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的追溯

向阳花开自媒体

<p>家园的追溯</p><p>——读熊向阳王庄系列散文</p><p>文/李鲁平</p><p><br></p><p>对家园的追溯,某种意义上阐释了一种灵魂深处的渴望,一种前往某处寻访的欲望。它或许暗示着一种空间上的偏移,一种与超越琐碎日常的世界建立联系的渴求。</p><p><br></p><p>故乡是片永远温热的土地,看了向阳的文章,泪盈双眼,感同身受,生我养我的故乡,有多少人永远成了记忆。回望故乡,那个我的童年乐园呢?那个我梦想启航的地方呢?那个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呢?……思念、眷恋、悲怆等复杂情感漫上心头……</p><p><br></p><p>拜读向阳老师文章,我们又一次跟着他的步履去探访了他心心念念的故乡,他深情流连,触摸徘徊,随着他的目光凝视着那片土地,我的心情也在一片惆怅中难以释怀。</p><p><br></p><p>作家这两年,亲眼目睹了故乡在一点点消逝的过程,他也在文字中不断表达对故乡风物的挽留,对一个固执的守望乡愁的人来说,这是一次伤害,也是一次难以割舍的诀别。</p><p><br></p><p>他像个客人一样重新回到熟悉的土地,那些已经荡然无存的物什,一次次唤醒他的记忆。心里的巨大落差被作家描写的淋漓尽致。作者睹物伤怀,往日时光一幕幕在眼前拉开。故乡之于他,是有血肉联系的,哺育他生命,滋养他的灵魂。一声鸡啼,一片鸟鸣,一丛树木的葱绿,都是故乡最厚重的馈赠。</p><p><br></p><p>这是向阳的一次次寻根之旅,倾吐的情感浓烈醇厚。乡村在他的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分量,最近以来,他把思想的触角从书写故乡的风物景致,而扩大到对村庄历史的发掘,用文化的高度去观照乡村,充满了深切的忧思与关注,文字的优美端庄,清新明快,干净利落,都让人对散文有了信心。</p><p><br></p><p><br></p><p>王庄系列散文,大致可以分为六个篇章或者是类别:方位地标、树木景物、风土人情,传统手艺、民俗古物,历史烽烟。方位地标共有十篇章,从北大沟到蓄雨池,从他高兴沉重的夹河沟,从王庄小学到魏家坟园,从那口老井到那瓦,那池塘,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乡村的地表地貌,这是一个乡村的大舞台。</p><p><br></p><p>二十多篇的树木景物里描绘了王庄的别样风情,杨树的飘逸,槐花的飘香,枣树的雅韵,皂角树的唯美,梧桐花风情,柳树的缠绵,构树棒槌的舌尖味道,香椿树的爱情故事,桑椹树牵引的家族历史,有民国四大才女萧红《呼兰河传》一般的王庄菜园子,田园风光,春夏秋冬之韵,风花雪月,一一展现!</p><p><br></p><p>在风土人情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生活鲜艳,性格不同的人物:月牙儿,小李子,花婶儿,老跳蚤,周日冒,张疙瘩,十字叔,祖父,王庄夫子,还有那条狗,它们构成了王庄的魂,神秘的石头,奇异的三恋三梦,那年那时光,王庄的嫁衣构成了王庄的传奇。</p><p><br></p><p>散文里除了语言的表达,景物的描绘,作为点睛之笔,便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张疙瘩拄着疙瘩拐棍儿,依然在村里疙瘩着,十字叔张口闭口的骂着,大仙张瞎子的玄乎,剃头爷的幽默,周日冒牙都没有了,头发花白,上句不接下句地还在日冒:那一夜黑灯瞎火里,月光照在坑塘上,水面上一圈儿一圈儿地浪,伴着小声吃吃地笑,白白的一大片……</p><p><br></p><p>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人生有命”的章节里说:“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一袭干净时尚的黑红花格上衣,直扭没有褶皱的喇叭裤,卷卷的烫发头,忽灵灵勾人的大眼睛,仰着圆圆的鹅蛋脸儿,花婶就是整个陶王庄村的时尚风云人物。“长得还疙瘩,人他妈的也疙瘩”小栓子塞喷他。