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武汉:一个革命家庭跨越百年时空的传奇故事

战剑如虹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原创/制作:战剑如虹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授权/图片:欧阳晓光</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版权所有:战剑如虹</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背景音乐:《追寻》</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国共合作北伐将士的鲜血在这里流淌;“二七”大罢工,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在这里英勇就义……</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20年,这里又成为全国抗击疫情的决胜之地。宅在哈尔滨家中但时时关注武汉的我,为您讲述一个与武汉血肉相连的革命家庭跨越时空沧桑百年,那波澜起伏、曲折凄美、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以不忘初心、牢记国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红色的基因、红色的传承、红色的使命、红色的能量……故此我们坚信,武汉必赢!中国必胜!</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一题记</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致敬革命前辈欧阳钦(1900一1978)</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1926:“饮马长江,武汉见面!”</i></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一支威武雄壮斗志昂扬的队伍,正高歌猛进在北伐途中,这就是由共产党员叶挺同志担任团长的第四军独立团。这个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革命军队,军官和士兵骨干几乎全是共产党员,是国民革命军中政治素质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00年出生在湖南宁乡,中国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又在莫斯科学习军事,阔别祖国七年的欧阳钦,回国后由党派往这个团任见习排长。报到那天,营长、共产党员曹渊得知他是在法国入党的,还是苏联军校的高材生,非常看重他,并兴奋地向欧阳钦谈起独立团在广州誓师出征,中共两广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他们壮行的一幕。“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是光荣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我们是党直接领导的军队,同任何别的军队有原则的区别,我们一定要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起模范先锋作用!”最后周恩来用“饮马长江”这句话鼓励大家,信心百倍地说:“武汉见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曹渊的激情述说,深深感染着欧阳钦,他为没能亲眼见到自己所钦佩所敬重的周恩来同志,亲耳聆听他极富魅力的讲话而遗憾。欧阳钦觉得自己浑身的热血在沸腾,情不自禁向曹渊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发出内心的誓言。</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b><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nbsp;留法勤工俭学的欧阳钦</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独立团一路上英勇杀敌,欧阳钦冲锋在前,经受住了一次次实战的严峻考验。子弹在飞,炮弹在炸,许许多多巨大的铁块崩裂开来,纷纷跌下,脚下的大地在摇晃在抖动。望着遍地来不及掩埋的尸体,一股股血腥味混着硝烟味,顺着热风刺入鼻孔,欧阳钦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牺牲的残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了实现占领武汉的部署,北伐军一鼓作气,前锋抵达湖北境内,随后又在军事要隘汀泗桥、吴佩孚的指挥阵地贺胜桥等战役中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绩,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北伐名将”。</span></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伐名将叶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9月初第四军直逼武昌城下,与一军、七军各一部,准备对武汉三镇发起总攻击。叶挺独立团一路势如破竹,这次又担负了打下武昌的总攻任务。就在全团摩拳擦掌再立战功的关键时刻,欧阳钦被调离独立团,到湖北省委军委做秘书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随着北伐军攻克武昌,硝烟未散,广东省委军委的聂荣臻便从城门下的沙包缝里挤进了城,找到中共湖北省委军委,在武汉中和里号下房子,和他们一起办公。后来,聂荣臻担任了湖北省委委员、省军委书记。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军委并不指挥军队,只进行组织和联络工作,欧阳钦跟随聂荣臻,经常冒着危险来往于武汉三镇之间,传达中央的指示,保持与各部队的联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叶挺独立团,欧阳钦得知,他们在通汀门附近用云梯爬城时,曹渊营长身先士卒,率第一组先登,身中数弹,仍然顽强攀墙,高呼“革命军万岁”,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欧阳钦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心里说:曹营长,你安息吧,你的战友们首先突入武昌城,迅速占领蛇山炮台,并协助友军与顽抗之敌展开巷战,敌两万余人全军覆没。至此,武汉三镇全部被北伐军占领,武汉一下子成了新的革命中心。你和所有牺牲的战友们用生命换来了胜利,“饮马长江”的誓言实现了!</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26年10月,武汉群众欢迎北伐国民革命军'</b></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1927:革命洪流中结为伉俪</i></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党的“一大”代表、在中央担任重要职务的张国焘来到武汉,任湖北省委书记,欧阳钦又兼任了他的秘书。此时欧阳钦的公开身份是汉口《民国日报》的编辑。这张报纸名义上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机关报,但实际上是共产党掌握的一张大型报纸,社长是董必武,沈雁冰任总主笔,由党的宣传部长瞿秋白主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在湖北军委紧张工作的日子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欧阳钦在战友和同事吴德峰家中,与他生命中的女神蔡纫湘相遇了!她容貌姣好,高挑的身材呈现出匀称而美丽的线条,丰润恰到好处,皮肤白皙透亮嫩如玉脂,穿着素雅得体,举止端庄,笑起来娴静可人。