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公園(一)

马湘衡

<p><br></p><p>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後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p><p><br></p><p>晉祠其中周柏唐槐、宋代彩塑、難老泉被譽為「晉祠三絕」。</p><p><br></p><p>1961年3月,晉祠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p><p><br></p> <p><br></p><p>西周(前11世紀~前771年)周成王姬誦封胞弟姬虞於唐,稱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後來叔虞宗族的一支遷至晉陽,在懸甕山麓晉水發源處建祠宇,稱唐叔虞祠。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晉。</p><p><br></p><p>東漢漢安三年(144年),太原地震,波及晉祠。</p><p><br></p><p>南北朝天保年間(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讀書台、望川亭、流杯亭、湧雪亭、仁智軒、均福堂、難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於這個時期。自高洋以下皆續有修繕。</p><p><br></p><p>隋開皇六年(581年~586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引晉水灌溉稻田,周回41里。</p><p><br></p><p>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p><p><br></p><p>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3年),宋太宗趙光義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p><p><br></p><p>天聖年間(1023年~1032年),宋仁宗趙禎於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p><p><br></p><p>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1086年~1098年),鑄造鐵人、築蓮花台以壯威儀。元祐二年(1087年),太原府社頭呂吉等人獻聖母殿檐柱木雕盤龍六條和聖母座物。元祐四年(1089年),鑄金人台東南隅鐵人一尊(現存鐵人系民國十五年(1926年)補鑄)。紹聖四年(1097年),鑄金人台西南隅鐵人一尊。紹聖五年(1098年),鑄金人台西北隅鐵人一尊。東北隅鐵人早毀,於民國二年(1913年)補鑄。</p><p><br></p><p>宋徽宗崇寧中(1102年~1106年),重修聖母殿,賜號「慈廟」。政和元年(1111年),重修苗裔堂。政和八年(1118年),鑄魚沼飛梁鐵獅子一對。</p><p><br></p><p>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飛梁大東,增建獻殿,專為聖母子貢獻祭品。面寬3間,深2間。</p><p><br></p><p>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唐叔虞祠內建築,勘定晉祠四周地界。弋殷撰《重修汾東王廟記》。</p><p><br></p><p>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僧洪治禪師重修奉聖寺。</p><p><br></p><p>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重修苗裔堂。</p><p><br></p><p>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王思誠任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整修晉祠。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晉祠,乃重修聖母殿。至正三年(1343年),石刻《孔子步趨圖》,置於清華堂。</p><p><br></p><p>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雨花寺,正殿三間,左右配殿各三間。洪武二年(1369年),加封聖母為「廣惠顯靈昭濟聖母」。洪武三年(1370年),創建仙翁閣,又稱紅閣。</p><p><br></p><p>明永樂十年(1412年),僧圓覺禪師來奉聖寺,增建觀音堂,鑄聖母殿左鐘。十四年(1416年),建上生寺,正殿三楹,東西配殿各三閣。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補鑄蓮花台西北隅鐵人頭。</p><p><br></p><p>明天順元年(1457年),聖母殿右側鑄造大鐘一口。天順五年(1461年),山西巡撫茂彪修葺晉祠,刻《重修晉祠碑記》。</p><p><br></p><p>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聖母殿立《御制祭文》碑。</p><p><br></p><p>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苗裔堂。正德八年(1513年)補鑄西北隅鐵人脛部。正德十五年(1520年),鑄昊天神祠鐘。</p><p><br></p><p>明嘉靖中,建白鶴亭。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朝立在晉祠廟內東南角創晉溪書院。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讀書台,修望川亭、唐叔虞祠、善利亭、難老亭。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一年(1561年~1562年),寧化王府修聖母殿、魚沼飛梁。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創建水母樓。</p><p><br></p><p>明隆慶元年(1567年),高汝行撰《重修晉祠廟記》,重修東嶽祠。</p><p><br></p><p>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在獻殿前增建對越坊和鐘鼓樓。接著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水鏡台供演戲之用。</p><p><br></p><p>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望川亭。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原知縣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並撰文記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呂祖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再修唐叔虞祠。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整修奉聖寺,創建待鳳軒。</p><p><br></p><p>雍正八年(1730年),高氏重修台駘廟。</p><p><br></p><p>乾隆元年(1736年),建鈞天樂台。乾隆二年(1737年),改建三聖祠、同樂亭。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舍利生生塔。乾隆十六年(1751年),翰林楊二酉致仕回晉祠,致力於晉祠修繕。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公輸子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山西巡撫朱珪、太原令周寬重建唐叔虞祠。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擴建文昌宮、晉水七賢祠、鎖虹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修魚沼飛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白鶴亭。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朝陽洞及讀書台。乾隆六十年(1795年),擴建昊天神祠、重修讀書台。</p><p><br></p><p>嘉慶六年(1801年),修玉皇閣、三清洞,關帝廟落成。嘉慶十四年(1809年),全面修葺晉祠,包括蓮池、水榭、飛梁、台駘廟、公輸子祠、三聖祠等。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修雨花寺。</p><p><br></p><p>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東嶽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修葺晉祠部分建築。</p><p><br></p><p>咸豐五年(1855年),重建清華堂。</p><p><br></p><p>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奉聖寺。