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历史记载(二)

回马枪

<p class="ql-block">《平江县历史记载(一)》之一是历史事件人物类,之二是钱币类,本帖编辑的《平江县历史记载(二)》是之三老照片和之四票证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老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循道公会为英国基督教卫期理宗的支派之一。该会的最早创立者是英国牧师名威斯理。他于1739年在英国伦敦创办基督教循道公会,逐渐在国内发展起来,并向沿海各国发展传教。1850年,英国的传教牧师开始在中国广州传教。到1902年,发展到湖南长沙设礼拜堂。后来逐渐发展到平江县。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县城南街设堂正式传教,先后有英籍牧师14人。循道公会由华籍牧师赖逸休担任联区长。并派周永治等牧师组织4名医务员,在县城北街开办普爱医院和循道公众学校),并在县城南街福音堂开设门诊。</p><h5><br></h5><h5>(此照为1916年平江循道学校师生在学校做课间哑铃操)</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江循道学校”校名清晰可见。木门两边分别写有“学校重地,闲人免入”字样,木门上方还贴有几大张白纸,估计写的是教学规划之类的告示。</p> <p class="ql-block">从学生年龄来看,都在10岁左右。《平江县志》上写的平江基督教循道公会办的一所培元小学应该是后期接管。</p> <p class="ql-block">学校位置在北街画桥酒厂前面的罗家大屋。</p> <p class="ql-block">照片背后的英文肯定了照片拍摄时间为1916年,与《平江县志》介绍平江循道公会和学校时间相吻合。请人翻译照片背后英文,由于字迹潦草,看的不是太清楚。大概意思是,平江办了一所循道男孩寄宿学校,拍片为证。右下角有拍片人姓名。第二年11月外国领地(英国基督教公会)盖章认可。</p> <h3>民国时期的平江普爱医院</h3> <h3>民国8年(1919年),平江师范学校在天岳书院创办,学制五年。此照是民国13年(1924年)师范学校师生在天岳书院毕业合影。一年后平江师范学校改为县立中学,学制为三年。民国15年(1926年),该校与县明伦中学合并,一年后平江天岳书院驻军,县立中学停办,学生迁往西街月池塘文庙上课。</h3> <h3>平江县西街月池塘文庙建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后经元、明、清多次修葺,规模十分壮观。文庙又叫学宫,系大屋顶民族建筑,重檐五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七位皇帝,先后御书“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圣协时中”、“德齐帱载”、“圣神天纵”的牌匾,悬挂在大殿上方。殿之两房为东西庑,两庑上接正殿,左右各一亭,左额“圣域”,右额“贤关”,各有石阶七级,中间有8尺见方的“云海蛟龙”麻石浮雕。殿之前为月台,为丹墀,前为大成门。门内左为祭库,右为乐器库。门外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最前是棂星门,为独立三门,中门有“棂星中门”字样,东额为“思配天地”,西额为“道贯古今”。最早的棂星门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棂星门下靠南的月池塘也同年建成。解放后大家见到的石牌坊为六柱五门,中有“棂星门”三个大字,二、四门镶有龙腾浮雕,一、五门仅为石板镶嵌,这个棂星门是清同治以后重建的。<br></h3><h5><br>(民国时期湖南平江县西街的文庙、棂星门和月池塘)</h5> <h3><font color="#010101">从照片整个背景来看,估计拍摄年代有可能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毕竟二十年代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全国军阀混战,平江作为一个偏僻小县,当时的县政府不太可能在此期间将国民党党徽堂而皇之搞上去。从照片中人物来看着中山装。很明显这是一位政府工作人员。1933年,国民党执委陈肇英提出,文职公务员一律着国货中山装。行政院批复同意。1936年2月,蒋介石下令,全国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中山装。从这一年开始,中山装成为民国政府机关公务员的统一服装。由此看来,此照片拍摄期间很有可能是在1937年左右。</font></h3> <h3>从文庙当年照片来看,与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变化不是太大。</h3> <h3>文庙又叫孔庙,照片背后简单文字也找不出拍摄时其它的蛛丝马迹。如果说,324为民国32年(1943年)4月,那庙的简体字又当何解释?当然,文字也有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但这种解释有点牵强。所以拍摄的具体时间只能交由历史学家去全面考证。</h3> <h3>民国时期,文庙曾为县立师范和第一高小校址。后遭雷击和日机轰炸,仅剩大成殿、崇圣祠和棂星门。这里经常是群众集会场所。解放后文庙改成了县粮食局驻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月池塘往南则是县城最大的农产品集贸市场。