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 笔 亭

<p>《搁笔亭》是全国5A级黄鹤楼旅游景区一道靓丽的景点,牌匾由当代大作家臧克家题写,下面对联“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由湖北潜江籍大剧作家曹禺所书。</p><p>《搁笔亭》故事,讲的是李白当年登临黄鹤楼,壮丽景观让他惊叹不已,诗兴大发,书童让他把诗写在一面空旷直立的璧墙上。李白兴致勃勃地提笔润墨正欲题写,抬头一看,见崔颢先于题诗《黄鹤楼》赋壁上,立即搁笔感叹并写下一首打油诗:</p><p> 一拳捶碎黄鹤楼,</p><p> 一脚踢翻鹦鹉洲。</p><p> 眼前有景道不得,</p><p> 崔颢题诗在上头。</p><p><br></p><p>以表示对崔颢诗的欣赏、赞美和懊悔自己来黄鹤楼晚兮。前两句是自我懊悔,决非妒忌之意,后两句是赞美和折服崔诗。</p><p><br></p> <p>崔颢题壁诗作《黄鹤楼》</p> <p> 黄 鹤 楼</p><p> [ 唐 ] .崔颢</p><p><br></p><p> 昔人已乘黄鹤去,</p><p> 此地空余黄鹤楼。</p><p> 黄鹤一去不复返,</p><p> 白云千载空悠悠。</p><p> 晴川历历汉阳树,</p><p> 芳草萋萋鹦鹉洲。</p><p> 日暮乡关何处是,</p><p> 烟波江上使人愁。</p><p><br></p> <p>一代诗仙李白谦虚的赞赏、包容、鼓掌为一位著名的稍早于他的诗人“搁笔”,崔颢诗名大震,《黄鹤楼》诗被誉为中国七律诗第一。李白的诗风给我们当今文艺界人士是何等的启示!“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痛斥了现代“输赢的不甘心和妒忌”文风。</p><p>时值第二年春天,李白在黄鹤楼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时,作了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诗:</p><p> 《送孟浩然之广陵》</p><p> [ 唐 ] . 李白</p><p><br></p><p> 故人西辞黄鹤楼,</p><p> 烟花三月下扬州。</p><p> 孤帆远影碧空尽,</p><p> 惟见长江天际流。</p><p><br></p><p>体裁临摹了《黄鹤楼》,诗句饱含对好友的真挚感情,写出了长江浩浩荡荡之气势,让后人认为李白和崔颢“握了次手”。</p><p>李白倾服崔诗后,还接着摹写了《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两首诗:</p><p> 《登金陵凤凰台》</p><p> [ 唐 ] .李白</p><p><br></p><p> 凤凰台上凤凰游,</p><p> 凤去台空江自流。</p><p> 吴宫花草埋幽径,</p><p> 晋代衣冠成古丘。</p><p> 三山半落青天外,</p><p> 一水中分白鹭洲。</p><p> 总为浮云能蔽日,</p><p> 长安不见使人愁。</p><p><br></p><p> 《鹦鹉洲》</p><p> [唐] . 李白</p><p><br></p><p> 鹦鹉来过吴江水,</p><p> 江上洲传鹦鹉名。</p><p> 鹦鹉西飞陇山去,</p><p> 芳洲之树何青青。</p><p> 烟开兰叶香风暖,</p><p> 岸夹桃花锦浪生。</p><p> 迁客此时徒极目,</p><p> 长洲孤月向谁明。</p><p><br></p><p>诗仙李白,真是叫绝,《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从体裁、格调、笔韵上,完全摹临崔颢的《黄鹤楼》,前首結尾句直接套用了“使人愁”,后一首结尾句“向谁明”,比“使人愁”更加意味深长,博采众长,情趣盎然,潇洒古朴,隽逸瑰奇,风格同曲,大气浩阔,无以伦比。</p><p> 李白写诗谁不服,</p><p> 诗仙倾摹黄鹤楼。</p><p> 挥筆作诗诗三首,</p><p> 博大精深美名留。 </p><p> 《毛泽东词亭》对面竖立着两个大字“壮观”,是李白“搁笔”后留下的佳句,有人调侃为什么“壮观”的“壮”字多了一点,该不会是酒仙李白喝醉滴下的一滴酒吧?其实,诗人寓意是:黄鹤楼壮观的景色,比其他地方的景色更壮观,用多加一点来表达“壮观”更壮观。与景区正门门匾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气吞云梦”(楹联是刘海粟书写)遥相呼应,浑然一体。</p><p><br></p><p>编后记:</p><p>中国的诗源是《楚辞》和《诗经》,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p><p>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借物言志)。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p><p>湖北没有李白不行,李白没有湖北也不行。享誉诗坛的名流高士,哪一个没有到过湖北?李白不用说了,崔颢、王维、顾况、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商隐、杜牧、罗隐、苏轼等,或情志飞扬,或劫后余生,或漂泊流荡,或蒙冤受辱,或凄凄隐生,都曾纷纷登上黃鹤楼临诗、吟诗、咏诗、作词,留下了大量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p><p>没有湖北,就没有中国诗,并不夸张!</p> <p>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