</p><p><br></p><p>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題「三晉遺封」匾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劉大鵬完成《晉祠志》稿。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晉祠待鳳軒。</p><p><br></p> <p><br></p><p>中華民國六年(1917年),建洗耳洞和真趣亭。</p><p><br></p><p>民國十五年(1926年),補鑄晉祠金人台東南隅鐵人頭。</p><p><br></p><p>民國十六年(1927年),榮鴻肪築陶然村別墅(榮家花園)。</p><p><br></p><p>民國十九年(1930年),建石舫「不系舟」。</p><p><br></p> <p><br></p><p>1954年,修智伯渠,重建鎖虹橋。</p><p><br></p><p>1960年,重建望川亭,重修苗裔堂,擴建文昌宮。</p><p><br></p><p>1964年,新建晉祠大門和望川亭,整修陸堡河及三台閣。同年拆除同樂亭,改建山西曆代書畫室。</p><p><br></p><p>1965年,擴建難老泉水堰,興建晉祠公園南湖大廳、船碼頭。</p><p><br></p><p>1975年,全面整修文昌宮。</p><p><br></p><p>1977年,山西省幹部療養院歸還奉聖寺遺址房屋120間。</p><p><br></p><p>1978年,全面整修晉祠,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遷出文物區內住戶22家,王瓊祠南山建成六角亭一座,整修智伯渠,重砌善利泉水渠,修繕關帝廟、唐叔祠、三台閣、晉溪書院。</p><p><br></p><p>1980年,在奉聖寺原址重建新遷建築。</p><p><br></p><p>1980~1981年,在晉祠王郭村附近發掘的北齊東安王婁睿墓葬,墓中保存近200平方米的壁畫,為中國保存最早、藝術價值很高的歷史珍品。</p><p><br></p><p>1981年,擴建唐碑亭。同年維修雨花寺、老君洞、瑞雲閣、陶然村別墅等主要建築。改造晉祠公園飲馬泉景區,建造御井亭、藕香榭、長廊及牌坊等工程,至1989年全部竣工。</p><p><br></p><p>1991年,董壽平美術紀念館在晉祠博物館落成開館。刻制晉祠內外八景碑竭,並建碑廊。恢復晉溪書院。建太原王氏始祖王子喬祠。</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樂天亭</p><p><br></p><p>路口兩邊「樂天亭」、「太白亭」兩座攥尖亭,連接著長廊。</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白亭</p><p><br></p>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稻花榭、藕香榭</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市文物單位</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芳林寺牌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市人民政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h3><h3><br></h3> <p><br></p><p>晉祠,是為紀念晉王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後而建的。</p><p><br></p><p>有書曰: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立功題寫「晉祠勝境」</p><p><br></p><p>坐落在山西太原懸甕山下、晉水源頭的晉祠,是一座歷史悠久、文物豐富的古建園林。這裡山環水繞,古木參天,殿閣亭台,林立其間,多少年來一直有「不游晉祠,枉到太原」之說。&nbsp;</p><p><br></p><p><br></p> <p><br></p><p>晉祠始建於北魏以前,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胞弟叔虞為唐諸侯,叔虞施政有方,國富民強,後因境內有晉水而改國號為「晉」。叔虞死後,人們為紀念他,在晉水源頭建起了晉祠,亦稱唐叔虞祠。關於叔虞封唐,在歷史上還有個「剪桐封弟」的故事。據《史記·晉世家》說,周成王一天與弟弟叔虞一起做遊戲,順手把一隻桐葉剪成玉圭的樣子遞給叔虞,說:「把這玉圭給你,封你做唐國的諸侯。」旁邊的史官聽到此話,馬上就問:「什麼日子封呢?」成王回答:「我是說著玩的。」史官說:「天子無戲言。」成王只好把叔虞封到唐地(今山西太原一帶)做諸侯,叔虞便成了後來晉國的開國之君。這個故事引起後人很大的興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著名論辯文《桐葉封弟辯》就是由此故事出發,批評封建時代君主至高無上、言出法隨的不合理現象,指出即使是君王之語,如有不當之處,也應加以改正。</p><p><br></p><p>「桐葉封弟」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承諾,一旦承諾,就要踐行。</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㳅盃亭、醉翁軒</p><p><br></p> <p><br></p><p>穿過「晉祠勝境」牌坊,跨過晉祠大門,要到主要景區先要經過一片園林仿古建築。</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制御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p><p><br></p><p>晋祠匾额“太宗御笔”,中间红章“贞观之宝”御制御书“晋祠”贞观廿年正月廿六&nbsp;。楹联:</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臨汾川而降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構仁智以棲神</p><p><br></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大門</h3><h3><br></h3><h3>東大門,單檐歇山頂建築,始建於1984年。</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宜景樂地</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懸甕山前生雅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勝似小瀛洲</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頷題「宗唐發軔」</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赫赫宗周明明哲輔誕靈降德承文繼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地可極神威靡墜萬代千齡芳猷永嗣。</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天同慶</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字橋</h3><h3><br></h3><h3>建於公元2007年,橋面東西長19.9米,寬29米,高出地面0.9米,橋中立12根柱承托十字形橋面,有「四通八達」之意。</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園</p><p><br></p><p>又名園門,建於公元2007年,單檐歇山頂,東、南、北向有抱廈,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南連半弧廊、北接曲廊。內部包括:飛龍閣、長守廳、流珠樓、望月樓、御井亭等建築。</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園</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壤瞻唐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聖祠閱晉餘</p><p><br></p><p>穿過飛龍閣,就進入了唐園。唐園是晉祠公園中心景區外的一處園林,是進入中心景區的必經之處。太原是中國歷史上唐朝的龍興之地。隋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最後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唐帝國。唐園就是一個為此而建的紀念園。</p><p><br></p><p>唐園是2007年重建的,單檐歇山頂,東、南、北向三面抱廈。橫匾「唐園」二字,為明末清初山西著名學者、書法家傅山所書。</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殿前無燈憑月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門不鎖待雲封</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裝飾華美、色澤鮮艷的廊道</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壁</p><p><br></p><p>重建於公元2007年,高5米,寬84米,須彌座上東向有福、祿、壽圖,西向為「群仙會」圖。</p><p><br></p> <p><br></p><p>進入唐園之後,首先看見的是這個照壁。