欧阳钦眼前一亮,瞬间有了心动的感觉,几乎忘记了呼吸;而蔡纫湘也被眼前这位英俊、沉稳的青年吸引住了。两个人心灵的窗户相互对视,仿佛都读懂了对方的秘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吴德峰因工作关系与欧阳钦交往甚密,相互了解比较深刻,可以说是情同手足。他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有意促成好事,其夫人戚元德心领神会,忙向欧阳钦介绍说:我和纫湘是武昌湖北女子师范学校的同学,她好静我好动,性格不太一样,但我们年龄相仿志趣相同,都是参加革命活动的积极分子,而且关系相处的如好姐妹一样。你知道吗?纫湘还是我们女师的校花呢,你很有眼光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戚元德也是三朵校花之一,另一朵校花嫁给了张国焘。</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生时代的蔡纫湘</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欧阳也非常优秀啊,留法留苏一表人材,还参加过北伐,文武双全哪!”吴德峰接过夫人的话头,向蔡纫湘介绍欧阳钦,接着又对欧阳钦说:“我们吴家和蔡家因父辈渊源有过往来,彼此非常了解。纫湘出身书香门第,生在宜昌,她父亲蔡忏吾老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经济,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她弟弟蔡特也是共产党员,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你看,纫湘家庭可靠,家教良好,本人清纯美丽可爱,你是求之不得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欧阳钦深深地点着头,蔡纫湘羞红了脸。那一天,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怦然心动,那种从未体验过的甜美的滋味,醉人的快乐,触电的感觉,几乎令人窒息的幸福,让他们都相信了,这就是爱情!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爱情来了,真的是谁也没有力量抵挡得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只一眼,便一生。1927年春他们结婚了,一起投身到北伐革命洪流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右派势力加紧进行反革命活动,掀起一股逆流。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疯狂袭击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公开与共产党决裂,武汉形势迅速恶化,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包括共产党的好几位领导人也英勇牺牲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春天由上海迁入武汉的中央军委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了组织机构,成员有王一飞、聂荣臻、欧阳钦、颜昌颐等人,欧阳钦任组织科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鉴于如火如荼的大好革命形势骤然跌入冰点,红色旋风过后便是白色恐怖,党中央决定,所有共产党的组织和个人立即转入地下。欧阳钦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寻找失掉组织联系的同志,帮助他们与组织接上关系,还帮助暴露身份的同志脱离险境,把一些同志秘密掩护到南昌,以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同时,他还妥善处理了一部分被捕和牺牲同志的善后事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党的“八七”紧急会议在汉口的一座西式风格的三层公寓召开了。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举了由瞿秋白、李维汉等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后,中央先后建立了北方局、南方局和长江局,作为中央代表机关指导各地工作。代理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罗亦农担任了长江局的主要领导,欧阳钦在他的领导下,继续秘密完成收容工作。</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汉口三教街会议旧址</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钦、蔡纫湘这对革命恋人结婚后并肩战斗,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刻,蔡纫湘选择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她更坚定了经受一切艰难困苦的考验,必要时献出自己生命的信念和决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不久,主持党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决定将中央机关迁回上海。从小到大还未离开过父母的蔡纫湘,要随丈夫同去上海工作了。她和父母告别的时候,告诉两位老人自己已经怀孕了,明年你们就可以当外公外婆啦。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母亲蔡盛非常高兴,但又不无担忧地说:“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的,谁来照顾你呢?不如生完孩子再去吧。”父亲蔡忏吾忙说:“看你说的,女儿是党的人,是要服从党的安排的,再说有女婿欧阳在身边,你有什么不放心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这样,蔡纫湘告别了武昌阅马场附近黄土坡蔡家老宅,告别了生她养她二十几年的父母,与丈夫奔向新的战场。</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革命时代的蔡纫湘</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1937:悲欢离合相见难别亦难</i></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九死一生的蔡纫湘,正奔往在去武汉的路上。离开家乡整十年了,这期间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们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与敌人殊死搏斗,时时刻刻都有被抓捕的危险。为了全身心的从事革命工作,并随时准备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舍弃了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把儿子送回武汉交外公外婆抚养,把女儿托付给上海一个普通人家寄养。</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九省通衢大武汉</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1年,他们先后被调往瑞金苏区工作,欧阳钦担任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身边工作。后奉调红军学校任政治部主任,蔡纫湘任政治教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4年,欧阳钦出任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主任,随主力红军战略转移走上长征路,妻子蔡纫湘则被留在瑞金。