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心无外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p><p><br></p><p> 一次无心插柳的户外之行,竟偶遇百里画卷,九云寨!!!</p><p><br></p> <p> “伟哥”和“飞古”俩位朋友,去年在仙游的西北部山区凤山,承包了一片山地。</p><p><br></p><p> 想尝试进入“农业观光”这个看上去蛮有朝气的行业,准备打造一处离城市不远,离心灵很近,既能摘果赏花,休闲放松,又能充分享受田园乐趣的一个场所。</p><p><br></p><p><br></p> <p> 从卫星地图上看, 这是一片细长的山地,入口处距离环山区旅游公路500米左右,面积有大几十亩,从地势看北高南低,坡度平缓,不像梯田那么有层次感,这样的地形,还是比较适合以后的亲子采摘。</p><p><br></p><p> 一叶神似台湾地形图的绿舟,恰到好处的停泊在园区咽喉位置,较周边要高出十几二十米,未来这里是搭建观景台的绝佳地点。</p> <p> 规划中的玫瑰园,已现雏形,用来作嫁接载体的树桩,年前就已种下,下个环节的工作正有序展开,愿景可期,加油吧兄弟!</p> <p> 沿着田埂,边走边看,这注定是一个大工程,“农业观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p> <p> 这几年经济并不景气,挣钱变得越来越难,揽这么大一个摊子,压力也是山大。</p> <p>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二位同志脑袋瓜好使,点子多,想必已是胸有成竹,算我多虑了……</p> <p> 我生长在偏远山区,是彻头彻尾的“山顶人”,可是除了小时候割过稻子,连牛都没放过,更别说掌握其他的什么农业技艺了,帮不上忙,呆在园地里,除了碍手碍脚还是碍手碍脚。</p> <p> 他们会的,刚好我们几个都不会,帮不上忙,那就一起去附近的山里瞎转吧。</p><p><br></p><p> 好友说绕过前面的马尾松林,沿着山路一直下到底,谷底有座水电站,谷中的溪流,经过塘西峡谷后,注入双溪口水库,风景虽一般,凑合走一走倒也可以。</p> 脚下的松针,偶尔发出“吱吱”的响声,明媚的阳光穿过稠密的枝叶,在寂静的山间小道上,留下圆圆的光斑…… 经济的发展,乡下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民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紧紧守着一亩三分地,好多梯田因为没人打理而荒废。 拉近镜头,能清楚的看到,前方不远处正大兴土木的壘峰岩(石人头)风景区。 水源附近,有一处野猪养殖场,污染了梯田下的水库,水体呈浑浊的深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让人可惜。 <p> 水库坝体下的岩石上,有好几个深度达1.5米以上的窟窿,看上不像是滴水穿石的冰臼,应该是前辈的劳动结晶。</p> <p> 青山拥翠,山路蜿蜒曲折,我们走向幽幽的谷底。</p><p><br></p><p> 托水电站的福,山路平常有维护,走起来并不费多少体力。</p> <p> 在临近谷底的路边,有座废弃的二层砖混房子,曾经可能是林场办公区,或者是水电站员工宿舍,就不得而知了,木构的屋顶已整体坍塌,在枯黄的芦苇丛下再无炊烟。</p> <p> 我们这地儿,山涧溪流,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中秋节之后一直到来年的二月份,这段时节,雨水偏少,溪河的水位下降很多,几近干涸。</p> <p> 失去了夏季的滔滔不绝,浩浩荡荡,枯水期的涓涓细流声,你得竖起耳朵方能捕捉的到。</p> <p> 听将哥说,过了前面的山坳,还有一座水库。</p><p><br></p><p> 枯水季,水位线以下,本该深藏的泥土和岩石全都裸露了出来,难得有机会见到水库袒胸露背的另一面景致。</p> <p> 踩在松软湿润的溪床上,身后是一串串前行的印记,脚边是正从土里钻出来的嫰绿花草,头顶是飘着千姿百态云朵的蓝天……</p> <p> 喇叭形状的水库,越往里走越开阔,先民们开荒造地时垒起的台阶状的山田轮廓犹在,只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野猪蹄印。</p> <p> 淹没在水中的枯木,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姿态,如同一件件有生命力的随形艺术品,悲凉中似乎有着淡淡的禅意……</p> <p> “水光潋滟晴方好”!</p><p> 水库选址在低洼处,左右险峰耸峙,水路肯定是过不去的,时钟显示中午两点半,高绕又得花去很多时间…… </p><p><br></p> <p> 初春,草木萌动,万物滋长,平坦的溪床早已披上绿装!</p><p><br></p><p> 满地的动物粪便和脚印,可见这里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饮水地和嬉闹王国。