這個照壁重建於2007年,高5米,寬8.4米,須彌座上,東向中心磚雕是福、祿、壽三神,西向為群仙圖。</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克毅題「唐風晉韻」</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摩挲金石珎唐貼</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點水脈說晉宮</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飛龍閣</p><p><br></p><p>重建於公元2007年,四角攢天頂、二層三檐,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周迴廊,整體建築坐落在假山石洞上,有登高遠眺之意、遊人又可穿行而過。</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飛龍閣</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千古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社稷一戎衣</p><p><br></p><p>晉祠外圍的公園是免費的。進入東門之後,首先看見的是一個三層閣樓。修建這個閣樓,據說是當年李世民登基後率群臣回晉祠還願,命閻立本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掛在皇宮凌煙閣內,但是不知道和這裡的凌煙閣有沒有關聯。</p><p><br></p> <p><br></p><p>飛龍閣二層三檐,檐下懸掛三匾,第一層為「飛龍閣」,楹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千古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社稷一戎衣。</p><p><br></p><p>飛龍閣第二層為「凌雲閣」,楹聯: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鳥鳴樓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風繞閣前。</p><p><br></p><p>飛雲閣頂部檐下也有一匾為「觀汾」。</p><p><br></p> <p><br></p><p>穿過飛雲閣下山洞,這一面匾為:凌煙閣、凌雲閣、觀汾;一層的楹聯為:</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開唐天盛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浦聖恩隆。</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眺岳 凌雲閣 凌煙閣</p><p><br></p><p>另一面從下而上分別題有凌煙閣、 凌雲閣、眺岳。頂層的兩面合在一起就是「觀汾河、眺北嶽」。</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幽</p><p><br></p><p>唐園裡面曲徑通幽,長廊,樓亭,建造的古色古香。</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月樓</h3><h3><br></h3><h3>建於2007年,坐南向北,青瓦卷棚頂二層、面闊三間,南側設一望月平台。</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月樓</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庭院花香鳥語</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樓台月滿雲開</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靜怡閣</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香鳥語群群生樂</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雨齊風清造物心</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遊客中心</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雲樓</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簾短能留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樓高不礙雲</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仁智閣</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門環山水覲仁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摟風雲會虎龍</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守廳</h3><h3><br></h3><h3>建於2007年,單檐歇山頂,東向有抱廈、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四獅鼓鏡柱礎,四周圍欄。</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宋遺風</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陽自古稱嘉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殿歌台奏管弦</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趙寶琴題「龍興晉陽」</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祖虎賁曾業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陽佳麗境天開</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皇盛世山河毓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虎踞龍盤勝地鐘靈</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龍興晉陽</p><p><br></p><p>為紀念太原建成2500週年而塑的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銅群雕,2003年8月落成。雕塑高 6.99米,宽9.5米,重2500公斤,是目前太原市最大的青铜雕塑。中間騎馬者為唐太宗李世民,左側為國舅長孫無忌、右側為李績,前面為尉遲恭,最北側兩位前是魏徵,後為馬周。這組雕塑講述著李世民的戎馬一生,也展示了唐王朝與晉祠的歷史淵源。</p><p><br></p> <p><br></p><p>龍興晉陽雕塑群:2003年,在晉祠,為紀念太原建城2500年而建立了一組李世民極其群臣的青銅群雕;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對晉祠進行擴建;群雕人物:中間騎馬的是李世民,左側是國舅長孫無忌,右側為徐世績,前面為尉遲恭,最右邊兩位,前是魏徵,後為馬周。</p><p><br></p> <p><br></p><p>尉遲敬德一身盔甲,左手持鞭,是群雕中唯一一個武將。</p><p><br></p><p>尉遲敬德其實本名是尉遲融,歸順唐朝後,賜名尉遲恭。山西朔州人。跟隨李世民南徵北戰,屢立戰功。在玄武門之變中,積極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力主先下手,射殺齊王李元吉,身披鎧甲闖入皇宮,向唐高祖李淵面陳事實。李世民將開國功臣圖像於凌煙閣時,尉遲恭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七名。</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伏龍園</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蹟雖陳猶在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風相遇不知年</p><p><br></p><p>伏龍山:重建於1933年,此處假山為公園中少數舊風物。有石龍、石虎、石沙彌、「水簾」石匾及小山洞。曾有由水溝引來的泉水形成的小瀑布。山頂有一座圓亭,山亭對聯為:</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倚天山成伏龍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湧出泉似碧玉清。</p><p><br></p><p>山腰盤俯一條白石雕巨龍,山前有魚池,池畔有兩尊羅漢雕塑,分別是降龍和伏虎。