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业精于勤——新城区第二幼儿园教师“云研讨”实录

啾咪🧡S

<p>  坚守是一种精神,努力带来新的希望。新城区第二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延期开学的时间里,坚持每天一小时的线上课程学习,每周三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展开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为疫情结束后的教学常规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学习安排与在线课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学习笔记与心得感悟</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线上讨论与研讨交流</b></p> <p>  3月11日下午,每周的“云研讨”如期而至,本次研讨由李盛楠主任主持,全体教师就学习《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课程展开研讨。</p> <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研讨话题一:线上课程的学习收获</b></p> <p><b style="font-size: 15px;"><u>张园园 小二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以往的工作中,对于游戏的观察,往往注重的是“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忽视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与环境同伴的互动”和“幼儿的情绪的体验”,这些都是工作中所欠缺的。首先,老师作为一名观察者,要全面的去观察。其次,观察游戏的方法要多样性。“追踪法”更可以明显地体现出幼儿游戏水平变化,既有纵向对比,又有横向对比。老师可以更明确地制定幼儿每次的发展目标。</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u>籍小晶 小五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听了涂老师对于《幼儿游戏的观察分析评价活动》的讲座,感觉到我们日常工作中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分析、评价活动,基于我们游戏活动当中的流程之一,但大多浮于表面,没有追其根源。涂老师的讲座,听完之后我感觉到我的思路开始清晰了一些,记得上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到,要善于发现幼儿提出的问题,将问题变成新的课程,让幼儿去主动探索。那在这次的教研活动当中,涂老师教我们如何观察幼儿游戏活动,正是我们如何发现幼儿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u>陈瑞霞 中一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运用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来改善幼儿在游戏发展中的机会和条件。有效发挥并提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游戏记录的最终目的。学习豪威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并在工作中将其加以运用,科学观察并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对幼儿的行为予以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指导。</span></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研讨话题二:游戏案例的问题及改进方向</b></p> <p><b style="font-size: 15px;"><u>王晓燕 中四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首先,做好游戏案例分析,要明白游戏分析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客观且专业的分析游戏案例的前提,是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最后,游戏案例分析要以幼儿为主体,观察——记录——分析——讨论——计划,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只有这样反复去做,我们的游戏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u>史玮 中五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日常活动中我们不断的进行案例观察分析和记录,做好之后却很少对其进行二次的整合,忽视对观察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应利用好观察记录的表格和文字,增加自身的理论知识,及时进行整理,挖掘活动中运用到的技能技巧,对每个幼儿的发展也需要做一个纵向的梳理。因此,我们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既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发展,也要尝试去把握全班幼儿的一个游戏发展水平,好进一步去发展幼儿的能力,丰富完善幼儿的游戏经验。</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u>司敏 中四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通过学习,我知道如何做到有意义的观察。首先,把游戏常态化,游戏具有延续性,而不是没有衔接、出现断层的。每次幼儿都要去理解适应新游戏,教师要把精力放在组织游戏中,只有做到孩子们自主参与,教师才会分出精力去静心观察。其次,是制定观察计划,创设要观察对象或观察活动的记录表格,简单梳理一些问题,如幼儿对什么感兴趣,幼儿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通过游戏获得了什么经验等。正如课上所说,观察能力是帮助教师从新手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能了解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span></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研讨话题三:现场游戏案例分析</b></p> <p>  秦晓娟副园长以一篇游戏案例为例,请老师们讨论案例中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的观察重点、教师的记录方式以及教师的分析评价。</p> <p><b style="font-size: 15px;"><u>李静 小四班教师</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做为一名有心的老师,对孩子的性格很了解,在孩子第一次有意识的参与游戏活动时,老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老师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选择了和他性格相同的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是想让孩子第一次参与活动时能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不会有压力。在活动中放松自己,并和同伴投入到游戏中,体验第一次主动参加游戏带给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以后更好的活动迈出了很大一步,这名老师一个小小的暗示与鼓励带给了孩子前进的动力,后续我们可以以追踪方式对这名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u>马凤丽 保教主任</u></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如果我们可以在前期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做系统的、有方法的、有目的的观察,然后进行科学分析、发现问题,在环境、区域设置和主题活动等方面做出改变,幼儿能力必然会得到发展,我们的区域活动自然而然就会向着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迈进。</span></p> <p><b style="font-size: 15px;"><u>秦晓娟 副园长</u></b></p><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通过案例对张*小朋友的描述,可以看出,他的游戏行为属于豪威斯游戏行为量表里的第四层次具有成熟意识的互补互惠游戏,文中没有说明幼儿的年龄段,如果是中班,他的游戏水平和老师的介入指导比较适时,如果是大班,张*的游戏水平就是偏低的。通过皮亚杰社会认知行为游戏量表判断,他参与的游戏是集体结构性游戏。而开锁游戏这一游戏技能未必是吸引张*的主要原因,他更乐于沉浸在和同伴共同探索的乐趣中。所以透过观察分析,便能帮助我们得出改进策略,为了让这个孩子的游戏水平持续发展,得到游戏能力缺失的最大化补充,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尽可能的给予他和同伴共同游戏的机会,创设平台让他建立自信和男孩子特有的阳光勇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看过我们很多老师的游戏观察记录,一般都包括描述和分析俩部分,但分析绝大多数集中在爱心、情感、品德的高度和女性荷尔蒙爆棚等。这样的观察记录不是不对,是里面欠缺着我们对行为的科学精准描述,而这个描述恰恰是我们做教科研必须要有的,也能让我们在孩子的评价和教育方面提升专业素养的含金量。</span></p> <p>  通过本次学习研讨活动,老师们对幼儿园游戏的观察重点、观察方法、记录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相信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老师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我园的游戏活动开展也会迎来质的飞跃。</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编辑: 史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提供: 包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 核: 李盛楠</span></p>

游戏

幼儿

观察

教师

活动

老师

研讨

分析

案例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