现在,文庙、棂星门、月池塘三处名闻遐迩的古迹已经荡然无存。月池塘则成了一个纯粹的地名。<br></h3><h5><br>(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平江县西街月池塘县粮食局和棂星门)</h5> <h3>民国时期的平江县景福坪(当年曾叫民众体育场),这里是当年县城民众集会场所。据当年知情人透露,此会台为坐北朝南,也就是会台后面是南街。与解放后新建的会台正好相对。建筑面积也比后来新建的会台要大。</h3> <h3>民国平江君子巷《大众书社》门前(君子巷正南街进巷口下坡处)</h3> <h3>民国时期,湖南平江县城正东街,远处的大树位置当时叫启明街,解放后叫民建路(民建路往东到城门口都叫启明街)。照片左边解放后部分老屋被拆除建成县银行和邮电局。</h3> <h3>当时平江县城四街八巷的房屋都是这种四角飞檐、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h3> <h3>民国时期平江县城下西街监狱</h3> <h3>民国时期的平江私立启明女校</h3> <h3>建在启明岭上的当年启明女校教室。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单位偶尔会组织干部职工到半山腰的教室和下面的礼堂开会。</h3> <h3>民国时期汨罗江上的乌篷船。远处是平江时丰,这边是湘阴(现在是汨罗)长乐街。</h3> <h3>1931年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地和红十六军组建地,以前的平江县二高,现为平江长寿街维夏中学。</h3> <h3>1937年,在延安抗大读书的平江籍战友在一起合影(中排左二:方正平,中将,曾任海军副政委等职;中排左三:张震,上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中排左四:苏振华,上将,上海市委原第一书记,海军原第一政委;前排左二:欧阳文,中将,曾任《解放军报》总编辑等职;前排右二:赖毅,中将,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等职;后排左一:方国南,少将,曾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后排左二:刘华清,曾任铁道部广州铁路局副处等职;后排左三:钟赤兵,中将,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国家科委原副主任。)</h3> <h3>1938年2月10日,新四军第一师第一团1100多人在平江加义举行誓师出征大会,奔赴抗战最前线。</h3> 长沙会战(长沙保卫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长沙三次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平江作为长沙的前沿阵地,在长沙三次会战特别是前两次会战,中日双方在平江境内都曾发生过激烈鏖战。<div><br><div>1939年,长沙第一次中日会战。9月28日,日军奈良支队经瓮江向平江迁回,准备策应其第33师作战。日军第6师、上村支队由汨罗江畔开始分路南进。日军第33师屡攻福石岭不下,遂以主力绕福石岭以西向南突进,攻占龙门厂,主力进入长寿街、龙门厂、献钟一带,在献钟以西三眼桥与奈良支队先头部队会合。此时,中国军队第79军尾蹑日军第33师南下,开始向嘉义、献钟日军攻击;第20军向长寿街、龙门厂日军攻击。10月3日,中国军队击败日军,收复平江县城;6日收复长寿街。</div><h5><br>(此照为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在平江县城设防,准备与日军激烈交战)</h5></div> <h3>1941年10月6日,长沙第二次中日会战中,日军40师团敢死队准备进攻平江县城,进城后到处烧杀掠抢,日军直到当月20日才离开平江。(此照出自日本”画报跃进之日本”)</h3> <h3>日本兵渡过汨罗江浮桥进攻平江县城(照片出自日本“画报跃进之日本”)</h3> <h3>1941年底,长沙第三次中日会战中,日本兵在汨罗江南岸(根据史实记载,当时日本军队进攻路线是从岳阳新墙河到汨罗长乐、新市渡过的汨罗江,南岸也有可能是平江的时丰或三和)发起冲锋时的照片。(照片出自日本“画报跃进之日本“)</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平江县城鸟瞰</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平江县人民医院成立典礼大会</h3> <h3>1952年,部队官兵和学生到平江天岳书院参观。大门右边的校牌是“湖南省平江第一初级中学”。</h3> <h3>1958年底,彭德怀元帅来到平江县委会常委会会议室(县委会西北侧,现已拆除改为一栋4层8户宿舍)和当地老人亲切交谈。</h3> <h3>1958年,平江人民公社的故事,只知标语口号,不知内情。</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县城鸟瞰</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县城鸟瞰</h3> <h3>湖南平江县安定乡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长眠之地。公元770年(唐大历五年)4月,湖南兵马为乱。为避战火,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舅父崔伟。