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浪岗山列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25′~30°26′、东经122°55′~122°56′,西北距嵊泗县城菜园镇56.3千米,分布在长约1.95千米、宽1.20千米的海域,包括浪岗中块岛、浪岗东块岛、浪岗西块岛和浪岗半边屿等18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陆地总面积约0.435平方千米。因附近海域水深浪大,渔谚“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故名浪岗山。最大岛屿为浪岗中块岛,面积0.302平方千米,位于列岛中心,是舟山群岛最东端的有居民海岛。列岛最高海拔96.0米,位于浪岗西块岛。</p> <p class="ql-block"> 浪岗三块山</p><p class="ql-block">浪岗山列岛由以东奎(又称东块)、中奎(又称中块)、西奎(又称西块)三块岛为主的10个岛7个礁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诸岛礁分布长宽各约1.85公里,陆地总面积约0.46平方公里,故有“浪岗三块山”之称。自古有民谣云:“浪岗三块山,上山十万难,家有薄粥饭,不上浪岗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山列岛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东南方向,在东经122°55′~122°56′,北纬30°25′~30°26′之间,属嵊泗县嵊山镇。距嵊山岛南偏东约17海里处,距泗礁本岛约34海里。据载,元大德《昌国州志》称“浪港山”,明嘉靖志、清康熙《定海县志》皆称“浪岗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山列岛中奎岛最大,面积436.6亩(0.2911平方公里),位于浪岗列岛中心,南北走向,长约800余米,宽300米,最高点海拨89.2米,北部较高,中部略低。中奎岛西侧设有固定码头一座,东侧有登岸点。西奎岛面积约130.4亩(0.0809平方公里),犹如一只巨大的乌龟壳,静静地卧在海面上。最高处约96米,为浪岗诸岛礁的最高点。 东奎最小,面积约79.5亩(0.053平方公里),最高点76.4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山地处东海最外围之边缘孤岛小山,岛之四周均是危岩险礁,水深均在20米至50米,东侧水深达100米,浪岗海域海域常年海水清澈透明,只有台风来袭才有混浊。风浪多且大。有渔谣云:“浪岗山,浪岗山,无风三尺浪,有风浪翻山”,由于海浪常要打过山岗,因此岛上植物难以生长。在浪岗与海礁(海图称童礁)之间自古以来是嵊山渔场四大渔汛的主要捕捞海域,嵊泗有渔谣曰:“海礁、浪岗挑担,带鱼会发较较乖,渔场指导船甚山喊,渔船快岩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列岛自古无居民定居,只是鱼讯期间有渔民小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山曾为军事重地,1952年为巩固东海前哨,舟嵊要塞区一个加强营的驻扎于弹丸之地的浪岗山中奎岛。 1956年8月23日凌晨,我空军歼击航空兵第二师领航主任张文逸在舟山群岛黄泽山上空一举击落美军阳P4M—LQ麦卡托型巡逻机一架,美机坠落于舟山群岛东部浪岗山附近海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空战发生在夜间,台湾国民党空军装备的各类型飞机又都是美造的,所以当时判明不了是美机还是国民党空军的飞机。新华社发出了如下电讯:“本月23 日零点后在上海东南海面上空发现蒋军飞机一架,窜人我马鞍列岛上空,我空军飞机当即起飞。蒋机继续窜人嵊泗列岛上空,与我机在衢山岛以北黄泽山上空遭遇,被我击伤,敌机当即向东南方向逃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当时称霸于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来说,无疑是“失踪”了一架飞机,它“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丢了面子,又损失了几名飞行员,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8月25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普赖德中将奉命从日本、关岛、菲律宾等地的海军基地迅速集结兵力:航空母舰“大黄蜂”、“埃塞克斯”、“列克星敦”号和巡洋舰、驱逐舰及辅助舰船共49艘,耀武扬威地侵入我浙东领海,舰载机二百余架,在长江口、杭州湾上空示威飞行,妄图威吓我国军民,制造事端不久,美军便频繁地在浙东海空进行挑衅。 这次,普赖德中将竟明目张胆指挥庞大的舰队侵犯我主权,依仗其现代化的装备和电子仪器,在浪岗山海面搜索了10余天,最后连一名飞行员的尸体也未打捞起而徒劳空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队驻防后,岛上逐渐建造防空洞、炮台、炮库、坑道、营房等军事设施,并有便道绕岛而建,连接码头与中奎岛的四周。