虽然革命生涯常分离,但欧阳钦觉得此次与以往不同,如“风萧易水”般的悲壮,而且部队每走一步,两个人的距离就远了几分,夫妻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红军主力撤离一个月后,瑞金苏区陷入敌手,中央分局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蔡纫湘有着丰富的白区工作经验,担任了秘密交通员,接受一个重大任务,护送党和政府的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通过敌占区去上海。能够护送这两位资深的令人景仰的领导人,蔡纫湘既感到有幸有缘,又感到责任的重大,况且他们一个是病人,一个是近60岁的老人,更需要她的细心照顾。初出瑞金,她机智应对扮做瞿秋白的妹妹、何叔衡的外甥女,还算顺利通过两个敌人的哨卡。经过福建地界一个新设的哨卡时,出事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瞿秋白身上带着的治肺病的药品被搜出,敌人以贩卖禁运药品有通匪嫌疑要扣下他们。为了保护两位领导人脱险,蔡纫湘只能牺牲自己,答应随敌连长回去受审。就这样,她被当做共产党的嫌疑犯送进了上海的监狱。可她并不知道几个月后传来的噩耗,自己拼死救出的何叔衡和瞿秋白,一个在突围中壮烈牺牲,一个在被敌人逮捕后英勇就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上海国民党监狱里被关押了两年半的蔡纫湘受尽残酷虐待,身心都受到严重损伤,但自始至终守口如瓶,从未暴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直至“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开始分批释放政治犯,蔡纫湘才得以出狱。接上组织关系后,她得知丈夫没有牺牲在长征路上,现任陕西省委常委、西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她也被安排到那里工作,她要带女儿一起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可到了那座石库门房子寄养女儿的人家时,房子却换了房客,更说不清原住户搬到哪里去了。蔡纫湘一下子呆住了窒息了!诺大的上海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啊,自己还要马上动身去西安,不可能留在这里寻找线索等待消息。她刚从监狱走出获得自由的喜悦瞬间被击得粉碎。从此,这个女儿就如石沉大海,在人世间彻底蒸发了。仿佛柔滑的肌肤突然被刀割,如同密密匝匝的针尖扎进心窝,痛,不堪忍受的痛,顿时弥散、蔓延到她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昌的阅马场曾是清兵马队练兵演武之地,几百年来这里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又有革命红场之称。欧阳一明就在这附近的黄土坡度过了幼年时代,已是小学生了。他深得父母优点的遗传,聪明善良可爱,学习好。他从小在外公外婆家生活,对父亲母亲没有任何印象和记忆,只知道他们在外面做生意,没有时间回来看他。蔡家二老的卧室墙上挂着一张放大了的女儿女婿照片,一明看到那上面的爸爸很英俊,妈妈很漂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突然有一天,照片上的女人站在了家门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在玩耍的他,接着蹲下身子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叫他“明明”。一明愣住了,挣脱开女人的手臂,向房间跑去,喊着:“外公外婆,照片上的人来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武汉街头</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两位老人惊喜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们日思夜想的宝贝女儿终于回来了!蔡纫湘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望着他们有些苍老的脸庞,百感交集。“湘儿,你受苦了!”蔡婆婆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老泪纵横。蔡老先生拉过来外孙,让他叫“妈妈”。一明怯生生地望着照片上的女人,低声唤道:“妈一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团圆饭后,蔡纫湘切入正题:“爸、妈,我这次回来是想把明明接到我和欧阳身边。欧阳在西安的工作还算稳定,就不再拖累你们二老了。”“稳定?莫说这话!别看现在国共合作,那蒋介石骨子里还是反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又翻脸了!”蔡伯伯深谋远虑地说:“你和欧阳都是党的人,随时都要听从党的安排,尤其是做地下工作,面临的危险更大,我看孩子还是放我们这儿安全些。”蔡婆婆心疼女儿,牢狱之灾已经损害了她的健康,她再照顾孩子,能吃得消吗?蔡婆婆也不同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小一明一听妈妈要带她走,便撕心裂肺的大哭起来。尽管妈妈说“到爸爸身边去,那儿有摩托车,还有大马骑,可好玩啦”,他还是舍不得离开外公外婆,对去陌生的地方更充满恐惧,因为在他幼小的生命里,从没有体验过幸福的父爱和母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蔡纫湘的心碎了凉了。她听着父母的话,看着儿子脸上的泪珠,想着自己在监狱得的怪病,不再坚持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蔡纫湘只在武汉逗留了半日,尽管有诸多的不舍,但西安的工作在等待着她,党的需要、党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谁知,蔡纫湘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大人们的这一决定,竟改变了欧阳一明一生的命运,也给爱他的外公外婆和父亲母亲留下永远的痛!一明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他与妈妈见的最后一面,更永远失去了与爸爸见上一面的机会。 </span></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出狱后的蔡纫湘在西安与丈夫团聚</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火车或是在轮船上,蔡纫湘想了多少回夫妻重逢的场景,却不知如何说出女儿的事,就这样兴奋并痛着,直到出现在丈夫的面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种不受时空阻隔的情感,曾给予欧阳钦莫大的安慰和勉励。从长征分别音讯全无,到陕北落脚后得知妻子被关押在上海的监狱,多少个漫漫长夜,蔡纫湘活生生地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如今真的见面了,却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出自己对妻子深深的爱,他甚至觉得对她所受的牢狱之苦,什么慰藉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只有紧紧抱住妻子,温暖她爱抚她,让她在自己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对于女儿的失踪,他选择了平静接受面对现实,“要革命就会有牺牲,生离死别的事常会发生,连毛泽东的孩子都失散了好几个呢。”经历了无数次重大考验的欧阳钦和蔡纫湘已百炼成钢,坚强无比,人世间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把他们打垮了!</span></p><p> 蔡纫湘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看她的身体状况,本应长期休养,而且有几次因工作过劳旧病复发昏迷过去。