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公園(二)

马湘衡

<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neq0yx"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晉祠公園(一)</a></p><p><br></p> <p><br></p><p>寺廟建築院門,稱為山門。因為古代寺院大多建在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門稱為山門。城市中的寺院,其院門也成為山門,又稱「三門」。來源於佛教經義的「三解脫」(即空門、無相、無作)之意。</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汪國真題「三聖祠」匾</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溪書院</p><p><br></p><p>晉溪書院原為明代重臣王瓊始建於嘉靖五年(1526)的私人別墅晉溪園,後改為書院,一直由王氏後裔經辦,一則廣招學子興教育人,二則在院內供奉王氏祖先子喬。從明代王瓊之後至民國之初,就出了翰林進士舉人六七十人。</p><p><br></p><p>晉溪書院經歷明清四百多年,幾度興衰,到20世紀30年代後已大半傾圯。因祠內曾建有子喬祠,成為海內外王氏子孫尋根祭祖的場所。1992年6月,在海外王氏宗親鼎力捐贈支持下,重修晉溪書院,並在書院內辟建子喬祠,1993年6月全部竣工。</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堅定文化自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雅樂</p><p><br></p><p>雅,正也。雅樂,即典雅純正的音樂,是一種古代漢族的傳統宮廷音樂,指帝王朝賀、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樂。雅樂的體系在西周初年制定,與法律和禮儀共同構成了貴族統治的內外支柱。以後一直是東亞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p><br></p> <p><br></p><p>尉遲恭在太原留下了一座著名的建築,就是現在位於晉祠南面的「十方奉聖禪寺」。《乾隆太原府志》記載:「奉聖寺,在晉祠南。唐武德五年,鄂國公尉遲恭禮釋滿公,捐別墅創建。高祖賜額‘十方奉聖禪寺’。公遺像在焉。金貞祐間,兵毀正殿,中殿、法堂、窣堵波僅存。元初,釋洪智重建。後希深、一間、淺公、浩公、杲公、昌公、惠公、喜公胥有戒行,歷加繕葺。皇慶年,王居實撰碑。至正十八年災。明洪武二十四年,並明月、龍福二寺入焉。內刻唐李德裕為張宏靖祭唐叔虞文。」府志中所言「鄂國公尉遲恭禮釋滿公」,為唐朝高僧智滿。《乾隆太原府志》記載:「智滿,太原奉聖寺開山師也。鄂國公尉遲敬德禮智滿雲:‘割絕他命,敢問還否?’師雲:‘將軍悔心,天啓之也。’公問:‘若齋僧建剎,何如?’曰:‘一念善心生,獲福無涯涘。’公稽顙拜,施別業為梵宇,高祖賜額:‘十方奉聖禪寺’,延智滿居之。」這段文字可知,在武德五年(622年),尉遲敬德將自己的別墅改建為寺。此時距離玄武門之變還有四年時間,尉遲恭在當時儘管屢立戰功,但一直到623年,才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護軍職務。在李世民兄弟之爭逐漸白熱化時,尉遲恭捐獻別墅改建為寺,並且請唐高祖李淵為寺廟賜名,其中蘊含了不少深意,使這座寺院也帶上了傳奇色彩。</p><p><br></p><p>1950年,在奉聖寺部分遺址上,成立山西省幹部療養院。時任趙姓院長為「節約開支」竟欲拆廟用料,上書省財政廳。財政廳立刻派主管科長王某某前去調查,該示意院方說:「這廟破爛不堪,還不拆了它」3月21日,指示療養院總務科長向民政廳遞報告謂:「此寺已破爛不堪,不是名勝古蹟」,王亦致函「同意拆毀」雲雲。省民政廳責成民政科調查辦理。在此過程中,趙院長一再強調「不是什麼名勝古蹟,是破爛不堪的‘封神寺」。為此,民政廳以「徵求當地政府和群眾」,批給了晉源縣。縣民政科長和區長又作了調查,情況依然如故,所以批准「同意拆除」。3月24日,動眾拆除,3月底拆毀完畢,除生生塔無法拆除外,均夷為平地,用寺院材料,蓋起了一排排新房。對此,文化界及當地群眾表示不滿,紛紛上書政府,要求處理。省政府派員又做了調查,證實趙院長反映情況不實,造成重大損失,應負主要責任,事後反省尚好,從輕記過一次處分;王某某自作主張,力主拆除,反映情況不實,亦給記過處分;療養院總務科長擅自用院方名義呈遞報告,無組織紀律,亦記過一次處分。民政廳不作調查研究,要深刻反省,改進工作作風。對此,省政府還行文全省,要求在這次毀寺事件中吸取教訓,保護好文物古蹟。《山西日報》也做了報導,以引起全省的重視。就這樣千年古剎的文物珍寶毀於無知者兼官僚者之手。</p><p><br></p><p>1980年,太原市老市長岳維藩返回太原市任職。對於奉聖寺舊址的改造利用,岳市長提出了本著保護文物的原則,將幾座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建築遷建於奉聖寺原址,重新組成一個珍奇的十方奉聖禪寺。</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方奉聖禪寺</p><p><br></p><p>十方奉聖禪寺,又名「釋迦廠」。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後來尉遲恭受佛教影響,捨宅為寺,改建其別墅為梵剎。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李淵賜額「十方奉聖禪寺」。十方奉聖禪寺屢經戰亂,興廢多次。金貞佑年間,除舍利塔外,全毀於戰火。到元代皇慶二年(1313),高僧洪智重建後,歷經十一代禪師,千百年香火未斷。元至正十八年(1358)遭火災,明洪武二十四年、永樂十年由圓覺禪師二次重建,到20世紀50年代被拆毀。</p><p><br></p><p>1980年代初,原太原市市長岳維藩提議,將晉祠原景清門南遷,作為奉聖寺的山門,同時將馬莊芳林寺大殿(明)、汾陽二郎廟中殿(元),重新組建了奉聖寺。這一作法,確實有些創意。吾人來到奉聖禪寺,仰面觀瞻,看到的是一座古老悠遠的佛剎。</p><p><br></p><p>奉聖寺自建成至今已有1392年的歷史了,其間屢廢屢興、歷代均有修葺,但在上世紀所有地面建築已經被毀壞殆盡。現有的寺內建築均為1985年由山西境內其他寺院遷建而成的。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原為「晉祠」大門「景清門」)、過殿(原為山西汾陽縣三泉鎮平陸村的「二郎廟」)、大雄寶殿(原為太原南郊馬莊「芳林寺」的大殿)。由於奉聖寺是由三座殿堂異地拆遷而成的寺廟,並非按原寺廟規制復建的,因而成為晉祠眾多古建築中的特例。聯曰:</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環水繞無雙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樂人歡第一區</p><p><br></p><p>此门原为晋祠大门。名为“景清门”,1981年復建奉圣寺时,移来此处作为山门。此為楊二酉題太原晉祠景清門。