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 style="color: rgb(237, 35, 8);">提前部署 相约线上</i></p><p> 疫情当下,孩子们”停课不停学“,老师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3月6日,亲爱的语文教研员钱老师通过QQ群发布培训通知,全体二年级老师迅速扫码进入钉钉培训群,“一册一研修”,相似的时间,不同的形式,相约线上研讨——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网络培训会。</p> 3.13.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教材网络培训活动,老师们都以饱满的热情通过钉钉网络直播会议参与此次培训活动。 <p> 会议开始,教研员钱老师明确了本次培训的四个议程和培训任务,围绕教材编排及实施建议等方面为老师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助力教学活动。</p> <div><font color="#005000"></font><br></div><div><font color="#ed2308"><font color="#39b54a"></font><font color="#167efb"></font><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ff8a00"></font><br></font></div> <font color="#ff8a00">议程一:汤丽萍老师 教材编排解读和教学建议</font> <p> 石镜小学汤老师甜美的声音,充实的内容,有理有例的讲座,让与训人员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汤老师提出应该根据生活实际合理调整教材的教学单元,比如二下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是草长莺飞的春天,我们可以适当延后;将三单元的识字课文提前,本单元中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美食》等内容贴近春节假期,而且童谣内容可以快速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在识字中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比如形近字、“会写字”编儿歌等。汤老师还讲解了朗读、复述、语言积累等排块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建议解读。</p> <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 </font></div><div><font color="#003750"></font><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ed2308">认真学习 互动交流 </font></i></h3> 培训老师们激烈地互动交流着,疫情阻挡了我们回学校的路,但是阻挡不了老师们教研学习的热情。 <font color="#b06fbb">议程二:方巧玲老师 写话与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font> <p> 高虹小学方老师从三个板块来讲解写话教学的开展,面对新教材写话次数的增加和新课标要求的对接,梳理写话教材的编排,写话教学要从学情出发,聚焦难点,寻求策略。在教学时课内外勾连,课文学习中提炼方法,课外生活中观察运用;写话教学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写话支架,更可以运用新媒体辅助写话练习。口语交际更要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开展,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注重交际能力的循序渐进。</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ed2308">随播解答 思维碰撞</font></i></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及时笔记 融会贯通</i></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议程三:聆听武琼老师视频讲解</font></h3> 武琼老师提到老师们要认识课堂,顺从自然地教学,要教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尤其是对朗读的教学,举例《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片段,让老师们切实体会到朗读要读得自然,符合说话语境,在课堂中就要落实“读好”的目标,而非课下让孩子自己多读。 <h3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39b54a">议程四:教研员钱老师宏观解析教材体系</font></h3> 钱老师从宏观角度解析了统编二下教材,提醒老师们要注重把握新教材的双线组元,对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数,教中落实,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i>会后感悟,以研促教</i></font></h3> 活动中语文老师们仔细聆听、认真笔记,积极交流,对重点内容进行多次回放。会后,老师们整理笔记,写下了活动感悟。 面对疫情,我们“课”不容缓;特殊时期,我们一定勇担使命,齐心协力,研读教材,精心开展线上教学,随时做好复课准备,教学活动任重道远,我们需要用心、细心和恒心。 <p>撰稿:西林小学 卢何超 叶琼</p><p>审核:钱炳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