同志们劝她保重身体,她总是说:“抗战这样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忙的要死,我怎么能休养下去呢!”</p><p> 吴德峰夫妇也到西安来了,从事隐蔽战线的情报工作。他们两家从武汉到上海到苏区,再到西安,真是有缘分。戚元德见到她的身体状况不佳,就建议说再试一试把武汉生活的明明接来西安,或许母子情能让她的身体有所改善。欧阳钦觉得可行,但不久武汉就遭到日军飞机一轮接一轮的狂轰滥炸,他们与武汉亲人的联系中断了!</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1937年8月洛川会议期间,蔡纫湘(右一)与任弼时夫妇、刘伯承夫妇和张浩合影</b></p> <p>  10月10日那一天,傍晚时分天阴了下来,蔡纫湘一人在家惦记着外出工作的丈夫。顷刻间房内一片昏暗,外面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蔡纫湘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在一声炸雷的巨响中,重重的摔倒在地昏死过去,再未醒来。</p><p> 望着爱妻那没有血色没有光泽的脸,欧阳钦痛泣不已,两人相逢团聚才一年的时光,便阴阳两隔,怎不让人痛彻骨!妻子才31岁,正是生命的灿烂之时华彩之季,却香消玉殒戛然而止,怎不叫人心欲碎!她在被死神夺走的最后一刻,最亲的人沒能在身边救护,怎不使人悔断肠!</p><p> 整整一夜,欧阳钦抱着妻子的遗体痴痴不肯放下。他一句话不说,时而呆呆的直视天花板,时而嚅动着嘴唇喃喃自语,时而亲吻妻子那冰凉的脸颊,到后来他把自己变成一尊凝固的雕像……</p><p> 闻讯赶来的吴德峰夫妇和战友们也都心痛不已潸然泪下。他们眼中的欧阳钦是个感情不轻易外露的人,此刻这种感天动地的真性情,怎不让人扼腕叹息、肝肠寸断呢!</p><p> 全国解放后,蔡纫湘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在西安烈士陵园。</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西北》党刊发表的悼念文章</b></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1938:家仇国恨中的大义凛然</i></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出生在上海嘉定县一个大家族的戴中扆,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她不仅学习好,还积极的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并担任交通纠察队员。她加入了抗日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抗日救亡运动的突出表现引起中共地下党的注意,发展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已留校担任助教的她接受党组织安排,南下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大学里,继续从事党的工作。</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1936年8月,戴中扆清华大学毕业照</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清华大学物理系八级毕业生合影,他们日后个个成为中华翘楚、科学精英,其中的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于光远等为国人熟知。前排左二为戴中扆(黄葳)</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月,黄葳到了武汉,原计划是去延安的,刚好中共长江局办党员秘密训练班,就将她留下参加三个月的党训班,并按要求改名为黄葳。</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中共长江局、八路军办事处人员合影(前排右起:1.彭德怀 2.王明 5.邓颖超。二排左起:4.黄葳 5.叶剑英 6.博古 7.潘汉年 8.周恩来 9.郭沫若)</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就在这个训练班里,黄葳结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在国内外很有名气和影响的青年才俊陈柱天。陈柱天生于汉阳,著名的学生运动领导人,曾留学比利时、法国,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时祖国危在旦夕,他毅然回国,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爭中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训练班,陈柱天任书记,黄葳是支委,两人同窗学习朝夕相处志同道合,切磋学问交流思想真诚相与。陈柱天高大英俊,风度翩翩,心地善良,热情似火;黄葳聪慧过人,勤奋好学,神采奕然,卓尔不群,两人渐生情愫,由彼此的好感、喜欢,发展为浓烈的爱,于1938年7月1日,结为终身伴侣。</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陈柱天、黄葳结婚照</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谁知新婚的甜蜜和幸福仅仅眷顾他们12天就戛然而止!7月12日,在日寇对武汉疯狂的大轰炸中,陈柱天一家有四人被炸身亡,陈柱天在家执笔起草一份调研报告,也不幸牺牲。黄葳赶回家中看到血泊中的丈夫,顿时悲痛欲绝,昏厥过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位反侵略的国际先锋战士,竟被侵略者的狂轰滥炸夺走了年轻的生命!他的死引起众多国际友人和武汉市民的震惊和惋惜。8月1日,在汉口青年会大礼堂,各界联合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追悼大会。国共两党领导人及知名人士周恩来、宋子文、博古、沈钧儒等送了挽联、花圈。王明、邵力子、邓颖超等以及国际国内社团代表近千人参加了追悼会。悼词中说,陈柱天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中国人最美的形象,是热爱和平的典范,是永远冲锋在前,最勇敢的国际反侵略先锋战士。世界学联领袖柯乐满痛惜地说:“柱天的死,不仅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损失,也是全世界青年运动的损失!”</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参加世界学联大会的陈柱天(中)</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作为新婚妻子的黄葳,遭此大难和不幸没有被击垮,她忍着巨大悲伤,在追悼会上大义凛然的告诉大家:“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柱天的家属只有怒吼,只有热血!希望大家团结起来,踏死者的血迹前进!敌人把我亲爱的人夺去了,更加深了我对日本法西斯蒂的仇恨!我知道痛苦和悲伤是没有用的,他所遗留下来的事业已经落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我忍住我的悲痛,只有咬着牙加紧我的工作,本着他的意志,学习他的精神,争取抗战胜利来替柱天及其他死难同胞,替前线英勇抗日的战士们复仇!”</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追悼大会现场,前排左4为邓颖超</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沦陷前夕,蔡家祖孙三人不得已也加入了逃难的队伍,一路颠沛流离到了重庆。</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武汉沦陷前的报纸</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1949:欧阳一明离奇失踪</i></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重庆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蔡老先生一家三口才回到武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么多年,与女儿女婿失联,刚刚通了信才知道女儿已不在人世,老两口悲痛万分!