护,以防被偷,若被发现就让挂个木牌子,上边写着大大的一个“贼”字,游行示众,还得召开批判大会,以此杀一儆百。</p><p> </p><p>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孤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山民,直到现在,她仍旧不辱使命,山民们从九十年代初陆续迁徙外居, 现在孤山真如其名:一山而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