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灵湫

竹影清风

<p>  山西省武乡县东部的太行山区,群峰层叠、危崖悬空、古木参天、谷深洞幽。其间有许多溶洞(如太行龙洞、焦龙洞等),最出名的就数焦龙洞!焦龙洞因风雷将军而得名,因祈雨灵验而闻名,因深幽奇险而扬名,为“武乡古十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绝美诗句,散见于武乡史籍。洞口石碑记载着不朽,洞内景观传颂着神奇!</p> <p>  龙洞灵湫,是老焦爷(焦旺禄)修炼并脱蜕成仙的修真洞,是武乡东山与黎城交界处的焦龙洞。</p><p> </p> <p>  龙洞沟是武东山区的一块宝地——有一座孤峰独起,当地老百姓叫“兑九红”,据说里头都是金砖玉石、珍珠玛瑙,所以古有“能舍太原一省城,还不舍武乡兑九红”之说!</p> <p>  从武乡县韩北乡关牛角村翻山越岭十多公里行至小卧铺脚下不远,便至沼泽王庙(即焦爷庙)。庙址虽不宽敞,但建于危崖之下,额石悬空,遥遥欲坠,形势绝险。正殿以料石拱券,殿顶条石均以铁八吊相连;其门楣、窗台和墙池均以传统的石刻浮雕装饰,大门上方“普济苍生”四个古朴浑厚大字!</p> <p>   自沼泽王庙迤东而进,峡谷更加阴冷、潮湿,头顶只露一线阳光。正待鼓劲儿前行,不意黑黜黜的洞口已在面前。洞门上山岩崔巍,高不可测;滴答滴答的灵湫从洞顶洒下,涓涓神水由洞口溢出,一块湿淋淋的青石古碑斜躺在洞门右侧,上镌“康惠沼泽龙王之碑”几个大字尚可辩认。这便是武乡古十二景之一的焦龙洞——“龙洞灵湫” 此洞由外至内有屹廊儿、石门坎、卧牛石、大小牛口、刀山上、通天柱、谷穗山、仙人桥、将军骨、乱石滩、上天梯、磨豆腐圪崂、治心石、粉白墙、换火地、翻井、浅水滩、横河诸圣迹。爬上龙洞山顶,朝西山远远望去,那高峰中有一线鸟道拾级而上,是为石磴,人称“上天梯”,是武乡人于明嘉靖十三年所修筑。这是旧时人们来龙洞祈雨回返武乡的一条险道——不知出于何种讲究,来此祈雨的人回归时,总是不走原路而另择新径。沿上天梯登上山顶,便可放足而行至武乡韩北乡。</p> <p>   龙洞灵湫</p><p> 康熙志山川叙:在邑东南九十里。万山重抱,洞有神湫,深黑难测,寒气逼人。每雨后水流岀洞,虎豹常饮其侧。相传风雷将军焦龙神居此。明封海渎王,遇旱四方畴雨者踵相接。洞中滴水下流,汇而为溪,每遇岁旱,虔祷辄应。邑人魏之干诗:</p><p> 喷岀灵珠若有神,森然清冷彻重垠。</p><p> 穴连地脉通东海,洞汇龙池隐蛰蜦。</p><p> 万井睛原沾膏润,一犁春雨洒玄津。</p><p> 洋洋功德千年盛,庙享于今拜守臣。</p> <p>  </p><p> 大明创建刺封海渎王庙碑记,兵部尚书邑人魏云中撰写,碑记文曰:今上皇帝之十年,武邑大旱,祷雨于海渎龙王,即日大雨,且异常甚……。清人郝世铭撰写,东山祷雨记,其中写道:洞内有上天梯、祭星石、粉白墙、大小牛口、将军骨等诸胜迹。志书记载:风雷将军,姓焦,失其名。唐咸通九年七月初五日岀生在长乐里司徒村(现在武乡县上司村)……修道店渠庙和南神山。光化元年,东山有释氏常姓者,素习元术,来谒公,与公同游东山。常用己术,途次衣带悉成龙蛇状。公曰:“此幻耳,奚足尚。”常又知阔垅洞山水中有妖,求公除之,公用符投水,不旋踵而妖除……后坐化于洞中。