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韵壮东风

老牛尹龙

<p>  毛主席是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的立德、立功、立言者。毛主席的光辉诗词是他老人家不朽伟业的有机组成部分。</p><p> 毛主席的诗词流传甚广,解读和赞颂毛主席诗词的作品也可谓汗牛充栋。在解读和赞颂毛主席诗词的作品中,我最敬佩的是高亨先生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p><p> 近日,在网上搜到安徽宿州学院周治杰先生的一篇解读高亨先生《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的文章,读得很过瘾。周治杰是高亨先生的弟子。在此,将高亨先生的词及周治杰的文章分享给大家。</p><p> 毛主席给高亨先生的复信也是毛主席书法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水调歌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读《毛主席诗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高 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九六三年十二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掌上千秋史,</p><p class="ql-block"> 胸中百万兵。</p><p class="ql-block"> 眼底六洲风雨,</p><p class="ql-block"> 笔下有雷声。</p><p class="ql-block"> 唤醒蛰龙飞起,</p><p class="ql-block"> 扫灭魔焰魅火,</p><p class="ql-block"> 挥剑斩长鲸。</p><p class="ql-block"> 春满人间世,</p><p class="ql-block"> 日照大旗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抒慷慨,</p><p class="ql-block"> 写鏖战,</p><p class="ql-block"> 记长征。</p><p class="ql-block"> 天章云锦,</p><p class="ql-block"> 织出革命之豪情。</p><p class="ql-block"> 细检诗坛李杜,</p><p class="ql-block"> 词苑苏辛佳什,</p><p class="ql-block"> 未有此奇雄。</p><p class="ql-block"> 携卷登山唱,</p><p class="ql-block"> 流韵壮东风。</p> <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其生前身后,世人曾把多少人间最美的情愫和赞语献给了他。在歌颂毛泽东的丰功伟业和文采风流的诗文辞赋中,高享先生的词《水调歌头》堪称绝唱:</p><p class="ql-block"><b>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b></p><p class="ql-block"><b>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b></p><p class="ql-block">  高亨(1900-1986),吉林双阳人,1926年秋,由北京大学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后历任河南、东北、武汉、齐鲁等大学教授。1953年,始执教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是先秦文史哲和文字、训诂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治诸子,“胜解精义,发前人所未发”;治《周易》,开创了“经传分解”之现代“义理派”研究新路。高先生治学严谨,谦和儒雅,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无愧为学界泰斗、教坛宗师。笔者有幸,曾得沐先生之杏坛春风,于1960年秋,听了他一个学期的“先秦诸子研究”专题课。学生们对诸子文章颇感辞艰意深,诵读也觉有些佶屈聱牙,但先生讲来,旁征博采,游刃裕如,舌粲莲花,意趣盎然,深受学子们爱戴景仰。关于高亨与伟人的交往以及这首词的创作、发表缘起,传诵纷纭,或有讹误,或语焉不详。近见高英《父亲高享与毛主席的一段往事》一文(邱爱萍、展群整理),掇其要意如次,以助鉴赏高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毛主席给高亨先生的复信</b></p> <p class="ql-block">  1963年10至11月,高先生赴京参加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四届扩大会议,11月16日,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小范围接见了范文澜、冯友兰、高亨等与会学者。当主席和高先生握手时问道:“你是研究哲学的还是研究文学的?”高答:“古代哲学和古代文学我都很有兴趣,但水平有限,学得都不好。”主席又兴致很高地继续说,他读过高先生关于《老子》和《周易》的著作,并给与了鼓励,令高先生兴奋不已。回到济南后,便给主席写了第一封信,并将所著《诸子新笺》、《墨经校注》、《老子正诂》、《周易古经今注》、《文字形义学概论》、《周易杂论》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转呈。</p><p class="ql-block">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毛主席诗词》正式刊发其《咏梅》等10首新作。为此,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毛主席诗词10首”征文活动,高先生积极参与,撰文称颂主席诗词“精奇宏丽,气象万千”,兴之所至,赋《水调歌头》一阕于文后。此时,新年将至,高先生便把这首词连同恭祝新春之禧的贺卡寄给主席。1964年3月18日,主席亲笔回信:“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肃此。敬颂安吉!”</p><p class="ql-block">  “高文典册,我很爱读”之誉,在中国现当代文坛鲁迅而外,尚无人当此殊荣。