他们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一儿一女,都参加了共产党,又都为革命牺牲了。女儿的一双儿女,就剩下一明这根独苗,两位老人把全部的爱都放在他身上,尽心尽力照顾他长大成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对他倍加呵护,有什么不好的消息都不会告诉他,唯恐他受到一点点伤害。或许是这样的生活环境,使一明对政治对战争都不是很关注很敏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8年初夏,蔡老先生带欧阳一明去武昌中正路的一家照相馆合影。欧阳钦想念一明,还给儿子写信要他的近照。20岁的一明眉宇轩昂,英气勃勃,除了脸颊不像父亲那样棱角分明,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外公又被政府派往宜昌税捐处工作了,综合考虑两地的教育水平,就将一明独自留在武汉上学。</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欧阳一明珍藏的照片</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5月16日,武汉解放了,欧阳一明却失踪了!吴德峰出任第一任市长,时任旅大地委书记的欧阳钦多次写信表达他的心意: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没有条件找儿子,现在解放了安定了,希望与儿子团聚。他还给一明写了信,让他到大连来上大学。 </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武汉人民欢庆解放</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吴德峰可是下了大力气,竭尽所能去找。他在《长江日报》醒目位置登了寻人启事,还和夫人戚元德一起去了武昌阅马场附近的黄土坡蔡家老宅。蔡老先生和蔡婆婆丢了宝贝孙子,万分内疚,整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吴德峰在一明读书的中学,找到一个了解点情况的同学,才知道一明失踪的原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解放战争到了最后阶段,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经济大崩溃,外祖父常不能按时寄来银元等硬通货,即使寄了,到银行也只能取出用麻袋装的贬值几乎成了废纸的金圆券。就在这时,因对校方管理提出不同意见的一明和几个同学竟被开除了,一明无处可去衣食无着,东家西家蹭饭或打点小工糊口。在这种生活困境下,他误入了国民党溃逃前的一场扩兵骗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就这样命运和一明开了如此沉重的玩笑,他不知道中国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父亲母亲为之奋斗的事业,就要在全国取得胜利了。一念之差,他这个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和革命烈士的后代,在离武汉解放仅差二十几天的时候,选择了当国民党部队的兵,走上了不归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同学告诉吴德锋,他曾收到过一明的信,说他们是被国民党部队裹胁溃逃,从广西出境到越南去了。外公也接到过一明的信,说是他到越南了。后来又听说有人在越南红河岸边看见过一明,吴德峰立刻告知刚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应邀赴越南的老战友陈赓,马上联系越共领导人胡志明核实,但还是迟了一步,未能找到。从此,所有的线索都断了。</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吴德峰在《长江日报》登载的寻人启事</b></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1988: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i></b></p><p><br></p><p> 就在陈柱天牺牲50周年之际,73岁的黄葳沿着烈士的生命轨迹,一路追寻,一路思念,一路感悟,再次踏上武汉这片热土,参加了纪念活动。</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全国解放后,陈柱天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息在武汉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毛泽东签发了证书</b></p> <p>  当年她履行自己的誓言和对大家的承诺,强烈要求去新四军上战场。组织上全面考虑后要她北上去延安。黄葳服从组织决定,擦干眼泪,将陈柱天的家人送回家乡汉阳,便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p><p> 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时,组织上将她留在了西安,后又派她到陕西省委机关刊物《西北》工作。就这样,在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中,湖北“儿媳”黄葳和湖北“女婿”欧阳钦相遇了。</p><p> 工作中,他们相互配合真诚以待,黄葳觉得这位省委领导、长征过来的老红军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却一点架子没有,总是那么平易近人。两人有时也谈谈个人的情况,双方的爱人都是为革命为民族牺牲的,共同的国仇家恨,相似的感情经历,升华的人性魅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他们的情感越来越融合越深厚,彼此由尊重、敬佩、欣赏而萌生了爱意,谁能说这样的爱情不是纯洁的、自然的、高尚的、美好的呢!经组织批准,已担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欧阳钦,与黄葳于1939年7月1日结婚。</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欧阳钦一家在延安西北局窑洞前。为纪念蔡纫湘,他们给儿子起名欧阳湘</b></p> <p>  从西安,到延安,到旅大,到黑龙江,他们始终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缱绻情深。在两个女儿的了解和记忆中,父母之间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但也许真正的爱情就像他们一样,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完美,直到成为永恒!</p><p> “文革”中他们共同经历了曲折磨难,痛苦打击,从事尖端军事科研的非常优秀的儿子欧阳湘,年仅28岁就被迫害致死。</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1967年夏,湘湘(中)生前与晓光(右)、晓明(左)两个妹妹最后一次合影</b></p> <p>  1978年欧阳钦复出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5月因病去世,党和国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不久,黑龙江省委正式下发文件,为欧阳钦和欧阳湘彻底平反。已63岁的黄葳忍住巨大的悲痛,在组织安排照顾丈夫脱离岗位10年后,重新投身党的工作,在国务院科技干部局领导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欧阳钦、黄葳在北京中山公园的合影遗照</b></p> <p>  晚年她参与了《回忆欧阳钦》一书的编辑工作。