明代人魏怿撰写,有焦龙洞记:自韩壁村逆折而东,千峰万壑,逶迤数十里。忽一山陡起,峻极霄汉,崨躐嶙峋,壮如古怪。其山之膝有严洞焉,曰:海渎焦龙王之水府也……</p> <h3>  龙洞沟在抗日战争中也是八路军总部卫生部的制药厂,当时叫制华药厂。</h3> <p>  1986年5月原八路军制药厂原厂长宣心愚、副厂长张阳明、韩伟等一行7人专门从北京来武乡故地重游,由武乡老干局长马生旺陪同到龙洞沟考察,几位老八路说到龙洞沟是八路军的制药厂,山上有丰富的野生药材作为原材料。焦龙庙是制药厂,焦龙洞是仓库存放药品,工人住在二百米以外自己动手盖的石头房子里。说到这里几位老人悲喜交嘉,回忆起在龙洞沟创业的坚难和去世的几位同士感到十分悲痛。说到武乡老百姓和龙洞沟这个地方,他们说:“老百姓好、龙洞沟好、这里山美、水美、又安全日本鬼子不容易来,山上药材多又好,就地采集、就地加工。药厂当时从温庄、刀把咀、得则角搬来龙洞沟。酒精、柴胡注射液、滴打丸等能生产几十种药品,极大的支援了抗日战争、救护了伤员、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药厂一直到下太行进入北京,建立了北京制药厂,由北京制药厂又分岀新建了北京一、二、三制药厂、华北制药厂、武汉和襄樊制药厂,对国家卫生事业作岀了具大贡献。</p> <p>   焦龙神 焦龙洞 焦龙庙的传说</p><p>  焦龙神,姓焦,名旺禄,民间传说叫“勤劳”。唐懿宗咸通九年七月初五(公元869年)生于武乡长乐里司徒村(现上司乡上司村),史载,出生的当日晚上,香气盈盈,经夜不散。七岁前,两手不能伸展,不言不语,看上去痴痴迷迷,傻呼呼的。七岁这年的三月初一,忽然两手舒展,神采焕发,语言顺畅,喜好与人们谈经论道。十三岁,天文、地理、易象、遁甲等书,过目不忘,熟记于心。景福二年(即公元893年,时年27岁)五月初八,夜间梦见神人捧着灵符交给他说:“我奉帝命,将此交于你,熟读常练,必能镇妖魔、除鬼怪”。醒后,打开一看,果然如梦中所见,皆为神字天书,于是在南神山、店子渠等地苦心修练,并经异人指点,本领见长,镇妖辟邪,腾云驾雾。</p><p>  当时,在武乡东北山中一洞穴,五只狐狸与人作崇,为害不浅,焦旺禄受命驱狐,经与狐狸斗智斗勇,狐狸逃离山洞,焦旺禄就入住洞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其后,壁底治水患,西乡斩蛇妖,阔垅山除怪,上党郡降魔,做了许多有益于民的大事。尤其是在上党平息妖魔后,太守王祜呈报朝庭,被封为“风雷将军”,人们十分尊崇,世代传颂。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三十四岁时脱脱仙升,葬于上司村附近,即今“将军坟”。</p><p>  因仙升后,多次显应,或除贼安民,或祈雨有应,或惩恶扬善,或助师南征,历代均有封赐。五代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封“灵侯”,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46年)加封为昭泽王,元世祖渡海南征时,加封海渎王。明洪武七年改称海渎之神。当时,周边的彰德府、顺德府、上党郡以及武乡、黎城、襄垣、辽州、和顺、涉县、林州等州县百姓祈雨者云至,每求必应,先后追封“海渎龙王”、“康昭海渎王”。