1964年,《文史哲》第一期刊发高词后,反响热烈,广为传诵,甚至竟误传为毛主席所作。经一位中央领导过问,196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第六版重新刊登该词。即便如此,“文革”期间,笔者仍见大量“传单”把这首词作为毛主席未发表的诗词在全国流布。对此,有人称之为当代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一桩诗案”,足见这首词艺术价值之高,影响之大!</p><p class="ql-block">  词的开篇四句,犹如群峰柱天,狂飙落地,气势恢宏,境界高远。作者用千钧腕力,为我们簇拥出一位吞吐日月、顶天立地的巨人,以此笼罩全篇,展开赋陈比兴,纵横议论。</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熟谙人类文明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其著名的《贺新郎•读史》,仅用“只几个石头磨过”、“铜铁炉中翻火焰”、“更陈王奋起挥黄钺”等句,便高度囊括、咏叹了以中国历史为主体、时间跨度长达几百万年的整个人类社会嬗变发展历程,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在劳动中诞生成长、社会在阶级斗争中前行的历史发展逻辑。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青年时代就精研上起伏羲、下讫清初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要》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共和国成立后,他通览了计3259卷,洋洋4000万言的《二十四史》,并画满圈圈点点,批注密密麻麻;尤其对被宋神宗誉为“典籍之总会,册读之渊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资治通鉴》,竟通读17遍(主席自述),留下了数不清的点评印记。“掌上千秋史”,不仅生动道出主席对历史了如指掌,更形象地显现出“掌上乾坤小”、一掌定乾坤的伟人气度。</p><p class="ql-block">  “胸中百万兵”。延河边山岩上刻有巨书“胸中甲兵十万”;阎长林曾著长文《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生动记述毛主席率化名为“昆仑纵队”的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大战场鏖战。毛泽东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家,他统率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时间之长(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共27年),为古今中外所罕见。他从未入读军校,但用兵如神,所向披靡,真可谓是天纵奇才。1917年,他还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时,便组织师生用木头枪和鞭炮智令北洋军王汝贤部3000多名士兵缴械投降,饮誉潇湘;秋收起义、三次反围剿、四渡赤水河、万里长征路、转战陕北、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一路走来,他不仅善于指挥自己的将士克敌,且善于调动敌军就范,运筹帷幄,无往不胜,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不可尽数的奇迹。在古今中外的战争文化史上,有的人是统帅、战略家(拿破仑、斯大林等),而非军事理论家;有的人是军事理论家,而非统帅、战略家(孙子、克劳赛维茨);只有毛泽东集三者于一身。他雄视古今,吸纳中国古代《孙子兵法》和近代德国克劳赛维茨《战争论》(在延安曾指令林彪、罗瑞卿等成立六人小组研究此书)的精华,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根据人民战争的特殊规律,在几十年戎马倥偬的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理论和兵法谋略。他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论著,已成为中外战争文化史上博大精深的理论丰碑。军事斗争,是毛泽东一生中最辉煌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眼底六洲风雨”。“风雨”喻指世界革命斗争形势。毛主席高瞻远瞩,胸怀世界,目极环宇,“睥睨六合”。他“巡天遥看”、“冷眼向洋看”、“背负青天朝下看”……他看到了“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他看到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他看到了“天地翻覆”。他坚信世界人民“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p><p class="ql-block">  “笔下有雷声”。意在比赋主席的雄文、史诗,是轰塌一切反动统治者殿堂的霹雳,是撕裂沉沉暗夜的闪电,是声讨敌酋的檄文,是无产者实现“英特耐雄纳尔”理想的进军号,具有摧枯拉朽的声威!</p><p class="ql-block">  “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蛰龙”,元好问“蛰龙何年卧”、梁辰鱼“蛰龙困久夜长吟”等名句,其意均指隐匿的名士。此处,指代尚未觉醒奋起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意同“睡狮”。毛泽东曾说:“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鲁迅之所以弃医学文,意在“救治”中国人的灵魂,而主席极为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中国人民奋起为真理而斗争,砸碎身上的枷锁,做新世界的主人。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他鼓舞人民要像愚公那样“挖山不止”,“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号召人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他的召唤下,中国这条“蛰龙”飞起了,这头“睡狮”警醒了。