</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清門</p><p><br></p><p>新組成的奉聖寺,山門是原晉祠景清門。景清門是晉祠原南面的正門,正對唐叔虞祠。始建於元代,重修於明代嘉靖年間,是晉祠僅次於聖母殿,獻殿的早期建築之一。專家根據現存造型、手法,斷定景清門為典型的元代建築特徵,與永樂宮龍虎殿相近。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南遷到現在的奉聖寺,作為奉聖寺山門。原「景清門」舊匾懸掛於山門裡面。</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奉聖祠</p><p><br></p><p>全稱「十方奉聖禪寺」;始建於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相傳為唐代名將尉遲敬德別墅,元代重修。現主要由景清門、華嚴經碑廊、二郎廟(過殿)、芳林寺(大雄寶殿)和配殿組成。</p><p><br></p><p>透過山門,可見過殿,原為汾陽二郎廟遷來。 </p><p><br></p><p>在遷建後,門內新塑了睜眼鼓鼻、上身裸露、體魄健壯的哼哈二將。據《大寶積經》記載, 哼哈二將原來都是佛國里的金剛力士。手拿金剛杵,是保衛佛國的夜叉神,是把守山門的兩位將軍。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里亦有哼哈二將,中國佛教明代以後更加漢化,在寺院山門有了哼哈二將這種形式。</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門左側的「哼將」鄭倫</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門內右側的「哈將」陳奇</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奉聖寺的哼哈二將手裡沒有武器,因此在山門內寬闊的空間,哼哈二將旁邊又補塑了兩位手持寶劍的神將,這種格局和形式成為寺院中獨特的一種佈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門內右側右手持長劍的護法</span>伽藍<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唐代之後修建的寺廟或祠堂,多以唐代名將尉遲恭(敬德)和秦瓊(叔寶)為左、右門神,但這座奉聖寺前身為尉遲恭的別墅,由尉遲恭為自己別墅改建的廟宇當門神,似乎有點費解,況且尉遲恭使用的兵器也不是劍。</span></p><p><br></p> <p><br></p><p>山門內左側的護法伽藍,雙手持劍。</p><p><br></p> <p><br></p><p>進入山門殿後第一院落中左、右側廊內的碑碣,這些碑碣是石刻本《華嚴經》。</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藏風峪華嚴石經</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則天於唐聖歷二年(公元699年)親令鐫刻此經,是唐譯八十卷《華嚴經》石刻祖本,保存了武周新造字和大量風格異的初唐小楷,是隋唐時期的佛教文物遺珍和重要石刻文物。</span></p><p></p><p>前院兩側碑廊中,陳列著一批珍貴的佛教文物《晉祠藏華嚴石經》。這批石刻是唐代武則天聖歷二年(公元699年),由於闐國高僧什叉難陀翻譯、詩人宋之問等主持鐫刻,共80卷,160幢。這批華嚴經石刻,是我國石經雕刻史上著名的文物,是研究我國佛教文化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我國唐代書法藝術的珍品。石經由當時著名書家呂喬仙等人書寫,書體大多為小楷,少數為隸書,從中不難看出當時的書法藝術風格,雖多為楷書,但風格多變,書體或圓潤遒勁、或清秀流暢,充分顯示出唐代楷書的藝術風貌,書刻俱精。石經在長安譯成後由武則天親自作序,經文中有她首創的新字。解放前這批石經保存在離晉祠約5公里的風峪溝口風洞內,因此,又叫《風峪華嚴石經》。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曾企圖將石經盜走,後移至晉祠保存至今。有人說,這批石經早在唐代刻好後就一直在晉祠保存,後幾經輾轉,幾經磨難,終又回到晉祠懷抱,這是先人的初衷,也是晉祠的一大幸事。</p><p><br></p> <p><br></p><p>寺院東北角,是奉聖寺里唯一的宋代原物,舍利生生塔。</p><p><br></p> <p><br></p><p>進入寺廟後的第一座殿堂:過殿,無匾額。這座三開間的過殿,原名「二郎廟」,是1981年復建奉聖寺時,由山西汾陽縣三泉鎮平陸村遷來的。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建,有脊拱下題記為證。殿前的古柏樹樹齡大約有千年左右了,據說是唐代名將尉遲恭親手所植。對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滿腔歡喜咲開天下古今愁</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彌勒佛</p><p><br></p><p>中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p><p><br></p><p>現殿內供奉的是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儘管身上的金裝已經剝落很多,依然笑得燦爛。佛教的彌勒佛一般供奉在天王殿,兩旁是四大天王,彌勒佛座後是韋陀菩薩。</p><p><br></p> <p><br></p><p>新建的奉聖寺殿內彌勒佛塑像兩側壁畫繪出了護法天王。彌勒佛左右兩側各塑了四尊羅漢立像。羅漢在寺院中一般是以十六尊者或十八羅漢排列的,奉聖寺的這種羅漢塑像是佛教寺院中罕見的一種形式。</p><p><br></p><p>殿內左側的護法天王畫像(右)和四尊羅漢立像。</p><p><br></p> <p><br></p><p>殿內右側的護法天王畫像(左)和四尊羅漢立像。</p><p><br></p> <p><br></p><p>過殿的後面,以奉聖寺為景的對聯:</p><p><br></p><p>自奉聖奉建初唐,便來這奉聖寺中,時時奉聖;</p><p>唯西山西道雪嶺,寧拾此西山腳下,面面西山。</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奉聖寺的最後一座大殿:大雄寶殿</p><p><br></p><p>大雄寶殿是新建的奉聖寺的主殿。大殿位於寬闊高敞的月台上,單檐歇山頂,綠色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鮮艷奪目,十分壯觀。</p><p><br></p><p>這座大雄寶殿原是位於太原市南十五里處的馬莊月代「芳林寺」的大殿。芳林寺創建於宋煕寧二年(公元1069年),當時此寺被稱作太原城南「第一勝景」。元未時遭受很大破壞,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七月,僧悟寧加以重修,並建起了大雄寶殿、鐘鼓樓、碑樓。清順治年間又增建洞閣。1948年被閻錫山的軍隊拆毀了一部分。芳林寺是太原市著名的綠琉璃瓦建築群,大雄寶殿的「獅象寶屏」、山門抱叉牆上的「團龍」,都是明代的琉璃藝術傑作。1981年奉聖寺復建時,將此殿遷建於此。