</p> <p> 虽说有野兽出没,但白天还是很安全的,大家的意见,不走太远,就在水库周边自由活动……</p><p><br></p><p> 同行的几位兄弟,纷纷解下背包,取出小锄头,忙着寻找空谷幽兰,山珍异草。</p> <p> 举目四望,将哥和我,几乎同时发现两山对峙的那一道裂缝,爱探险又钟情于极目远眺的我俩,一拍即合……</p> <p> 郁郁葱葱的树木,把山体包的严严实实,荒山野岭,完全没有路,东拐西绕,如置身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方向感渐渐的开始拿捏不准,老道的将哥,每隔一段距离做上标识……</p><p><br></p> <p> “卷柏”,有一个充满神秘如武侠小说般的别称——“九死还魂草”。</p><p><br></p><p> 别看其貌不扬,实乃一味神奇的中草药,有活血通经的作用……</p> <p> 青翠的“马齿苋”,顽强的扎根在岩缝中,降血压,治牙痛,功效多且分布广,在田间在路边,均能见到,也是一味不可缺少的中草药……</p> <p> 山高林密,人迹罕至,良好的生态,更有利于植物的繁衍。</p><p><br></p><p> 面前贴附在岩壁上的“石仙桃”,不仅是一味清热养阴,化痰止咳的奇效中药,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也是制作山水盆景好素材。</p><p><br></p><p> “石仙桃”,俗称“石橄榄”,功效不必多说,煲骨头汤那鲜美的味道更是一绝!</p> <p> 又是一只“拦路虎”挡住去路,可惜没有水流,欣赏不到那“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飞瀑泻银景象!没办法,又得开始高绕……</p> <p> 山虐人,人恋山,继续飞檐走壁,对付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毫无路线参考的挺拔险峻高山,前阵子宅家储备起来的体能是最有力的保障。</p> <p> 在近山顶的一处凹地,发现一座“古窑洞”,被好奇心给害惨了,刨了半天“青花瓷”的毛都没发现,其实就是上世纪60年代,烧瓦片的“瓦窑”遗址。</p><p><br></p><p> 能看到“瓦窑”,说明我们离“路”不远啦,勇气复活,越战越勇,果真在附近发现新鲜的动物粪便,顺“便”过去,一条“兽道”赫然出现在眼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p> <p> 山高林茂,枝叶团团簇拥,面朝岩木,全神贯注于身前,无睱回头观望,接连爬乱石堆,攀陡峭山崖,费尽周折终于面前出现一片能容十来个人的平地。</p><p><br></p><p> 紧张的身体状态得到放松,持续的高体能消耗,令我汗如雨下,腿部肌肉不由自主地颤动……</p> <p> 转过身,驻足山巅,那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使我心潮澎湃!</p><p><br></p><p> 极目远眺,群山盘亘交错,连绵不绝,由浓到淡,模糊于苍茫的天际;俯瞰脚下,峡谷危峰耸立,雄伟挺拔,一勺碧水,镶嵌在深邃的幽谷之中!</p> <p> “凤山九云寨,神仙游过的地方!” </p><p><br></p><p> 从边拍照,边惊叹的“将哥”口中,我才知道眼帘中那座突兀的险峰,就是耳熟的九云寨!</p> <p> 顿时浑然大悟:正月初六去圆宅老同学“阿苏”家,途中被远处的一座极其险峻高耸的山峰所吸引,特地停下拍照。</p><p><br></p><p> 进村后,迫不及待的给苏伯鉴定得知,此山山形似狮,故称“狮头”,妙巧的是有座“阿姑庵”不偏不倚的落在“狮嘴”穴上,真是座有故事的山峰!</p><p><br></p><p> 当时心头,就起一百个好奇心!今日知道,原来“狮头山”即是九云寨,没想到缘份来的这么快……</p><p><br></p> <p> “驻足山颠,可望星月游移,奇峰变幻,可瞰云海苍茫”,不禁想起,以前背过的好词好句……</p><p><br></p><p> 此刻仿佛时间慢了下来,就像画面左边,草山风电场的风车那样悠闲的转动……</p> <p> 用文字表达总是觉得意犹未尽,好吧,那就剪辑一段视频,将九云寨的美景,分享给大家,让眼睛带我们去旅行……</p><p><br></p><p> 偶遇百里画卷,九云寨!!!</p><p><br></p><p> 注:</p><p> 九云寨位于社硎塘西岐坪自然村境内,三面均为万丈悬崖,登顶只有一条道,易守难攻,据说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民国时期为土匪所占据,尚有石垒寨门城墙,石井,石碾等遗迹遗物…… </p><p><br></p><p> 本次户外行,从凤山一侧进入,误打误撞,纯属偶遇,虽只是站对岸远观,并未亲临,但险峻陡峭的山势,壮观的景色,已是让人为之惊叹!</p><p><br></p><p> 待风和日丽时,定当身临其境,一览众山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