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的美篇

明月千里

<p>秋游唐昭陵 </p><p><br></p><p>作者 党云斌</p><p><br></p><p><br></p><p><br></p><p> 中秋节过后,老家来了几个兄弟姐妹。</p><p><br></p><p> 在家里吃了咱礼泉的特产苹果、烙面,喝茶之余谈及陕南巨变,山青水秀景色怡人。礼泉这边的变化当然也不小,最大莫过于春天是花海,桃、李、杏、梨、葡萄、苹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夏秋是收获之季,果香飘万里。 关中印象袁家村,驰名神州,可最为礼泉人骄傲的还是唐昭陵。</p><p><br></p><p> 带着陕南来的亲人们,开面包车前往太宗李世民之寝陵九宗山。</p><p><br></p><p> 车子蜿蜒在崎岖的山路上,两旁翠柏苍松飞驰而过。我迁徙礼泉近三十年,途经昭陵无数次,从未正眼去看看这位治国安邦平天下的乱世枭雄的陵地,并非对明君不尊,是往昔懵懵懂懂,为生计忙忙碌碌 。当下上了点年岁,生活稍安,闲时读点书,才对他在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有所悟!</p><p><br></p><p> 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颇得后世敬仰呕歌,反的一面也让世人唾弃。毕竟身为帝王如若没有玄武门之变,不会有贞观之治,更不会有大唐雄风、四海臣服,疆域史无前例、后无来者!</p><p><br></p><p><br></p><p><br></p><p> 昭陵的最大特点就是依山而建,依山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墓葬先河。可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一改秦汉积土为陵,依山建陵呢?</p><p><br></p><p> 据说这是由于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她一再向太宗请求:"安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p><p><br></p><p> 至于为什么会挑中九嵕山,还有一个有趣的逸闻。传说当时决定因山建陵以后,太宗皇帝便找来当时通晓天文地理的二位资深风水术士李淳风和袁天罡,让他们分头出行,为自己和皇后百年之后选择一个安身之处。二人领旨之后,相约南北分路而行,并以3年为期,到时回京复命。分手后,李淳风向北行进,四处遍访。这一日,他来到礼泉地界,发现一座山宛若擎天巨柱,一峰独秀,直插云天,看罢好不高兴,登上这座高山,更是气象万千,浩浩渭河之水漂带其前,滔滔泾河蜿蜒左右,八百里秦川俯收眼底,尽现一派九五之尊的王者霸气。于是,李淳风连忙盘腿打坐,曲指掐算。终于,他在山腰一道山梁的中间找准了一处穴位,并埋下一枚铜钱以作标识。接着,他又继续前行,直到复命之日也没找到更能令他满意的地点。话说袁天罡择南路而行,一路打寻无果,正当他懊恼之时,也来到了礼泉地界的九嵕山,逐眼前一亮,把一根银针插在了他认为满意的地方,便也一路欢喜地回京复命。二人回到京城后,一块来到宫中复命,太宗李世民听到二人都选在九嵕山,便深感惊讶!就和他们一起来看个究竟,结果竟是袁天罡的银针正从李淳风埋设的铜钱孔眼中插入,不得不令人拍案称奇。就这样,一代明君唐太宗的陵寝便定址在九嵕山主峰。</p><p><br></p><p> 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东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开创了以山为陵的先河。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贞观二十三年(649开元二十九年)太宗与其合葬(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百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之最,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p><p><br></p><p> 九嵕山真美,群山连绵起伏,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九十,沟沟峁峁的青松翠柏四季常绿。</p><p><br></p><p> 昭陵的玄宫(主陵)凿建于九嵕山主峰南坡的山腰间,在山峰底部建地下宫殿,连同陪葬墓在内,绵延数十里,气势宏大,蔚为壮观。据有关史料记载,昭陵有垣墙围绕,陵山上有房舍、游殿,是供墓主灵魂游乐的地方。昭陵的陵寝地下便是玄宫。因地宫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缘山凿石架有栈道,栈道绕山腰400多米,盘曲而上,直达元宫门。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门”,北曰“玄武门”,东曰“青龙门”,西曰“白虎门”。</p><p><br></p><p> 昭陵主陵居于陵园最北端的九嵕山主峰,190余座陪葬墓以陵山主峰为轴心,呈扇面分布在陵山两侧和正南面,犹如群星拱卫北辰一样拱卫着昭陵,恰似当年长安城的布局一样,帝王居住的大内居北,朝臣贵戚的府邸在南,象征着君主专制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陪葬墓的排列,也体现着浓郁的君主专制宗法思想。</p><p><br></p><p><br></p><p><br></p><p> 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和钟繇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许多墨宝都陪太宗于地宫。</p><p><br></p><p> 栈道遗迹在安厝长孙皇后的石洞口及接近山顶的地方,凿石扩地,修建了房舍、游殿,供墓主人灵魂游乐,用栈道与墓道口连接,使守陵的宫女能够“供养如平常”。