船至耒阳方田驿,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耒阳县令闻之送予牛肉白酒。杜甫掉转船头返长沙居江阁。暮秋思归故里,孤舟入洞庭。因重疾复发,费资用尽,只得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其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一脉相传。</h3><div>杜甫墓坐北向南,墓为圆形土堆,墓前立青石碑,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墓前是清光绪十年重修的杜文贞祠,两进一天口,内有官厅、铁屏诗社等,祠门正上方有青石匾,上刻“诗圣遗阡”四字。宋朝王得臣有诗叹云:“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与杜甫都死于平江一地,葬于邻近,有无尽感慨。</div><h5><br>(上图杜甫墓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下图为近照。)</h5> <h3>1960年平江二中40班师生在二中操坪左侧礼堂前留影</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艺群照相馆拍出的帅哥照片</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县城十字街摆的连环画摊。从照片看,比五十年代喻定中在十字街摆的连环画摊无疑又要提高一个档次。那时喻定中摆摊就是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将连环画摆在布上。</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石碧潭上的竹排,当年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潜水横过竹排下面,潜水过去后我们便到竹排上一起嬉戏。</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平江李家巷。照片在烈士公园內取景,围墙外面房子是当年的商业局。</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县城毛家巷,位置在现在的县生资公司宿舍处。</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平江县青石巷,位置在巷中T字形路口处。</h3> <h3>1967年12月,平江工联茶厂总部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员在茶厂大门口留影。这张珍贵的照片再现了当年文革时期的疯狂画面。”大讲特讲毛泽东思想伟大胜利,大树特树毛泽东主席绝对权威””湖南湘江风雷挺进纵队……”等当时火热的标语口号,人人手捧红宝书,红旗猎猎……往事不堪回首……</h3> <h3><font color="#010101">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平江县城烈士公园</font></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平江县城石碧潭</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平江县城石碧潭,河对岸是当年的三阳农科所,也就是现在的天岳广场。彩虹桥正在此位置。</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平江县三阳农场(现在的开发区)。江中有船的地方靠岸是现在的电力宾馆,前面地势略低的是宾馆前面市民傍晚跳广场舞的地方。当年的三阳农场又先后分为农科所、原种场、渔种场。原种场原址在现在的国税局。国税局对面那栋老房子是当年原种场至今唯一没有拆除的老建筑。农科所在石碧潭浮桥东岸这一块;渔种场则在一中附近。</h3> <h3>1973年,县气象站在三阳原种场场部对面(现在开发区东方红面馆附近)设有一气象观测点。气象站干部职工在观测点作气象预报工作。</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平江石碧潭浮桥</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水泥厂</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县辜家洞长滩</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一中操场边上的游泳池</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一中操场边上的游泳池,围墙外面是三阳渔种场。</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黄金堰水电站</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钟洞(童市)新建的大桥</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三青年在平江加义四烈士牺牲地点合影</h3> <h3>1978年,平江县时任县委书记谭世雄在献冲公社五星大队参加春耕积肥生产劳动。</h3> <h3>1984年平江县城东街涨大水城中划船景象</h3> <h3>1989年国庆平江县城民建路。街道中间也就是生资公司巷道出口处那户显眼的钉子户让我们记忆太深刻了。当时的东街街道也就是钉子户前面那么宽。