</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寶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福蔭眾生 正法久住</p><p><br></p><p>原名芳林寺大殿,創建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明代重建,1981年由太原市馬莊村遷建於此。殿內塑釋迦牟尼、普賢、文殊等9尊,殿周繪有壁畫,均為上世紀90年代作品。</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寶殿</p><p><br></p><p>清·楊二酋撰太原奉聖寺聯:「佛法譚空無欲而空定於五倫外求空卻便冤佛;禪門寧靜不染為靜只在七情中討靜即是解禪」。五倫即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空:無常的,不是永恆不變的,不可得,無所有。即親證萬法皆空。出自安徽六安觀音寺聯:「僧是空道是空芸圃三界更是空是空尚迷空世上無非空色相;窮亦活富亦活花甲百歲終亦活亦活怕不活人間哪有活神仙 」。江蘇啓東集慶庵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清·陳星珠撰山西交城天寧寺石佛聯:「苦海茫茫至此誕登彼岸;沈淪劫劫踏實方可悟空」。世間一切苦惱,都是由妄想、分別、執著引起的,解脫一切苦惱的辦法,解悟空性就如《心經》中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雲南鶴慶彌陀庵聯:「石上清泉滾出頭頭是道;山間明月照來色色皆空」。這也是一種內心的空靈,色色皆空,聲聲覺夢,聲聲是幻。江西安遠真空寺聯:「聖教顯有有非有是名有;佛法證空空非空是名空」。廣東潮安石庵聯:「萬境俱寂了知四大無我;一心無住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佛家語,指色、受、想、行、識。眾生由此五者積集而成身,故稱五蘊,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p><p><br></p> <p><br></p><p>後院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問,單檐歇山頂,殿中新塑九尊仿唐佛像。供奉釋迦佛、文殊、普賢、迦葉、阿難、脅侍菩薩及供養人。</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寶殿內的主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p><p><br></p> <p><br></p><p>大殿周圍壁畫講述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生平故事。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地位最高,影響最大。他原本是古印度北部一個叫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他自幼聰慧早熟,抱負遠大,當時古印度社會黑暗,民不聊生。釋迦牟尼看到這種情形,決心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為人民尋求一種永久性的解脫之道,終於證得了佛果,創立了佛教,從此開始講學授徒,弘揚佛理,直到80歲涅磐。</p><p><br></p> <p><br></p><p>左廂房觀音殿新塑十六羅漢朝觀音像。</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觀音殿</p><p><br></p><p>建於1983年。殿內塑觀音普薩、善財、龍女、羅漢等,共計19尊,均為上世紀90年代作品。</p><p><br></p><p>殿內的觀音菩薩坐像和善財童子(右)、小龍女(左)。</p><p><br></p> <p><br></p><p>右廂房地藏王殿,新塑十殿閻羅六曹判官朝地藏王。</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藏殿</p><p><br></p><p>建於1983年。殿內塑地藏王菩薩、閔公、道明、十殿閻王、判官等,共計19尊,均為上世紀90年代作品。</p><p><br></p><p>殿內的地藏王菩薩坐像和左右脅侍閔公和他的兒子道明。</p><p><br></p> <p><br></p><p>奉聖寺北面的院落是浮屠院,浮屠為梵語音譯,即佛塔的意思。所謂浮屠院,即塔院。院內有留山湖和舍利生生塔。在留山湖東湖畔,有個大鐘亭,鐘亭內懸掛6500公斤(一萬三千斤)重的大鐵鐘。大鐵鐘是建於元代的一個叫大歷寺的遺物,後來在徐溝建蕭何祠,將此鐘懸在蕭何祠山門旁鐘樓內。蕭何祠毀後,1957年從蕭何祠廢址上遷到晉祠,蓋大鐘亭予以保護。</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舍利生生塔</p><p><br></p><p>樓閣式磚塔,高38米,八角七級,每級四門。創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六年(1751)重建。</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孟海題寫「柏月山房」</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雨松風琴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煙梧月書聲</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群峰環聳青螺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澗中分碧玉流</p><p><br></p> <p><br></p><p>舍利生生塔位於祠區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舍利生生塔位於奉聖寺北的浮屠院中。據傳釋家牟尼圓寂後,其骨灰形成各色晶瑩的珠子,佛家稱「舍利子」,其中一粒埋於塔下,乾隆帝年重建此塔時,發現有許多舍利子,如今一粒變成千百粒,莫非是「佛門有靈,生生不竭」?,於是叫做「舍利生生塔」。該塔創建於隋代開皇年間(公元589~604年),宋代重修,但到清初已毀塌嚴重。奉聖寺和尚善修決心重修此塔,他四處化緣,終於得到足夠的資金,於乾隆帝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塔身高38米,8角7層,玻璃剪邊,輪廓秀美,挺拔壯觀。塔內調設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頂,每層開4門8窗,憑窗遠眺,晉祠內外美景可一覽無余。如果在夕陽西下時欣賞寶塔,還會出現一天雲錦、滿塔光輝的壯麗景觀,被譽為「寶塔披霞」。</p><p><br></p> <p><br></p><p>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其骨灰形成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家稱「舍利子」,當時有八國國王分取舍利子建塔供奉。