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待太宗葬毕,为了保护陵寝安全,设计昭陵建制的山陵使阎立德奏道:“谨按故事,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但高宗“呜咽不许”。</p><p><br></p><p> 北司马门遗址位于陵山北玄武门内,紧依九峻山北麓,南高北低,是举行重大祭奠仪式的地方。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9.5米,东西宽53.5米,以五层台阶地组成。“昭陵六骏”高肉浮雕石屏和“十四国酋长”圆雕石刻像当年就列置在第三台阶地两侧。台阶地上建有庑殿和东西庑房,东西各有一座三出阙。今祭坛建筑遗迹清晰可见,石马、石像的基座多保存完好。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陕西省考石研究所发掘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组。从唐代中期开始,历代帝王祭祀昭陵,因为去献殿的台阶路崎岖难行,便改在司马院内进行,久而久之,便在这里留下了数十通祭陵碑,人们也习惯把这里称作祭坛。</p><p><br></p><p> 西阙门和朱雀门遗址在陵山正南的一道嵕梁上,距陵山主峰约800米,门外有双阙台,门内有献殿遗址。现存东西两阙址,间距约90米,均为夯筑,现呈圆丘形。</p><p><br></p><p> 献殿遗址,献殿位于朱雀门内,背依陵山,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当年里边主要供奉太宗的灵位。现存献殿遗址范围约40米见方。殿南有门,殿内砖铺地面,残墙断垣上留有壁画痕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献殿遗址采集到一件当年安放在屋脊上的陶鸱尾,高达150厘米,底长100厘米,宽65厘米,重约150公斤。依此件的尺寸来推算,献殿当高10米左右,应该是重檐九间。</p><p><br></p><p> 寝宫遗址,寝宫的宫城呈长方形,外围有近3米厚的城墙,其东西宽达238米,南北总长301米,宫城内距北墙达47米处有一道城墙使北部形成一个夹城。夹城内只有一处面积很小的建筑遗迹,大部分建筑遗迹分布在南侧的宫城内。宫城内的建筑由南到北共有三组,基本呈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三组建筑两边都连接有长条状建筑基址。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园,寝宫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精神,建筑在山上供奉太宗灵魂的建筑,后世皇帝谒陵祭拜时就在寝宫。</p><p><br></p><p> 墓葬规格表现方面,由高至低依次可分为五类。规格最高当属“因山为陵”,魏征墓和唐太宗贵妃韦氏墓属于此类,但未号墓为陵。其次是覆斗型墓葬。顾名思义,这种墓葬封土就像一只方斗扣在地上。秦汉时这种封土就被称为山陵,规格也很高。唐太宗嫡出的长乐、城阳、新城三公主墓属此类,都处在距离陵山很近的地方。</p><p><br></p><p> 再次是为冢象山型封土,即把坟墓的封土堆成连绵不断的山形或和普通圆锥形一样,却明文规定它为象山形。此型墓葬已发现四座,即李靖墓、李绩(徐懋功)墓、阿史那思摩墓和阿史那社尔墓。为冢象山型墓葬是唐王朝仿照西汉王朝为旌表霍去病、卫青对匈奴作战的战功而为他们营墓为冢象祁连山和庐山的故事,为功臣建造的特殊封土墓葬,所以规格也较高。</p><p><br></p><p> 第四种是普通圆锥体型封土墓葬。这类墓葬在昭陵陪葬墓中占绝大多数,如尉迟敬德墓、房玄龄墓、程咬金墓等。</p><p><br></p><p> 第五种是墓而不坟型墓葬,也就是墓葬不起封土。本来这样的墓葬在中国商周时非常普遍,其规格高低在墓内反映,但在昭陵陵园,除初唐功臣高士廉葬仪特别隆重却又墓而不坟外,其他的墓而不坟型墓葬规格极低,通常为等进妃嫔和宫女采用这种坟墓形式。但要说明的是,建在山底平原的墓葬,只能以封土形式表示其规格,而不能以距昭陵主峰的远近为其规格评判标准。位于平原的墓葬,是按照建墓时,迟早排列的,建墓早的,离主陵很近。</p><p><br></p><p><br></p><p><br></p><p> 昭陵祭坛东西两庑房内置有六匹石刻骏马浮雕像,即著名的“昭陵六骏”。每边三具,皆背靠后檐墙而立。六骏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现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在青石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六匹宝马良驹为太宗生前驰骋疆场冲锋献阵所骑,伴随太宗立下了赫赫战功。</p><p><br></p><p> 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p><p><br></p><p> 昭陵石刻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关系的盛况。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p><p><br></p><p> 唐昭陵的历史和现状远不是我拙笔所能描述……</p><p><br></p><p> 在苍茫的暮色中,和亲友们离开了唐昭陵。归途中,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想李唐贞观盛世的繁荣強大到晚唐的衰败,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p><p><br></p><p> 真是,“滾滾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p><p><br></p><p> </p><p><br></p><p>草于2018秋</p><p><br></p><p> 改于2019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