他,是“千古一人”的中华民族之魂!“魔焰”:主指日本帝国主义等恶魔的侵华凶焰;“魅火”:主指那些露出毒牙的、化成美女的蛇一般形形色色的各类敌人;“长鲸”:语出陆游《泛三江海浦》“醉斩长鲸倚天剑”、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戮封豕而斩长鲸”等句,均用以指凶残贪暴之恶人。此处,主要指喻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三大敌人。以上三句,高度赞美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为战胜内外强敌所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唤醒”“扫灭”“挥剑”,笔力千钧,神完词健,借意象以明理,以动态而造境,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主席的巨人形象,也显示了中国革命大潮“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奔腾向前的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  “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人间世”,即人世间。为应词格,词序换位,亦富于声韵的顿挫美。这两句以比起兴,辉丽万千地展现了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前赴后继,“曾伏虎”,“斩长鲸”,终于迎来了华夏大地旭日东升、红旗如海、春风浩荡、四时花开的普世盛景,正所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既是作者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激情讴歌,更是对毛主席丰功伟业的神圣礼赞!</p><p class="ql-block">  词的上片,重在歌颂主席“其人”;下片,则重在赞美其“诗词”。</p><p class="ql-block">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因是作者参加“笔谈毛主席诗词”的文后附词,故而下片便紧扣旨要,画龙点睛般地浓缩化用“天翻地覆慨而慷”、“当年慶战急”、《七律•长征》等诗题词句,语势如行云流水,自然转入对主席诗词的赏评。“抒”、“写”、“记”,用词错落凯切、练达精巧。这不是对主席诗词内容的一般性记叙,而是记中有议论,叙中有抒情,堪称词家匠心独运的承转“片头”。</p><p class="ql-block">  “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天章云锦”:源于宋苏轼《游潮州韩文公庙碑》诗:“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用彩云织出的有着美丽花纹的锦缎制成的衣裳,即谓之“天衣”,或日以天为衣。人们多用“云锦天章”比喻诗文高雅、华美。诗论家们曾把主席诗词之美称颂为“崇高美”“豪壮美”“瑰丽美”“妩媚美”,高先生用“天章云锦”四字,真可谓穷尽人间、天上之美,以称颂主席诗词的真美、大美,把主席诗词的艺术境界推到了文境美的极致。“织”,自然融入,即主席诗词自然熔铸了他以解放全人类为奋斗目标的豪迈情怀。</p><p class="ql-block">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在中国文学史册上,论及各代典范性文学样式,向有“唐诗”“宋词”之说。细细检索,唐代诗坛上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宋词百花园中豪放词人苏轼、沉雄词人辛弃疾,他们的佳作名篇,都比不上主席诗词的奇丽雄健。前二句是正面赞美,这三句则从侧面比中见胜。关于主席诗词的“奇雄”,柳亚子曾高唱道:“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郭沫若曾歌曰:“岂等沛风,还殊易水,气度雍容格调高。”陈毅元帅更以“诗词大国推盟主”的诗句来尊崇领袖诗人毛泽东。上述美誉,均堪称句句情真、字字玑珠,不失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若论以诗词全面评鉴主席其人、其诗文而臻于如此境界者,拙见以为,无人能出高亨先生这首《水调歌头》之右!</p><p class="ql-block">  “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流韵: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唐骆宾王《寓居洛对雪忆谢二》诗:“积彩明书帐,流韵绕琴台”等,均指流传久远、萦绕不绝的动人雅音。“东风”:人民革命力量、声势的“意象化”。篇末两句,意为携带毛主席诗卷登上高山诵读吟唱,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流传久远、萦绕不绝的美妙声韵,可以使革命声威更加雄壮。“壮”,“使动”用之,不仅为全词浑然作结,更突显了毛泽东诗词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鉴赏高亨先生的这首词,仿佛在聆听一曲英雄交响乐。在整体架构上,其审美判断的基本理路,是以伟人形象—丰功伟业—文采风流—史诗意义为一条串珠主线,充分驱遣《水调歌头》这一词调健捷明快而又回旋跌宕的特点,把对毛主席的感佩深情,如大江东去般滔滔滚滚、激越镗豁,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赋陈比兴,一气唱出。神完气固,浑然天成,辞采壮美,臻于化境。</p><p class="ql-block">  高亨先生娴于中国古典诗词,他的这首《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是中国古老词苑之树上开出的奇丽之花,它必将伴随毛泽东的英名伟业和辉煌诗篇,流誉千古!</p> <p>  现在山东大学的校名用字就来自毛主席给高亨先生复信的这个信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毛主席给高亨先生的复信释文</b></p><p>高亨先生:</p><p> 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肃此,敬颂安吉!</p><p> 毛泽东</p><p>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