後來凡供佛之處都建有舍利塔。據《高僧傳》載,隋開皇年間敕晉陽舍利子一粒,埋於晉祠佛塔之下。但是,清乾隆年重建此塔時,發現塔基下面有石匣,匣中有銀函,函內金瓶中有許多舍利子。如今一粒變百,百粒成千,莫非是「佛門有靈,生生不竭」。於是,新建之塔叫做「舍利生生塔」。</p><p><br></p><p>奉聖寺,最初是唐高祖李淵為功勳顯赫的大將尉遲敬德所修別墅。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敬德將軍為立佛堂,超度眾生,便將自己的別墅捐獻出來,改為寺廟,全名十方奉聖禪寺,又名釋迦廠。</p><p><br></p><p>舍利生生塔位於奉聖寺北的浮屠院中。該塔創建於隋代開皇年間(公元589~604年),宋代重修,但至清初已毀塌嚴重。奉聖寺和尚善修決心重修此塔,他四處化緣,終於得到足夠的資金,於乾隆帝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內有楊廷璇題「舍利生生塔」。此塔玻璃剪邊,輪廓秀美,挺拔壯觀。塔內設有螺旋蹬道,</span>拾階而上可直登頂層<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級塔門匾</span>有楊二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題「形明動化」四字,二級以上每級均有磚匾四塊,共二十塊嵌與塔壁上,這些匾額均系楊二酉之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楊二酉(1705年~1780年)字學山,號柳南,清太原晉祠人。1733年(雍正十一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任乾隆書法老師。1739年(乾隆四年)以御史身分巡視台灣並兼理學政。晚年回到故里晉祠,對晉祠名勝曾有不少建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塔內每層均有佛像。憑窗遠眺,晉祠內外美景一覽無余。</span></p><p><br></p> <p><br></p><p>在聖母殿就已經瞅見它在晉祠西南角上巍巍然聳立。穿過一片池塘,那池塘未知何名,水氣蒸騰;路過一堵爬滿爬山虎的牆,那爬山虎在陰曆五月間綠意森森,綠意張揚放肆,躍躍欲動,似從牆上作勢下撲攫人。走一條不寬的路,路東有高高的紅牆,牆下有幾樹細碎的白花,亦不知花名,花與牆相映,那紅那白都生動鮮活。路人行人不多,大概遊客很少走那麼偏僻處,有兩對小男女就在路上恣意地親暱,其中一對,看上去是來自西方的胡人遊客。路微一轉,突然就到了塔下。</p><p><br></p><p>這是一座八角磚塔,高38米,共七層,塔身四面設有拱門矮欄。塔內有設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頂,每層開4門8窗,可供遊人憑窗遠眺。塔始建於隋天皇年間(581~600年),相傳是幼年生長於佛寺的隋文帝楊堅,埋藏舍利子之處。已經不知那進供舍利子的西域使者模樣,他該是深鼻高目,衣著古怪,跪拜時帶動濃烈的羶腥氣息。他掩藏於捲曲的黃色髯發間的表情看上去有些詭異,他操著生硬的漢語說,我將珍貴的舍利子獻給偉大的陛下,這是佛家至寶,見舍利子如逢明君,將它埋到山上,則山色生輝;藏在塔下,則塔放光。我請求陛下給我賞賜,我想要大隋帝國的皇帝賜我美女。我們不知道隋文帝說了些什麼,這無關緊要,反正皇帝是一種看上去漠然木然的人,他的話總是無關痛癢,他的威嚴掩藏在他沒有表情的臉上,掩藏在他平和如新聞聯播里播音員說話般的聲音里。皇帝收下了舍利子,令人建起這座高塔收藏。</p><p><br></p><p>以上是舍利生生塔的來歷。但塔建成後並不放光,人們感到蹺蹊,有的大罵西域使者,說那廝拐走了帝國美女,卻拿一包不知什麼東西冒充佛家至寶,保不准是一包羊骨頭呢;有的人開始悄悄議論,說塔不放光乃是因為隋朝氣數已盡,但我們懷疑,這樣的言論有可能是李世民那小子的詭計。他正想取代隋朝呢。再過些天他就要和他老爹一並來到晉祠祈禱,要唐叔虞神保佑他們旗開得勝。</p><p><br></p> <p><br></p><p>舍利生生塔的名字,取名佛法生生不竭之意。塔門口有「邪明動化」的題字,語亦出自佛語,意指佛的教化,可使邪惡轉變為光明正大。我們要記下有關佛塔的一些人物,要記下一個人的痛苦。北宋寶元三年(1040年),舍利生生塔在時間的光和戰火的光中坍塌,所剩塔層無幾。和尚普善立誓修塔,他四處化緣,夏日的陽光猛烈地砍在他的光頭上,傾盆大雨敲擊著他的光頭,哐哐作響,夜間的閃電偶或照見他的光頭,那光頭反射著微弱的執拗的光。這是一個決心用一生去做一件事的卑微的人,他讓我們如此感動。他光頭上刮過的風漸漸涼了,秋天的落葉偶爾飄落在頭顱上,他終於募到一些錢財,打算開始建塔。但是有個地方上的渾人找上了他。那人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宣傳的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一般,是個有錢有勢的惡霸。他蠻橫地要把錢財從普善和尚手中奪走。那也許是一個昏暗的夜間,而僧人普善的劫難來臨。一群人闖入他的禪房,面對平靜打坐的普善。他們凶狠地吆喝著什麼,而普善沈默。他們催促著,當普善站起身來,那些人卻又短暫地沈默。僧人普善啊,這是個何其善良的人,他沒有力量和惡人爭鬥;他甚至沒有力量維護他所尊敬的佛。他對世人的貪婪沒有辦法,他每日念誦的佛法對這些人沒有用。他張了張嘴,沒有話說出來,絕望吞噬了所有話語。他看著他們,眼睛里連淚水也不能流出,他說:我的眼睛不想看到你們。建塔的錢我不能給你們,你們把我的眼珠拿走吧。他伸出雙指摳進眼眶,血流出來、血噴出來,他挖出他的眼珠呈在手中,血從他的手上不斷滴下。他說,你們拿走吧。沒有人應答;他說你們拿走吧,但是人已消散,他聽到自己聲音的回聲。</p><p><br></p><p>僧人普善聽到第二天塔下四方村落隱約傳來的人們的哭聲;人們在淚水中開始建塔,僧人普善聽到那建塔的聲音,人們將他的眼珠也埋進了塔基。他摸到塔一點一點高起來。一年以後,塔落成了。據說每當晚霞照在塔身上,從塔基到塔剎都放出奇異的光芒。但僧人普善看不到,他徒然地睜大空洞的眼窩。他摸索著沿塔內的螺旋蹬道往上爬,他的光頭感知塔上的風,感知每一層塔吹過的風各有不同。在黃昏他聽到人們對放光寶塔的驚嘆聲,他覺得那寶塔上的光也是他的眼睛放出的光芒。</p><p><br></p><p>這是舍利生生塔日久已經湮沒的往事,重新講述它令人不勝唏噓;而我們需要贊美善的力量,需要張揚善的力量,需要贊美善對世間事物的委婉改變。</p><p><br></p> <p><br></p><p>舍利生生塔到了清初,再次毀塌過半,僧人善修決心重修。也許是前輩的事跡感召著他,他同樣缺乏資金就去到處化緣;也許是塔曾經的重建者感召著世人,善修不久便得到了足夠的資金。善修是一個類似於普善的人,他和普善的身影、事跡,漸漸重疊到一起,因此他在敘述中一閃而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舍利生生塔重建而成,動工挖地基時挖出一個石匣,一個石碣。碣上記「隋開皇年建塔時埋舍利子一珠於塔下」;石匣內裝有金瓶銀瓶,瓶里盛舍利子千百粒。</p><p><br></p> <p><br></p><p>舍利生生塔還有些神異之事:舊時塔頂,生有一棵茶樹。塔巔高凌霄漢,塔身空虛,草木不生,而茶樹竟生其上,令人不得其解。茶樹何時出現、又是怎樣長上去,這些一概不知。據說歷經荒旱、田苗盡槁時,樹仍不改其常。登塔仰觀,不可得見那茶樹;遙而望之,依稀見茶樹枝幹交加。