后来那钉子户拆掉后,东街比原来拓宽一半。</h3> <h3>上世纪八十年代平江黄金矿</h3> <h3>上世纪八十年代柘庄至三墩公路在修建中</h3> <h3>1984年,平江卫校护理班毕业时在卫校内合影。(当年卫校在县城画桥至秀野大道附近)</h3> <h3>上世纪90年代平江县城南街小码头浮桥东岸的帆运社翻砂车间</h3> <h3>1993年,平江县浏家滩大桥建设中。</h3> <h3> (四、票、证)</h3><h3><br></h3><h3>民国十二年(1923年),平江私立启明女学校师范四班学员曾芳毕业证。毕业时期后来被人用铅笔涂改。</h3> <h3>民国时期平江正东街裕记协同庆南货油盐空白发票及发票背面文字说明。</h3> <h3>上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平江苏维埃政府颁发的结婚证</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平江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县邵阳人民公社颁发的结婚证</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江县加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h3> <h3>上世纪八十年代平江县安定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h3> <h3>湖南平江电信局或邮电局从民国、新中国四个不同时期的寄信邮戳</h3> <h3>1932年,红军第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由江西宁都县寄往: 湖南平江县东乡嘉义区义口塅乡苏维埃转交邓家江的实寄封(这枚苏维埃的实寄封网上拍卖价38万,已被匿名者拍走)。</h3><h3>拍品描述: 贴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3分一枚,该票目前存世仅六枚,销宁都以及沿途苏维埃赤色邮政总局、总站、分局、分站邮戳共十五个,均为手填戳,此封邮路清晰,保存极好,是研究苏维埃赤色邮政和红军军邮史的重要史料,极其珍贵罕见。</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湖南平江寄往山西忻县(现忻州)的实寄封</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平江寄往湖北崇阳的实寄封</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由湖南平江寄往山西忻县(现忻州)的实寄封</h3> <h3>1952年,平江县第八区(钟洞)社员股票</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平江县大口塅乡信用社社员经济手折</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平江第七区(献钟)爽南乡信用社社员证</h3> <h3>1954年,湖南平江县人民政府发行的壹市尺布票购布凭证</h3> <h3>1956年,平江共青团团费证</h3> <h3>1956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刷出厂票面分别为五分和十分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h3> <h3>1957年,平江县印刷厂印刷出厂票面分别为贰厘和贰分的高级农业社劳动工票。</h3> <h3>1957年,平江南桥乡高级农业社盖章票面分别为贰厘和壹分的社员劳动工票</h3> <h3>1957年,平江县瑚珮乡高级农业合作社盖章票面为壹厘的社员劳动工票</h3> <h3>1957年,平江县三墩乡高级农业合作社盖章票面分别为伍分和拾分的劳动工票。</h3> <h3>1957年四季度,平江县人民委员会印发的棉絮票</h3> <h3>1958年,平江县加义人民公社粮食部发行的全社通用粮票,有一枚还是错版。</h3> <h3>1958年,平江县屈原人民公社粮食部发行的全社通用粮票。</h3> <h3>1962年,湖南省购货券平江县专用票壹份</h3> <h3>1964年,平江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发给县肉食品公司申请在长寿镇经营肉食水产的营业证</h3> <h3>1965年,平江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发给长寿镇南桥公社南桥大队经营肉食水产的营业证。</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江县梅仙人民公社供销部购货证</h3> <h3>1965年,平江县粮食局借销、议销粮专用票</h3> <h3>文革期间,平江县瓮江三联家畜防疫站牲猪包干收费凭证</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平江肉食店凭牌提货代金券</h3> <h3>1966年,长沙东站开往平江的汽车票,当时车票全票面值3.5元。</h3> <h3>1971年,平江开往长沙东站往返的汽车票。当时车票全票面值2.88元。</h3> <h3>1971年,平江开往长寿往返的汽车票,当时车票全票面值1.38元。由于平江县城到长寿和南江桥的板江公路里程差不多,都是一个价,所以当时车票上一起盖有这种三四个目的地的印章很常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