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洋知青40周年聚会(三)重回旧地—来洋村

浅笑安然

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回到我们曾经奉献青春的地方——来洋。40年后的来洋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那一栋栋的高楼别墅真让我们感慨万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村委会临时办公楼,一下车就受到村干部的热烈欢迎,村委会还特意挂上《欢迎来洋知青40周年回村聚会》的横幅标语,让我们很温暖,有种回到家的感觉,感谢纯朴热情的村干部! 村干部准备了丰盛的水果招待我们,大家万分感动😭无比开心😊 知青队长发表感言,年轻的村委书记也发表欢迎致辞!气氛热烈,掌声热烈! 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回忆曾经的往事……那些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无法忘怀的情节,此刻都得以尽情释放。 大家叙旧、回忆,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彼此再聚凭添了许多的人生感慨! 卢育良虽然不是我们来洋知青,但他也积极加入我们知青旧地重游的行动中,并为我们夫妻拍了一张很美的照片,感谢了😊 方帮助向村干部赠送他编写的《每天健康多一点》的书籍,愿大家健康快乐!夫妻俩和村干部合影留念! 周仲永和当年的赤脚医生文玉合影 帅哥留影 全体知青合影留念! 全体知青和当地村委会成员合影留念 村委干部带领大家来到大蜚山脚下,介绍了来洋村的远景规划蓝图,期待来洋村越变越美。 这个标志牌一定要拍下留念。 来洋知青场边上的机砖厂 通往知靑场的水泥村道,远处是大蜚山 知青场旧房边上盖起的新楼,业主是当地人,和我们同龄,见证了我们知青的历史。她说起当年几个知青勇敢下河救人的经过让我很感叹。当年我们这些知青为当地做出了贡献,留下了好口啤值得自豪。 知青场背后的小学楼如今已改做其他用途了。 原来知青场厨房现在己破烂不堪。 知青场楼后来也改做其他用途,楼前加盖的遮棚也已破烂不堪、揺摇欲坠。 我们盖的知青场新楼如今人去楼空,这里有我们的许多回忆……曾经热闹非凡,充满活力……如今大门紧闭,一派凄凉。只有楼前挂匾上来洋知青那几个字红色的铁字还依稀可辨,难忘的知青岁月…… 大家在知青楼前合影留念 方帮助夫妻俩合影 正午时分,村干部在乡村柴火鸡农家乐饭店盛情款待我们。 这个农家乐饭店很有特色,方帮助喜笑颜开拍张美照。 墙上张贴的画上那句话很有趣。 队长昂首阔步迈进饭店 大家一迈进饭店,立马感受到农家饭店的亲切、接地气。 农家乐饭店因地制宜,简单朴实的风格别有一番风情。 大家品尝家乡的美味佳肴 大家开怀畅饮,举杯共庆相聚的美好时光。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顺应这种潮流,农家乐在周边农村逐渐兴盛起来。它的兴起,丰富了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敬酒,感谢村委会成员的热情款待。 农家乐风味美食 饭后,同校同班同学来张合影。 好朋友合影 帅哥们合影 初中同班同学合影 城关中学同年级合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天色渐晚,大家依依惜别,期待下次再聚! 这是卢育良的车准备起程。 队长的🚗 邓群英的🚗 王闽仙公司的🚘 来洋知青聚会感怀 (黄哲强) 四十春光弹指间, 挚手凝眸忆少年。 天真应召农村去, 秧泥和汗笑声甜。 霜雪拂鬓春秋赋, 弦歌拔皱苦乐篇。 白驹过隙花甲近, 来秩唯祈桃花源。 《赠来洋知青》 (刘永福) 心系少年历练时, 日锄月下挥青春。 时光逝去半载多, 从温热血故土时。 方帮助先生赠送给我们来洋知青每人一支工艺笔作留念,金笔上刻着“来洋知青40周年纪念”感恩感谢! 珠面上刻有“仙糖76届小伙伴四十周年聚会留念”字体的手串,由十三颗珠子组成,精美的礼品赠送大家作永久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