</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苑園</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窓翠繞凌雲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蘭畹香清得露多</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陰在地清於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蘭氣當春靜若人</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教建築:八卦</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君廟</h3><h3><br></h3> <h3><br></h3><h3>天子古來無戲言,且聽周柏唐槐,得閒便說封桐事;</h3><h3>晉源依舊流清韻,相伴稻花魚沼,生趣不驚享祀人。</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時花正盛</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龢廬</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枕流亭</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亭頭看月色如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枕畔聽溪流水聲</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田別墅</p><p><br></p><p>建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是當時晉綏軍炮兵司令周玳的私家花園,又稱周家花園,佔地二百餘畝。院內有假山、涼亭、石洞、魚池等景觀,依照明代銅質假山擺設修建,佈局體現「藏龍臥虎之地、神靈居留之山」之意。主體建築為南大廳——德隱齋,雕梁畫棟,園內種植多種名貴花草。</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臨牖聞鶯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枕流賞燕鳴</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隱齋</p><p><br></p><p>在田別墅的主體建築,建於民國18年(1929年),磚木結構,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柱圍廊,大廳前沿為高闊平台,擺花設茶座之用。</p><p><br></p><p>大廳正東,立一牌坊,是園主1935年從代縣老家拆遷而來,稱金雞獨立牌坊。</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伯渠</p><p><br></p><p>又名海清北河,是晉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晉祠館區中部,自西南向東北蜿蜒穿流而過。關於智伯渠,還有一段歷史典故:</p><p><br></p><p>春秋末年,晉國的勢力日漸衰落,逐漸形成了智伯、韓、趙、魏、範、中行「六卿專政」的局面。其中晉國世卿智伯瑤的勢力最為強大,他依仗自已的特殊地位,在吞併了範氏和中行氏後,無理地要韓、魏、趙三家向他各獻幕邑百里,其中趙襄子斷然拒絕,智伯大怒。公元前453年,智伯強迫韓、魏兩家與自己一起攻打趙國,因趙國軍民同仇敵愾,加上趙國的城池堅不可摧,使智伯連續攻打三個月都沒攻下晉陽城(遺址在今晉祠東北6公里的古城營村一帶)。智伯遂遏汾水、晉水灌晉陽。眼看大水就要漫過城池,在這危急關頭,趙氏謀臣張孟談急中生智,他知道韓、魏攻趙出於無奈,便親自化妝出城,秘密說服韓康子、魏桓子兩家倒戈。三家歃血為盟,裡應外合,以半夜決堤退水為號,倒灌智伯軍營,消滅了智伯,三分其地,隨後三家又瓜分了晉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晉」。山西又稱「三晉」,由此而來。明人李維貞詩中「水可亡人國,那知國自傾」說的就是這段歷史。</p><p><br></p><p>這場戰役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也是中國歷史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重要標誌。</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隱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無大小何須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乃真知當敬持</p><p><br></p><p>又名南大廳,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在田別墅(晉綏軍的炮兵司令周玳的私人別墅)的主要建築物之一。</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p><p style="text-align: right;">——梁衡</p><p><br></p><p>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懸甕。山上原有巨石,如甕倒懸。山腳有泉水湧出,就是有名的晉水。在這山下水旁,參天古木中林立著百餘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綠水碧波繞迴廊而鳴奏,紅牆黃瓦隨樹影而閃爍,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這就是古晉名勝晉祠。</p><p>西周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一日與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隨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葉,剪成玉圭形,說:「把這個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天子無戲言,於是其弟長大後便來到當時的唐國,即現在的山西作了諸侯。《史記》稱此為「剪桐封弟」。姬虞後來興修水利,唐國人民安居樂業。後其子繼位,因境內有晉水,便改唐國為晉國。人們緬懷姬虞的功績,便在這懸甕山下修一所祠堂來祀奉他,後人稱為晉祠。</p><p><br></p><p>晉祠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p><p><br></p><p>這裡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這處秀麗的古蹟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鬱鬱,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拾級登山,探古洞,訪亭閣,都情悅神爽。古祠設在這綿綿的蒼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嬌羞迷人。</p><p>這裡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樹幹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於石階旁,宛如老者說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虯,老乾上卻發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發童顏的仙人風度。其餘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游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餘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p><p><br></p><p>這裡的水,多、清、靜、柔。在園內信步,那裡一泓深潭,這裡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麼多的水,又不知是從哪裡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齊鳴,卻找不到一處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於亭後。更可愛的是水清得讓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著那些金魚、青苔、玉欄倒影,織成了一條條的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當年李白至此,曾贊嘆道:「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你沿著水去賞那亭台樓閣,時常會發出這樣的自問:怕這幾百間建築都是在水上漂著的吧!</p><p><br></p><p>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裡保存著我國古建築的「三絕」。</p><p><br></p><p>一是聖母殿。這是全祠的主殿,是為虞侯的母親邑姜所修的。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元年(一一○二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圍廊,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在能找到的最早實例。