各州、府、县在此勒石刻碑以志其事。百姓把他看作是呼风唤雨的“龙”,称之为“焦龙神”。</p><p>焦龙洞</p><p>  焦龙洞分北洞、南海洞,两洞相对,近在咫尺,但分处两县,北洞在武乡,南洞在黎城。</p><p>  当年,焦龙神与东山常姓和尚共游阔垅山(即以黄纪垴、排槎峰为主峰的群山),除掉水中的妖魔后,进入北洞,洞中蛟龙绕集,妖气逼人,常和尚双股颤栗不止,但焦龙神却高兴地说,这真是天设地造的好所在,分明是为我建造的住处,从此,就常住在这个洞中。仙升后,人们传说,他在南洞读书,北洞布雨,专司行云施雨之职。百姓尊奉其为神,将这两个洞称为“焦龙洞”。由于北洞路况曲折,从洞口往里,需经门圪洞、门前石、小牛口、大牛口、上刀山、奶虎石、上天梯、通天柱、下天梯、磨豆腐圪姥、地心石、将军骨、乱石滩、风道、雨道、反水井、天仙桥、横河,才能取到雨,如无人引路,恐难找到“横河”。因此,焦龙神身边安排一位岳姓仆人,专为取雨的人引洞。到了“横河”,侧身探视,其间空旷辽阔,无法穷究其尽头,水声浩荡,不知其源不知其流,至今无一人越过黄河。</p><p>  南洞,洞口堵封近千年,只可从门缝中瞭望,洞内神秘莫测。堵封的原因引出了一段“往事”,传说,一年焦龙神的家乡干旱无雨,无法下种,村里人商议到焦龙洞取雨,焦龙神妹妹焦姑自告奋勇前去。她爬山涉水,不辞劳苦,好不容易才找到她的哥哥,说明了来意后,焦龙神告她妹妹说,今天不巧,岳姓的仆人告假回家,十天半月才能回来,就把我墨水瓶中的水倒上吧!并吩咐,按照取雨规矩,上路直走不要回头!焦姑匆匆而来,转瞬即走,埋怨哥哥不出来送一送,加之哥妹情重,不由得转回头看了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只见手中取雨瓶一倾,洒出两三点雨,霎时,雾起云生,大雨倾盆,焦姑回首再看,南洞已紧闭,哥哥不见踪影,不料一堵就是上千年。</p><p>  焦姑一气之下,躲进附近的山洞中,因沾上哥哥的仙气,也终于修炼成仙,人们就把这个洞称为“奶奶洞”。</p><p>焦龙庙</p><p>  五代后唐清太二年(公元935年)因贼兵草寇犯境,官军不敌,民不聊生。一天,焦龙洞忽然飘出数朵红云,象铁马飞驰,空中乱石如雨,贼兵无一生还。官方有感于焦龙神显灵,逐级上奏,册封“灵侯”,在南神山选址兴建神庙——“灵侯庙”,后改称“海渎王庙”,并以长乐里十六村租税作为祠庙的香火开支。</p><p>  此后,附近州县陆续建庙敬神,相传,最盛时仅武乡就有庙宇六十四处,有别于其它寺庙的不同之处是:庙会相对分散 ,庙门全年开放,香火四季常旺。</p><p>  有确切记载较大的庙宇有四处:一处在故县南店子渠的将军坟附近,一处在南神山庙西,八角池北,一处在土河村,一处在石树岭。</p><p>  现在的残存庙宇有两处:一处在焦龙洞洞口,一处在东山的顶山崖下。</p><p>  清初,随着黎城,武乡在此附近的住户增多,方园的百姓议定在北洞洞口外建一处庙宇。此处庙宇为石质结构:石椽、石檀、石墙、石柱、石瓦,虽经几百年沧桑,庙宇岿然尚存。清末民初,由砖北、土河、大坪、刀把咀、阔垅郊、悬窑山、小岭山、关牛角等八村村首主持,在当时的交通要道“顶山”的悬崖峭壁下修建庙宇一处,此庙宇石质地基、砖木结构,供台是在一块完整的大巨石上凿成的,正殿三间,因地处崖下,经年不见滴水,东西廊房各三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扎驻过八路军临时后方医院。