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姣姣说消保】3.15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银行案例分析

美友67709527

<p>案例一:查询个人金融信息纠纷案</p><p>案情简介</p><p>▼</p><p>某先生到A银行想要查询并打印其女儿(由于女儿身居国外,不方便回国办理,即由某先生代为办理)名下的银行账户明细。因某先生没有其女儿的委托公证书,A银行工作人员拒绝为其办理查询业务,某先生认为银行无理推诿,遂投诉。</p><p>处理过程</p><p>▼</p><p>经调查,鉴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客户保密”相关工作要求,非公检法机关或持有存款人委托公证书,任何人都无权查询非本人金融信息。</p><p>法律分析</p><p>▼</p><p>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p><p>2.《储蓄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储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储户的储蓄情况负有保密责任。储蓄机构不代任何单位和个人查询、冻结或者划拨储蓄存款,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p><p>3.《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银行应依法为存款人的银行结算账户信息保密。…对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和有关资料,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外,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p><p>本案中,某先生未能出具内容为授权其代理查询、打印银行账户流水业务且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某银行业务管理制度规定,代办查询、打印银行账户信息,必须本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不允许代办;如需代办必须出具委托公证书,且公证书上必须注明代办的具体业务名称、所需查询客户姓名、身份证号、账号、需打印的流水的具体日期(年、月、日);还要注明受托人姓名及其身份证号。银行未办理此项业务虽给某先生带来了麻烦,但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和财产安全。</p><p><br></p> <p>案例二:因错过开放期导致无法赎回资金案</p><p>案情简介</p><p>▼</p><p>某女士在H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但到期后,某女士未及时办理理财资金赎回,错过了理财产品赎回期,该理财资金已经自动转为购买下一期理财产品,某女士以银行销售理财信息披露不到位为由投诉。</p><p>处理过程</p><p>▼</p><p>经调查发现,某女士购买的理财产品为开方式产品,可自动循环到下一期,理财经理在销售过程中进行过口头提醒和说明,某女士也在相关产品合同及购买凭证上签字确认,且在理财产品到期之前,银行统一发出短信提醒,但某女士未留意短信内容,导致错过赎回期。后银行建议某女士可通过办理信用贷款缓解短期资金需求,或为某女士联系其他理财需求的客户与其进行理财产品转让。</p><p>法律分析</p><p>▼</p><p>1.《商业银行法》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p><p>2. 《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p><p>近些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过理财达到资金保值和增值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类理财产品相对储蓄收益更高,但是风险也较大。基金产品不同于可以随时存取的存款,灵活性较差,也存在多种不同的基金运作方式。银行在销售不同理财产品时应当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履行提醒告知义务,也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为客户推荐与之相适应的产品。金融消费者应结合自己资金需求理性选择理财产品,根据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及时赎回资金,在银行的预留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当及时告知银行进行变更,防止错过重要通知而导致业务办理受限。</p> <p>案例三: 征信异议引发金融消费纠纷案</p><p>案情简介</p><p>▼</p><p>2016年,消费者某男士向银行申请办理创业贷款,但因存在不良征信记录,银行拒绝为其办理。某男士以银行不尊重其合法申请金融服务投诉。</p><p>处理过程</p><p>▼</p><p>经调查,某男士上学期间曾办过助学贷款,但毕业后未按约定及时还款,累计产生逾期记录15次。尽管2015年某男士已还清贷款,但已形成了不良征信记录。</p><p>法律分析</p><p>▼</p><p>1、《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p><p>良好的信用是借款的前提,此外,贷款申请被拒绝还有其他原因:</p><p>✔ 负债过高或被拒</p><p>✔ 弱担保贷款超限</p><p>✔ 资料缺失有风险</p><p>✔ 收入不达标</p><p>✔ 资料虚假或上黑名单</p><p>✔ 涉及禁入行业难获批</p><p>✔ 不良生活嗜好影响额度</p><p>✔ 常有经济纠纷的人可能被遭到银行拒绝</p>

银行

查询

理财产品

征信

女士

办理

公证书

应当

规定

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