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转眼我们来到应城已经半个月了,说实话还真有一点想家了,想科室的小伙伴们,科里的患者一直都很多、很忙,她们在家里也都在辛苦的工作。</p> <p>我所在的重症病房里很多患者都不能自主呼吸,需要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有的患者不适应,我们就一点点调着参数,像对待孩子一样安慰着他们。在这里,收获最多的是病人的信任感及每一声感谢。我们随时随刻都密切关注着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每日分管两名重症患者:负责患者所有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同时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每小时测量血糖、打胰岛素并做好记录;每小时翻身、扣背、按摩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每天为患者换呼吸管,采血气分析,吸痰,扎套管针,换药,我还要在工作期间随时观察患者的鼻饲管,尿管,鼻氧管,输液泵,气管插管,套管针是否通畅在位,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变化等等。我还要定时为患者倒尿、清洗皮肤、会阴护理、喂药喂饭、鼻饲管注食、喂水,患者意识不清,每天在床上排便,消化不好的会呕吐在床上,还要及时给予清洗。忙碌的一天下班后,姐妹们脸颊、额头、耳朵被口罩、帽子、护目镜压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我们互相看着,都忍不住笑起来,好像大贝壳上的一道道痕迹。</p> <p>在我负责的患者中有这样两位患者让我印象深刻:</p><p>一位是90多岁的婆婆,她的意识不是很清醒,大便后总是乱抓被子,把大便弄得床单、被子上都是,我就为她细心擦拭,换上新尿垫、新床单和被罩。婆婆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从她的眼神中可以隐约的看到泪光。婆婆每天都不爱吃饭,我们每天喂婆婆吃饭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不管时间多长,只要她吃了,我们都会很开心。‘细心一点,再细心一点!’成为我每天上岗前默念的操作准则之一。</p><p>另一位是34岁的小姐姐,她是一位乳腺癌术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当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的情绪很不好,不吃药,不配合治疗。原来,在得病以后爱人离开了她,我和她聊了很多,聊了她的大学生活,聊了她的父母,她此时平静了很多,她说已经有好多年没人叫过她姐姐了,我就像她当年的小学妹,感觉特别亲切,姐姐说:“你们这么小就上了战场,你们是和平年代的英雄,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也要好好的活着,期待你们下次到武汉来玩,姐姐带你们吃武汉热干面,看武大的樱花!”之后的几天,每次看到我都会说:“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疗。”现在姐姐的状态也越来越好!</p> <p>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十几天里,家里的各级领导对我们和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没有任何负担的在前线工作,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应城人民的大爱,当地的医护人员非常的热情,在紧张工作的闲暇之余,还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跳舞,给忙碌而又紧张的工作增添一些乐趣!</p> <p>我今天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宣誓的时刻我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每句誓词都让我铭记于心,我终于成为一名党员了,这是我人生旅途中一个质的飞跃,我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p> <p>我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深刻领会到患者的痛苦和艰难,所以不管多累,我觉得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凌晨3:00结束了6个小时的战斗,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脱掉防护服,不由心声感叹,自由的呼吸真好啊!走出大门,下起了小雨,外面的大街,依旧空荡荡。凌晨3:00点的应城,只有接送医护人员的公交车穿梭在雨中。愿早日战胜疫情,一切恢复正常,相信黎明的曙光不久就会普照这片土地,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春暖花开,一切美好都会如约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