殿內寬七間、深六間,極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牆外迴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扣,遠看飛閣流丹,氣勢雄偉。殿堂內宋代泥塑的聖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國現存宋塑中的珍品。她們或梳妝、灑掃,或奏樂、歌舞,形態各異。人物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心之巧,絕非一般。</p><p><br></p><p>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殿柱。雕於宋元皊二年(一○八七年)。八條龍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仍鱗片層層,須髯根根,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之好與工藝之精。</p><p><br></p><p>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卻在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面東西寬闊,南北翼如。橋邊欄桿、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橋上,隨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魚躍清波,荷紅映日,真樂而忘歸。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現存的古建築中是僅有的一例。以聖母殿為主的建築群還包括獻殿、牌坊、鐘鼓樓、金人台、水鏡台等,都造型古樸優美,用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築之外,還有朝陽洞、三台閣、關帝廟、文昌宮、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砌屋,或架於碧波之上,或藏於濃蔭之中,揉造化與人工一體。就是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這假山上本有一掛細泉垂下,而山下卻立了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眯眯的眼神,雙手齊肩,托著一個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濺到腳下的潭里,卻總不能滿碗。和尚就這樣,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著。還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來一隻石雕大虎,兩只前爪抓著水邊的石塊,引頸探腰,嘴唇剛好埋入水面,那氣勢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順著山腳,傍著水濱去尋吧。真讓你訪不勝訪,雖幾游而不能盡興。歷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這個好地方,至今山徑石壁,廊前石碑上,還留著不少名人題詠。有些詞工句麗,書法精湛,更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p><p><br></p><p>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裡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九七九年)在這裡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游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p><p><br></p><p>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美的身軀來護著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牡丹亭</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惟有牡丹真國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開時節動京城</p><p><br></p><p>過了假山為新修的牡丹亭,傅山題額,篆書對聯為:</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爭奇鬥艷朝含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袒雪鋪霞夜染衣。</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六界太原晉祠菊花文化節</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盛世 菊韻</p><p><br></p> <p><br></p><p>接近晉祠博物院大門處,新修的方形筒子河、石橋和四座大亭子,很有氣魄。其中一座叫寶墨亭。</p><p><br></p><p>寶墨亭系石濤題匾,古篆對聯為:</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宗御碑留萬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文墨著千秋。</p><p><br></p><p>而西北角是枕泉亭,趙鐵山撰寫的對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因善下能成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不矜高自極天。</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p><p><br></p><p>這個三洞門雖然沒之前的牌坊和大門氣派,但它是由今通古的正門。</p><p><br></p><p>假山、館捨後的仙翁閣也是舊有的,因閣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得名。此閣創建於明代弘治年間。</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華燈</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晉之源</p><p><br></p><p>(導遊詞)</p><p>山西簡稱「晉」,又稱「三晉」。是因為山西曾是西周晉國以及後來分裂成趙、韓、魏的三國之地。晉祠,就是山西人的祖宗祠堂。</p><p><br></p><p>太原,古稱晉陽,2500年前由晉國執政正卿趙簡子創建。太原地處中國農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錯地帶,是中國最重要的軍事戰略重鎮之一。從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初期都城開始,山西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由南部逐漸北移,太原曾做過九個王朝政權的首都或陪都。而晉人的祖宗祠堂,在這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始終佔有一個重要位置。所以古人雲,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p><p><br></p><p>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處的晉祠,是一處蜚聲中外的風景名勝區。它背靠懸甕山,前臨晉水,佔地面積180余萬平方米。這裡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這片古建園林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鬱鬱蒼蒼的樹木掩映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蜒穿流於祠廟殿宇之間。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晉祠是一處集自然山水與古建園林、雕塑碑刻、古樹名木於一體的著名遊覽勝地。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月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晉祠是奉祀西周初晉國開國候唐叔虞的祠堂,據《史記·晉世家》記載,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於,是周武王之子,成王的幼弟。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武王滅殷七年以後因病去逝,由長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因當時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姬旦代行天子職權,史稱「周公攝政」。在周公攝政期間,為鞏固周室的統治,實行土地分封制。把周室子弟,族屬功臣根據軍政需要,分別封給一定的土地去做諸侯,周成王的胞弟姬虞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封到唐國做了諸侯,因姬虞是唐國的諸侯,又是成王的幼弟,所以稱「唐叔虞」。