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春季里,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一边战斗在抗疫值班的前沿,一边战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为了给学生呈现出一节节精彩的线上课堂,为了带领学生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永裕小学的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研究网络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校本教材、发动家长助力,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br></h3> <h3>一、学习文件精神、明确发展方向
1、全校大会、年组会议<br></h3> <h3>一、自学积蓄力量、团队互助成长
1教师自学
2集体备课、说课、试课<br></h3> <h3>一、聆听专家讲座、指引实践课堂
1、听讲座
2、课堂呈现<br></h3> <h3>一、交流顺势而生、各自避短扬长
两次召开线上课堂经验交流会,全校教师参会,各自发表见解,互通有无,取长补短。<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一年组四位老师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每天固定晚五点微信视频开会,研究和商量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有时开会研究三四个小时,非常认真。而且我们小组有细致的分工,杨柳负责查找背诵音频,刘彦辉老师负责生字编排,那磊老师负责数学活动,吴薪雨老师负责科学实验。大家把选好的材料,发到年组群里,进行审核,大家认真收听、观看选取最适合的,最有效的内容发给学生进行学习。</h3> <h3> 经过几番的研讨琢磨,多次的比较斟酌,姜老师最终把线上活动打造成了孩子们的讲台、展示台、评比台,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老师当好导演,把舞台交给孩子。一个个自信的小老师面对镜头教态大方,侃侃而谈,这背后是她精心的指导;一张张优美的古诗配画意境深远,画面丰富,这里面浸透着她隔空连线的辛劳;一个个简单易懂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兴趣无限,这是她伏案工作到深夜反复甄选的杰作。空间阻隔,孩子们虽不能见面,但交流一点也不少。姜老师组建多个活动小组,每日在各个小组中检查、总结、评比,一天下来眼睛干涩,但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昂,她也乐此不疲。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培养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姜老师的又一法宝。每日班长,小组长,互助小队,督学家长齐上阵,大家为赢得一颗星暗自努力,小组为得到一张电子奖状互帮互学,不让一个队员掉队。在姜老师的带动下,班级45名同学居家不懒散,每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br></h3> <h3>古诗配画
打破了以往背古诗的枯燥乏味。需要孩子默写古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动手给诗配上画。第一孩子会写诗中的字了,第二还了解诗意了,第三又动笔画出了心中的古诗,成为了小画家。所谓“一举三得”孩子们收获很多。既培养了孩子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也让孩子学有所得,从中获得快乐。<br></h3> <h3> 让学生在线进行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动起来,参与到学习当中来,逐步实现自主学习,评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内采取自查、互查、互相评价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切实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奖励制度又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线上学习更有活力!<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