在烟波浩渺的东海深处,驻守浪岗山的军人为了祖国的安宁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寂寞与艰辛,浪岗山一年四季浪花不断,涛声不绝,部队的供给有时因风浪影响不能按时送达。岱山县文化宫黄光春老师曾以浪岗山驻军的军嫂探亲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小品《军嫂情》搬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军百万大裁军,驻岛部队迁离浪岗岛,舟山警备区致函嵊泗县政府,并与嵊山镇人们政府代表办理防区移交手续。我(原作者)的妻舅毛纪岳先生早年曾在浙东徐小玉部队行伍,与军人有特殊感情,卸甲归田当了渔民的他在生产中经常去浪岗,也与浪岗驻军的连长(当时浪岗驻军已缩减成一个加强连)建立了深厚友谊,驻军辙防后有许多废弃的木料等物品都送给他,给他家后来造房节省了不少的费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沿海海钓活动逐渐兴起,嵊泗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而成为祖国东海海钓热点地区,有许多国内外海钓爱好者慕名前来嵊泗马鞍列岛诸岛海钓,浪岗自然也进入他们遍寻钓场的足迹,而浪岗山列岛不仅黑鲷、鲈鱼资源丰富,又是舟山最主要的黑毛钓场,浪岗豆腐礁以出产黑毛著称,石鲷、真鲷等浮游矶钓梦幻对象鱼也常有钓获,故而名声雀起直至如日中天,被国内外广大海钓爱好者称之谓国内顶级钓场之一,每年赴海浪的海钓迷络绎不绝,对于海钓爱好者而言浪岗山能实现他们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 有经济眼光的渔民看到了这一商机,因岛上的建筑均为军事设施,普陀一苗姓渔民与部队洽谈成功承租了部队的废弃军营,在浪岗岛上开设了海钓爱好者接待站,于是引发了所谓嵊泗与普陀的“浪岗山之争”,如果嵊泗与普陀都说浪岗山归己所有,那么,地处东海的岱山县也就没有了直接进入东海渔场的自己水道,被逼无奈岱山县自然也加入“浪岗山之争”的行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山之争”主要是嵊泗与普陀,有人曾经撰文说:浪岗山由于两县区争执不下,现在归市里直接托管了。关注地域文化的我始终没有看到市里的正式文件,应该是属造谣惑众之言,无论是嵊泗县志、普陀区志、舟山市志的地图上浪岗列岛都划在嵊泗的版图上,而在零星的官方表述中,浪岗列岛也是归属嵊泗县的,2012年6月5日,时任舟山市长的周国辉视察浪岗列岛海钓基地,陪同视察的是嵊泗县县长虞国平,我的老同事嵊山镇政府负责旅游海钓具体事务的韩永明向周市长介绍浪岗山的海钓情况。舟山行政首长的浪岗之行足以说明浪岗列岛的归属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具官方说服力的是2005年国家海洋局批准的“嵊泗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它所属的549平方公里的海域就包含了浪岗山列岛部分,如果浪岗列岛存在争议,那么这个保护区应该称作“舟山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了。如果依据时下某些人的传言,真有那位官员因所谓的“浪岗山争议”而说过“浪岗列岛归市里直接托管了”,那可谓说是“常识性”笑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浪岗山之争”只不过一些人的臆想,鄙人也不必废什么笔墨口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海域有台湾暖流与黄海冷水团交汇,为各种鱼类及虾蟹生长提供了比较优越的环境。浪岗附近历史上为著名渔场,曾盛产乌贼、对虾、海蜒、贻贝、紫菜等。据《嵊泗县志》载,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乌贼先后由浪岗、海礁一带进入马鞍列岛诸产卵场,形成嵊山、枸杞、花岛、绿华、壁下及泗礁黄龙的墨鱼汛。每年11月初至翌年1月底,浪岗东北~东南为哈氏仿对虾(俗称滑皮虾)汛期……以上记录均是对浪岗海域海产丰富的佐证。由于长期酷渔滥捕,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乌贼已难觅其踪,其他海产也无法形成较大的渔汛,加之往来、补给两不相易,浪岗山逐渐冷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岗山与舟山群岛的所有海岛一样,有人迹之处皆有庙宇,浪岗山也有一座庙,而这座庙宇与以大多数以信奉“观音”、“妈祖”的庙宇不同,是一座信奉善良渔民的庙宇,叫“浪岗兄弟庙”。传说有兄弟两人,自幼死了父母,为了生活,兄弟俩冒着风浪到浪岗山砍柴。一天黑夜刮起了大风,好几条渔船被风浪刮到浪岗山前触礁沉没。哥哥赤着脚奔走在又湿又滑的礁石间,将一个个落水的渔民背上岸来。背到后来,力气用尽了,当他把最后一个落水者救上,自己一脚踩空,跌进海里被潮水卷走。失去了哥哥,弟弟痛不欲生,不几天饿死在浪岗山。为纪念这一对好心的兄弟,渔民们出钱在浪岗山上建了一座庙,叫“浪岗兄弟庙”。