我國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著的,《一史記.晉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記載了叔虞被封唐候一事。成王繼位初年,唐國叛亂,成王派兵平亂以後,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一起做遊戲,正巧地下飄落了一片桐樹葉,成王隨手把葉子拾起,剪成玉圭的形狀對叔虞說:「把這個玉圭給你,封你去做唐國的諸侯吧!」旁邊的史佚聽見了,就請成王擇吉日立叔虞為唐侯,成王不以為然的說:「我和叔虞開玩笑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史佚卻嚴肅地說:「天子無戲言,既然你說了,就該命史官來記錄它,歌舞稱頌它,典禮成全它。」於是成王就封叔虞到唐國做了諸侯。</span></p><p><br></p><p>叔虞到唐國就位後,實行了攝政的周公制定的「啓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建國方略,他勵精圖治,把古唐國治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後,因晉水改國號為「晉」。其後七百餘年間,晉國由一個小國發展為稱霸中原的大國,作為晉人之祖的唐叔虞,自然會被奉若神明。後人為了紀念叔虞,便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又稱「晉王祠」,簡稱「晉祠」。</p><p><br></p><p>早在北魏時,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經注》中對當時的晉祠作過這樣的描述:昔智伯遏晉水灌晉陽,其川上溯,後人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於晉川中最為勝處。由此可見,早在1500年以前晉祠已經蔚為壯觀了。</p><p><br></p><p>晉祠自創建以來,經過多次修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期北齊文宣帝高洋把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大起樓觀,穿築池塘」,擴建晉祠。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時又進行擴建。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游晉祠,親撰《晉祠之銘並序》,並刻石立碑。以「金闕九層」,「玉樓千仞」的詞句來形容當時的晉祠:歷代不同時期出於不同的需要,相繼在晉祠維修增建,形成了融自然山水和歷史人文為一體,集儒、釋、道、仙於一處,以園林、古建、碑刻、雕塑藝術和古樹名泉,組成了獨具風姿的歷史文化遺產群落,享譽中外。</p><p><br></p><p>古老的晉祠歷經滄桑,數度變遷,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蹟。山西現存的古建築其數量之多,歷史之久居全國首位。據統計遼、宋以前的木結構建築為106座,佔全國同期木結構建築的72.6%,全國僅存的4座完整的唐代建築都在山西。山西素有中國古建藝術寶庫之稱,晉祠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晉祠繼唐代以後,有宋、金、元、明、清時期殷堂樓閣、亭台橋榭等各式建築100多座,其中中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聖母殿,舉世罕見的十字形古橋魚沼飛梁,穩如大殿、巧似涼亭的金代建築獻殿,被國家文化部鑒定為三大國寶建築。</p><p><br></p><p>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同其它門類一樣有著輝煌的成就,作品淵源流傳於後世,晉祠的古代雕塑藝術也不同凡響。金人台上的宋代鐵鑄武士像。經歷900年風雨,迄今鋥亮不鏽,威風凜凜。聖母殿中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生動活潑,活靈活觀,是當時雕塑藝術中登峰造極的寫實作品。彌足珍貴。宋代鐵鑄武士的陽剛之氣和宋塑侍女的陰柔之美,形成鮮明對比,哲學上的辯證法,美學上的平衡感,在這些古代雕塑家手中表現的淋灕盡致,令人嘆為觀止。藝術大師劉開渠曾對之感嘆:「這是人的社會,令人難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p><p><br></p><p>晉祠的美還不止於此,自然的美更富於它神奇的色彩。祠內終年17攝氏度的泉水不僅養育了一方兒女,更為晉祠增添了幾分江南水鄉的秀色,詩仙李白曾寫下「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瓏玲莎草綠」的著名詩句。這股長流不息的泉水為晉祠帶來了靈氣,也帶來了無限生機。這裡植被茂盛,是一處古老的園林,上千年的古樹就有二十多株,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周柏,早在九百年前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曾以「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鬱古柏含蒼煙」的詩句,來贊嘆它的古老了,而今這株柏樹依然枝繁葉茂,蒼勁挺拔,同晉祠長流不息的難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譽為晉祠三絕。鬱鬱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p><p><br></p><p>晉祠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中,碑刻藝術也引人注目。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晉祠之銘並序》碑,此碑是李世民為追溯大唐淵源、報唐叔虞神恩而作,是一通集政治、文學、史學和書法為一體的豐碑,開創了我國行書上碑的先河,被歷代書家推崇備至。此外,由女皇武則天親自作序的《華嚴石經》(俗稱《風洞石經》),是唐譯八十卷《華嚴經》的石刻祖本,不僅以珍貴的佛學研究價值為世所重,還保存了大量風韻各異的唐人小楷,成為研究和學習書法的重要資料。</p><p><br></p><p>中國建築與園林專家對晉祠有如下評價:(1)晉祠的自然山水與人文建築的有機結合,代表了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2)晉祠的自然山水與人文建築、雕塑在一定時期內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3)晉祠可作為一種最完美、最成功類型的建築物、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這種1500年不間斷的傳承與發展,舉世罕見。完全具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條件。</p><p><br></p><p>有人說晉祠的美是以神奇的傳說與詩意交織的美,祠內一泉一閣都有一段動聽的故事,一草一木也都洋溢著美妙的詩情畫意,的確,當您徘徊於晉祠風景區內彷彿是在詩與神話的交織之中徜徉,宛如進入虛無飄渺的天上宮闕。</p><p><br></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三絕</h3><h3><br></h3><h3>侍女像:聖母股內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待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體的豐滿與俊俏,臉度的清秀與圓潤,各因性格和年齡大小而異:口有情,目有神,姿勢自然,呈現出極不相同的思想感情,晉祠待女像是一批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是中國古代社會難得的現實主義傑作。</h3><h3><br></h3><h3>周柏: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樹高18米,樹圍5.6米,主幹直徑1.8米,向南傾斜45度,形似臥龍,又稱臥龍柏。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寫下「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鬱古柏含蒼煙」的詩句。古柏至今仍是濃蔭疏影,蒼勁挺拔。</h3><h3><br></h3><h3>難老泉:晉水主泉,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山海經》有:「懸甕之山,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水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晉水源頭特有的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長青。唐代大詩人李白曾贊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晉祠古建精華·三大國寶建築</p><p><br></p><p>聖母殿:聖母殿位於中軸線末端,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古柏防森,莊嚴肅穆。