七十年代石门林场护林工人也常住在庙里。</p><p>焦龙神传说</p><p>  关于风雷将军的故事,在武乡已流传一千余年,历代县志均有记载,民间传说“老焦爷”故事的版本很多,在此,将“黎城兰沟扛长工”、“辽州城外戏庙会”的故事讲给大家。</p><p>  话说,老焦爷得道之前,曾浪迹天涯。一天来到黎城兰沟,遇到一户殷实人家,东家名叫刘旺交,留下他扛长工,因见他勤快,就给他改名“勤劳”,勤劳白天砸坝,晚上兴云布雨,利用水土流动淤田造地,刘家土地一天天地增加,粮食一年比一年增收,几年下来便成为方园百里的大财主,牛羊成群,土地无数,人称“刘员外”。</p><p>  一日,东家对勤劳说,六月十九辽州城十里外有一年庙会,我想让你与我到那里看看牛羊行情。勤劳就答应下来,主家说提前两天起程,勤劳说当天就能赶上,争来争去决定提前一天上路。准备停当,出了村庄。勤劳拿了三根干草让东家骑上,对他说,你把眼睛闭上千万不要睁开。勤劳说声“起”,两人腾空,耳边起风,嗖嗖作响,起伏飘荡。没等东家反应过来,就听到勤劳说“到了”。东家睁开眼一看,果然是辽州城外。</p><p>  第二天才正式起会,大庙上信男善女正准备摆放供席,神台上神像巍然,神堂前香气萦绕,钟声不断。勤劳走近桌前,肚中正饥,于是上前不说二和三吃了起来。庙会香首是当地一个大财主,周围的粮田都是他家的,在方园八左势力很大,看见有人吃神仙供席,高声喊打,不由分说,众人将勤劳拉下打了个半死。幸亏守庙老善友出来劝解,才算了事。这老善友把勤劳抱回自己的住处,好生照料,浆汤抚养。勤劳醒来感激不尽。临走,告诉老善友,三天午后,将你庙上种的香火田每块插上一个小黄旗。说完就起身走了。三天午后,果然从南飘来一朵黑云,一声巨响,雷电交加,大雨如注,雨中夹雹。周围庄稼全部打坏,只有老善友插黄旗的香火田完好无损。</p><p>  州官查看灾情,感到十分奇怪,传唤老善人询问,方知原委。于是派捕快把勤劳宣来,待如上宾。他对勤劳说:“后院有一花园,你能定时下雹打坏吗?”勤劳反问:“是打叶,还是打花?”“打叶留花。”时间定在午时。两人在客厅喝茶、闲聊。午时三刻两人到花园观看,红花灼灼妖艳可人,绿叶片片地上飘零,州官看后目瞪口呆,双膝跪地,连称“活龙王显灵!活龙王显灵!”</p><p>  “得道成仙,借凡人一句话”。自此,焦龙神终成正果,得道仙升。</p><p>  回到兰沟,想给东家说明情由,辞行归位。谁知,他刚到刘家门口,东家怕他再惹事端,就把他拦在门外,不由分说,逐他离去。勤劳说:“你成为当地大财主,人称‘刘员外’,不感激我,反倒怪罪我,还要逐我离去?”旺交说:“我凭的是三千六百羊屁眼,七十二个老板尖(牛),三百六十亩无粮田(新造土地不纳粮),与你何干?”。“如果是这样的话,管交我上午走,下午你夹着‘升的’讨吃。”于是愤愤地离去。勤劳走后,时间不大,下了一场塌天大雨,刘家庄院、土地、粮食、财产、牲畜冲了个净光,人口侥幸免难,刘财主站在墙跟下,看到水中一个“升的”飘出去飘进来,心想,就还有这唯一的财产了,捞起来讨吃用吧。</p><p>  从此,兰沟成为一片乱石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