塔頂茶樹色澤深綠而光滑,經冬不脫葉。開花時香味濃烈,登塔時到一層便可以嗅到。土人稱之為浮屠茶,但是沒有人可以採得到茶葉。</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座舍利塔在2013年文物保護部門曾經對它進行了一次修繕,發現了這座塔的不少秘密:「這次修復就發現:塔頂上面均勻分布有八條琉璃龍。它的顏色採用了黃色、藍色、綠色、白色、紫色等對比度鮮明的顏色,取浮雕的形式而燒制;龍高約為3.4米,呈現八瓣倒扇形,上面小下面大,一瓣指向一個方向,不相重復。每條龍由四十八塊琉璃構件組成,都有自己的順序和方位。八條龍色彩艷麗,姿態各異,有的飛空,有的坐地,有的入海,有的附雲,都裝飾有花卉、海水和祥雲,恍然活起來。根據山西省內最富盛名的古建築專家柴澤俊先生的看法,這些琉璃龍身子呈拱形,手頭比較大,爪子是四爪,身上的鱗片較小,應該是乾隆時重修的作品。琉璃龍造型上較為生動,釉色也算純正,可以說是清朝琉璃佳品。太原的五座國寶級古塔在文化上,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內涵氣質,比如琉璃龍呈現八卦狀,所處方位和八卦中的幾個卦象是對應的;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八條龍中有七條的龍頭都是側面,而只有位於乾位上的‘主龍’是正面形象,且它直直的指向懸甕山,也是這組琉璃龍中最精美、最健壯、保存最完好的一條,因此被稱為晉祠的‘鎮山龍’。」</span></p><p><br></p> <p><br></p><p>塔院西側的這座情趣特別的院落叫留山園。園內兩個涼亭,一個叫留山亭,一個叫伴雲亭。</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山亭</p><p><br></p><p>相傳,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懸甕山向東移動兩個多時辰,在距留山亭不遠的地方止步不前,後人在此建亭,取名留山亭。</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伴雲亭</p><p><br></p><p>伴雲亭是在原伴雲洞遺址建造故名。此二亭均為1984年重建。伴雲亭對面這一巨型明壁,寬約7米,壁上磚刻《柏月山房記》是楊二酉的作品,全文共186個字,字大5寸見方,筆勢流暢,揮灑俊逸,是珍貴的書法和磚雕藝術品。</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奉聖寺就這樣在浩劫後,由這些建築年代不同而又各具特色的他鄉之寶匯集於此地,這些屬於祠、廟、寺的建築,組合起來,還有歷經佛寺和聖賢祠的大鐵鐘,以及原有的的舍利塔,成為了今天的奉聖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生的奉聖寺,沒有拘泥於佛教寺院的建築規例,而是因地制宜,別開生面的進行了創新的設計。使得遊人在晉祠這個國家瑰寶的獨有韻味中,到此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span></p><p></p><p>在奉聖寺附近,有一株巨槐。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乾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聖寺內集會。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膏藥。但沒人買他的藥。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將膏藥貼於枯槐身上揚長而去。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人們稱為復生槐。</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翰香館</p><p><br></p><p>翰香館建於1983年,與奉聖寺前院及浮屠院相鄰,負北向南,四周迴廊,圍成一處方形院落。佔地面積1095平方米。院內靠北建主殿一座,面寬三楹,硬山頂,系從太原市省政協院(傅公祠東)遷來。殿後沿院增建房六間,東、西、南為半壁迴廊。卷棚頂。整個庭院寬闊敞亮,整潔幽雅。東廊壁上嵌有傅山書石碣20余快,張穆所摹鈎的黃庭堅狂草石碣5塊。西廊壁上嵌有謝覺哉等人題留數十篇。</p><p><br></p><p>院門由郭沫若題額,兩邊掛有鄉寧先賢,清著名學者、書法家楊篤「登高而思此樂萬古,立言不襲自成一家」楹聯。該聯言簡意深,高瞻遠矚,頗具哲理意味。翰香館為晉祠博物館珍藏書法墨寶之處,門聯選用楊篤的作品,足見其在山西書法界的地位之高。</p><p><br></p><p>此聯小篆乃是集《嶧山碑》字而成。《嶧山碑》是秦始皇公元前219年東巡至山東鄒縣嶧山時所刻,為秦相李斯撰文並書 ,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相傳魏武帝曹操登山時令人推倒,毀失已久。現所傳者,為南唐徐鉉摹本,由宋代人刻於長安,現存西安碑林。《嶧山碑》線條圓潤流暢,結體對稱均衡,形體清瘦修長,風格端莊典雅,故世稱為「玉箸體」。</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惠遠門</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而復題山西「晉溪書院」</p><p><br></p><p>晉溪書院原名晉溪園,又稱王氏祠堂,位於位於晉祠傅山紀念館南側,是太原人王朝立於明嘉靖十一年,為其父王瓊所建。整個園依山環水,宛如江南景色,園內正面溪翁堂是主殿,匾額為王瓊的好友明吏部尚書喬宇所題。是專供王氏家族子孫讀書的場所,並以白鹿洞書院的教義大旨為其指導。在建後的四百餘年中曾頹敗不堪。</p><p><br></p><p>現今的晉溪書院為近年所新建,改革開放後,太原市投資重建並擴建,期間有許多王氏海外子孫回國共建祖籍太原,於一九九五年修葺一新,主建築分為門樓、子喬祠、王瓊祠三大部分。如今的晉溪書院,庭院深深,殿堂煌煌,成為一處觀光、思鄉、祀祖的絕好去處,已不是昔日的講文習武之地了。正门楹联:</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門前鷗鷺尋常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鏡里菱荷次第花</p><p><br></p><p>為明南京吏部尚書劉龍為晉溪書院題詩中的兩句,由周而復親書。</p><p><br></p><p>晋溪书院北还有两组建筑,靠东的是傅山纪念馆,靠西的是三圣祠。</p><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f4j4vdm" target="_blank">晉祠之「傅山紀念館」</a></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壽平美術館</p><p><br></p><p>董壽平美術館位於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博物館內,是一座二進院仿古建築,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平方米,以展廳為主,展線70余延米,另有會議室、辦公室、值班室、設備間等,主要職能為收藏、展示、研究、保護董壽平先生捐贈晉祠博物館的書畫作品、生活用品和其他實物資料。