此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出版,邓小平和李先念分别为此书题写了封面和扉页书名,杨尚昆作序,聂荣臻、蔡畅等题诗题词。百余位各个时期的老战友老同志写了回忆文章,缅怀逝者,启迪后人,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每每回顾人生,黄葳没有什么憾事了。在长达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她从一个本来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女科学家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共和国成立后,又成为一个个大型国企的管理者和向科学进军的带头人。</p><p> “生若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2002年9月,黄葳在温暖的秋阳下、斑斓的秋色中、丰收的季节里,从容安详的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八宝山革命公墓,欧阳钦、黄葳的无字丰碑</b></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2008:台湾老兵大陆寻亲</i></b></p><p><br></p><p>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在欧阳钦逝世已整整30年时,他一生在寻找的失踪半个世纪的儿子欧阳一明突然有信儿了。</p><p> 那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的一天,欧阳钦的长女欧阳晓光接到一个从武汉打来的陌生人的电话,他简单自我介绍后说:“我有个同学叫蔡一明,今年81岁了,他说他的父亲是欧阳钦,那他也就是你同父异母的亲哥哥了。一明现在住台湾的一个养老院,来大陆寻亲,陪同他来的是几十年照顾他的任文祥,也是武汉人,是歌星任贤齐的父亲……”</p><p> 打电话者叫肖传荣,退休前是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几天前他们中学同学在武汉一家酒店聚会时,从台湾来的蔡一明透露出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不姓蔡,姓欧阳,我的父亲叫欧阳钦。”“是那个多年在黑龙江任省委第一书记,后来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欧阳钦吗?”“你怎么不早说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都很震惊。“我,我是有顾虑,父亲是共产党的高官,而我是国民党部队的……我只能把自己的身世秘密埋在心底。1978年台湾报纸刊登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我只有悄悄地把报纸剪了下来,小心珍藏。”欧阳一明很伤感地说。</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台湾彰化田中梅园养老院生活的欧阳一明</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几十年照顾欧阳一明的任文祥证实说:“这次来大陆之前一明才对我说出他的身世,并嘱我保密。”任文祥有一个以一首《心太软》风靡大陆的儿子,随着任贤齐的走红,不断在大陆拍影视剧,开演唱会,他和夫人也多次到大陆,每次来都带上欧阳一明,但也只是与当年的同学聚会,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和举动。由于两岸关系的原因,同学们都表示理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虽然我知道父亲已不在人世,但我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亲人,祭拜逝去的父亲母亲、外公外婆,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了!”欧阳一明已经81岁,又得过一场差点致命的大病,自然有一种紧迫感。“母亲早年去世,你父亲肯定会续弦,你就会有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妹妹啊。”一位同学分析说。“可我担心他们会不会认我。”欧阳一明低头说道。任文祥和同学们都给予他安慰和鼓励,相信骨肉相连、血浓于水,亲人们会与他相认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次聚会后热情的肖传荣上网查欧阳钦,得知他的两个女儿欧阳晓光、欧阳晓明都居住在北京,就托人到北京打听,终于有了结果,这才发生他给欧阳晓光打电话的一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明哥哥他还活着!”晓光惊喜不已,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她浑身的热血都沸腾起来,脑海中立即涌现出爸爸生前第一次和她谈哥哥的事,并嘱托她不放过任何线索去找的心愿。还有每次陪晚年的父亲去吴德峰家做客,看到他家老二父亲都会叹息:“一明要是活着也有这么大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全家人得知一明哥哥的消息都激动不已,为了把握起见,还提了几点核实的建议。不久晓光收到了武汉方面转寄来的一明学生时代与外祖父的合影,上面还有文字标注,除了右下角有点破损,与她们姐妹珍藏的那张老照片一模一样。欧阳一明还能说出外公外婆和妈妈的姓名。通过吴德峰女儿吴持生的证实和双方照片的印证,晓光、晓明姐妹决定与台湾的哥哥相认。</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欧阳钦珍藏的同一张照片</b></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2009:兄妹团圆告慰父母在天之灵</i></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月10日,武汉。父辈越过曲折的岁月长河逝去了,子辈经历岁月的磨难终于相逢相认。60年前个人无法掌控命运,60年后上苍眷顾人为努力,一明圆了寻亲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哥哥!”“妹妹!”欧阳一明和两个血脉相连的妹妹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从台湾来的任文祥、萧梨夫妇,武汉的老同学们,大家欢聚一堂,见证了兄妹三人的相认,分享着他们迟来的幸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一明终生未娶,这一过就是半个世纪啊!如今的一明走路颤颤巍巍,需手杖助力,耳背了眼花了,牙也掉的没剩几颗了,但他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说一口标准的武汉话,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一明一吐为快,讲述了他当年失踪的真相。那支由黄杰统领的国民党军队大约3万多人,一路南逃。一明曾试图脱逃,但四处都在抓壮丁,往哪儿逃呢?他亲眼看到逃跑的士兵就地被枪决了。就这样,这支部队一直撤到了被法军占领的越南。法军把这3万多人软禁在狭小的“富国岛”上,编制保留,但武器全部被缴,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修建营房,囚徒般的生活枯燥而单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岛上的3年,是一明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大海浩渺,前路茫茫,荒凉的小岛给人的是绝望是恐惧。因水土不服条件恶劣等原因,许多人得病不治而死。离国土、离故乡、离亲人,那种望穿秋水的滋味,那种梦断天涯的煎熬,伴随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幸而他结识了小他5岁的任文祥,同是武汉老乡,同为天涯沦落人,两人结为知己,情同手足。