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故事的开始,我们一起回到2020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那天。</p> <p> 一早,班级群里闪现了家长的祝福。作为班主任的我,心怀感激却并不觉得轻松,满脑子都是“1-2年级的同学为家中的女性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她们深深的敬意和谢意。”</p><p> 我们班的孩子会做什么呢?怎么才能把活动变成他们的日常行动?我陷入了思考。</p> <p> 临近下午一点,终于编辑好了一段话,发在班级群中。</p> <p> 小孩子都喜欢奖励不喜欢任务,一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直接给班上53个孩子分配任务,不敢想多少人会敲起退堂鼓。于是我利用抽奖助手,准备了七个特别的“成长奖励”,都是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借着这次妇女节活动的契机,锻炼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机会终于来了!</p> <p> 等待着,晚上20:30系统准时“开奖”。</p> <p> 公布“抽奖”结果中。</p> <p> 组建“成长小屋”,欢迎七位宝贝进入。</p> <p> 天真的孩子们进入了劳动的“小房间”,以为等待着他们的仅仅是一个星期的自理活动。<b>谁想到罗老师又把他们变成了3月13日班会的主角,在全班同学的视频班会中闪亮登场啦</b>!</p> <p> PPT里播放着孩子们一周自理活动的瞬间。</p> <p> 看见屏幕里熟悉的面孔,话筒中纷纷攘攘地传来了孩子们的呼声,“杨翼旭听课呢!”“这是熊秋语在擦桌子!”“我看见了常子艺在洗碗!”“金天一在扫地呢!”“武梦琪自己一个人在写作业。”“曹悦在收拾厨房。”“尚雅昕都会叠被子啦!”</p><p> 是的,宝贝们,你们都没看错。只是PPT里没装下的还有很多。</p><p><br></p> <p> 成长打卡第一天。</p> <p> 成长打卡第二天。</p> <p> 成长打卡第三天。</p> <p> 成长打卡第四天。</p> <p> 成长打卡第五天。</p> <p><b> 他们的成长打卡未完待续,其他的46个孩子呢?</b></p> <p> “能做到吗?”“能!”</p> <p> “愿意去做吗?”“愿意!”</p> <p> “知道做些什么吗?”“知道!”</p> <p><b> 一双双举起来的小手,是一(5)班小朋友们学会自理的承诺。</b></p><p><br></p><p> 班会还没结束,刘欣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话筒,告诉我:“老师,我这个星期虽然没中奖,可是我也在帮妈妈洗碗!”“那你能坚持下去吗?”“当然没问题!”刘欣大声地回答着。</p><p><br></p><p><b> 班会结束了,我还在发呆。接下来我会收到谁的不间断成长打卡呢?</b></p><p><b> </b>十堰市东风22小学</p><p> 罗旭阳 </p><p> 2020年3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