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日记(十五)——满月日记

 小咕咚吧  

<h3>2020.03.09 星期一 天气:阴转雨</h3> <h3>  今天是3月9日,星期一,是特意看了下台历,才知道是星期一,我们只有倒班,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所以来到这里,没有周末和星期礼拜的概念,只要记住班次,吃饭点,别漏岗,别睡过油,别赶不上班车,别记错班次😂 (曾经有一天,佳佳本来是再往后一天凌晨两点的班,但是因为家里人和她聊天,干扰了小家伙的记忆力,所以她当天半夜零时就起床,因为需要凌晨1点赶班车,上了车,没看到小伙伴,打了电话,才发现自己记错了时间,又默默下车,回到了宾馆,脱衣服睡觉/::Z,是不是很悲催 ),这就是我们的最重要的生活了。数数日子,居然今天驰援满月,这一个月说快也快,说慢也慢。</h3> <h3>可爱的俩宝!</h3> <h3>  大家看着每天确诊人数的下降,出院人数的增多,肯定是信心满满,经常有朋友发微信问我:&quot;啥时候回来啊?&quot;&quot;回来了吗?&quot;&quot;你还在哪里啊?&quot;我都是无奈地而坚定地告诉大家:&quot;没回来,我还在这里,还在雷神山,还在收治患者。&quot;</h3> <h3>  这些天,大家从各种新闻上都可以看到,武汉的14家方舱医院正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封仓,而且据说现在只有一个方舱医院还没有结束,那么多的患者,有治愈出院的,就有需要转院的,作为三大传染病专科医院之一的雷神山医院,我们的工作就是逐渐接收转来的患者,所以近期,我们的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加大了。</h3> <h3>  从昨天上午就是有患者需要接收,结果我和祁姐晚7点30分刚刚走进病区,准备接班,就看见,患者通道门票,救护车🚑 的车灯闪烁,因为患者来了,简单的和白班交接后,我和祁姐换好了防护服,整装进仓准备接收患者,由于救护车🚑 数量和司机有限,患者的转运每车最多6人,对于相对年轻,病情稳定的患者,护士长带领护士姐妹们做好简单登记,安排好房间,有的重患或者卧床患者,一次只能转运一个人,而且到了病区门前,作为医生,首先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有上机等指征,必要的就需要建议转运人员直接将患者收入ICU病区。直到零点才把所有患者接收进入病房,期间抓紧时间进入病房,采集病史,记录,将患者加入病区患者微信群,方便沟通。随着忙碌于病房,走廊,病区外面,我的防护服里面是汗水,顺着皮肤往下淌,外面是雨水💦 ,顺着面屏往下淌,呼吸不顺畅,有的患者耳背,穿着防护服得大声和他们讲话,瞬间就觉得发晕,眼冒金星。当全部病史采集完毕,处理结束,祁姐走出仓时已经是过了零点,在这期间,特别感谢何主任,白班都没有下班,一直帮着我们处理患者事宜,直到凌晨一点,才坐着夜班临时班车回去。出了仓,需要完善医嘱和病志,坐在电脑前,感觉脑袋都发木了,反应迟钝,实在挺不住了,就仰在椅背上眯一会儿,在写,但是没想到,再重新捋一遍写过的病志时,自己看得都哭笑不得😂 ,简直驴唇对不上马嘴,还得重新编辑。</h3> <h3>  早上和主任还有白班医生交班后,紧赶慢赶才赶上班车回宾馆,10点多吃了早饭后,迷迷瞪瞪地,直到晚上7点30才睡醒,实在太乏了。</h3> <h3>正在整理日记之时,工作群里突然通知,因为支援武汉中南医院的辽宁队队友会加入雷神山医院,所以近期从新组队,面对了这个决定,群里又是一阵不舍,道别,因为抚顺的队友要转入A3病区,说句实话,在一起工作一个月了,我们忙碌得都没有时间照一张全家福,我更舍不得我的搭档祁姐,偶俩配合默契,大冷面真的会想麻辣拌!等到抗疫胜利后,我们沈阳、抚顺再相聚。</h3> <h3>  即将注入新鲜血液,预示着回家的希望会暂缓,战役还需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人员增多了,估计劳动强度,应该会降低一些!大家别担心我了!对了,我们队有队徽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