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青青

万元

<p>小草是她的乳名。</p><p>小草离我老家不远。</p><p>她是她们家的第5个孩子。上面有4位姐姐,小草母亲一直想生个儿子。天不随人愿,计划生育开始了,小草母亲这才放弃了再生的念头。</p><p>小草虽名为小草,命运比上面几位姐姐好多了。她穿着姐姐们的旧衣,吃着姐姐们省给她的食物,姐姐们上学轮流背着她。母亲也改变了嫌弃丫头女儿身的观念,舍不得打骂小草。</p><p>小草生得娇小、白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配着齐腰长的大黑辫子,加上那甜甜的笑,左邻右舍的大婶大姨们,常常跟小草玩笑说:长大了给我做儿媳妇。</p><p>小草天生聪慧,初中跟着老师学习乐器,演样板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过县、市汇演。</p><p>天有不测风云。</p><p>高二那年冬天,小草父亲病故。不久母亲也一病不起。</p><p>小草高中一毕业,就回了家帮助姐姐们打理家务农活儿。</p><p>眼看着昔日的同学一个个考入大学或参军上军校,而在农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里与土地为伍,为挣几个工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小草,心有不甘,但只能屈服于命运。</p><p>苦闷彷徨的日子没几年,她嫁了邻家那个眉清目秀、身材英俊的小伙儿。</p> <p>春风十里,杨柳堆烟。</p><p>不久,小草生了一儿一女的双胞胎。</p><p>日子本来就紧巴巴的,这年大旱,老天两个多月没下雨,田地里的收成上交完公粮,剩下的仅够熬到春天油菜花黄。</p><p>小草跟男人一商量,利用自家靠近镇口的优势,擀些面条、做些凉皮儿,挣三瓜两枣的补贴家用。</p><p>日子一长,周边闲着没事儿的男人们都爱到小草的面摊儿来,扯扯闲话儿,说说笑笑。</p><p>贫困的年代,农村里居家过日子,哪家主妇、孩子们都会擀面条、做些凉皮儿的,小草的生意清淡,只能糊口。</p> <p>夏天过后,隔壁生产队在县城上班的小勇,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将小草骗去城里找了份工作。小草男人找去,小草与小勇对外声称是夫妻,吃睡在一起。</p><p>小草的男人擦干眼泪。农忙时将田地整得丰产丰收,闲时操起小草留下的面条生意,早晚下河摸些鱼虾放在摊子上卖,把一双儿女打扮得干干净净,养得红光满面。</p><p>隔壁生产队里面相姣好、丰胸肥臀的二寡妇看上了他,有事没事的爱往他的面摊上坐,在他去地里忙活儿的时候到他家里帮着缝缝洗洗。</p><p>小草的男人不为所动。</p><p>他对二寡妇说,小草会回来的。</p> <p>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p><p>三年之后的秋天,小草回来了。</p><p>他男人给小草从里到外换透了新衣裳,对小草说:“小草,这几年你苦了、瘦了。”</p><p>小草大哭了之后,一门心思做起面摊儿生意。</p><p>但是,人们不买账,以前喜欢吃他家面食的人,好多人厌弃她。</p><p>“别去他家,脏!”</p><p>“见过脸皮厚,没见过这么厚的。”</p><p>“这男人真是可怜,回收货也要。”……</p><p>在这样的流言蜚语中,小草夫妇依然忙着自己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双儿女也是聪敏好学,能背百首唐诗宋词,跟小草学拉二胡学唱歌,学校里的六一儿童节演出,姐弟俩每年都拿金奖。</p> <p>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p><p>在周围的议论声逐渐没了的时候,小草跟她男人一合计,流转了早已侍弄得肥肥的田地,卖掉了翻建不久的农家小院,领着一双儿女,来到了江城。</p><p>小草盘下靠近大卖场停车场边的店铺,先是手擀拿手的面条面皮卖,小半年之后,卖起鱼汤面、水饺。</p><p>两年之后,盘下隔壁的酒店,请江城名人陈老师题字“小草青青”店名匾额,请书画名家王老师绘画了一幅牡丹图装饰于大堂,请来名厨开起江海特色酒店。</p><p>小草常常给客人吹拉弹唱,小常宝、阿庆嫂的唱段更是博得食客的连声喝彩。</p><p>小草男人烧得一手味鲜鱼美的酸菜鱼,人称江城一绝。</p><p>一双儿女学习成绩优异,高中阶段双双进入了海中快班就读。</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记</p><p>我坐在小草夫妇面前,听着他们这些年的故事,问他们:我能写你们吗?</p><p>小草对着他丈夫嫣然一笑说:</p><p>凡是过往,皆为序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