</p><p><br></p><p>展覽分清香寒韻、南山高松、虛懷勁節、空谷幽蘭、黃山巨擘、健筆凌雲六大部分,共展出書畫作品48幅,另外還有董壽平先生生前用品和國內外友人所贈物品,以及生活、創作場景復原、高清數字影像資料。</p><p><br></p><p>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原名揆,字諧伯,後慕南田惲格惲壽平遂改名壽平,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杜戍村人。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全國政協書畫室主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日友協理事,北京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p><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f9n9387" target="_blank">晉祠之「董壽平美術館」</a></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堂</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德宗功澤爭寰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門望族仰止太原</p><p><br></p><p>第一進院內正廳門上懸掛太原堂匾額,兩側懸有篆字楹聯:祖德宗功澤爭寰海;高門望族仰止太原。録姚奠中題聯。</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元一九九三年 重脩晉溪書院記</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堂</p><p><br></p><p>晉溪書院為兩進院落。中殿面寬三間,進深兩間,懸山頂,明間前後碎門,是子喬祠的享殿,名「太原堂」。</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堂家訓文化館</p><p><br></p><p>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量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量要的約束作用。家訓或單獨刊印,或附於宗譜。家訓之外,其他名稱還有:家誡、家誨、家約、遺命、家規、家教。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德之光</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岳峙川流</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敦睦宗誼</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進院內正廳懸掛篆書鈠鏤梘厱匾額,兩側懸有楹聯:晉水之湄懸山之麓;懷祖有廟景賢有祠。系張頷題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鈒鏤根原</span><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水之湄懸山之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懷祖有廟景賢有祠</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晉祠王氏宗祠「太原堂晉祠家訓文化館」有這樣一塊匾額,上面寫著「鈒鏤根原」四個字。這個「原」字應該是源頭「源」,寫作原始的原,也是說王氏發祥原本在此。</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山西洪洞大槐樹被稱為所有炎黃子孫心中共同的尋根祭祖地,所有的旅行都是出發,到了洪洞就是回家。在景區有一處照壁,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根」字。照壁兩邊寫著「飲水思原」四個字,大家再看「飲水思原」中這個「原」字,不是應該有三點水嗎?它的含義是指原始的,不忘祖宗功德,讓我們追本溯源,而這個追溯的源頭就在這裡山西洪洞大槐樹。</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槐蔭裕後</p><p><br></p><p>在子喬祠的中殿懸掛著一塊「槐蔭裕後」的匾額,這四個字中「槐」字少頭上了一撇。</p><p><br></p> <p><br></p><p>晉溪書院,人稱「王家祠堂」。晉溪書院的主體建築是子喬祠。</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子喬祠</p><p><br></p><p>面寬五間,進深兩間,山頂,東向,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殿內塑王始祖子喬公坐像,南北兩山牆及後牆內壁繪子喬公生平壁畫。殿前南北配殿均為七間,陳列著王氏歷代名人畫像。院內廣植松樹,澹泊雅潔肅穆清幽。</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萬派同源</p><p><br></p><p>第三進院內正廳五間,堂門上高懸王遐舉題子喬祠匾額。門額:萬派同源,系王氏宗親總會、全體裔孫敬獻。</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慎終追遠 四海一家</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族再興</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澤蔭南枝</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溯源懷祖 光前裕後</h3><h3><br></h3><h3>1993年4月,在山西省、太原市與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的領導下,由太原市文物園林管理處與太原市晉祠博物館負責完成了恢復晉溪書院和新修子喬祠的全部建設工程;由太原畫院王步超院長與畫院全體畫家完成子喬祠內的大型壁畫——太子晉史畫的繪制工作;由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聯絡處副處長、董壽平美術館館長、傅山紀念館館長、晉溪書院負責人趙寶琴親自負責完成了在晉溪書院內懸掛的由當代書法家為世界各國王氏社團題寫、捐贈的大型楹聯、匾額20余塊的設計、雙勾以及刻制等全部工作,同時由趙寶琴親自為馬來西亞雪隆王氏公會自書自刻的「光前裕後」篆書大型匾額,懸掛於子喬祠大殿前。由晉祠博物館古建部負責楹聯匾額的裝飾與部分刻制等工作。