庙里长年放有一袋米、一包火柴,供上岛来避风渔民救急。谁食用了,就由谁负责来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嵊泗诸岛中与黄龙的“张世杰”庙一样有着独特意义庙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去浪岗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夏天,离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当时浪岗山已经是人去楼空,中奎岛上的部队营房也早已没有了门窗,阴暗的坑道还残存着锈迹斑斑大炮,原先的便道甚至营房内都长满了杂草,整座岛屿呈现一派颓败荒凉景象——星转斗移,如今的浪岗列岛已是声名鹤起的国内顶级钓场,成为海钓爱好者的天堂,这真令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无法想象,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去一趟浪岗岛,去体悟一下这个又一次被唤醒、并透射出奇光异彩、勃勃生机的弹丸之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自新浪博客 融汇山水 20130830)</p> <p>一名老海军的青春追忆随笔</p><p>“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是对浪岗山的真实写照。浪岗岛向东12海里为公海主航线,是舟山群岛的进出门户。因地理位置重要,布防着雷达,海岸炮(双联130四座),双管高射炮。</p><p> 实演</p><p>岛虽小,但驻扎着一个岸炮独立加强营,一个高炮连,一座观通站(一个排)。一年一度的实弹演习在夏天。八门130毫米口径的大炮齐射,30海里处溅起8个50米高的水柱形成水墙,甚是壮观!这可是实演。</p><p> 台风</p><p>1977年7月,第七号台风中心奇袭舟山,浪岗小岛也难免受灾。巨浪从岛东迅速翻滚至岛西。炮位进水,坑道进水,营房进水,被子都湿了,所有官兵全部进入坑道,一天无食。还有两士兵不幸被卷入海中,被批准为烈士。</p><p> 补给</p><p>小岛上无居民无树木,只有海军驻军,人称和尚岛。部队官兵生活所需的一切都由陆上供给,包括饮用水。正常一周一次,由登陆艇运送,风大时则半月也不来一次船,副食只能用咸菜和煮黄豆代替。1975年春节前,为了保证驻岛守军过好春节,登陆艇顶风冒雾一大早向浪岗驶来,我们无不兴奋。不但有吃的喝的,还能收到亲人的书信。谁知等啊等啊,6小时没到,10小时未到,电话一次一次询问,回答早已出航。我们挂起探照灯,仍望眼欲穿地等候。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盼到补给艇的到来。由于雾大迷了航,误驶到了韩国南端又返航,在海上航行了22个小时。营长和18名士兵也在上面,好苦啊!</p><p> 赶海</p><p>小岛周围有几块礁石与本岛相连,每当退潮时就显现出来。每逢夏季,各连都成立捕鱼小组。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海蜒鱼成群地泛起银光。捕鱼者摇着小船,撒开细网,沿岛边捕捞海蜒。一个晚上能捕200一300斤,可谓丰收。小银鱼有1厘米长,通体透明,是做汤隹品。大点的,可炒青椒,亦是隹肴。退潮时,我们还组织人员到礁石上挖淡菜(北方叫海红),经过两三小时作业,两人合伙可挖30来斤,20余人就挖了300来斤。随即,炊事班煮之,每班分1-2脸盆,大家伙蘸上酱油食之,吃在嘴里,美在全身心。</p><p>作者:my马燕</p><p>链接:</p><p>https://www.jianshu.com/p/b582dc0aec95</p><p><br></p> <p>上浮的大鱼群</p> <p>特大真鲷</p> <p>大鲈鱼</p> <p>我也想多住几天!</p> <p>温馨提示:上浪岗岛请带移动手机!移动手机📱</p><p><br></p> <p>浪岗山灯塔</p> <p> 老人 与狗🐶</p><p> 在驻军撤离后,有两位老渔民坚守小岛。老人们种菜捡螺钓鱼,也为过往渔船渔民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p><p> 再后来,就有了普陀一苗姓渔民与部队洽谈成功承租了部队的废弃军营,在浪岗岛上开设了海钓爱好者接待站,这就是现在的金岛海钓会所!</p> <p>金岛海钓会所 </p><p>联系人 王女士 13705809800</p> <p>出行要先关注天气!</p><p>食宿条件有所改善,食宿费会有波动,请事先与王女士沟通好!</p> <p>爱海的王女士</p> <p>小王姑娘</p> <p>遇到好吃的先夹给妈妈吃的好少年</p> <p>原生态海岛羊</p> <p>大黑鲷</p> <p>淄鱼</p> <p>刚钓上的淄鱼,在岛上马上加工成调味淄鱼片</p> <p>淄鱼干(半干)</p> <p>王女士们制作的浪岗岛鱼获礼包(13705809800)</p> <p>暑假来到的时候,想过去小住几日,看大海晒太阳☀️</p><p><br></p><p><br></p> <p>对了,还要看看鱼儿、羊仔和小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