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动动小手 剪出轴对称图形 联播总结

ᒎ💋

<p><b>  3月13日下午3:30,二年级数学组王保红老师就《轴对称图形》给二年级全体师生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实践活动课。</b></p> <p><b>  上课之前,王老师通知全体学生准备好教具:一支铅笔、一把剪刀和几张彩纸,然后直播课在大家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b></p> <p><b>  王老师设计本节课的理念是: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然后通过亲自动手剪一剪和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剪纸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b></p><p><b> 首先,王老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们都踊跃回答: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b></p><p><b> 接着,王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精美的剪纸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看到这么漂亮的剪纸,学生们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王老师引导学生开始动动小手,剪出一个轴对称的小人:先把纸对折,从折痕处画出小人的一半,剪出展开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人。</b></p> <p><br></p><p><b> 一个小人剪好了,要想剪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怎么做呢?把纸对折再对折,也就是对折两次,沿着折痕处画出小人的一半,展开后就得到两个手拉手的小人。</b></p> <p><b>  最后王老师总结:画图时,要从折痕处画出图形的一半,不要把折痕剪开,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就能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个数由对折的次数决定。</b></p> <p><b>  一节生动有趣的实践课结束了,自古实践出真知,相信学生们通过这节课,都真正明白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b></p>

图形

轴对称

王老师

对折

折痕

剪出

学生

小人

剪纸

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