</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德揚芬</p><p><br></p> <p><br></p><p>前廊抱柱藍底金字楹聯:子晉導仁風千秋訓迪壅川諫;河汾綿德澤百世繁昌鈠鏤家。</p><p><br></p><p>廊內黑底金字楹聯:衍派姬邦吹笙早登神仙府;朝宗晉水德澤遠潤湄南疆。系泰國王氏宗親總會理事長王捷枝題聯。</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祠堂門上高懸「子喬祠」匾額</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祠堂正中有王氏始祖太子晉塑像</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壁繪有《太子晉史畫》二十四幅</p><p><br></p> <p><br></p><p>子喬祠的建成,不僅使晉祠添了一景,也為王氏後人尋根問祖和研究者追本溯源提供了很大方便。</p><p><br></p> <p><br></p><p>東配殿報本思源堂楹聯:跨鶴升仙惟虛惟幻但思其祖考來格;穿雲浮海遡本遡元所願在華胄有歸。系張頷題聯。</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報本思源</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跨鶴升仙惟虛惟幻但思其祖考來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雲浮海遡本遡元所願在華胄有歸</p><p><br></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澤千秋</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矜王馬共天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惟喜英賢壯九州</p><p><br></p><p>西配殿祖澤千秋殿楹聯:不矜王馬共天下;惟喜英賢壯九州。由姚奠中撰聯,王景芬筆書。</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氏起源</p><p><br></p><p>「姓」「氏」的起源很早,傳說「三皇五帝」時期以前就有了姓,距今已有五千年。那時是母系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所以「姓」的本義是「生」,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族號。</p><p><br></p><p>從時間上來講,「氏」的稱呼要晚於「姓」,因為社會已步入父系氏族,《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就很能說明二者的關係。顧炎武比較精練地區別道:「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p><p><br></p><p>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p><p><br></p><p>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等。</p><p><br></p><p>2)以國名為氏。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魯、晉宋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p><p><br></p><p>3)以邑名氏。邑即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採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p><p><br></p><p>4)以鄉、亭之名為氏。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p><p><br></p><p>5)以居住地為姓。復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野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p><p><br></p><p>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如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p><p><br></p><p>7)以次第為氏。伯(孟)、仲、叔,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p><p><br></p><p>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等。</p><p><br></p><p>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等。</p><p><br></p><p>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如拓跋氏改為元氏、瓜爾佳氏改為關氏。</p><p><br></p><p>11)以謚號為氏。如戴、召。</p><p><br></p><p>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如明朝賜臣以朱姓。</p><p><br></p><p>中國的姓氏文化蘊含著民族文明進取精神。五千年來,姓氏文化經過歷史的積澱,與民族精神融為一體,這種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對於現實社會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王氏宗親懇親聯誼大會 會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會徽釋意</p><p><br></p><p>會旗旗面選用黃色為底,象徵王氏祖地的皇家園林——中國晉祠。會徽以龍首與王羲之的書法字體「王」字相結合,居於會旗正中,寓意王氏是龍的傳人。地球作為背景,象徵王氏遍布世界各地,會徵綠色圓形代表世界王氏各宗親血濃於水、和諧共處。詮釋世界王氏在發展過程中,以世界王氏宗親懇親聯誼大會為核心,聯誼王氏宗親,傳播王氏文化,共築中國夢。</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西書院南展廳</p><p><br></p><p>1993年6月重建,殿內以版面照片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展示第一屆至第十二屆世界王氏懇親聯誼大會盛況。萬派同宗,宗遠族大,根在太原,可謂「王家始祖肇軒轅,百世流風溯太原」。</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西書院北展廳</p><p><br></p><p>1993年6月重建,殿內用譜系的形式展示太原王氏及其主要分支的繁衍、遷徙和傳承。列表與圖片文字敘述相結合,濃縮太原王氏2500年間近百代的衍派歷史和發展脈絡。