友情的力量虽改变不了苦难的现实,却让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一明参军用的名字是蔡一明,仅仅是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没人知道他的身世,而越共也很难接触到这支被囚禁在孤岛的国民党部队,所以胡志明才未能查到他的下落。几年后蒋介石派军舰把这支部队接到台湾。黄杰被称为“海上苏武”,后来还被蒋介石重用为“国防部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听了一明的讲述,所有在场的人或感叹不已,或相对唏嘘。一明啊一明,假如外公不考虑武汉学校条件好师资强,而把你带到宜昌上学守在身边;假如武汉早解放二十几天,或者你再坚持二十几天,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然而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世事就是这样的难料,况且人生没有彩排,都是直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任文祥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回台湾后几十年的概况。欧阳一明在海军陆战队当士官,对名利地位非常淡然,有升迁的机会也屡屡放弃,直至退休时为士官长,领取相当于中校级别的退休金。任文祥在陆军通讯部门升到副排长,后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小学国文老师,直到退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个人一直生活在台中附近的彰化县。任文祥在这里娶妻生子,任贤齐就出生在这里。一明到了晚年仍孤身一人,腿脚有病行动不便,生活中经常需要任文祥夫妇照料。后来一明去了养老院,离任家很近,他们看望和照顾都方便。一明很依赖任文祥,大小事都和他商量。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任贤齐成名后,给父母在台北买了新房子,但任文祥说什么也不去,他要一直留在彰化县,陪伴他的一明大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一明在外漂泊60年,如今见到两个妹妹和妹夫,看他们都是那么热情、善良、可亲,个个事业有成,才华出众,很是高兴。他喝的酒不多,心却醉了,尤其是听两个妹妹讲述父亲苦苦寻找他的经过,更是猛的喝下一大口酒,是香是甜,是苦是辣,百味交集,热泪潸潸。他似乎理解了父母为了信仰、为了革命而没有把他带在身边的苦衷。他们既然加入了共产党,就必须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但他们不是没有爱,而是把小爱融入大爱,他们也会痛,也会流泪,自己就成了父母终生都没有愈合的伤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晓光和晓明夫妇端起酒杯,真诚感谢任文祥夫妇对哥哥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喜爱并精通诗词和书法的晓光丈夫刘无畏有感而发,当场写下“两妹加两妹夫,不抵先生一人”的条幅,赠送任文祥,大家一致叫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刘无畏又将早已打好腹稿的《水龙吟》一词写了出来,送给一明大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天翻地覆摧朽,一夜江南红初透。领兵百万,娇儿走失,空房依旧。托吴德峰,求胡志明,纫湘回眸。计安南万里,富国难求。父母情,君知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银河海峡空流,嫦娥安在,鬓已秋,黄鹤重游,兄妹执手,欧阳颔首。世事如棋,人生似梦,血浓永久。愿光明常驻君行健,年年聚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一明郑重地接过这首词,十分高兴地说:“好,好!好人,好文,我当好好儿珍藏!”</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亲友们见证了兄妹三人的相认</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按照武汉相聚的约定,这年的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之时,欧阳一明在任文祥夫妇的陪同之下,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全国政协等有关领导得知欧阳钦的儿子千里迢迢回大陆认亲归亲来京的消息,热情地在政协文化餐厅设宴招待欧阳一明一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欧阳兄妹一起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站在了欧阳钦、黄葳的墓前。一明有记忆开始就没有见过爸爸,只能托朋友在互联网上查到了爸爸的照片和简历,并打印出来,每到思念之情挥之不去的时候,就拿出来看啊,看啊。如今站到爸爸的墓前,他有多少话要说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爸爸,您一直苦苦寻找和思念的明明看望您来了。是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人世间最恒久最超凡的爱。我今年已82岁了,腿脚不便不能下跪给您老磕头叩拜了……”他含着热泪颤音诉说,“爸、妈,现在我有了妹妹,有了关心我的朋友,有了许许多多要惦记的人和事,我彻底告别了孤独凄凉,你们也可以安心了!”</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为欧阳钦父亲、黄葳母亲献上花圈挽联,左起:欧阳一明、吴持生、欧阳晓光</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次日,兄妹一行来到西安烈士陵园,这里是那么的庄严肃穆,仿佛听得见祭拜者心脏怦然跳动的声音。一明伫立在妈妈的墓碑前,想着只见过一面的妈妈那美丽的容颜、亲切的话语,心中哀思无限,任凭滚热的泪水,淌过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他深深地朝着生身母亲三鞠躬,敬献了花篮。所有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墓前的一明是“离去青春俊少年,归来幡然一老翁”,而墓里的妈妈生命却永远定格在31岁,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多么遥远的时空跨越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虽然蔡妈妈不是晓光晓明的生身母亲,但她和父亲那感天动地的爱情也让姐妹俩感动不已。几年前,晓明到西安公出,费尽周折找到了蔡妈妈的墓,还听知情人说父亲曾在解放后来过西安,在为蔡妈妈扫墓时泪水纵横,特别的伤心,就像当年抱着她的遗体说什么也不撒手似的,悲痛得不能自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蔡妈妈,您放心,一明哥哥有家了,我们就是他的亲人!”晓光晓明几乎不约而同的告慰蔡妈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该是告别的时候了,欧阳一明却怎么也不忍离去。也许他想到自己已是高龄老人,生命也是倒计时了,拄着拐杖一步一回头,直到墓碑和花圈再也看不清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西安的相关部门同样热情的接待了欧阳一明一行。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节目,对此做了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专题报道。