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的美篇

明月千里

<p> 传承道德教育</p><p> 莫让孩子毁在手游上</p><p> 文/党云斌</p><p> 寒窗十年,十年如一日-头悬梁,锥刺股,正是这些先贤古人才成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辉煌文化。</p><p> 语文教育改革着重古文(诗词),小学一二年级课本编排古诗词,且占教学任务的百分之五左右,依次递进,这足以说明少儿时代用古诗词熏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p> "少年强则中国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只有抓住了孩子少年时期的教育,中华民族将会立足于世界之巅,再也不会受人欺凌甚至侵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真正强盛,民族的再次复兴,得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作为基石。实践和历史证实:少年时期所涉及的知识面会左右孩子的一生。</p><p> 孩子是未来的创造者、更是社会的建设者。父母给孩子一点自由,別整天题海大战,机械重复,拔苗助长,得不偿失。高分低能不在少数,甚至大学生不会洗衣做饭,有媒体报道,一大三女生把几个月换下的衣服快递千里之遥的老家......传统教育的缺失,让这些大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何谈让他们为国家创造财富?</p><p><br></p><p> 给孩子自由,并非放任不管,任由孩子打游戏,看动漫,玩手机。好多网络游戏涉暴涉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为不利。当前孩子教育问题不容乐观,当前农村年轻夫妻美其名曰: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物质生活,又为了孩子的将来进城务工,成为千百万农民工中一份子,城市的建设和进程的确与他们分不开,他们哪成想父母和子女却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祖父母带孙子,要么宠着,要么惯着,所谓"隔代亲"。孩子们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下学路上手机不离手、周六周日三五成群抱着手机打游戏,寒暑假更加猖獗,肆无忌惮。孩子用手机下载"作业帮"APP",用手机全程完成作业,只需三五分钟,挤出时间去上网。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令人堪忧,更令人不齿!这种行为错在孩子吗?</p><p> 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让同学帮他做作业,每科五元,这不是新闻;一名六年级男同学抽的"芙蓉王";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半岁的婴儿,別以为她背的是弟妹而是她的孩子-中国最年轻的妈妈(网恋,未婚而孕),面对镜头她腼腆害羞不知所云。本该座在教室与同学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可她呢?父母出外打工各自暗渡陈仓-网恋-离婚-再婚。错在小姑娘吗?父母弃之不顾,学校教育就能免责?她那稚嫩的双手靠什么维持生活?这位小姑娘知道什么是廉耻?什么是世界观、道德观?又从何谈人生观?这只是沧海一栗,并非耸人骇闻!</p><p> 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切莫因此疏远而冷漠淡化了亲情,更不要让孩子丢失了传统教育、道德教育!"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回家把孩子管管"!?莫让冷漠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阴影!更莫让传统教育和道德教育断送在我们这一代!十几年之后,这些孩子步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将以何种姿态立足,取决于当下的传统教育和正确引导!</p><p> 传统教育、道德教育比起金钱孰轻孰重?人生观、世界观比物质生活哪个更值钱?每每想到中国国民素质褪色,传统教育缺失,久久不能自已。人们平时涉及无非收入多少,存款多少,开的车上不上档次......让人更痛心还是留守儿童,在家没人管,除了手机就是电视,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平平。这难道不值得政府、教育等部门关切?</p><p><br></p><p> 国人该醒醒了,莫让金钱迷感心智,更莫让下一代的教育毁在你我手上!</p><p><br></p><p> 2017年秋开学季写于礼泉北山</p>

孩子

教育

莫让

道德教育

手机

传统

少年时期

古诗词

网恋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