</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王氏</p><p><br></p><p>北魏孝文帝時,定「太原王氏」為全國四大姓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建立「氏始制」,將「太原王氏」定為全國五大姓之一,有「天下第一王」之稱。天下第一王,開族始太原,避亂徙琅琊,輔弼顯烏巷,就祿遷咸陽,修德居固始,開疆建閩國,傳業銘槐堂。漂泊去南洋,祖德亦流光。</p><p><br></p><p>太原王氏,自太原開族立姓之來,承前啓後,一脈相承。幾度播遷,遍及神州,衍派海外,名揚全球。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支英才輩出,百世綿延的名門望族。</p><p><br></p> <p><br></p><p>左右耳房供奉著太原王氏十八個分支的始祖牌位,左右配殿陳列著當代王氏後裔書畫家的藝術作品與海外王氏社團贈送的文獻資料和禮品,壁上掛有王氏歷代名人畫像。</p><p><br></p> <p><br></p><p>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祖先留給我們的不只是膚色和語言,還有歷史和文化。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對人類的進步和文明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今,我們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民族,正在以改革和開放的全新姿態大踏步地邁向新的紀元。中華民族之優秀文化必將在現代化建設的進軍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p><p><br></p><p>播遷海外之華人、華裔,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他們憑借祖先賦予的勤勞與智慧,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堅韌努力,與當地人民一起為世界經濟和文化發展做出貢獻,創造各自輝煌的業績。</p><p><br></p><p>太原王氏千百年來繁衍發展,不僅遍布全國各省、市和地區,形成中國一大姓氏,而且足跡遍及世界各大洲。令人欣慰與感動的是,王氏後裔雖歷經滄桑之變,飽受漂泊之苦,開創了發展立足之地,仍念念不忘其根其本,不論天涯還是海角,對自己祖先和故土的眷戀,世代相傳,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凝聚力。</p><p><br></p> <p><br></p><p>明建王瓊祠在晉溪園——晉溪書院西,前臨鴻雁南河,後倚懸甕山麓,右鄰難老泉,左有鴛鴦水亭。祠前有古銀杏樹兩株,雌雄同植,樹幹有十圍,樹高20米以上,柯枝繁茂,形同華蓋。金秋季節,滿身黃袍袈裟,累累銀杏有如金果,傳說此銀杏樹為王瓊手植,距今最少有 500年光景。王瓊祠自明嘉靖以來,歷經修茸。</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瓊祠</p><p><br></p><p>王瓊(1459~1532)字德華,號晉溪,山西太原縣人。明代進士,歷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朝。歷任部、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該祠建於明嘉靖末年,內供王瓊像。門上懸掛「山高水長」匾額。階下銀杏兩株,左雄右雌,祠前晉水架橋,曰:「仰止」。</p><p><br></p> <p><br></p><p>王瓊祠坐西朝東,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創建,面闊三間,檐額上懸有趙望進補書「山高水長」額匾,祠內神龕供奉王瓊塑像。</p><p><br></p><p>王瓊(1459年~1532年),字德華,號晉溪,謚號恭襄公,太原人。官至戶部尚書,後又任兵部尚書、吏部尚書,歷史上稱他和於謙、張居正為明代三重臣。</p><p><br></p> <p><br></p><p>現在祠內仍有王瓊塑像,兩邊往上掛著王瓊十四世孫王惠等立的一副木刻楹聯,上聯是:「舉朝洶洶,誰知討擒宸濠,此事已付王新建」(王守仁曾受封為新建伯)。下聯是:「公論嘖嘖,試看總督甘陝,厥功何如楊應寧」(楊一清字應寧)。全聯概括了王瓊一生的主要功績。</p><p><br></p> <p><br></p><p>一代名臣王瓊(公元1459~1532)字德華,號晉溪,別署雙溪老人,(今太原市晉源鎮)人。明代大學士李東陽撰書的《太原柳林世墓碑銘》中說:「王之族系出周靈王太子晉,漢、晉、隋、唐歷有顯者」。又說,「元有子實處士居邑西蠶石(今太原市姚村鄉蠶石村),次子良仕元知潞州」。碑銘中提到的王良,就是王瓊的高祖。碑銘中又說:「元未大動亂中,良子伯聚「亦襁負子女避亂於外」。明初始定居汾東柳林(今太原市劉家堡)」。這就是說王瓊確系太原王氏後果,最遲在宋、元以後仍世居太原。王瓊的祖父叫王安,伯父名永壽,明天順年間官至南京工部尚書。父名永亨,成化年間任隆慶知州,始建新第於縣城東街。王瓊於明成化二十年( 1484 年,時年二十六歲)登進士。他歷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個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一品大員。特別在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間的五年中,因執掌兵部,有特殊功勳,連進「三孤」(少保、少傳、少師)、「三輔」(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五年之中,受如此「加官恩典」,在明代歷史上也是少見的。王瓊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稱贊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運河)三年,「敏練著稱」。二是,平定宸濠叛亂,「任人唯賢」。三是,總制西北邊防,「功在邊陲」。因此,歷史上稱他和於謙、張居正為明代三重臣。</p><p><br></p> <p><br></p><p>近年來,海外「太原王氏宗族」,回歸問組,常來瞻仰祭祀。</p><p><br></p> <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uvsvf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晉祠公園(三)</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t5eyv8u" target="_blank">晉祠公園(四)</a></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資料來源: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公園 互聯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