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出师颂》

闲坛漫步

<p>《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一为此“绍兴本”,一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也有认为是梁·萧子云书,经北宋《宣和书谱》、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其流传情况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后售于项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泼墨斋帖》亦曾摹刻,今仅存法帖拓本。</p><p>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故定为隋人书是合宜的。</p> <p>《出师颂》释文</p><p>茫茫上天 降祚为汉 作基开业 人神攸赞 五曜宵映</p><p>素灵夜叹 皇运未授 万宝增焕 历纪十二 天命中易</p><p>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乃命上将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p><p>实天所启 允文允武 明诗阅礼 宪章百揆 为世作楷</p><p>昔在孟津 惟师尚父 素旄一麾 浑一区寓 苍生更始</p><p>移风变楚 荡伐猃狁 至于太原 诗人歌之 犹叹其艰</p><p>况 将军 穷域极边 鼓无停响 旗不踅(该字左上部为“车”)褰 浑御遐荒 功铭鼎宏(去盖右加金)</p><p>我出我师 于彼西疆 天子饯我 辂车乘黄 言念旧劳</p><p>恩深渭阳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勋 今我将军 启土上郡</p><p>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p>