在晉祠古建築中頗有「領袖群倫」之勢,是晉祠內現存最早的建築,殿高19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前廊進深兩間,顯得極為寬敞。殿四周圍廊,為我國現存古建築中的最早實例。聖母殿是我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研究我國宋代建築和我國建築發展史有著重要的意義。</p><p><br></p><p>魚沼飛梁:位於聖母殿與獻殿之間,呈十字形。魚沼為晉水第二泉源。飛梁系沼上石柱、鬥與梁架承托的石橋,南北東西四面伸展,如鳥之雙翼振翅欲飛。現存飛梁,為北宋與聖母殿同時修建,仍保持原結構特點,「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p><p><br></p><p>獻殿: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原為祭祀時陳列供品的場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梁架很有特點,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四周檻牆,上置櫺柵,外觀雄壯,且又敞亮。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仍保持金代建築特點。</p><p><br></p><p>走進晉祠大門,迎面第一座建築就是水鏡台,水鏡台是現存較大的明清戲台,是當年酬謝主神,為邑姜聖母演樂的戲台。這是一座由殿樓和卷棚合二為一的特殊建築,集中國古建築中樓、台、殿、閣四種建築風格於一體,坐東向西,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後部是重檐歇山頂,台四周有蔬朗的走廊。造型雄奇,雕刻彩繪精細,是難得的藝術佳作。</p><p><br></p><p>從建築形制來看,戲台分前後兩部,後台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補建。從東邊看去,上部為重檐歇山頂,它像座樓;下部為寬闊的宮殿形制,它又是殿,演戲時用為後幕。後台台身四角立柱,有兩面圍廊與前台連成一體。兩檐之間高懸「三晉名泉」匾額,是清康熙年間武舉晉祠人楊廷翰所書,書體清秀,筆力遒勁。從西邊看去,上部是單檐卷棚歇山頂,像座閣;而下面又是寬敞的高台,面向聖母殿,三面開敞。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撐卷棚式屋頂,卷棚是清代補建,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前後台之間設上下場門,中以木板隔開,上懸正額「水鏡台」,是清乾隆翰林院編修、名書法家、晉祠人楊二酉所題,秀麗雄勁,被譽為晉祠三大名匾之一。更有趣的是,楊二酉是楊廷翰之侄,伯父與侄兒,一武一文,各題名匾,一前一後,同懸於水鏡台上,為這座戲台增色許多。</p><p><br></p><p>台名「水鏡」,取自於《前漢書·韓安國傳》中「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鏡中昭然若揭,顯現原形,故曰「水鏡」。乃寓舞台是演繹歷史上忠奸、善惡的場所,人間的一切善惡,無論用什麼伎倆,只要放在清水明月中鑒別,必然無以逃形。我們知道,我國古代戲劇中的人物都是臉譜化的,好人,壞人,演員一出場,觀眾一目瞭然。</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鏡台</p><p><br></p><p>始建年代不詳,呈明代建築特點。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殿、台、樓、閣四種風格,是古時迎神賽社演戲的舞台。</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柏唐槐</p><p><br></p><p>晉祠三絕之一。</p><p><br></p><p>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晉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種植的柏樹,茂盛蔥郁,位於聖母殿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周柏唐槐樹幹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唐槐是唐代時種植的槐樹,位於水鏡台前,是晉祠古樹中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晉名泉</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秀山明無墨無筆圖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鳥語華咲有聲有色文章</p><p><br></p><p>晉祠的傳統習俗中,每年要舉行數十次祭祀活動,其中的十三個祭日要唱戲,如迎神賽社,祭聖母、祭水母等活動,這種活動最早始於北宋年間。而酬神演戲,是迎神賽會的重要內容。除了祭關帝時在那邊的鈞大樂台演出,其餘都在水鏡台上進行。所以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二晉祠廟會、六月十五晉祠河會期間,都有在水鏡台演戲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p><p><br></p><p>每逢唱戲總是觀眾踴躍,為瞭解決離戲台較遠的觀眾能聽到演員的唱腔和道白問題,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想到了一個理想的擴音辦法,那就是在台前兩側各埋下4個大甕,每兩個扣在一起,形成4個「大音箱」,從而把聲音傳向較遠的地方。據說,因為有了這大甕音箱,觀眾不論站在廟里何處,都能聽到台上的聲音。</p><p><br></p> <p><br></p><p>進門後右手邊是文昌宮,文運昌盛,是自古文人的追求。</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修晉祠碑銘並序」碑(複製碑)</h3><h3><br></h3><h3>俗稱「太平興國」碑,此碑為北宋太平興國九年宋太宗趙光義下詔立碑。其主要內容:歌頌了北宋開國帝王文治武功和平定北漢的豐功偉業,描述了重修唐叔虞祠的盛況,表達了北宋君臣期望借重修唐叔虞祠來保佑大宋皇權永固的思想。此碑是研究北宋平定北漢的重要歷史資料,也是研究唐叔虞祠、聖母殿歷史變遷的重要史料。</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碑(複製碑)</p><p><br></p><p>全稱「晉之銘並序」碑唐貞觀十年(公元646年)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駕幸晉祠,親撰銘文,刻石立碑。此碑開創了我國行書上碑之先河,具有史學、文學、政治、書法等綜合研究價值,是我國文物寶庫之珍品(原碑在貞觀寶翰亭內)。</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勝瀛樓</p><p><br></p><p>明末清初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樓高17米,上下兩層,樓內設木梯登臨。上層四面無壁,以便觀景。東面懸掛「勝瀛」,西南懸掛「棲雲」匾額。夏至之時 四面受光,譽稱「勝瀛四照」,為晉祠內八景之一。</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勝瀛</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遊客中心</p><p><br></p><p>晉祠有中、北、南三部分組成。在中軸線上,有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聖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築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有文昌宮、東嶽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台閣、讀書台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築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有勝瀛樓、白鶴亭、三聖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台聳峙,泉流瀠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p><p><br></p><p>文物是人類活動的寶貴遺產,記載歷史,傳承文明,凝聚過去,連接未來。70年來,太原市文物事業與祖國同行,與時代並進,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文物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優異的成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獻禮。</p><p><br></p><p>近年來,太原市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利用數字技術、互聯網平台等文物新生命,讓文物在新時代「活」起來,既讓文物的價值「活」起來,思想「活」起來,更重要的是讓文物的精神品格「活」起來,多元之美「活」起來,用文化遺產促進思想交流,文明對話達到服務公眾、與民心相通的目的爭做新時代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傳播者。