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之居家说杨柳

常乐

<p>惊蛰已过,气温渐渐地和暖,一个多月未出家门,望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好像有了些润色,有了点生气,让人看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很多开花的果木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它们该是正在孕育花蕾吧。小区没有柳树,柳树大都种在水边,“五九、六九,河边看柳”。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数九期间,北京依然冰天雪地,柳树不会返青,更不会发芽。农历二月,早春时节才是柳枝儿返青,萌发新绿时,想那颐和园、北海现在应该是碧波荡漾,“万条垂下绿丝绦”吧。</p> <p><br></p><p>北京的市树是国槐与侧柏,侧柏多见于庙堂,而国槐则遍布于大街小巷及房前屋后、院里院外。至于柳树,特别是垂柳,多种于河湖水塘边,街头巷尾并不多见。有一句老话说前不栽桑,后不种柳,就是说房前屋后不种桑树和柳树,因为桑字发音近似于丧字,不吉利,而柳字的发音近似于溜字,喻意家道中落,走下坡路。</p> <p>虽说柳树字音有不吉喻意,北京却有多条以柳树命名的胡同和大街,后海南岸的柳荫街就是其中的一条,这条街可是非同小可,东边是有半部清代史之说的恭王府,以前做过和珅的宅邸,清代是规模最大的王府,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面涛贝勒府,民国时,两府都卖给了教会,贝勒府花园里建了洋楼,成为了著名的辅仁大学,府邸办了辅仁附中,新中国改为十三中。这条街后来也住过几位解放军的元帅与将军,这些大人物为什么不忌讳不祥之说呢,原来柳荫街的名称是后改的,早先叫李广桥南街,更早时候,这里是条河,由后海通往恭王府的河,河边绿柳成荫,北边有座李广桥。</p> <p>柳树种类很多,有几百种,安定门外的柳荫公园以田园风光为特色,野趣横生,园内遍植柳树为景观,因夏日成荫而得名。据说园内柳树有二十多种,不过常人难以分清,除了垂柳以外,其它统统都被认作旱柳。垂柳常植于水边,又叫杨柳,也叫垂杨柳,传说隋炀帝下扬州,运河两岸用少女为龙舟拉纤,烈日炎炎暑热难耐,岸边广种垂柳遮阴,因而龙心大悦赐杨姓于柳树。</p> <p>柳暗花眀是成语,形容绿柳成荫,花开似锦,也有困境中有转折,有出路的意思,柳枝儿由早春鹅黄变翠绿,待到绿柳成荫即为百花争艳之时。但愿人们那时能够走出家门,“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漫天飞舞的柳絮却又令人生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