</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西安革命烈士陵园,一明祭拜生母</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2010:感谢宜昌好人一明了却心愿</i></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5月15日,父亲的忌日,一明和晓光兄妹再次相聚武汉,楚天都市报记者见证了他们的再聚首。举箸碰杯间,没有太多的客套话,欧阳一明又说出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他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他们对他有养育之恩且恩重如山,可他至今不知道他们的下落,虽然他们早已离世,但能祭拜他们也可以了却他多年的心愿,告慰二老的在天之灵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晓光非常理解哥哥,他年事已高,会有一种紧迫感,想在有生之年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但目前要寻找两位老人的下落,却如大海捞针一样无处下手,没有一点线索。《楚天都市报》刊登了一整版《一个台湾老兵阴差阳错的人生》的文章和晓光提供的几幅老照片,越来越多的人为他们的故事而感慨而震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1年春节刚过,晓光夫妇悄然来到哈尔滨,这里是父亲工作了12年的地方,也是晓光晓明姐妹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没有游山玩水,没有访亲会客,两人一头扎进省档案馆等相关单位,查找收集父亲的相关资料。通过不懈的努力,晓光查找到了一封来自湖北宜昌彭康杰1981年写的信,信中说50年代蔡盛一直在彭家做保姆,他是老人一手带大的,还给他讲过许多欧阳钦和蔡纫湘当年的故事。黄葳经常给蔡婆婆寄信寄钱,一次就是50元,信都是他读给老人听……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工夫不负有心人,晓光夫妇费了不少周折,终于与彭康杰联系上了。他还提供了新线索,说蔡婆婆晚年去了福利院,1984年故去了。听说有一位李玲同志曾多年照顾老人,找到她,一切就都清楚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彭康杰下决心帮助欧阳兄妹找到李玲,可几个月过去了,丝毫没有结果。人海茫茫,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彭康杰找到了宜昌三峡电视台《直播宜昌》栏目组,请求新闻媒体的帮助。不久,栏目播出一条题为《台湾老兵宜昌寻亲,外婆魂归何处》的新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热心的记者终于找到了李玲,她是宜昌市劳动模范,介绍了当年自己照顾孤寡烈属老人的情况。后来老人摔伤后被送到了福利院,直到1984年病逝,民政部门和居委会还给老人开了追悼会,李玲作为她的亲人为她送终。在李玲的带领下,记者和彭康杰一同去了宜昌市殡葬管理所,在一个仓库里终于找到静静存放了27年的老人骨灰盒。</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李玲照顾烈属老人蔡婆婆</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有了外婆的下落,在台湾的欧阳一明再也坐不住躺不安了,在任文祥陪同下即刻飞往北京,会同晓光夫妇一同来到宜昌。</p><p> 他们首先去了电视台栏目组表示真诚的感谢。84岁的一明连连向众人鞠躬道谢:“你们是我的恩人啊!替我尽孝帮我寻亲,我如何才能报答你们啊……我会想着大陆,想着宜昌,想着你们我的亲人!”欧阳一明喉咙哽咽说不下去了。一直搀扶着一明,因其耳背为他传话的任文祥也感慨地说:“宜昌民风淳朴,有这么多好人帮忙,圆了他一生的梦啊!”宜昌市政协、宜昌殡葬管理所都全力以赴给予帮助。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全程陪伴,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就办完了相关手续,完成了刻碑、下葬、祭奠全部事宜。在面朝群山、视野开阔的黑虎山公墓,压在一明心头多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此生无憾了!</p><p> 对于外公蔡忏吾的下落不明,真是让他们不解。彭康杰回忆说,有一天蔡婆婆匆匆走了,说去料理老伴的丧事,可回来后又对此事闭口不提,其中的隐情无人知晓。晓光想起母亲也说过,全国解放后他们多次给两位老人写信,寄生活费。还请两位烈属老人来哈尔滨颐养天年,一家人住在一起也方便照顾。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肯,不知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外孙,无颜见女婿,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反正后来就不再给他们回信了,几次寄出去的汇款单也都无人签收,给一一退回来了。</p><p> 众人不禁感叹,蔡老先生选择了离开,隐姓埋名在孤独凄凉中度过余生,是对丢失心爱的外孙的一种自责或是惩罚吧。看来这个谜是永远解不开了。</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兄妹在北京家中,左起:刘无畏、晓光、萧梨、任文祥、一明、晓明、苏中</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尾声</i></b></p><p><br></p><p> 有亲人了,有家了,欧阳老人的幸福洋溢在脸上。他与北京两个小他20多岁的妹妹经常通信,逢年过节还寄贺卡、小礼物。每封家信末尾都有一个“平安幸福”的编号,可见用心之细用情之深。</p><p> 兄妹相认这10年真是相见恨短,晓光、晓明两家人几次去台湾与哥哥团聚。飞机越过台湾海峡,晓光耳边响起深情的歌声:“你走的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这不正是父亲生前苦苦思子寻子的真实写照吗!她激动地在心里说:“爸爸,我们替你去看望台湾的一明哥哥,你生前未了的心愿,女儿给你实现了,你一定很欣慰很开心吧!”</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b></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2011年冬晓光一家赴台与哥哥共度新年,2014年晓明夫妇赴台探望哥哥</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2019年春,晓光夫妇赴台生活月余陪伴哥哥</b></p> <p>  寿有疆,情无限!2019年12月11日,欧阳一明去世,享年91岁。晓光夫妇和晓明赴台奔丧,将哥哥的骨灰带回北京,回到父母身边。可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骨肉情深,感人肺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落叶有根,魂归京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母心安,一明不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有憾,终了得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养老院邻居老人们送一明最后一程</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从桃园机场飞返首都机场,带哥哥回家</b></p> <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附录</i></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上世纪90年代,我有机会两次去武汉,追寻革命先躯足迹,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感谢您的欣赏</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欢迎转发推介</i></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