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 阅读皮亚杰-《儿童怎样学习数学》有感

金华市站前小学

<p>  非常幸运加入了一个阅读打卡的团队,阅读了皮亚杰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这本书,收获颇多,19天完成了7352字的阅读摘记,这是我这个寒假最大的收获。</p> <p>  在教师考试的时候就知道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那时候只是简单的记忆,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这些阶段的的认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帮助,通过这本的阅读,让我深刻的了解了这四个儿童发展阶段的作用,而且通过各种具体的例子让我们更加了解。对于教育自己的女儿和一年级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他们学习中的各种表现是有原因的,他们的认知是有阶段的,而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拔苗助长,对于我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很多反思。&nbsp;</p> <p>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然而,他们通过各个阶段的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 “不管老师如何卖力,它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句话感触很深。不论在教学还是在管理,当其时(天时地利人和)是多么的重要!在一年级新学生入学检测题目的设计时,可以参考这些章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出合理的分班,为因材施教和针对性教学提供基础。</p><p> 儿童对把以“一”作单位改为以“十”作单位、把以“十”作单位改为以“百”作单位、……常常感到困难,在一年级教授位值概念之前,需要让儿童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作为一位不仅仅是教书匠的教育者,通晓小学阶段(乃至初中、高中阶段)所有数学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知晓理解掌握某个知识点需要哪些必备的经验和心理准备,是必要的。这条路畏难且长。</p> <p>  几个实验印象非常深刻。 【实验】为了解释此阶段儿童运算逻辑模式,同时也用于了解和确定形式运算阶段及此阶段的平均年龄范围,皮亚杰及其学派成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或测试题(皮亚杰作业),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三山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p> <p>数量守恒实验: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同样多的扣子,让儿童仔细观察并了解这两排扣子数目相等。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使其中每个扣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大,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仍具有相同的数量?对自己的女儿也进行这个实验,果真出现了实验中的结果。</p> <p>水量多少实验: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到高杯子比较细,皮亚杰把这一思维称为"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p> <p>  读完后我的几点想法:(1)学习数学一定要有必要的准备性。教师应当运用可进行实际操作的材料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经验,让儿童运用具体的材料进行更多的活动,使得儿童在具有学习能力的准备时就能获得必要的学习环境或学习情境,这些外界条件将促使儿童形成对于守恒性或不变性概念等所必需的逻辑过程。而守恒性和不变性观念是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和前提,这种理解是儿童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积累了许多关于物质世界的经验之后,在思想中构造起来的。建立数学实验室,是很有意义和前途的。</p><p>(2)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技能之一是发展有效的个别谈话技术,谈话要以恰当的顺序提出问题并选用能够交流思想的词汇,教师必须考虑提出问题的方式,以使儿童不会碰到言语交际和理解有关数学概念的困难。</p><p>(3)知识不是现实的摹本,而是对现实的重新构造,教师主要的职责将是为儿童提供一个物质环境,以触发儿童发展概念所必需的逻辑过程。</p><p>这让我想起了俞特的课堂教学,他的提问语言、提问方式、准备的材料、推进的节奏和序等等,都在为孩子提供一个触发儿童发展概念所必需的物质环境。</p><p>(4)只有依靠研究工作并通过研究工作,教师的职业才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研究工作包括学会怎样向儿童提问,怎样记录事实,以及怎样写研究报告。</p><p> 当我们能够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时,教育的幸福感和意义会更</p> <p>&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学习或听到过的教育理念或理论是很多的,但是如何真正地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如何真正地把握教学规律,真正地把我们的学校教学落到实处,在2020年的今天,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可能,我们要处理好以下两个主要矛盾:</p><p>第一个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矛盾。是不是直接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不是的,必须要在教知识的途径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要在知识和素养之间要建立一个通道,把知识变成学生的素养。怎么样的知识能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知识我们如何去组织、如何去转化才能变成学生的素养?这里就要结合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挑战性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p><p>第二个是如何处理教与学的根本矛盾。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矛盾,其次是教师教的内容、教的方式与学生自己的能力和态度的茅盾,第三学生自己的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与他现有的学习能力、水平和态度的茅盾等等。我们要去转化这些茅盾,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一条正道。</p><p> 我们已经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或智能时代,机器人能够承当很多人的工作,而且机器是不需要学习,直接注入芯片就可获得知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输和传递的话,那我们人就根本干不过机器。这就逼迫我们思考好的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做?马云说“在把机器都要变成人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还在把人变成机器。还在模式化的思考、刻板的学习知识,这是没有出路的。”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们担心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而现在我们的教学恰恰是把人教成了机器,没有创造性,没有情感,学习不动心不用情,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学非常大的弊端和痛点。 </p> <p>  皮亚杰的理论,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这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很多启发,很多的数学教育问题从此书中获得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好书,得以炸开我们旧有的观念,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只有专业才能更严谨,只有学习才能更专业。多看书多学习,更专业更严谨!</p>

儿童

教学

皮亚杰

阶段

学习

学生

知识

我们

数学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