张疙瘩一听,“你他妈的骂谁,老子今天豁了你。”小栓子刷了外套就蹦出来,“老子骂的就是你,来打呀!”张疙瘩一手提着耙子,腾腾腾腾地都跑过来了。</p><p><br></p><p>紧要关头,一个身影出现他们俩面前。就是人见人爱,干净利落的花婶儿。花婶一把揪住张疙瘩扬起的耙子,一手推开火星子直冒的小栓子。“你们这是弄啥!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们想弄啥里?”花婶吼起来,人们听着也觉得是美的。被花婶这么一撩,张疙瘩骨头立马酥了下来。道:“下回,你手轻点儿,我骨头都散架了!”“下回?你还想下回,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滚一边去!”花婶玉手一扬,飞起一腿,朝张疙瘩的裆部,屁股一扭,到院子里去了。众人一片哄笑,小虫扑楞楞地飞,吓得树枝叶子乱晃。好一幅乡村生活,珠心绣口,语言朴实真切,情感喷薄炽热!谁人不怀故园情?字里行间觅旧踪。魂牵梦绕至白首,乡魂入梦原影重。真实的美好画卷。花婶富起来以后,又反哺乡邻,人物形象质朴而又高大。</p><p><br></p><p>但是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老跳蚤”头发凌乱,衣衫褴褛,坐在地上拍天喊地。也顾不得理头发,涕泗横流,边哭边骂:“我日你个先人祖奶奶,你个挨千刀的,马求戳的,你敢打老娘,我儿算是瞎了眼哪,你要遭报应啊,啊啊,嗯啊啊,啊啊依,依儿啊。”儿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扯起他的老娘往屋里拽。人们也就在老跳蚤哭的像唱起来的一样中,一哄而散了。都觉得解气,打的好。这是个悲惨的小人物,众人的一哄而散和幸灾乐祸,似血馒头那样!但最后的惊艳结局却使这个小人物瞬间高大,给人沉重的思索。</p><p><br></p><p>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素有王中之王的爷爷和周日冒,这两个有点江湖义气的刀客,用悲壮的一举大写了人性的精神,凌厉的金雕成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人寰无限,泣血萤虫笑苍天,骤起烈烈风,尽吹散!我和周日冒站在白沙河的岸边,金雕站在我的肩膀上,草青黄,人北望,大雁南飞,白沙河边是故乡!这是人物深层境界的挖掘,作者的笔锋在自由时空,来回切换,足见文学功底之深厚。</p><p><br></p><p>在传统手艺篇里边,描写了一群生动而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铁匠三爷,画匠,剃头匠,曲艺人文忠,木匠,泥瓦匠,窑匠,各色人物依次登场,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奏响一曲动人的旋律。沧海桑田梦故乡,往事青青流水长。门前那树犹难舍,何必常来惹断肠。在民俗古物篇里,那些旧物件儿:煤油灯,钉耙子,老虎爪儿,石磨,铁环,牛板车……一件件旧物就是乡村真实生存的证据,王庄的方言俗语里透着诙谐幽默和智慧,王庄的童谣里透露着童真美好,善良和向往。王庄的民俗里又体现着人文底层的烟火气儿。在历史烽烟里展示的熊氏祠堂,一个家族的辉煌历史,一个精神的传承,鲁班长坟是爱国精神的继承。</p><p><br></p><p>一篇篇深度温度俱佳的美文,让人情思缱绻,触动心弦,耐人寻味!作者在各个层面体现着,对家乡的深情关怀和刻骨铭心的热爱,这种血液里的爱。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一个被杀戮的头颅,从英雄的马背上跌落下来,树冻的发抖,上次蚂蚁还在它上面跳跃……真正能够触动生命的东西,是思想,是精神,是灵魂,是内心的繁华似锦;是入目皆莲的纯净;是归根结底的四个字:真情实感!</p><p><br></p><p>缺点亦有不少,不是所有的篇章都是那么的完美,不是所有的篇章都那么的让人惊艳,如果继续下去,一定要跳出格局,一定要打磨,反复修改,避免重复描述,艺术再观照,加强横向对比,思想提升华……一定会突围出去,期待向阳的柳喑花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