</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結語</p><p><br></p><p>本次特展推出晉祠博物館和北齊壁畫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成果,成果雖豐,但道路還很長。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擔當,迫切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和文物資源的活化利用,深入揭示文物價值藴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進一步創新、傳播文物彰顯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文化魅力,拓展不同類型文物合理利用的新途徑。相信通過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太原市文物事業的前景一定會更加美好,成果一定會更加豐碩。</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平興國碑(無字碑)</p><p><br></p>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鶴亭</h3><h3><br></h3><h3>又名「水亭」、「小蘭亭」,明嘉靖年間(1507年~1566年)創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道光二年(1822年)均有修繕,由主亭及兩耳亭組成。主亭原為跨河南向,現朝北,名曰「流碧榭」。因亭若白鶴展翅飛於水面,故曰「白鶴亭」。</h3><h3><br></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似岳陽不少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比黃鶴又多山</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流碧榭</p><p><br></p><p>原稱白鶴亭,跨晉水智伯渠上,左右各有攬勝小坊,後拆去小坊,改名流碧榭。北榭距難老泉不到百步,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道光二年(1822)修,南向,四面當風,依閣憑欄而坐以觀四周,波光掩映其間,自感人在畫中。所謂榭即臨水而建,南方稱水榭,北方稱水亭。何以白鶴而命名?昔日有丹頂鶴在此降落,夜半而鳴,十里可聞。鶴在民間為長壽吉祥之鳥,「鶴壽延年」多見於中國花鳥畫與祝壽之賀辭。</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畦春韭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里稻花香</p><p><br></p><p>此句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中的《杏簾在望》,原文如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p><p><br></p><p>《杏簾在望》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是小說人物林黛玉代賈寶玉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這首詩的首聯,上句以「杏簾」開頭,下句用「在望」開頭,巧妙地將題目包含在內,描繪出了山莊的遠景。中間兩聯對仗。</p><p><br></p><p>頷聯不用動詞, 全用名詞,將幾種意象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動活潑的農家圖。頸聯則改用正常的語序,讀來流利上口。尾聯尤其能夠體現出黛玉的聰明才智。這首詩引用典故,筆法細膩,全詩動靜相間,色味協調,充滿了一種怡然自得的山野氣象。</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鶴群長繞三株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氣渾如百和香</p><p><br></p><p>出自明·孫簣《朝雲集句詩七言律詩(十首)》之六。原文如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前身後事茫茫,惱斷蘇州刺史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猿帶玉環歸後洞,君騎白馬傍垂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鶴群長繞三株樹,花氣渾如百和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慚愧情人遠相訪,為郎憔悴卻羞郎。</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棲雲</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 栖於雲霧中。謂生活於高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張喬《猿》詩:「挂月棲雲向楚林,取來全是為清音。」&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 指隱遁。&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宋史•聶冠卿傳》:「公先世餌霞棲雲,高尚不仕。」&nbsp;</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遊客中心</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聖祠</p><p><br></p><p>三聖祠,坐南朝北,向西俯視難老泉水塘,仰視懸甕山翠嶺,東鄰傅山館,面闊三<span style="font-size: 18px;">間,</span>建於1.5米高的平台之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創建時內供藥王、倉公和扁鷂三位古代醫藥專家,故名三聖祠。清乾隆年間改建時將扁鵲換為龍王。左倉公,右龍王。中間是藥王,故又</span>稱<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王</span>或三聖。</p><p><br></p><p>藥王居中,左真君,右黑龍王。《晉祠志》載:「初本藥王、真君二廟,乾隆二年改建為一,添龍王神,名三王祠,後改三聖祠。……中妥藥王像,座前奉十大名醫木主,左倉王即真君,座前塑耗倉鼠一,右妥黑龍王像。」</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藥王</p><p><br></p><p>藥王又稱「英烈昭惠顯靈仁佑王」,在三尊塑像中居主,座前奉10大名醫柱,舊時人們有病,常去藥王像前燒香跪拜,祈禱病人早日康復。</p><p><br></p><p>藥王的來歷有許多種說法,藥王廟也遍布全國各地,相傳晉祠三聖祠奉祀的藥王是神農氏。清道光《太原縣誌》卷二有載:「太原神金岡中有神農嘗藥之鼎存焉。」志怪小說《搜神記》中也有「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太原神釜岡中,有神農嘗藥之鼎存」的記載。</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倉公</p><p><br></p><p>真君(倉王)也稱倉公,曾做過倉長,是一位負責守護倉庫的神。司馬遷《史記》說他姓淳於,名意,山東臨淄人、是漢初名醫。晉祠三聖祠倉王像前塑有耗倉鼠,可知晉祠奉祀倉王意在守護倉儲。當地風俗,每年正月二十為「小添台」節、正月二十五為「老添倉」節,舊時晉祠鄉民均至三聖祠祭祀倉王。</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龍王</p><p><br></p><p>黑龍王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兩廟合建後新添之神,民間一向認為龍王是負責行雲布雨的主神,遇有天旱總是向龍王求雨。民間有將黑龍王當做神醫扁鵲之說。</p><p><br></p> <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p37n8p"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晉祠公園(二)</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uvsvf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晉祠公園(三)</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t5eyv8u"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晉祠公園(四)</a></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資料來源: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公園 互聯網</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