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山水天下佳~徒步长江三峡之一西陵峡篇

欢乐佛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全长192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以雄、奇、险、秀、幽著称于世,是万里长江上最奇秀、最集中的山水画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在三峡大坝蓄水之前,徒步三峡一直是国内最有吸引力的户外线路之一,曾被列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第三名。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大部分的沿江山路和古栈道都已淹入水下。也就是说,现在的三峡徒步,只能是从江边的山上走一段,坐船再行一段,成了断续的穿越,而无法再象原来那样完整地穿越三个峡。</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我曾经于2008年3月徒步过西陵峡,因道路被淹,巫峡和瞿塘峡没有徒步。所以,一直想着有机会要把三峡的徒步路线走一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014年11月27日,我再次来到了三峡,和九位同学一道走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徒步路线。用了5天的时间,徒步行程49公里,沿着长江,翻越山岭,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地段饱览了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和西陵峡的奇,看到了不同寻常的靓丽景观。</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西陵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西陵峡因宜昌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止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峡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这里是长江三峡的起始点,留有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随着三峡大坝的建立,水势已趋于平缓,礁石险滩已成为历史陈迹,然绮丽景观如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峡大坝建成后,唯有西陵峡保存了一段三十公里左右的原始峡谷风光未被淹没,乘船可沿途欣赏原汁原味的三峡风光,江中千帆飞驰,两岸橘林遍坡,黄绿相映,硕果累累,峡风阵阵,醉人心扉,奇险的景观与悠久的人文历史令海内外游客留连忘返。正是:名峡荟萃聚西陵, 西陵山水天下佳。</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我们从长江三峡起点的标识牌开始徒步西陵峡之旅。沿途游览了石牌抗战遗址、三峡人家、三峡大坝、黄陵庙、三游洞、白马洞、嫘祖庙、南津关等著名景观。</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西陵峡起点--石牌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石牌村位于三斗坪镇东北处,地处长江三峡第一湾的明月湾南岸,因村内有一高大方正巨石形似“令牌”而得名。1945年著名的抗日石牌保卫战在此发生。</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1943年5月,为保卫重庆,15万中国军队坚守石牌要塞,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此处修建的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是宜昌市命名的首批国防教育基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徒步西陵峡相比其他两峡来说,是最容易的。原先徒步西陵峡,要登山到当阳头二组、赵家老屋,然后下山走江边栈道,到南沱村。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现在从石牌到南沱修了江边公路,原来的江边栈道全部被炸掉填为路基了。我们这次徒步西陵峡,仍然是从石牌村--南沱村(10公里),只不过全部是沿江边的柏油路行走,好在沿江的景色不错,多少弥补了一些失落感。</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这是2008年我们徒步西陵峡时的照片,当年走过的江边栈道,现在已成为绝迹(老照片回顾)</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当年的崎岖山道如今已变成柏油路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沿途风光</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 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堪称世界奇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这里传统的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江面,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西陵峡徒步路线穿越过三峡人家景区,到李四光雕塑广场后,一条路直走就到南沱村了(除去在三峡人家游玩的时间,我们用了2小时走完了徒步西陵峡的路线)。</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到达徒步终点--南沱村</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沿途风光</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在西陵峡峡口能够清晰的看到葛洲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嫘祖庙又名西陵山庙,占地1000平方米,海拔高度108米,为纪念黄帝正妃嫘祖而建,嫘祖又叫雷祖、累祖,民间蚕农称之“蚕母娘娘”,是黄帝元妃,为中国最早的第一夫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张飞擂鼓台位于西陵峡口北岸,三游洞山顶南侧,形若一巨大的圆形石峰,拔地而起,擎峙江滨,上有张飞擂鼓石像。相传为张飞任宜都(今宜昌)郡守时所筑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 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曾在此修筑擂鼓台,督兵操演,因此得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古军垒遗址位于三游洞后山,东临峡口,南滨大江。古人称此为“险隘之区,如郑之虎牢,秦之函谷。”据《北国地理志》,这一带汉代曾称“下牢戌”或“下牢关”。一九八三年在修建滨江长廊时发现该遗址,一九八四年正式发掘出土。古军垒南北长十米余,东西宽九米,残高三米,均用几何纹和绳纹砌就,逐层收兮,形若倒置的升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建在悬崖上的酒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白马洞位于宜昌市西北的南津关,长江三峡西陵峡口。它面临奔腾的长江,左邻闻名遐迩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右倚秀丽的下牢溪,与名扬天下的峡口名胜三游洞隔溪相望。</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黄陵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2006年5月25日,黄陵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