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 为爱值守———记66团幼儿园鲁静同志

美友67665360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鲁静,1976年6月15日出生,1995年10月参加工作,201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66团幼儿园负责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在防疫警报拉响后,鲁静毫不畏惧,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虽然党龄仅有两年多,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她早已铭刻于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66团幼儿园的负责人,她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根据师团防控疫情的工作部署,她迅速安排部署园内工作,坚持在单位值班,参加摸底排查工作,耐心地打电话询问教职工及家长、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确保“兜底排查不漏一人,宣传发动不疏一时”。认真摸底各项数据、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各项材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她说:“自己虽不能像医护人员那般奋战抗疫在一线,但要用一名党员的全部力量坚守自己的岗位。”她还和幼儿园教师一同积极应对春季延期开学的形势,贯彻落实上级的具体安排和要求,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安排部署,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宅家幼儿的教育和关爱工作,确保孩子们居家一日生活丰富多彩,有质有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团场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根据需要,66团要成立人文关怀小组,并召集有经验的人参加自愿服务。在看到召集令的那一刻,她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于是她成了66团人文关怀小组的一员。她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架起心理援助热线,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戴上“心理口罩”,给予“心灵鸡汤”,引导他们消除焦虑、解除困惑,筑牢心理防线,以平和阳光心态战胜疫情。于是,从那天起,她的电话快“爆炸”了。每天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的电话,有的时候还得上门面对面的疏导,常常忙的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天下来嗓子干的冒烟……回到家,有时累的饭都不想吃,倒头就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两年才回来一次,都不能跟父母亲在一起,你说我回来还有什么意义?”“我已经自行居家隔离了,为什么还要再把我接出来集中隔离?”“该不会就让我一直待在这里不让我回家吧?”……面对这一个个的问题,甚至是质问、谩骂,她有时觉得很委屈,但是委屈的苦水只得往心里咽,解决他们的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才是她的职责。当一个个问题被她解决后,当一份份不安与焦虑被她抚平,听着他(她)的一句:“谢谢”,她觉得什么都值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那么一件事情,更是让她觉得自己这份工作的责任与重要。有一个小姑娘(小张)是从武汉大学返乡回团的一名大学生,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隔离,当时隔离点已住满,就把她安排在亲戚家的闲置空房里实行集中隔离,因为跟父母分开,情绪一直不稳定,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当鲁静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感觉事情非同小可,于是她赶紧联系小张所在小区工作人员,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讨,得到工作人员许可之后,首先她先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买上零食来到了小姑娘的住所,刚进门的那一刻,她记忆犹新,小张没给她好脸,没好气的说:“我们不是有病毒吗,你还敢来,来干什么?”面对这样刻薄的话语,鲁静只是笑了笑说道:“看,姐给你带好吃的了……”,就这样不是电话沟通就是微信联系,通过微信聊天得知小张喜欢人文历史和当代文学,又想办法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给她送去喜欢看的书本。小张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了,有的时候还会主动找她聊天:“姐,在忙什么呢?……”。是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鲁静不仅帮助小张战胜了心魔,在小张的眼里,她更是自己的亲人,是自己的姐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这不仅仅只是鲁静一个人,这也代表着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个教育人、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念,相信防疫路上众志成城,最后一定能取得胜利!</span></p>

小张

鲁静

疫情

隔离

幼儿园

人文

工作

自己

居家

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